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胃急症 (2).doc_第1页
小儿肠胃急症 (2).doc_第2页
小儿肠胃急症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在护理小儿腹泻中的应用体会作者:曹亚玲 作者单位:西安市第一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2 【摘要】 笔者试图从小儿腹泻的病情观察、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详加叙述,对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加以总结,希望在小儿腹泻的护理工作的进展中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 腹泻;小儿;护理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5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居第2位,长期以来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有3亿多,病死率0.275%,居儿童主要死因第4位。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小儿腹泻的治疗和护理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现综述如下。1 导致小儿腹泻的病因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其病因分为感染和非感染性。饮食不当、气候突变、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等均可导致腹泻,饮食过量、饮食不卫生、食物腐烂变质及气温突变而受凉等是常见小儿腹泻的诱因。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也可引起腹泻。感染性腹泻中,80%都是由病毒引起,还有20%是由细菌感染和肠道外感染所引起;非感染性腹泻是由于饮食因素、气候因素和个人体质因素等引起。2 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2.1 伤食泻 表现为脘腹胀满,腹部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黄绿色水样便或伴有奶块,夜泻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 护理措施:严格控制饮食。禁食8 h12 h左右,待腹泻好转、腹痛腹胀减轻后,予进食少量稀饭,由稀到稠。禁食油腻、多渣饮食,如纤维素多的蔬菜及生冷瓜菜。如伤肉食,用焦山楂煎水服;伤面食,口服神曲冲剂;伤乳食,用炒麦芽煎水口服;腹胀明显,用莱菔子煎水口服。腹胀腹痛,用芒硝炒热装入布袋热敷腹部。并采用揉中脘、摩腹(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摩腹2 min,手法宜轻)等消食导滞。仔细观察大便的次数、颜色、性状、量及气味以及体温、舌苔等变化。2.2 风寒泻 表现为泄泻清稀,肠鸣腹痛,便稀色淡多泡沫,臭气不甚,或伴有恶寒发热,舌淡,苔白。 护理措施: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腹部用热水袋保暖,热水温度50为宜,以防烫伤。室内空气保持清新,温度以2224,湿度以50%60%为宜。饮食宜温热,选食清淡、易消化素食,禁食油腻、生冷瓜果。可予生姜红糖茶饮服以温阳止泻、止痛。汤药宜温服,少量频服。腹痛肠鸣、大便泡沫多者可用三香散(木香、茴香、肉桂)炒热熨腹部。同时采用揉足三里、神阙、天枢、脾俞、胃俞之法。恶寒发热可揉外劳营、风池穴各1 min2 min以疏风解表。腹痛、泄泻不止者配合艾条灸神阙。2.3 湿热泻 表现为泄泻频繁,泻下稀薄,便量多或泻下如注,粪色深黄而臭或少许黏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不振,伴口渴,小便短黄,肢体倦怠,发热或不发热,舌质红,苔黄腻。 护理措施:便后用温开水清洗臀部,擦干后用滑石粉外扑。臀部及肛周色红灼痛者,用黄柏10 g煎水外洗后涂麻油并外扑青黛散以清热化湿。初期先禁食。根据病情轻重确定禁食时间12 h、1 d或2 d,然后进食稀饭如绿豆粥、鲜芦根粥等,由少到多。口渴欲饮、尿少等津脱液伤时可饮淡茶、荸荠汁、藕汁等。汤药可偏凉、少量频服。用清大肠、清小肠等法按摩。并配合鬼针草60 g煎水洗足,以清热化湿。此型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要密切观察患儿全身情况,神志、肢温、饮水、小便情况,大便性状、次数及量的变化,防止津液亏损而致伤阴伤阳之证。如出现暴泻、高热,患儿体温在39.5以上者用30%35%酒精或温水擦浴以降温,并配合针刺合谷、少商、大椎、曲池等穴,用柴胡注射液0.5 ml0.8 ml进行曲池或合谷穴位注射。2.4 脾虚泻 表现为大便稀薄,食后作泻,完谷不化,色淡不臭,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容易反复发作,舌淡苔白。 护理措施:用丁桂散敷脐,每日2次。腹泻后用五倍子6 g煎水洗肛门,预防红臀的发生。此型重在饮食调养,采用热食、软食、少食多餐,不宜过饥过饱、暴饮暴食,忌用油腻及煎炸不易消化之物,予薏苡仁、山药、白扁豆、大枣同煨粥服用。汤药宜温服。同时使用摩腹、揉脐、捏脊等推拿疗法。此证病程长,尤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避免久泻伤阴引起变证。2.5 脾肾阳虚泻 表现为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完谷不化,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 护理措施:注意防寒保暖,依天气变化,增减衣被,预防感冒。泻后用五倍子6 g水煎洗肛门,预防红臀发生。脱肛者用石榴皮10 g30 g煎水熏洗肛门。饮食应注意营养,进食含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禁食生冷性寒凉及油腻之物。药宜热用。久泻不止,用运脾、补大肠、运劳宫等法或配合艾条灸长强穴。3 小儿腹泻的护理对策3.1 对家长的健康教育3.1.1 在治疗小儿腹泻的同时,应当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帮助他们掌握一些有关小儿腹泻的基本知识,包括日常护理和预防方面的知识,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有助患儿的康复。同时嘱家长在孩子发生腹泻后要及时带孩子就诊,以便及时治疗,及时控制病情发展。同时从孩子患病始就给孩子多饮白开水,忌饮果汁类的饮料。3.1.2 教育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洗手,勤换洗衣物,做好玩具的清洁工作。生活规律,不吃不净饮食,不暴饮暴食。对于胃肠功能不好的小儿,家长更要注意饮食,少吃易诱发腹泻的食物。3.2 饮食护理3.2.1 调整饮食 腹泻是典型的病从口入,故调整饮食是腹泻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同时保持所进饮食及餐具的清洁卫生。尽量少吃油腻食物,多饮水。一般情况下不要禁食,吐泻严重的患儿,暂时禁食,吐止后可给以口服补液盐溶液。腹泻期间暂停辅助食品,以利消化吸收,待病情好转,大便成形后,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否则可引起反复腹泻。护理人员详细如实记录患儿大、小便和呕吐的次数、量和性质,以便医生检验、诊治。腹泻患儿往往易脱水,加之饮食控制,易畏寒,若出现四肢厥冷,体温不升,可用热水袋保暖,但使用时注意不要烫伤患儿。3.2.2 注意补充营养和水分 腹泻患儿由于腹泻丢失大量水分及营养,故应及时补充营养及水分,选择易消化、含营养丰富的流体食物,以保障患儿的康复及身体发育需要,蔬菜、水果可以暂不食用,腹泻缓解以后逐渐增加,少食或不食油腻食物,以免腹泻反复和加重。脱水严重的予静脉输注葡萄糖盐水以补充水分,嘱患儿多饮白开水,纠正脱水,以保持体内水电解平衡。3.3 对腹泻患儿排泻物的管理 严格管理腹泻患儿的粪便,统一规定倒放处,防止病菌传播而扩大感染人群。搞好环境卫生,控制传播途径,清除苍蝇孳生地,消灭苍蝇等。3.4 发热患儿的护理 仔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腹泻患儿多有发热,一有发热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退热措施,对于高热和持续发热不退的可采取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同时进行。急性期每0.5 h测体温1次,体温正常后每2 h测量1例,稳定后每天3次,并详细做好测量记录。3.5 加强臀部皮肤的清洁及护理 腹泻患儿排便次数较多,对臀部皮肤的刺激性大,每次排便后要清水清洗臀部及会阴,并使其干燥。3.6 防止交叉感染 由传染性病菌引起的腹泻,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患病期间少与或不与其他健康儿接触,被排泻物污染的衣物要及时换洗、消毒,以免引起交叉和重复感染。 4 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在护理感染性腹泻患儿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除了临床药物治疗外,临床护理也十分重要。由于婴幼儿大多数不会用语言主动向医务人员反应自觉不适症状,常因不适而哭闹,因此护士要加强巡视,了解患儿病情,同时向家长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避免在夏季断奶。注意饮食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和食具消毒,避免肠道感染。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增强体质,发现营养不良、佝偻病时及早治疗,适当户外活动。注意天气变化防止受凉或过热,冬天注意保暖,夏季多喝水。晋升网()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参考文献】 1瞿芬茹, 瞿亚茹, 王 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伴脱水疗效观察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2,13(6):285.2方鹤松, 魏承毓, 段恕诚, 等.98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8,37(4):239.3刘玉琳,林良明,米 杰,等.1991年1995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监测结果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8,6(3):166-169.4涂执礼.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体会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1,8(5):34.5孙 梅.小儿腹泻J.辽宁医学杂志,2003,17(4):176-177.6陈西莲, 李丽慧,冉焕英.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68例J.吉林中医药,2003,23(2):33. 7胡潇滨, 纪旭. 小儿腹泻的临床对策 J.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3,10(4):44.8徐王容.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2)194.9李英兰, 金玉子,张玉兰.66例小儿腹泻的护理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