国家公祭日感想_0_第1页
国家公祭日感想_0_第2页
国家公祭日感想_0_第3页
国家公祭日感想_0_第4页
国家公祭日感想_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国家公祭日感想国家公祭的对象不仅仅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同时也包括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包括普通民众和中国俘虏。12月13日,是国家选定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公祭日,正如选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一样。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过调查,确认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集体屠杀中国军民19万多人,零散屠杀15万多人。法庭最终判决认定,侵华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平民和俘虏达30万人以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证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数字为30多万人。这是法庭的认定,历史的判决,是任何人也推翻不了的定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有一座遇难者名单墙,老百姓称之为哭墙。在这座长米、高米的石墙上,密密麻麻地镌刻着1万多名死难者的名字。30多万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中国人的生命。这些死难者的背后,是一个个曾经温暖的家庭。这些生命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戕害了,给其家庭留下的是永久的灾难和疼痛。遇难者需要悼念,遇难者遗属更需要慰藉。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2/7戮的死难者”这一法律用词如何解读笔者的理解是它应包括在日本近代形成帝国主义后,历次对华侵略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所有中国死难者,主要包括1874年日本武力侵台造成的死难者、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对旅顺大屠杀中的死难者、1900年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之时镇压和杀害的义和团员、1904年日俄战争中的中国死难者、1931年日本侵占东三省后的中国死难者、1937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的中国死难者。据不完全统计,19311945年在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中,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牺牲,死伤人数达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在我国古代,国家公祭称为“国祀”,是国家的大典。从儒学的实践看,无论何种形式的公祭活动,为国运和人民祈福祛祸,都是其核心内容。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传统,如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理论。这些思想无不体现出从人本立场出发,提倡重视民意、尊重人民基本权利的观念。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制度,符合我国传统的人本思想,符合民心、民情和民意,突出了宪法规定3/7的人民主体性地位。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核心和统帅,任何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都必须遵循宪法。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正是我国宪法的根本精神,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了国家的根本大法。实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正是基于宪法的这一基本原则。在人类享有的所有基本权利中,没有哪项权利比生命权更为重要,它是其他一切权利的本源,是所有人权的基础。日本军国主义者当年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是对包括生命权在内的各项人权的粗暴践踏。铭记这段历史,就是为了坚定地捍卫人的尊严和价值。国家公祭日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为遇难平民举行公祭仪式,并且以立法的形式予以保证,充分体现了对普通生命的尊重,获得了国内外舆论的高度认同,深受中国民众拥护。7月7日、9月3日和9月30日,我国隆重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系列活动,也得到了海内外的褒扬,为我国对日斗争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国际氛围。我们应该运用这一4/7有利的舆论环境,精心办好首个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扩大国家公祭日的影响。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将会进一步加强我国公民与国家之间的精神纽带。作为一项全国性的社会行动,国家公祭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促使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12随着首个国家公祭日临近,与七十七年前那段日月无光、国破家亡的历史相关的话题成了热门,我也不由想起了与之相关的一件往事。那是一九八八年的一天,我到某个从事对外交流工作的机构工作不久,领导交待我一件任务,到上海虹桥机场送交一盘录影带。按约定首先赶到江东门纪念馆,找到朱成山馆长取刚刚拍竣公映的以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影片南京大屠杀的录影带。这盘录影带是应一位日本友人长冈进先生之请,商请朱馆长提供帮助,设法转录而成,以便他在日本推介这部影片。朱馆长告诉我,这是影片公映后第一次将转录的影带赠送外国友人。长冈先生将从日本飞上海随即转机赴长沙,与我方约定在虹桥机场交接录影带。在机场见到长冈先生,稍作寒暄,完成录影带交接,5/7他们一行就转机赴长沙了。这是首次与长冈先生见面,当时他供职于一家知名企业,同时担任社会团体的负责人,是知名社会活动家、左翼人士,长期战斗在与日本右翼势力斗争中,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还是一位作家。这次随行人员中有一位旅居日本的商姓华裔老妇,她日本侵华战争的受害者,长冈先生带着她赴湖南是为了实地探访她在战争中的足迹,深入了解她的真实经历,为他计划中的创作收集素材。此后,我在长冈先生访华时还有过接触。不久我调动工作后就再也没有见面,不过时常会听到他的消息。2002年是中日建交三十周年,作为友好省县的江苏与爱知都举办了隆重的庆祝活动。那年深秋,我随团出访日本,在爱知县举办的庆祝活动现场,无意中看见了长冈先生活跃的身影,回到宾馆和日方的陪同说起与长冈先生的渊源。第二天早餐时,日方陪同小姐送给我一本长冈先生新出版的小说,内容就是以那位旅日华裔女士的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反映日本侵华战争。原来,当夜这位陪同小姐就赶到长冈的家中,长冈先生委托她将这本书带给我。因为长冈先生陪同的是另外的访日团组,只在当天从宾馆出发之前,匆匆赶来与我见了一面。他告诉我,书中主人翁的原型,我曾见过的那位旅日华裔老妇人已经去世,但是他6/7终于将她在日本侵华战争的经历写进了书中,也算是了了一桩心愿。在日本,像长冈先生这样认真反思侵华历史,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与右翼政客斗争,致力于世界和平事业,真心推进中日友好的人还有不少,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正义感和理想主义令人敬佩。经过各界人士多年呼吁和努力,设立国家公祭日这一符合中华文化传统,体现国民心声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以国家的名义祭奠,这对于那些与侵略者殊死抗争为国捐躯的英灵,那些死于侵华恶魔之手的无辜冤魂,将是极大的安慰,对死国难者的家属和亲友也是莫大的抚慰。以国家的名义祭奠,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意志,它在祭奠忠魂的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