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与Cr12MoV钢热加工性能的区别_第1页
D2与Cr12MoV钢热加工性能的区别_第2页
D2与Cr12MoV钢热加工性能的区别_第3页
D2与Cr12MoV钢热加工性能的区别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幽 3的铡型芯也是用螺钉固定并压入到 侧滑块n中去的 当生产中模具 型 腔 损 坏 时 可先直 接更换损坏的侧型芯 或型腔 以 提高棋具利用率 缩短检修周期 在模具更 换零件投产 以后 再维修换 下来的损坏件 以修复备用或重新制造 在维 修侧 型芯 3 5时 先 将左 右两 块侧型芯组合在一起 用灯光透射 观察其 遮光处 再用小台金锉 刀修磨该侧 型芯遮光处 的凸起部 分 使其 在接 合面上没 有透 光现象 时为止 但需 同时检测其相应尺 寸 以避 免 拉链头不 能正常与链条顺利配合使 用 在维 修时为节 约零件 也可灵活 自由地组合两块 侧 型芯 只须修复达到要求即 可 以 防 浪 费 通过上述更换与维修易损零件 可以为 企业节约模具费用和提高经济效益 模具制 造工 艺 o D 2与C r 1 2 M o V 钢热加工性能韵 区别 太原钢妖 司 第三炼 钢厂 王万 阁 目前在国际上 认为较好 的热作模 具钢 为美国标准中的H1 3 而冷作模其钢典型钢 号是D2 为了使 D2钢在我 国广泛 的生产 和 使用 现介绍D 2 钢与 C r l 2 Ma V钢的锻造及 热处 理性能特点 1 D2 钢的特点 1 1 钢 的成分 D2 是4 3 0 系高碳 高铬 冷作模具钢 中的 典型锕号 其钢 的化学 成分按美 国钢铁学会 AI S 标 准中的规 定 列入表 1 为 了比较 把 中国GB1 2 9 9 8 5 中 的 Cr 1 2 Mo V钢 也列 入其 中 从表 1可 以看出 D 2与 Cr l 2 Mo V在 成 分上 D2 钢 中的Mo 和 V超高很多 这使钢 的综台性能远远超 过Cr 1 2 Mo V 锕 1 2 钢 的组织 D2 钢 由于 钳 中古有 1 2 的铬 使 锕 的相 囤发 生了明显 地变化 使 s和E点 向左 移 铝和钒也有类似的作H 1 佟使铁一碳平 衡 图的Y 槽 区缩小 铬 在 钢 中 形 成 Cr l e c Cr Fe 7 C3 及 Cr F e j C三 种 48 表 1 骷 婀 札 学 成 分 元素古盈 C 1 4 0 D B 1 1 6 0 1 5 Cr l 2 Mo V I f 1 7 O Mn f S i J Cf f Mo V O 3 0 0 3 O l l 1 fl 0 0 0 I i I 1 I f 0 8 0 5 1 0 5 3 0 I I l l1 0 l 0 4 0 O 1 5 0 4 0 6 0 4 1 I l I I l l 2 5 0 l 0 印 0 3 1 碳化物 但对 D 2 钢来讲其主要形成 C r Fe C s 型碳化 物 因于 D2钢 中台 有初次 碳化 物莱 氏体 所 以D2 锕与Cr 1 2 Mo V都属 于 莱氏休钢之类 由于钢 中古 有鞍 多的碳化 物 钢 在淬火加热时 可大量 的溶 入 奥 氏 体 中 从而 得到高硬度 的马氏休 淬火后回火 时 自马 氏体 中析 出大量弥傲 分 布 的 碳 化 物 其硬度很 高 Cr F e C s的 硬 度 约为 HV2 3 0 0 因而提高 了钢 的耐磨 性 另一方面 钢 中铬的加入使钢的等温转变 曲 线强烈 右移 从而提高了铡 的 淬 透 性 4 铬使马氏体开始转变点 M s点降低 淬 火后锕中残余奥 氏体量增多 使 钢淬 火后体 积变 形很 小 模 具工 业1 9 0 1 No 1 0 芯1 2 8 维普资讯 钢中加入钳和钒 除增加钢中的碳化 物 量 使钢 的硬度提高外 镅 的加入使钢的淬 透性和韧性提高 特别是当钼构 含 量 选 副 0 8 以上时 显 著地 提高 了钢 的淬透 性 同 时 钢 中加入 铝而 c j 奥 氏体 的晶粒大 小和残 余奥氏体的数量影响很小 钢中加入钒 增 加 钢的碳化 物量 提 高钢 的硬度和耐磨性 细化钢 的晶粒 但降低钢 的淬透性 减少钢 中残余奥 氏体量 1 3 D 2 钢 的应用 冷作模具锯在通用型模具钢中 D 2是比 较藏型的钢号 其特点是组织均匀 淬透性 好 具有高硬度 高强度 高耐磨性和较好 的韧性及淬火变形小等特点 同时 蜘 削加 工性能也尚好 G r l 2 Mo V钢 用于 制造冷剪切刀 切边 模 滚边模 量规 拉丝模 搓丝板 螺纹 滚横等等 面 D 2 钢 除上述度甩外 还比较 适用于断面较大 形状复杂 承受冲击载荷 的冲裁和冷成形冲头 的 棋 具和工具 D2 钢 在使用上 与 C r l 2 Mo V 相似 的情况下 资料介 绍其寿龠可提高 1 3 倍 但在条件复杂的 情 况下 Gr l 2 Mo V钢不能承担时 面D 2 钢 可以 适应 2 D2 钢 与C r i 2 Mo 的锻 造特 点 钢 的锻造是模具 加工 的重要工序之一 无论 D2 或Cr 1 2 Mo V 钢 均属于莱 氏体钢类 钢 中含有较多的碳化物 为了改善钢中的碳 化物分布状态 达到一定的外形尺寸 必须 精心加强锻造操作 特别是冶金广由钢键至 钢 材的锻造更为重要 又 由于钢的合金成 较高 钢 的导热性差 熔点低 锻造约温度 范围窄小 钢 的高温塑 性差 的特点 加强锻 造操作 更 为重 妻 根据试验数据 D 2 钢加热 到 1 l 4 9 锕 的晶界会发 生 局 部 熔 化 cr 1 2 Mo V钢 在 1 2 0 0 X 台发 生晶界局 部熔 化 为此 锻造 加 热的最高限温度 不 得超过局部 的 的 熔 化 点 锅的晶界熔点这样低 为亍提高钢 的高 温 塑性 加热温度 的最 高 限 已经接近熔化 点 为此 锻造 加热时 需特别小心 从资料介绍和我们 的生产 实 践 D 2 钢 与 Cr 1 2 Mo V钢 比较 在冶金厂钢锭 的锻造 过程 中 其锻 造操作难度 更大 些 cr l 2 Mo V 的锻造温度范局窄小 面 D 2 钢 则更窄一 些 为此 锻造操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冶炼注锭并经过退火的钢锭 在 锻造 加热前 最好在6 5 O 7 l O 范围内进行 预热 防止在加热时造成过大的温度梯度 产 生较 大的温度差应 力 而引起 甑 裂 的 可 能 2 加热透烧后 的钢锭 出炉后要及时 上锤 争取最高的开锻温度 3 钢锭上锤锻造时要抓紧操作 争 取较好 的塑性范 围内 达到变 形灼 目的 确保 终锻温度不 可超 过 4 钢锭在锻造过程 中发生 的角裂 要及 时用錾子錾掉 以防裂 口扩大 5 锻后 的钢坯 材 要及时进行缓 冷 埋沙或进行红退火 红 退火钢坯 材 丧 2 D2 和Cr l 2 Mo 钢熟加工工艺 C 疆 目 柯 斡 加鼎 置庄 开 锻鼍度 终韫 强度 冷却 方珐 Cr l 2 M 0 V 5 O I l 8 0 1 0 5 N l 1 5 0 9 0 0 埋 抟 埋 抄 蛔 健 D 2 n0 D U 4 0 l O 5 D l 1 2 D B 5 0 持 却或 红装 Ct l 2 M0 V 1 0 5 0 1 l 5 0 1 0 O 0 一 1 1 0 0 8 5 0 护迫 止 镌 坯 D 2 l 0 5 O 一 1 l D 0 1 O O O l O S D 0 O 模其 工 业1 船 n No 1 O 甚1 2 8 维普资讯 装入退火炉的温度 最好不要低 于 4 0 0 3热 处理 3 1 退 火处 理 D2 钢 材与Cr l 2 Mo V钢 材的退火曲线 是 投 有区别的 如图 1 所示 一 时 图 I D2 和 Cr l 2 M o V 坯 讨 退 火曲线 图 1 说 明 1 锻后的钢坯 材 最好是红装炉 退火 2 垒炉钢材 坯 必须 是均匀透烧 后 才开始计算保温时间 3 8 9 0 C保 温 完 毕后 冷却速度愈 快 愈好 3 2 淬火处理 D 2 钢的奥氏体等温转变图如图2 所 示 从图 2 可以看出t 曲线被一个奥氏体较高稳 定性区域 分 割成两个奥 氏体分解 的温度 区 问 即 l 1 0 0 1 4 0 0 F 5 9 3 7 6 0 C 左 右 的高温分解产物 是一种较软的 球 状 渗 碳 伴 在 4 5 0 7 5 0 F 2 3 2 3 9 9 C 之 间 体 等温持 变曲线 是贝氏体 的形成 区域 Cr 1 2 Mo V 的辱 温转 变 曲线 与D2 钢 相似 不 同的是D 2钢 的奥氏 体转变更稳定一些 其淬火工艺如表3 表 l 淬火工艺 锕号 谇 太温 度 狰却舟 囊 硬度HRC 0 5 O 1 0 0 0 油 5 8 Cf l z M o V 1 0 2 O 一 1 0 4 0 袖 6 2 一6 3 1 1 3 0 1 1 5 0 讷 4 2 S 0 D 2 9 B O 1 0 2 0 空 6 I 一6 l D2 钢在 空气 中淬火也能获 得 良好效果 但是 也可 以用油淬火 D2钢 不 同的奥 氏 体化 温度 和不 同冷却介质对 淬火状态 硬度 的 影响列入 图 3中 从 图 3可 以看 出 由于 装 箱淬火产 生渗碳面 导致 最高 的淬火硬 度 当 淬火 温度 9 8 2 G时 其 冷 却介质是油或 是 空气 淬火后 的硬度 是相同的 高于 这个温 度淬火 油中冷却 比空气冷却 淬火后的 硬 度稍高 些 1 4 3 0 D 2 蛔 1 二 l 空 净 油I I 奥 体化谣 宦 F 国 3 淬 足介质 渗碳介质 中装箱 淬 火和奥 氏体 化温度 对 D2 钢硬 度啦影响 钢 中残余 奥 氏体量与淬火温度 的关系 示 于图4 从图4可以看 出 钢中残余奥氏体 量随着钢的奥 氏体亿温度 的提高而增多 所 以提高淬火温度不一 定获得 高硬度 3 3回 火 处 理 钢件淬火后必须及 时的进行 回火 才能 避 免因淬火组织 转变的应 力造成模具开裂面 破坏的不应有的损失 同时 根 据 回 火 过 程 选择合适的工艺 以便保证模具使用硬 摸 再工 业1 9 9 1 N0 1 0 总1 2 8 维普资讯 事 X 瞥 I l 气 1 一 石 戈 l 三 一 1 围 4 D 2钢 的 奥 氏体 化 温 度 和 残 奈 奥 氏体 量 的关 罨 伺 穗虚 叩 rI d 耐 n f f f n fD2 铋 1 一 一 匿 D 2钢 的主 回 火曲 缆 T 绝对 温度 F 4 6 0 t 时 间 小时 U 工 世 鳅 回 温瞳 F 圈 6 回 足温度对油淬和 空淬 的 Cr l 2 Mo V锕硬 度的 影响 1 1 0 1 0 C空淬2 1 0 6 C空淬 3 1 1 2 1 C空 谇 b 1 9 5 4 C油淬2 1 0 1 0 C油淬 3 1 0 6 5 C油 痒4 1 1 21 C 甘捧 度 的要求 图5 是 D2 钢在不 同淬火温度与不 同回火 温度下 的硬度 曲线 图 为 了比较 把Cr 1 2 Mo V 钢在不同回火温度下与不同淬火温度时与硬 虚的兰系曲线列入图6 可根据模具的使甩 硬度要求 选择合适 的淬火和回火工艺 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