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导管ppt课件_第1页
肠梗阻导管ppt课件_第2页
肠梗阻导管ppt课件_第3页
肠梗阻导管ppt课件_第4页
肠梗阻导管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新老朋友参加库利艾特国际贸易产品培训 大连 有限公司 库利艾特国际贸易 日本总公司简介 日本CREATEMEDIC株式会社成立于1974年 1978年生产出日本国内最初的纯硅胶导尿管和其他医用硅胶导管 现在生产大约两千种一次性使用硅胶导管 公司已经取得医疗器械ISO13485 2003认证及欧盟医疗器械MDD产品安全及质量管理的CE认证 成为东京证劵市场一部上市企业 高质量的制造水平 完全能够满足诸如欧洲 澳大利亚以及亚洲各国家市场的要求 横浜 中国大连 北九州 北海道 水户 公司总部及生产工厂 代表取缔役名誉会长西村忠郎代表取缔役社长吉野周三资本金1461百万円从业人数636名 2008年12月31日 最早与中国合作为1996年2月设立的北京万东库利艾特医疗制品有限公司将于2013年结束合约 库利艾特国际贸易 大连 有限公司简介 库利艾特国际贸易 大连 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2月18日 是日本CREATEMEDIC株式会社直接设立的独资公司 主要从事进口和经营日本CREATEMEDIC株式总社的医疗器械 也是日本TSK公司中国独家总代理商 我公司进口的主要产品是各类硅橡胶医用导管 以及日本TSK公司活检产品 涉及临床泌尿 普外 内科 介入等科室 肠梗阻导管系列 肠梗阻导管临床应用 遇到肠梗阻必须手术吗 金属支架 水囊导管 胃管或胃肠营养管 完全梗阻或低位梗阻时 胃管无论怎样在胃中减压 也不能改变梗阻状态 只有将导管插入梗阻部位的直接上部进行吸引减压 才能将咽下的空气和肠道中的食物吸引并排除 从而解决梗阻症状 专业减轻病痛 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产品种类 适应症 粘连性肠梗阻 特别是术后早期的肠梗阻 大肠癌梗阻右侧 盲肠 横结肠 需手术粘连严重肠梗阻术前术中肠管减压小肠造影检查 适应症 大肠癌梗阻左侧 降结肠 直肠 依据梗阻部位确定治疗方案 小肠梗阻结肠梗阻 小肠梗阻依据病因确定治疗方案 机械性梗阻粘连性粪石性肿瘤性炎性梗阻血运性 机械性梗阻治疗方案 胃肠减压 辅助治疗肠梗阻导管治疗 灌肠 治愈 未好转 肠梗阻导管套件 亲水性肠梗阻导管套件 经鼻型 适用于粘连性肠梗阻 特别是术后早期的肠梗阻 右半结肠大肠癌梗阻 肠梗阻导管套件 经肛型 适用于左半结肠大肠癌梗阻 肠梗阻导管单品 经鼻型单管适用于技术熟练胃镜科医生使用及导管堵塞的更换 经肛型单管适用于导管堵塞后更换 经鼻型 内视镜插入用适用于经鼻经口插入法的套件 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 认识经鼻肠梗阻导管各管口功能 1 水囊注水阀 给前水囊注蒸馏水处 禁止用生理盐水 葡萄糖及造影剂等其他有结晶化可能的药液 注意 水囊内液体每周更换一次 注水 抽水时注射器要旋转半圈 防止阀门关闭不良 一次注水量为10 15ml 管前端标注英文F BALL 2 补气口 加快引流速度 防止肠壁损伤 禁止对此处使用生理盐水及其他有结晶化可能的药液 可能形成堵塞 造成减压吸引效率降低或无法引流 管前端标注英文VENT 3 后气囊阀 当需要造影时 给后气囊注入空气 防止造影剂反流引起图像不清 注意 造影后需将气囊排空 一次注气量为30 40ml 管前端标注英文B BALL4 吸引管接口 导管置入完毕 由此处通过负压吸引器引流 5 关于三通的连接使用如右图所示 经鼻肠梗阻导管胃镜下操作方法 经鼻肠梗阻导管胃镜下操作方法 肠梗阻导管的前端通过幽门时 将亲水性导丝由肠梗阻导管中回抽5 然后将导管向前送入5 反复此过程 将肠梗阻导管尽可能插入 经鼻肠梗阻导管胃镜下操作方法及技巧 临床医生提供的最简易操作技巧 在前导子后 气囊前或 和气囊后分别用手术线打绳结 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脱 如图所示 肠梗阻导管从鼻腔插入置胃内 带导丝 从口腔下胃镜 在胃中分别用活检钳夹住线头送导管过幽门 当最后线头送过幽门时 前端水囊已过十二指肠悬韧带 水囊注水15ml后 先撤胃镜 X线下观察肠梗阻导管位置正确后 慢慢撤出导丝 1先用胃管充分吸出胃内物质 2将肠梗阻导管内腔加满灭菌蒸馏水 3将利多卡因软剂适量涂抹于肠梗阻导管的前端部分 4从鼻腔下入经鼻肠梗阻导管至胃中 5透视状态下 以半卧位 左前斜位姿势 使导管前端朝向胃大弯部 转向右侧位 使肠梗阻导管前端导向头朝向幽门 让导丝先行 确认导丝通过幽门 经鼻肠梗阻导管X线下操作方法 经鼻肠梗阻导管X线下操作方法 肠梗阻导管的前端通过幽门后 将导丝由肠梗阻导管中回抽5cm左右 然后将导管向前送入5cm 反复此过程 将肠梗阻导管尽可能插入 7决定留置位置后 向气囊内注入灭菌蒸馏水10 15ml 8拔取导丝 9导丝拔出后继续将肠梗阻导管向胃内送入 使其在胃内呈松弛状态 经鼻肠梗阻导管X线下操作方法及技巧 X线下操作技巧介绍 对于胃流出道狭窄梗阻的病人 胃镜下下管比较困难 可采取造影导管导丝配合的方法 先用一根多功能造影导管和一根交换导丝通过狭窄 然后撤除造影导管 沿交换导丝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 导丝通过狭窄胃窦部如箭头所示 经鼻肠梗阻导管X线下操作方法及技巧 通过经鼻肠梗阻导管进行小肠造影检查 认识经肛肠梗阻导管各管口功能 1 水囊注水阀 给水囊注蒸馏水处 禁止用生理盐水 葡萄糖及造影剂等其他有结晶化可能的药液 注意 水囊内液体每周更换一次 注水 抽水时注射器务必要旋转半圈 防止阀门关闭不良 一次注水量为30ml 管前端标注英文BALL 2 补气口 加快引流速度 防止肠壁损伤 禁止对此处使用生理盐水及其他有结晶化可能的药液 可能形成堵塞 造成减压吸引效率降低或无法引流 管前端标注英文VENT 3 吸引管接口 导管置入完毕 由此处通过负压吸引器引流 4 洗净排液便利的2腔导管 Y型 接头如右图所示 可以接引流管接口进行肠管内的冲洗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的操作过程 经肛门肠梗阻导管插入的现场 经肛肠梗阻导管必要的物品 CF下的灌肠 插入导丝 插入滑动导管后插入第一扩张管 插入第二扩张管 本例滑动导管下操作 经肛肠梗阻导管的插入固定 注意 钳道对应扩张管8Fr外径2 7mm狭窄部扩张管26Fr外径8 6mm对应结肠内视镜钳道内径2 8mm以上全长1700mm以下经肛门减压导管22Fr外径7 3mm全长1200mm前端设有4个侧孔本例滑动导管下操作 顺序略有不同 经鼻肠梗阻导管的护理注意 经鼻肠梗阻导管的观察护理操作 1 鼻翼处导管固定方法2 肠梗阻导管的观察与护理2 1置管治疗的观察护理项目2 2关于置管后饮食2 3关于置管后导管的冲洗2 4负压吸引方法2 5导管堵塞的判断2 6拔管条件及方法2 7置管后中转手术指征2 8其他使用注意事项 1 鼻翼处导管固定方法 将导管留置后 在鼻腔外预留10 20cm的松缓弯曲长度 将导管固定在脸颊部 导管由于肠蠕动向深处前行 当面颊部松缓弯曲消失时 再次做10 20cm的松缓弯曲 将导管重新固定 按照导管松缓弯曲消失的量保持导管前行 如果导管从鼻孔中脱出使松缓长度增大 考虑可能是患者的身体活动造成的或脱出 要缩短松缓长度重新固定 导管的前端没有到达梗阻部位 1法 1 鼻翼处导管固定方法 针对用1方法但导管容易滑落脱出的病人 或由于肠逆蠕动等导管自然滑脱的情况 按照2方法进行固定 事先在胃中保留20 30cm的松缓余量 每经过几小时将导管向鼻内插入20 30cm 这种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通过腹部透视照片 观察胃内导管的松缓程度 1的方法与2的方法相比 前者可间接地确认导管的前进程度 但是经常有导管一定程度的滑出现象 可先不留余量固定导管 待观察到导管由于前行开始压迫鼻翼时 再切换到1的方法 1的方法随着导管的前行 由于摩擦鼻腔会产生痛苦 可在导管的松缓弯曲部涂抹利多卡因软剂 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导管前端没有到达目的部位 2法 1 鼻翼处导管固定方法 收缩前端水囊 不松缓导管的情况下 与胃管相同固定在鼻附近 此时导管因为比胃管较硬 不要采用吊住鼻翼的方法固定 这样固定可能会造成压迫坏死而形成鼻翼褥疮 正确的方法是在鼻翼外侧稍向下的地方固定导管 使导管不压迫鼻翼 进行下一步吸引时 可考虑肠管的粗细充起气囊继续进行 注意 不收缩水囊会导致小肠机能化短缩 进而发生肠重叠 导管前端到达目的部时 3法 2 肠梗阻导管的观察与护理 2 1置管治疗的观察护理项目 导管通过幽门后 通常到达肠梗阻部位需要1 2天的时间 要多次观察由鼻腔到导管固定处的导管长度 保持一定余量 置管后患者腹痛 腹胀的缓解情况 腹围缩小的程度 每天测量腹围 平脐水平腹部的周径 以置管前为100 置管后腹围与之对比 观察记录减压导管的液体出入量及判断导管有无堵塞 注意 引流量 引出量 冲洗量 临床医生注意必要时观察腹部平片的X线变化 2 肠梗阻导管的观察与护理 2 2关于置管后饮食 在肠梗阻期间首先要禁食 大多数文献报道一般情况下 置管后24h 48h左右 患者腹痛 腹胀症状明显缓解 所有患者自72h起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并逐渐加量 少食多餐 同时口服肠道抗生素 置管5 6d后基本可以停止静脉输液 恢复全肠内营养 2 肠梗阻导管的观察与护理 2 3关于置管后导管的冲洗 导管的内腔可能由于肠管内容物或造影剂形成堵塞 留置过程中请注意确认内腔的状态 如果发生堵塞 用微温水洗净内腔 排液流出不好时 可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 蒸馏水或普通水冲洗 以确认导管是否被堵塞 浙江肿瘤医院护理文献报道 经引流管接口注入中药或营养液前后分别用50ml温开水冲洗 以保持导管的通畅 注入完毕后关闭负压引流 1h 2h后开通 负压吸引间歇期间每4 6小时可以给予液体石蜡 橄榄油 香油等其他润滑肠道 有助肠管通畅的药物 2 肠梗阻导管的观察与护理 2 4负压吸引方法 与胃管吸引方法基本相同 导管由于肠蠕动运动被带往梗阻部位期间 可使用吸引器或手动进行间歇吸引或者持续低压吸引 要适时确认导管处于开通状态 肠梗阻导管因蠕动运动向内深入期间 请不要固定 吸引期间 记录冲洗量和吸引量 计算引流量 日本九田守人报道采用吸引4分钟 休止4分钟的间歇性吸引更有效 低压持续吸引时适当的吸引压力为 980Pa 2450Pa 10 25cmH O 注意 目前医院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压力多为 1600Pa 完全满足压力要求 减压时间应根据梗阻程度而定 日本相对较长 永田澈等 肠梗阻的保守治疗 使用肠梗阻导管留置期间最长20日 平均2周左右 根据其他研究报告 大多提倡3日至1周为留置的界限期间 尤其对全身状态不良 有高度压痛 腹痛症状 有怀疑为腹膜炎的情况病人 2 5导管堵塞的判断 排液流出不好时 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 蒸馏水或普通水以确认导管是否被堵塞 要注意过度的负压吸引容易造成肠黏膜被吸引到导管侧孔上 产生肠套叠 出血的可能 对导管进行挤压也是良好的方法 先挤压住导管的管身某处 然后多次挤压导管的靠近患者处 会在导管内形成负压 即使前端侧孔有堵塞 在不严重的情况下也会被解除 图A 图A压迫导管的方法 先压迫 处或使其弯折 然后向靠近患者方向多次压迫 如 箭头所示 会在导管内形成负压 即使前端侧孔有堵塞 在不严重的情况下也会被解除 2 肠梗阻导管的观察与护理 2 肠梗阻导管的观察与护理 另外 为了使导管产生洗肠器的吸引效果的简单方法 先压迫导管的中枢使其闭塞 然后渐渐地向末梢方向进行压迫闭塞 此时解除中枢的压迫 可加剧肠内容物向导管末梢移动并流向贮液袋 图B 弯折 闭塞到 弯折 解放 的被压缩体积部分会在导管内腔产生负压 同样弯曲 解放 反复此操作使导管内负压渐渐增强 会产生箭头所示的流动 2 肠梗阻导管的观察与护理 2 6拔管条件及方法 对于单纯粘连性肠梗阻病例采用鼻肠减压管插入治疗后多数3d内即可起效 梗阻症状得到缓解或解除 肠梗阻症状改善后 对腹部的透视照片气体图像消失后也不要立即拔管 导管夹闭 透视症状没有恶化的情况下 开始饮水 再次通过透视观察如果症状没有恶化 即可以拔管 一般在吸引量小于24小时200至300毫升以下时可以考虑拔管 正常情况下前水囊在到达引流位置时要放掉部分水的 导管拔去时 要常规试抽净前水囊 拔管过程中尽量边拔边吸引肠内容物液体 不要在较强负压下拔管是非常重要的 容易吸附肠黏膜造成肠套叠 如果怀疑粘膜被吸附到侧孔上的时候可反向注入少量空气解除吸附 2 肠梗阻导管的观察与护理 2 6拔管时无法收缩气囊造成拔管困难 气囊腔内产生结晶而闭塞 从气囊注入口处无法排液造成的 注意不要向气囊内注入有结晶化的液体可防止此故障发生 如果发生可用1毫升的注射器注入蒸馏水 2 3回洗净气囊腔后即可排液 不可勉强拔管 勉强拔管可能会引起肠重叠及肠管破损 也不可注入过量液体强制使气囊破裂 容易导致肠壁损伤 2 肠梗阻导管的观察与护理 2 7置管后中转手术指征 如果导管无法前行 肠管的扩张没有得到改善 肠梗阻导管插入后4 5天排液量大于500ml 需通过CT再次确认 绞窄呈像或腹水量增加或肠壁肥厚呈像恶化时 应不失时机地采取紧急手术 经过一周没有得到改善时要考虑进行手术 如果有改善倾向时 可再观察留置导管一周 可避免手术 2 肠梗阻导管的观察与护理 2 8其他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 导管是凭借蠕动运动运送到梗阻部位 肠管不蠕动引流效果不佳 促进肠管蠕动运动的方法可有 腹部热敷法 灌肠直肠导管排气 适当使用肠蠕动动力药物 高压氧气疗法 2 5 3 5个大气压的高压氧气环境下60 90分钟 可压缩肠管内气体 改善循环动态 引起脱氮作用使肠梗阻得以改善 注意 术后早期的肠梗阻与一般的粘连性肠梗阻相比适合长时间的 3周 4周 肠梗阻导管进行的吸引减压疗法 注意 定期交换气囊内的蒸馏水 插入肠阻导管后 请定期 一周一次左右 定量交换气囊内的灭菌蒸馏水 交换时 将气囊内的灭菌蒸馏水全部抽出 按指定量再次注入以扩张气囊 且留置过程中注意管理气囊的状态 注意 根据每日出入水量补足液体 维护水电解质平衡 注意 减压疗法时如果人为堵塞补气口 会无法进行减压和吸引 治疗疗效 单纯经鼻肠梗阻导管吸引疗法治愈率 75 4 日本全国统计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普外科统计结果 64 8 经鼻肠梗阻导管吸引疗法后行腹腔镜手术治愈率 75 经肛肠梗阻导管的护理注意 经肛肠梗阻导管的观察护理操作 1 置管成功后的当时护理2 病人返回病房后的护理2 1臀部导管固定方法2 2一般护理 2 3置管治疗的观察护理项目2 4关于置管后饮食2 5关于置管后结肠导管的冲洗方法2 6负压吸引方法2 7导管堵塞的处理2 8最佳手术时间2 9 导管的安全护理注意事项 经肛肠梗阻导管的观察护理操作 1 置管成功后的当时护理置入导管后立即将Y型 2腔导管 接头连接到导管接口上 Y腔接头进口端注100 300ml温盐水 Y腔接头引流端接负压吸引器进行间断负压吸引 尽可能对膨胀的肠管进行减压 观察引流效果 此时可变换体位与用手压迫腹部并行 经肛肠梗阻导管的观察护理操作 2 病人返回病房后的护理2 1臀部导管固定方法 见图 经肛肠梗阻导管的观察护理操作 2 2一般护理 冲洗期间病人须专人护理 臀下垫气圈 全身状况允许 可床旁轻微活动 站立5 10min 臀部做皮肤护理 防止褥疮发生 肛周每天用0 1 新洁尔灭消毒或生理盐水擦拭 每天冲洗会阴 肛周稀水溢出可用5 鞣酸软膏涂抹保护 注意病人心理护理 打消病人顾虑 取得配合 增强治愈信心 经肛肠梗阻导管的观察护理操作 2 3置管治疗的观察护理项目 置管后患者腹痛 腹胀缓解情况 腹围缩小程度 每天测量脐水平腹部的周径 以置管前为100 置管后腹围与之对比 观察记录减压导管的液体出入量及判断导管有无堵塞 注意 引流量 引出量 冲洗量 腹部X片的变化 接连几天的腹部单纯透视照片 对肠梗阻导管的进行程度进行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 至少置管前1张 术后约第7日1张 以观察引流效果 经肛肠梗阻导管的观察护理操作 2 4关于置管后饮食在肠梗阻期间首先要禁食 不管经肛短导管还是肠梗阻导管的经鼻长导管 都不能将肠内容物全部排除 如果因为消化道在减压 在急性期内即让患者开始饮水的话 会给肠管造成更大的负担 大多数文献报道一般情况下 置管后适当补液24h 48h左右 患者腹痛 腹胀症状明显缓解 可以进少量流质饮食并逐渐加量 少食多餐 同时口服肠道抗生素 可予适量石蜡油或缓泻剂口服通便 经肛肠梗阻导管的观察护理操作 2 5关于置管后结肠导管的冲洗方法冲洗方法 采用3L袋0 9 氯化钠溶液间断匀速滴注 夹闭Y腔接头的引流端 将输液器连接Y腔接头的进口端 开始滴注 滴速10 15ml min 5min左右夹闭 15min后予以间断低负压吸引10min后敞开引流 当肠内容物流速减慢或停止后 夹闭引流端 开放进口端重新滴注 如此循环反复以达到结肠冲洗目的 开始时滴速可 10ml min 逐渐过渡至20ml min 滴注量每次 400ml 视病人主诉和腹部情况酌情调节滴速 也可采用大号注射器直接灌注 当日冲洗结束后 将引流端接引流袋持续开放至次日冲洗开始 重复以上过程 计2000 3000ml 天的微温水 对肠管进行充分洗净 在本品留置直至肠梗阻改善期间 一天一次进行上述洗净操作 改善后也要进行一天一次的洗净 一般从置管到手术时间为6天左右 该过程一方面可以将梗阻内容物尽量冲洗干净 另一方面 可以使肠管水肿得以消退 为手术做好准备 经肛肠梗阻导管的观察护理操作 2 5关于置管后结肠导管的冲洗方法冲洗频率 1 3天最为重要 视粪便性状 如较粘稠 第1天可每隔1 2小时冲洗加吸引一次 随患者排泄物粘稠程度后几日可逐渐减少冲洗次数 到4日左右不用吸引稀薄粪液会自动流出 冲洗量 置管成功后采取间断温盐水冲洗 100ml 400ml 次 Q3h 根据腹部症状和引流量逐渐增加冲洗量 总量一般不超过3500ml d 每次冲洗完成后夹闭引流管15min后予以间断低负压吸引10min后敞开引流 冲洗开始后随时观察病人腹部情况 询问病人自我感觉 有无腹痛 进行性腹胀 观察引流物性状 有无血性液 记录冲洗量和吸引量 计算引流量 判断引流管是否堵管 及时疏通 滴注与吸引交替进行 滴注量每次100 400ml 每天2000 3000ml 负压引流一般控制为0 02mPa 使用输液增温器 防止丢失热量 注意事项 粪便粘稠时建议用负压吸引器帮助吸引 后期粪便稀薄时可让其自动流出 2 6负压吸引方法相对简单 可使用吸引器或手动进行间歇吸引或者持续低压吸引 要适时确认导管处于开通状态 吸引期间 记录冲洗量和吸引量 计算引流量 日本昭和大学教授 横滨旭中央医院外科部长石田康男医生 导管共同研制者 倡导低压持续吸引时适当的吸引压力一般控制为 0 02mPa 注 目前国内负压吸引器及墙壁中心负压吸引最高压力为0 08 0 1mPa 0 02mPa相对较为安全 经肛肠梗阻导管的观察护理操作 2 7导管堵塞的处理打开冲洗液水止但冲洗液不滴 可能原因 1 冲洗液面过低 调节输液架高度 一般液面高于床面60cm左右 2 导管侧孔被肠壁或粪块堵塞 可轻捻导管或让病人更换体位 一般均可凑效 3 粪便过稠 负压过小 增加吸引压力 引流不畅 可能原因为 1 冲洗液入量不足 肠腔压力减小 可增加滴注量 2 管腔被粪便堵塞 及时疏通 3 负压过大 肠壁被吸附在导管侧孔上 4 粪便过稠 负压过小 经肛肠梗阻导管的观察护理操作 2 8最佳手术时间经日本专家及国内各知名医院的统计 大多数医生认为置管后5 7日是最佳手术时机 1 3日为肠道准备 4 7日使肠道水肿扩张消退 便于手术进行吻合 手术中的评价 术中发现梗阻近端肠管扩张不明显 肠壁无明显水肿 易于作吻合 对于局部晚期病例 若在急诊条件下 只能做单纯造瘘手术 而肠梗阻导管置入后减轻了局部水肿 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原发病灶的切除机会 经肛肠梗阻导管的观察护理操作 2 9 导管的安全护理注意事项 注意 导管意外包括导管脱出或深入 导管破损 导管堵塞 气囊破裂等 A 病人最好采用右侧卧位或斜坡卧位 减少对气囊的压迫 B 记录肛门外导管留置的长度 及时了解导管深入或脱出 C 将引流袋固定牢固 防止引流袋将导管坠带脱出 D 向意识清楚的病人讲解自我防护方法 床上翻身时勿用力过猛 避免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