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doc_第1页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doc_第2页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doc_第3页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考点:隋唐的科举制度1、(2010聊城学业考试)“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的分析理解能力。“金榜”“寒窗”“名字香”“一举成名”与科举制度相符合。2、(2010重庆中考)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朝 B康朝 C明朝D清朝【答案】选A。3、(2010南京学业考试)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答案】选A。4、(2010淮安中考)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选A。5、(2010山西中考)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 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 D. 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选A。6、(2009湘西中考)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你知道中国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从何时开始的吗(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隋唐时期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科举制,是中国最早的选官制度。7、(2009芜湖中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高明的这首琵琶记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可知,读书人可自由报考,且有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考中新科进士是男儿最高荣誉的象征,这符合唐朝科举制的特点。8、(2009内江中考)高考作为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到2009年已经恢复32年了。那么,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 )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答案】选C。9、(2009威海学业考试)青年周凯武艺高强,尤擅于骑射,后被当地州官选送参加武举考试,结果考中。此事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武则天【答案】选D。10、(2009菏泽中考)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举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 B.唐朝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完善C.宋朝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 D.明朝科举考试的答卷分八个部分【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科举制是隋朝时期创立,唐朝时期进一步完善,明朝时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并且答卷必须分八个部分,也就是“八股文”。11、(2009徐州中考)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很大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A能言善辩,委以重任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答案】选C。12、(2008玉林中考)隋朝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能因其时间短促而忽视。下列属于隋朝在制度方面革新的是( )A.科举制度 B.行省制 C.厂卫制度 D.军机处【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隋朝时设立科举制度;元朝时实行行省制;明朝时实行厂卫制度;清朝时设立军机处。13、(2007连云港中考)历史小话剧赶考途中是这样设计的:“时间:地点:去京城赶考的路上人物:张公子、李公子书童旁白:张公子,世家大族子弟,带着书童张二,去京城赶考。”该剧所反映的这一现象最早开始于(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去京城赶考”可知,这是指中国最早的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隋朝时开创。14、(2007连云港中考)唐太宗看到很多中举士子鱼贯而出时,高兴地说:天下人才都为我所用了。这一记载( )A反映了我国古代帝王的奢侈生活 B能说明唐朝科举制实施情况C属于后人杜撰且不符合当时情况 D说明了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答案】选B。15、(2009锦州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什么时期?(2)后来科举考试逐渐形成四个阶段,请任意写出其中的两个阶段。(3)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一般以什么科为重要?【答案】(1)隋唐时期(2)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任意写出两个即可)(3)进士科16、(2009眉山中考)材料一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这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材料三 “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绂(世家大族)望之继世”。 王定保唐摭言上述是有关科举制度的材料,阅后请问答:(1)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2)根据材料,你认为在唐朝占主导地位的科举考试科目是什么?(3)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的什么作用?你认为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响?(4)阅读下列诗句,找出相关诗句,将代号填在括号内。与实施科举制的背景有关的诗句:( )与科举考试落榜有关的诗句:( )A.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D.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E.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2)题结合所学可直接回答;第(3)题要理解材料,并结合教材作出回答;第(4)题要理解准诗句的含义。【答案】(1)隋朝。(2)进士科。(3)作用: A.便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