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检测标准GB 5041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T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DGJ32J 96-2010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21-2009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 GB/T5700-2008照明测量方法二、检测项目1 室内平均温度、湿度检测1.1检测仪器RR002温湿度自记仪(203-244)TR004双温记录仪(203-245)1.2 抽样数量及测点布置 1.2.1 设有集中采暖空调系统的建筑物,温度、湿度检测数量应按照采暖空调系统分区进行选取。当系统形式不同时,每种系统形式均应检测。相同系统形式应按系统数量的20%抽检。同一个系统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房间数的10%。1.2.2 温、湿度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原则:3层及以下的建筑物应逐层选取区域布置测点;3层以上的在首层、中间层、和顶层分别选取;1.2.3 温、湿度测点位置及数量还应符合规定:温、湿度测点应设于室内活动区域,且应在距地面(7001800)mm范围内有代表性的位置,湿度传感器不应受到太阳辐射或室内热源的直接影响。检测时间不少于6h,数据记录时间间隔不得超过30min。测点数见表1。表1:温、湿度计测点分布序号室内面积()测点数量测点位置1161个布在室内活动区域中央216302个将检测区域对角线三等分,其两个等分点作为测点330603个将检测区域对角线四等分,其三个等分点作为测点4601005个两对角线上梅花设点5100每增加2050酌情增加12个测点均匀布置13 室内温、湿度计算 室内平均温度按下式计算:式中:trm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的室内平均温度(); trm,i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第i个室逐时温度();n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的室内逐时温度的个数;ti,j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第j个测点的第i个温度逐时值();p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布置的温度测点的个数。室内平均相对湿度按下式计算:式中:rm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的室内平均相对湿度(); rm,i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第i个室逐时相对湿度();n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的室内逐时温度的个数;i,j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第j个测点的第i个相对湿度逐时值();p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布置的相对湿度测点的个数。 2.空调系统的风量检测2.1检测仪器TSI9545热式风速仪(203-239)TSI8375套帽式风量罩(203-240)毕托管(203-240)2.2 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总风量 按系统数量抽查20%,不同风量至少抽查1个2.2.1现场检测一般条件:1)由试验机组至流量和压力测试界面之间的风管应不漏气;2)试验机组,应在额定风量下测量,其波动应在额定风量10%之内;3)变风量机组,至少应测量单个工况点,即最大、最小和中间风量的工况;4)机组的测试工况点,可通过系统风阀调节,但不得干扰测量段气流流动。2.2.2测点布置1)为了准确测定风管内的平均流速,首先要正确的选择测定断面和确定测点数。根据流体的流动特点,测定断面应尽可能的选在气流稳定的直管段上。 2)实际测定中的选取原则是:测定断面应选择在机组出口或入口直管段上,且宜距上游局部阻力部件大于或等于5倍管径(或矩形风管长边尺寸),并距下流局部阻力构件大于或等于2倍管径(或矩形风管长边尺寸)的位置。当实际工程条件不能满足以上选在的原则时,可适当缩小选择距离,并尽可能的远离上游局部管件。3)增加测量次数,可以保证测量的数据尽可能接近实际情况,在测量断面上确定测点数取决于断面大小和流畅的均匀性。一般测点数选的越多,所测平均流速越准确。2.2.1.1对于矩形截面风管,将测定界面分成若干相等的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最好不要大于200mm,截面积不大于0.05,测点在各截面中处,具体规定如下:1)当矩形截面长短边之比1.5时,在截面上至少应布置25个点;对于边长2m的截面,至少应布置30个点(6条纵线,每个纵线上5个点)。见图1及、表2。2)当矩形截面长短边之比1.5时,在截面上至少应布置30个点(6条纵线,每个纵线上5个点)。3)当长边1.2m时,可按等面积划分成若干个小截面,每个小截面的边长在200250mm之间。表2 矩形截面测点位置纵线数每条线上点数测点距离X/A或X/H纵线数每条线上点数测点距离X/A或X/H纵线数每条线上点数测点距离X/A或X/H510.074610.061710.05320.28820.23520.20330.50030.43730.36640.71240.56340.50050.92650.76550.634-60.93960.797-70.947图1 矩形风管理25点时的布置2.2.1.2 对于圆形截面风管, 测点分布应遵循以下原则:设想将圆管断面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上的四个点就是测点的位置。见图2、表3表3 圆形截面的测点布置风管直径200200400400700700圆环个数34556测点编号测点到管壁的距离(r的倍数)10.10.10.050.0520.30.20.200.1530.60.40.300.2541.40.70.500.3551.71.30.700.5061.91.61.300.7071.81.501.3081.91.701.5091.801.65101.951.75111.85121.95 图2 圆形风管三个圆环时的测点布置风管内部风量计算公式为:式中 L风量(m3/h) 风管内的平均风速(m/s)F测定断面面积(m2)当使用毕托管测得的直接数据是动差压,需要通过伯努利公式换算成风速。式中 k测量装置系数; p动差压(Pa);表示气体密度(kg/m3)23风口风量检测 按系统数量抽查20%,不同风量至少抽查1个对于抽检系统各个风口都应单独测量、计算。通风与空调系统总量小于10个,可酌情抽检2050%;系统总数在20-30个时,抽检15-20;系统总数超30个时,抽检1015%。风口处的气流比较复杂,测定工作难度较大。只有不能在风支管上进行测量时,才在风口处测定。常用仪器有热球式风速仪、叶轮式风速仪、风量罩。1)风量罩能迅速准确地测量风口平均通风量,无论是安装在顶棚、墙壁或者地上的送、回、排风口,配备相应的传感器都可以直接测出风速、压力。尤其适用于散流器式风口。2)叶轮式风速仪 如果是格栅风口或者条缝形风口测量时可用叶轮式风速仪或者热球电风速仪紧贴送风口进行测量。面积较大的风口可用定点测量法,即把边长划分为等于两倍风速仪直径的小方块,在每个小方块的中心逐个测定风速,最后取其平均值。但修正系数的确定需要一些实验室典型风口的数据。对于回风口的风量,由于吸气气流比较均匀,采用这种方法比较可行。3 空调机组的水流量检测3.1 检测仪器TDS-100H手持式超声波流量计(203-246)3.2 抽样数量及测点布置按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3.3检测过程(1)超声波流量计在安装之前应了解现场的情况包括:安装传感器处距主机距离为多少管道材质、管壁厚度及管径管道年限流体类型、是否含有杂质、气泡以及是否满管流体温度安装现场是否有干扰源(如变频、强磁场等)主机安放处四季温度使用的电源电压是否稳定是否需要远传信号及种类(2)选择安装管段对测试精度影响很大,所选管段应避开干扰和涡流这两种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的情况,一般选择管道应满 足以下条件:避免在水泵、大功率电台、变频,既有强磁场和振动干扰处安装机器选择管材应均匀致密,易于超声波传输的管段要有足够长的直管段,安装点上游直管必须要大于10D(D为直径),下游要大于5D安装点上游距水泵应有30D距离流体应充满管道管道周围要有足够的空间便于现场人员操作(3)超声波流量计探头安装方式(Z法和V法)。通常情况下: 管径D200mm,选用Z法; 管径D200mm,选用V法;但是,当管径D200mm而现场情况为以下条件之一,也可以用Z法安装:当被测量流体浊度高,用V法测收不到信号或者信号很弱时当管道内壁有衬里时当管道使用年限太长且内壁结垢严重时对于管道条件较好者,即使管径D200mm,为了提高测量精度,也可以采取V法安装(4)求得安装距离,确定探头位置将管道参数输入仪表,选择探头安装方式,求出安装距离在水平管道上,一般应选择管道的中部,避开顶部和底部(顶部可能含有气泡,底部可能有沉淀)V法安装:先确定一个点,按安装距离在水平位置量出另一点;Z法安装:先确定一个点,按安装距离在水平位置量出另一个点,然后测出此点在管道另一测的对称点。(5)管道表面处理 确定探头位置之后,在两安装点100mm范围内,使用角磨砂轮机、锉、砂纸等工具将管道打磨至光亮平滑无蚀坑 要求:光泽均匀,无起伏不平,手感光滑圆润。需要特别注意,打磨点要求与原管道有同样的弧度(切忌将安装点打磨成平面),用酒精或汽油等将此范围擦净,以利于探头粘接。(6)在传感器底面均匀地涂抹耦合剂,放置在管道上,然后观察仪表的信号强度与传输时间比,如发现不好,则细微调整探头位置,直到仪表的信号达到规定的范围之内。(7)读取示值根据测量的流速,管道的管径大小,按式下式确定机组的水流量。Q=AV式中: Q空调机组水流量(m3/s); A测量管段横截面积(m2); V管道内流速流速(m/s)。4 空调系统冷热水、冷却水总流量检测4.1 检测仪器TDS-100H手持式超声波流量计(203-246)4.2 抽样数量及测点布置按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4.3检测方法同空调机组的水流量检测5 平均照度与照明功率密度检测5.1检测仪器TESTO-540多点照度仪(203-247)5.2抽样数量每类房间或场所应至少抽测1个进行照度值检测。5.3检测方法建筑室内照明照度测量测点在被测房间距离墙面1m、距离地面0.8m的工作台面或假定工作面进行测试。照度测量宜采用矩形网格,间距一般在0.5-10m间选择。详见GB/T5700-2008附录A。测得每个测量点的照度Ei,其平均照度等于各点照度的平均值,即式中 Eav测量区域的平均照度(lx); Ei每个测量点的照度(lx); N测点数。照明功率密度值应按下式计算:式中:照明功率密度(kW/m2) P实测照明功率(kW) S被检测区域面积(m2)6 室内静压差检测6.1 检测仪器DP-CALC-5815数字微差压计(203-242)6.2 检测数量对有设计要求的各个相邻区域实施检测。通风与空调系统总量小于10个,可酌情抽检2050%;系统总数在2030个时,抽检1520;系统总数超30个时,抽检1015%。洁净空调系统应全数检测。6.3操作过程1)先关闭所有门窗,确保整体结构处于封闭状态,通风空调系统正常运转30min;2)调整压力计,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将压力计的皮管通过门缝隙放入室内。由高压向低压,由平面布置上与外界最远的房间开始,依次向外测定;3)测量房间与外界之间的压差,当压差有小范围波动时应取所读压力的平均值。当压差波动范围较大时不得计取压力值,此时应检查系统或房间,排除波动原因后再行测试。记录所测得的压差数据,所测量记录的数据应精确到0.1Pa。每一测点一般平均测量三次,取平均值。7 室内噪声检测7.1 检测仪器TES-1350A噪声统计分析仪(203-243)7.2检测数量空调工作区内噪声检测采用全检方法。 7.3 检测过程根据噪声设计允许值,选择所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模板:无薪留职合同示范文本
- 农村农业资源监测合作协议
- 2025合同终止协议范本新范文
- 2025工程咨询服务合同新标准
- 2025年非机械驱动车辆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度工程材料供应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合规的商用购房合同
- 质量控制标准与操作规范手册
- 乐学华文点亮心灯300字9篇范文
- 专利侵权案例题目及答案
- 矿山买卖居间协议书
- 2025年医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并购协议样本3篇
- 社区两委测试卷及答案
- 板房拆除协议书样本
- 行政事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2025年中国淄博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钢结构工程数字化交付标准制定
- 预防出生缺陷健康知识讲座
- 机械工程图纸会审标准及流程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