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变迁_第1页
社会生活变迁_第2页
社会生活变迁_第3页
社会生活变迁_第4页
社会生活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 是社会进步程度的体现 近现代的中国社会结构处于急剧的变革之中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出现了新的特征 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结构的四次巨变 中国近现代生活也发生四次变化 近代中国两次 现代中国两次 1 第一次变化 1840 1911年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社会生活开始影响中国 2 第二次变化 1912 1949年 1912年后 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 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中国向近代社会生活过渡 但显现中式与西式并存 新旧交替的特点 3 第三次变化 1949 1978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国逐渐步入社会主义社会 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 社会生活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4 第四次变化 1978年 至今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与世界接轨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1 与时俱进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总的变化趋势 由拘谨 保守 呆板 等级森严 逐渐向美观 适体 方便 平民化转变 宽大拘谨 君主专制 思想保守 等级森严 中式与西式 传统与现代并存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独立自主巩固独立 美观大方彰显个性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清代官服 等级森严 礼治规范 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 你对我国古代服饰有何感触 西装 以文治国 行政 立法 司法 考试 监察五权分立 三民主义 满族妇女衣着 特点 宽袍大袖 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 民国上袄下裙 国人将其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进行融合 创造出一种中西合壁的穿着来 绸缎长袍 西服裤 头顶圆形礼帽 足上是一双乌黑油亮的牛皮鞋 当然 这样的装束大多是有身份 有地位的大人物的时尚 如一些国民党的要员 大商人 大银行家等等 2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 中餐 四大菜系 鲁菜 粤菜 川菜 淮扬菜 西方人来华 2 西餐 A 传入时间 19世纪40年代 B 原因 3 居室建筑的演进 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 四合院 中西合璧 租界 全欧式住宅 高级公寓 别墅式洋房 4 习俗风尚的变革 剪辨易服 迫令放足 破神权 反迷信 公历 思想观念 A 原因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 B 表现 婚姻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自由恋爱 婚姻自主 葬礼 厚葬 殡仪馆 公墓 火葬 文明 简洁 卫生 见面 跪拜 作揖 点头鞠躬 握手 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 从前亲友礼尚往来所馈赠者以茶食肆中鸡蛋糕 眉毛饺为通常品 近则此等食品已不合时宜 而以外国糖果及罐头为主 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该现象最早出现在何时 除此之外 人们的饮食还有什么变化 反映了日常西式食品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最早出现在鸦片战争后 人们的饮食变化还有 吃西餐 抽烟卷喝咖啡等饮料 老北京的四合院 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内向性和封闭性 传统住宅 北京四合院 传统民居 福建土楼 江南水乡民居 上海法租界的老房子 上海早期洋房 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和开放著称 光 宣之交 盛行文明结婚 倡于都会商埠 内地亦渐行之 徐珂 清稗类钞 见证浪漫时刻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 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照1939 9 建国初 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婚照 请回答 1 判断图 图 图 各反映的历史时代 2 图 的着装一时成为中国时尚 可能是受到当时中国对外关系的哪两件重大历史事件或政策的影响 例 阅读下列材料 图 长袍马褂图 西装图 列宁装 答 2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的签订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 图 红卫兵服装图 穿毛料大衣的皮尔 卡丹走在北京街头 3 判断图 图 各反映的历史时代 4 说明图 图 服装发生变化的政治和思想根源分别是什么 答 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改革开放 思想上 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打破了个人崇拜 审美多元化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1 变化的因素 1 鸦片战争后 西方列强的侵略 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 西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传入中国 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2 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在同外国交往的过程中 认识到中国的落后 有意识的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 3 社会变革的影响 政府政策的推动 如在辛亥革命后 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政策和法令 4 民主思潮的促进 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从根本上讲 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的结果 B 革命思潮的推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的影响 A 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西方政治 经济 文化势力传入中国 二 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 交通工具的更新 1 古代交通工具 轿子 马车 木船 2 近代交通工具 A 人力 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 近代落后的交通工具 人力车 自行车 19C中后期传入中国 20C初 出现在大街小巷 50年代后开始自己制造 B 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 电车 1906 公共汽车 1924 汽车 年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 辆 解放牌 载重汽车 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火车 19C末20C初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轮船 1865 飞机 20C20年代初 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影响 1 积极方面 促进人员 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 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有利于近代科技知识和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播 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 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加速城市化进程 2 消极方面 有利于列强的政治 经济侵略 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 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 2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 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 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正式办理 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 邮路进一步扩展 邮电部成立 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 2 电信事业发展 电报 电话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 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A 电报 B 电话 电话传入中国 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 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 固定电话和移动用户各占一半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 大众报业的发展 1 近代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物质条件 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急剧变化 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 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2 近代大众报业的兴起和发展 A 1873年 昭文新报 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B 维新运动中 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C 辛亥革命后 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 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影响 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 宣传教育 启迪民众 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 通俗性报刊 申报 是旧中国历史最长 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 原全称 申江新报 它从1872年4月30日刊 直到1949年5月27日停刊 前后办了77年 共出版25600号 2 广播影视的普及 1 广播 产生与20世纪20年代初 B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A 第一座广播台 1923年 由英美报商创办 大陆报 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上海 D 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C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 2 电影 A 发展过程 1896年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1905 定军山 B 民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著名影片 3 电视 20世纪30年代问世 A 发展过程 1958年 1978年 B 现状 特点 P74 孤儿可救祖记 中国第一部武侠神怪片时间 1928年编剧 郑正秋导演 张石川 这部抒情心理片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为中国电影赢得了世界声誉 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本片根据张乐平的同名漫画改编而成 2005年 在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之际 该片被评为 我最难忘的百部中国电影 之一 王龙基扮演的三毛被评为 中国电影百年百名经典银幕形象 之一 该片在海外也同样受到欢迎 例如1981年在巴黎6家电影院连演60天 轰动巴黎 该片荣获葡萄牙第12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意大利第14届季福尼国际青少年电影节荣誉奖 3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 出现 1993年 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3 发展 2003年上半年用户达到6800万户 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科学家米歇尔 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 19世纪是铁路时代 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 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互联网具有哪些优势 仅鼠标点点 浏览 搜索 查询 记录 下单 购物 聊天 谈判 交易 娱乐 报关 报税等轻松实现 跟发传真 找电话一样简单 影像 动画 声音 文字 涉及政府 企业 教育等各行各业 写文章 搞研究 查资料 找客户 建市场 信息流 物流 可以更主动 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交互性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 它不同于电视 电台的信息单向传播 而是信息互动传播 用户可以获取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 厂商也可以随时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息 互动性 双向感受文字 图片 声音 动画 影像 多媒体手段使消费者能亲身体验产品 服务与品牌 这种以图 文 声 像的形式 传送大量感官的信息 让顾客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商品或服务 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电台 电视台的广告虽然以秒计算 但费用也动辄成千上万 报刊广告也不菲 超出多数单位个人的承受力 Internet由于节省了报刊的印刷和电台 电视台昂贵的制作费用 成本大大降低 使大多数单位 个人都可以承受 费用低廉 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负面影响 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 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造成对网络过分依赖 不愿走出家门 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 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 脱离时代 4 2008年山东文综 27 25分 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 札记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 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 但 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 是不够的 这样 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 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 费正清 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 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 母亲 孩子远离家庭 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 杰里 本特利 新全球史 材料四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 这种社会细胞 家庭改革 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 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 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 1953年 1 中国古代强调 家齐而后国治 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4分 2 据材料二 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 2分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