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取食、运动和各种视频资料,使学生能够利用事实说明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也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2.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观察,能够进一步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3.尝试找出探究活动设计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突破难点的办法并实施自己的设计;4.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逐渐养成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情感。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收集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要注意包括单细胞动物、单细胞植物和真菌等各个类群。总结思考:这些美丽的生物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在每一滴河水、海水、甚至草尖上的每一滴露珠里都能找到它们的踪影。没有水的地方也有,每一克土壤中就有几十万个。此时此刻,他们也许就悄悄漂浮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但是我们却看不见它们。为什么呢?它们太小了,小到全身只有一个细胞。因此把它们叫做“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又可以叫做“单细胞生物”。 下面我们就认识一下这类生物的代表:草履虫。二、合作探究:(一)自读教材第68页试完成下列各题: 1、生物圈中还有不少肉眼很难看到的生物,它们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称为 ,如 等,大多数生活在环境中。2、草履虫的身体 端较圆, 端较尖,形状像一只 。3、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 ,草履虫依靠 进行运动,食物从 进入细胞内,在 内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 排出。通过 和 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4、草履虫通过 呼吸。5、我们能用肉眼看到草履虫吗? 。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时,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可以 ,再盖上盖玻片。6、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益处有: 和 ;害处有 和 。(二)参与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1、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位是 。2、观察草履虫时,先在载玻片上培养液的液滴中放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其目的是: 。3、你认为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吗? 。你的根据是 4、如果让你找一些单细胞生物来做实验,你将到 环境中去采集。你将选用 来观察,为什么? 。5、衣藻、草履虫、酵母菌均为单细胞生物,其中 为动物, 为植物。三、 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草履虫进行运动的结构是( )A、纤毛 B、伸缩泡 C、表膜 D、收集管2、将含有草履虫的池塘置于烧杯中,不久就会发现草履虫都集中在水的表层,原因是草履虫需要( ) A、阳光 B、二氧化碳 C、氧气 D、养料3、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 )A、含有叶绿体 B、食物中含绿色藻类 C、含有叶绿素 D、光折射的结果4、草履虫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既是分解者又是消费者5、下列哪一单细胞生物没有运动能力?( )A、酵母菌 B、草履虫 C、衣藻 D、变形虫6、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是( ) A.限制草履虫运动 B.增加营养 C.便于计数 D.增加温度 7、小明把碳素墨水滴了少许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些草履虫的某结构被染成了黑色,这种结构的名称是( ) A.细胞核 B.液泡 C.食物泡 D.伸缩泡 8、草履虫的表膜不具有的功能是( ) A.保护 B.呼吸 C.排泄 D.消化 9、草履虫属于动物,而玉米属于植物,其主要依据是( ) 草履虫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 草履虫能自由运动 草履虫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很灵敏 A. B. C. D. 二、非选择题10、小红想探究单细胞生物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1)她应先到 、 的水沟和池塘中去采集材料(也可提前培养)。(2)从草履虫培养液的 吸一滴培养液,放在 上,要用肉眼和 寻找和观察草履虫。判断它是生物的理由是 。(3)在液滴上盖上 ,在 下观察草履虫的 和 。由于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常采取的措施是 。若观察时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则草履虫的放大倍数为 倍。(4)与植物细胞相比,在观察草履虫时,它没有植物细胞的 、 、 等结构。学习感悟:第三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合于人类的关系能力目标 通过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观察,学会观察和研究生物的一般方法。情感目标 通过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学习和观察,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一、导入新课每个说出自己认识的一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归纳植物的四个类群。二、 合作探究1、欣赏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请分析:春天来了,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呢?请阅读课本P78第二段回答。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上述现象吗?2、读P78-79图1和图2联系生活实际回答:(1)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吗? (2)根据课前的观察,阅读课本P7879回答: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么生活的?(3)藻类植物和你平时见到的植物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4)阅读课本P80图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3、各小组观察课前采集到的当地常见的苔藓植物并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苔藓和藻类植物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2)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有什么主要区别?(3)如果你生活的地方看不到苔藓植物,你能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吗?三、 拓展创新1、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就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2、如果你在森林里迷了路,怎样借助苔藓植物来辨别方向?3、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几年后这里许多绿茸茸的苔藓植物都不见了,为什么?4、现在的蕨类植物还能形成大片的森林吗?为什么?四、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有些形态优美的蕨类植物,可以盆栽用于观赏,这些盆栽蕨类应放在( )A室外阳光充足处 B室内光线阴暗处C室内光线明亮处 D暗室内2、铁线蕨的茎是( )。A 在地上直立生长 B 在土中的根状茎C 在土中和地上生长 D 尚没有形成3、下列哪种植物不是苔藓植物( )。A葫芦藓 B、墙藓 C地钱 D紫菜 4、苔藓植物的植株长得十分矮小,主要原因是( )。A叶子太薄 B茎太细小 C没有真正的根 D靠孢子繁殖5、葫芦藓的根状物被称为假根,这是因为( )。A 它只能吸收水分而不能吸收无机盐 它只能吸收无机盐而不能吸收水分 它主要起固着作用,而很少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 它既无固着作用,也无吸收作用6、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 )。A陆地上 B淡水中 C水中 D海水中7、大气中的氧气最重要的来源是( )。A藻类的光合作用 B苔藓类的光合作用C蕨类的光合作用 D森林的光合作用 8、海洋鱼类的食物最终来源于( )。A.海洋藻类 B.小鱼 C.小虾 D.海洋中的种子植物 9、鱼缸长久不换水,缸的内壁上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原因是( )。 A水被细菌污染而成绿色 B鱼排出的粪便呈绿色 C水中含丰富的二氧化碳和鱼的粪便而长出大量绿色细菌 D水中含丰富的二氧化碳和鱼的粪便而长出大量绿色微小的藻类10、水绵可从下列哪种环境中采集到?( )。A小河的浅水边B大西洋的海底 C.潮湿的土坡上 D海边的洼地11、形成地层中煤矿的是( )。A远古时期的苔藓 B远古时期的蕨类 C远古时期的藻类 D远古时期的被子植物(二)填空题: 1、我们常见的蕨生长在_和_的阴湿环境中。2、_植物具有假根;_植物的茎横横卧在地下生长;_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右图中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葫芦藓和蕨的植株,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开工申请书
- 申请售卖产品申请书
- 医院个人进修申请书
- 个人申请书申请回单位
- 签证申请书范文
- 快狗上市申请书
- 交通事故抗诉申请书
- 物业续约申请书
- 鞍钢员工嘉奖申请书
- 查控申请申请书
- GB/T 19812.6-2022塑料节水灌溉器材第6部分:输水用聚乙烯(PE)管材
- GB/T 7131-1986裂解气相色谱法鉴定聚合物
- CSCCP宫颈细胞病理学理论考试题
- 设计说明书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
- 仪表专业现场仪表知识
- 【课件】1.1精微广大-绘画的功能与分类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修绘画
- 自然辩证法 精品课课件 (全套讲义)
-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11000字》
- 课题的选题及研究方案的设计课件
-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一)
- 第八章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