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胸腔:胸膜、肺及上纵隔.ppt_第1页
局部解剖学胸腔:胸膜、肺及上纵隔.ppt_第2页
局部解剖学胸腔:胸膜、肺及上纵隔.ppt_第3页
局部解剖学胸腔:胸膜、肺及上纵隔.ppt_第4页
局部解剖学胸腔:胸膜、肺及上纵隔.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一)舌骨上区1、颏下三角境界:内容:2、下颌下三角境界:内容:,1、颈前区,2、舌骨下区,1、颈动脉三角境界:内容:2、肌三角境界:内容:,3、甲状腺血管与喉的神经,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外支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临床意义,4、甲状腺毗邻关系,甲状腺前方: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甲状腺手术层次),4、甲状腺毗邻关系,后方毗邻临床意义,5、气管颈段毗邻关系,气管前面: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胸骨上间隙及其内的静脉弓、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甲状腺峡等结构。,6、颈外侧区,枕三角境界:内容:锁骨上三角境界:内容:,7、锁骨下动脉分段及分支,第一段:分支:第二段:第三段:,1、位于颈内静脉与二腹肌后腹交角处附近的淋巴结称,锁骨上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角淋巴结Virchow淋巴结颏下淋巴结,2、不属于颈动脉鞘内结构的是,颈总动脉颈内静脉颈内动脉迷走神经颈交感干,3、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浅出的神经不包括,膈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枕小神经,4、颈外动脉的分支中,没有,面动脉舌动脉耳后动脉甲状腺下动脉枕动脉,5、辨别颈动脉三角和肌三角的肌是,颏舌骨肌下颌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茎突舌骨肌,6、某患者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出现声嘶和声弱,请问术中可能损伤什么神经?,颈袢喉上神经外支喉下神经喉下神经内支喉返神经,7、下列神经中,支配声门裂以上喉粘膜的是,喉上神经内支喉上神经外支三叉神经面神经上颌神经,8、通过斜角肌间隙的结构是,臂丛锁骨下静脉颈丛椎动脉膈神经,胸膜、肺及上纵隔,广西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April25,2020,主要内容,胸膜的概念及其分部胸膜隐窝的位置及临床意义胸膜、肺的体表投影肺门及肺根结构的排列关系纵隔侧面观(肺根的毗邻)上纵隔各层的内容动脉导管三角的境界、内容及其意义,第三章胸部,境界:由胸廓上口、胸壁及膈肌围成分区:胸壁胸腔内容:纵隔、胸膜和肺,第四节胸膜和胸膜腔,一、胸膜概念:略分部:脏胸膜覆于肺表面的一层膜,与肺紧密结合,又称肺胸膜。壁胸膜,壁胸膜,贴附于胸内筋膜内面,膈上面,纵隔两侧。分部:胸膜顶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在胸锁关节与锁骨内侧1/3段之间,胸膜顶高出锁骨上方23cm。,二、胸膜腔,概念:为脏、壁二层胸膜之间的潜在性腔隙,左、右各一,互不相通,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摩擦。(注意与胸腔的区别),二、胸膜腔,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压低于大气压;负压随呼吸运动周期而改变,吸气时负压较大,呼气时负压减少;,二、胸膜腔,胸膜隐窝概念:壁胸膜反折处,即使深吸气,肺也不能深入到其间。隐窝:肋膈隐窝:深达5cm肋纵隔隐窝:膈纵隔隐窝:,三、胸膜反折线,肋胸膜与膈胸膜、纵隔胸膜前缘和后缘的反折线分别为:胸膜下界胸膜前界胸膜后缘,(一)胸膜前界,自锁骨内侧1/3上方2-3cm处向下方经胸锁关节至第2胸肋关节高度互相靠拢。继而于正中线偏外垂直向下。左侧至第4胸肋关节高度斜向下,达第6肋软骨中点处于移行为下界;右侧侧至第6胸肋关节高度换行为下界。,胸膜前界的分区:胸腺区上三角形无胸膜区内有胸腺心包区内有心包和心,(一)胸膜前界,(二)胸膜下界,体表投影锁骨中线与第8肋相交腋中线与第10肋相交肩胛线与第11肋相交后正中线平第12胸椎棘突,右略高于左侧,四、胸膜的血管、淋巴及神经,血管: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肋间后动脉、胸廓内动脉和心包膈动脉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注入上腔静脉和肺静脉,四、胸膜的血管、淋巴及神经,淋巴:注入支气管肺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肋间淋巴结腋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四、胸膜的血管、淋巴及神经,神经:脏胸膜由肺丛的感觉神经分布壁胸膜由脊神经的躯体感觉神经分布肋间神经分布于肋胸膜和膈胸膜周围部膈神经分布于胸膜顶、纵隔胸膜和膈胸膜中央部,第五节肺,一、位置及体表投影(一)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胸膜腔外,纵隔两侧;借肺根与肺韧带与纵隔相连。,第五节肺,外形一尖一底三面三缘,(二)体表投影,肺尖肺前界几乎与胸膜前界肺下界: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与6、8、10肋相交。后正中线两侧平第10胸椎棘突。,(二)体表投影,斜裂:相当于从第3胸椎棘突向外下方至锁骨中线与线第6肋间相交处的斜线。水平裂:自右侧第4胸肋关节向外腋中线与斜裂投影相交的水平线。,肺门:位于肺的纵隔面中部,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的部位。,二、结构,肺根:由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形成。结构排列(由前向后):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简称:静动支),二、结构,肺根结构排列,自上而下:左侧: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右侧: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肺段(支气管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为一个肺段。肺段略呈圆锥形,尖向肺门。每侧肺各有10个肺段。肺段支气管:为气管的第三级分支每个肺有10条肺段支气管。,肺段(支气管肺段),右肺:尖段后段前段外侧段内侧段上段内侧底段前底段外侧底段后底段,肺段(支气管肺段),左肺尖段后段前段上舌段下舌段上段内侧底段前底段外侧底段后底段,支气管肺段(内侧面观),三、血管、淋巴和神经,血管肺血管支气管血管淋巴肺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神经迷走神经肺丛内脏神经,第六节纵隔,一、概述: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一)境界:上界:胸廓上口下界:膈前界:胸骨后界:脊柱两侧界:纵隔胸膜,(二)分区,三分法四分法七分法九分法,(二)分区,四分法:(常用)以胸骨角与第4胸椎体下缘平面为界,将纵隔分:上纵隔下纵隔:以心包前、后两壁为界分:前、中、后纵隔,(三)纵隔侧面观,1、左侧面观:食管上三角:由左锁骨下动脉、脊柱和主动脉围成。内有胸导管、食管上份食管下三角:由心包、胸主动脉和膈围成。内有食管下份,1、左侧面观,*左肺根的毗邻关系,前方:心包隆凸,膈神经及心包膈血管后方:迷走神经干,胸主动脉,交感干,内脏大神经上方: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2、纵隔右侧面观,*右肺根毗邻关系,前方:心包隆凸,膈神经及心包膈血管后方:右迷走神经干,食管,奇静脉,胸交感干及内脏大神经上方:右头臂静脉,奇静脉弓,上腔静脉,气管,食管下方:下腔静脉,二、上纵隔,位置:从胸廓入口至胸骨角与第4胸椎体下缘平面。内容:记为:一腺、三静脉、三动脉、三管、三神经,分层,前层:(胸腺-静脉层)胸腺、左、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中层:(动脉层)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迷走神经后层:(管道层)气管、食管、胸导管、左喉返神经,(一)胸腺,分左、右两叶产生胸腺素后方毗邻:头臂静脉、主动脉弓、气管,(二)上腔静脉,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一胸肋关节后方汇合而成;平第二胸肋关节穿纤维心包;平第3胸肋关节下缘注入右心房。,(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三)主动脉弓毗邻关系,左前邻:胸膜肺膈神经心包膈血管迷走神经,(三)主动脉弓毗邻关系,右后方邻:气管食管左喉返神经胸导管迷走神经心深丛,(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临床意义:如主动脉瘤压迫气管呼吸困难累及左喉返神经影响发音,(四)气管与支气管,气管平胸骨角水平处分左、右支气管,分叉处为气管杈。,(四)气管与支气管,特点:左主支气管细长,倾斜。长4.54.8cm,下缘与气管中线交37.5度角,平第5胸椎进入左肺门;右主支气管粗短且陡直,长1.92.1cm,下缘与气管中线交23度角,平第6胸椎进入右肺门。,*动脉导管三角,境界前界:左膈神经后界:左迷走神经干下界:左肺动脉,*动脉导管三角,内容:动脉韧带(闭合后)动脉导管(闭合前)左喉返神经心浅丛临床意义:术中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动脉韧带与动脉导管未闭,动脉韧带为一纤维结缔组织索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