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西柏坡有感(精选多篇)_第1页
参观西柏坡有感(精选多篇)_第2页
参观西柏坡有感(精选多篇)_第3页
参观西柏坡有感(精选多篇)_第4页
参观西柏坡有感(精选多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参观西柏坡有感精选多篇第一篇参观西柏坡有感参观西柏坡有感7月2日,在高兴集团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我有幸一起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在那里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再教育。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部,是和井冈山、遵义、瑞金、延安齐名的五大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这里,曾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指挥著名的三大战役和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地方;是中央工委、中国共产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这一片美丽的让人深深眷恋的红色热土,见证了人民解放战争最终走向胜利,她的名字永载史册。到达西柏坡后,标志性建筑西柏坡纪念碑赫然印入眼帘。我们一行人跟着导游先后参观了刘少奇、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同志的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和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望着那一间间泥砖垒砌的平房、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毛线标注的作战地图,一切都是那么的朴素而整洁,大家从细节处感知历史,这些活生生的物品比电视荧屏上看到的更鲜活正是在这片热土上,毛主席与他的战友们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彻底扭转了双方的2/14军事对比局面,奠定了新中国胜利的军事基础;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框架,其中“两个务必”的提出,更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与灵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铭记在我的心中。大家边参观边认真聆听导游介绍,并在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当我们离开西柏坡,坐在去北京的大巴上,我陷入了沉思。西柏坡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学习领会“两个务必”,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也不是为学而学,而是要汲取“两个务必”精神的精髓,昔为今用。领会什么是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它不是让我们吃糠咽菜,当苦行僧,而是要有当代的特色在困苦艰难中想办法、找思路;在行动上勇敢的应对挑战、解决问题。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立足本职,不断进取,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社会、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中。第二篇参观西柏坡有感参观西柏坡有感7月2日,在高兴集团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我有幸一起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在那里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3/14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再教育。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部,是和井冈山、遵义、瑞金、延安齐名的五大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这里,曾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指挥著名的三大战役和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地方;是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这一片美丽的让人深深眷恋的红色热土,见证了人民解放战争最终走向胜利,她的名字永载史册。到达西柏坡后,标志性建筑西柏坡纪念碑赫然印入眼帘。我们一行人跟着导游先后参观了刘少奇、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同志的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和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望着那一间间泥砖垒砌的平房、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毛线标注的作战地图,一切都是那么的朴素而整洁,大家从细节处感知历史,这些活生生的物品比电视荧屏上看到的更鲜活正是在这片热土上,毛主席与他的战友们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彻底扭转了双方的军事对比局面,奠定了新中国胜利的军事基础;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框架,其中“两个务必”的提出,更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与灵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4/14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铭记在我的心中。大家边参观边认真聆听导游介绍,并在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当我们离开西柏坡,坐在去北京的大巴上,我陷入了沉思。西柏坡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学习领会“两个务必”,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也不是为学而学,而是要汲取“两个务必”精神的精髓,昔为今用。领会什么是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它不是让我们吃糠咽菜,当苦行僧,而是要有当代的特色在困苦艰难中想办法、找思路;在行动上勇敢的应对挑战、解决问题。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立足本职,不断进取,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社会、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中。第三篇参观西柏坡有感参观西柏坡有感2016年6月21日,公司组织我们全体员工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原本是河北平山县一个只有百十来户的普通山村。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5/14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党中央在西柏坡仅仅住了十个月的时间,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却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迎来了如旭日东升的新中国。西柏坡也因此像井冈山、瑞金、延安一样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是作家阎涛同志在其创作西柏坡纪实文学东行漫记时概括出的一句名言,我们在进入平山县县城首先看到的标志性建筑就写着这几个字。进入西柏坡纪念馆辖区,首先看到的是巨臂托起太阳的大门景,它告诉我们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位于停车场西侧的影像资料馆,建筑面积3300多平方米,集摄影、资料、娱乐于一体;气势宏伟的西柏坡纪念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碑名“西柏坡”系邓小平同志手迹;碑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1991年91月21日参观西柏坡时的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碑座周围将党中央来到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和赴京建国等重大历史事件,艺术地微缩在四块浮雕上,形象地揭示了西柏坡的历史贡献和党在这一时期的伟大实践活动。在纪念碑的两侧分别是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于1976年破土动工,全馆面积1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在纪念6/14党中央、毛主席进驻西柏坡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旧址和纪念馆同时对外开放。纪念馆分上下两层,阶梯式四合院,四周走廊环绕,顺山势建造而成。馆内的陈列展览,集声光电现代化设施于一体,集中展现了西柏坡的历史地位及深远影响。1982年3月11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柏坡和井冈山、延安一样,现在是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和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我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观西柏坡的,作为一名普通职工,我感触极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一个条件落后,交通不畅的环境下,却能运筹帷幄,指挥千里之外的人民军队取得了对国民党军队的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从而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被称之为西柏坡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它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代表人民执政,执政为了人民。要把人民的利益代表好,就必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政不息,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7/14血肉联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也就是一种忧患意识,艰苦奋斗的作风则是一种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使命意识。从本质上讲,西柏坡精神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转折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既善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升华。“两个务必”是我们党总结中国历代政权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的深刻反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的经验证明,在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得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客观的现实表明,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代常新,精神不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需要我们居安思危,继续以艰苦奋斗来要求自己。早年参加革命的老前辈们把西柏坡精神视为“传家宝”,现在的青少年一代对西柏坡精神又是否认识、是否了解呢可以判定至少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它是了解不足、8/14认识不够的。那么能否就说西柏坡精神过时了呢没有西柏坡精神没有过时,“两个务必”教诲永放光芒。时代虽然不同,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依然必须追求这种境界;时代虽然不同,但是我们为了达到这种境界所需要的精神却是一样的。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发表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要结合新的实际,继续坚持“两个务必”,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对于实践“三个代表”,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今天,我们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就必须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断开拓实践“三个代表”的新局面,继续保持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使中国共产党做好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真正做到为民所信、为民所靠,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创新的那美好天地。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传,是我们党和民族的传家宝,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多得的常学常新的必修课。西柏坡精神不仅要继承下来,而且要传扬开去,与时代同行。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新时代也将从这里开创。激励我们万众一心,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继往开来、与时代9/14同行,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公司更好的发展和美好的未来做一个良好的铺垫,为努力开创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而奋斗。赵丽叶2016年7月1日第四篇参观西柏坡有感2参观西柏坡有感夫子河卫生院XXX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西柏坡的出名在于毛主席领导的党中央在解放前夕在那里指挥了三大战役,发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毛泽东主席在进京前提出了两个务必“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主席的伟大在于他有先见之明,能够运筹帷幄。中共中央旧址占地面积1644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目前对外开放的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同志旧居,解放军总部旧址,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九月会议会址以及中共中央接见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和苏共中央代表米高杨旧址等。10/14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党中央、毛主席在西柏坡描绘的人民共和国的宏伟蓝图已经成为现实,重温毛主席、党中央在西柏坡创下的丰功伟绩,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将激励着我们自觉地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万众一心,矢志拼搏,把老一辈开创的事业引向更加持久的辉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困难,在挑战和困难面前,我们必须克服畏首畏尾、怨天忧人的不良心态,要学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三个代表”为思想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胆实践,敢为人先,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谋发展,抓发展上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的经验证明,在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以一个胜走向另一个胜利,客观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时代常新,精神不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需要我们居安思危,继续以艰苦奋斗来要求自己。今天重提艰苦奋斗的意义在于时刻提醒我们时代11/14不同了,生活条件改变了,但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实质没有改变,在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历史时期,需要一种精神进一步凝聚和激励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绝大部分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兢兢业业,锐意创新,践行“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但在成绩面前,我们一些同志产生了骄傲自满、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思想,更有一些人蜕化变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在权力、金钱、美色考验面前打了败仗,成了人民的罪人,为此,我们要吸取教训,牢记“两个务必”,强化忧患意识和宗旨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如今,我们的生活,工作条件好了,与战争年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历史的进步,但这决不能成为贪图享乐的借口。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一定要有“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本着“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亏不亏,想想革命老前辈”的思想,保持平常的心态,经受各种考验,即使将来经济进一步发展了,人民生活富裕了,我们也没有理由去丢掉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第五篇参观西柏坡有感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2016年10月5日,们怀着对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无限敬仰和怀念的心情,来到了革命圣地西柏12/14坡,我的心情也是无比的激动,因为作为党员,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而且又是前往我向往已久的地方西柏坡。经过3个半小时的旅途,我们到达了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山村西柏坡,在导游的指引下,我们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生活住所、了解了他们的衣食住行、重温了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学习了两个务必的精神,寻觅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了解中国革命三大战役全面胜利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经过这次西柏坡之行,我的精神有了极大的升华。这次我们的行程是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参观后我感受颇多,尤其是进行了党的再教育后,我都党的认识又进一步加深了,同时增强了我的党性。在西柏坡的七届二中全会旧址里,展现给我的是院落中的石碾、斑驳的木椅,简朴的农家院,展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