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主体与福柯.doc_第1页
反主体与福柯.doc_第2页
反主体与福柯.doc_第3页
反主体与福柯.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主体主义与福柯摘要:福柯是当代法国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以批判的视角建立了自己的反主体体系。一方面是对古典时期笛卡尔理性主体的颠覆,另一方面是对现代康德人类学的攻击,从而建立起全新的主体价值论体系。他反对理性要给非理性以地位,反对主体要给主体以多样性,最终在具体的科学世界中寻找出路。关键词:福柯;笛卡尔;康德;癫狂与非理性;词与物;主体;人类学福柯(1926-1984)出生在法国维埃纳省省会普瓦蒂埃的一个医生家庭,他从中学时代就倾心于哲学研究。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他师从阿尔都塞等当时法国著名学者。大学时,他曾加入法国共产党,但由于无法接受法共的领导,很快就不参加党的活动,并于1951年退出法共。1968年,他支持过巴黎学生的“五月风暴”。1970年,他被聘入法兰西学院,教授思想体系史,直至去世。福柯是20世纪法国举足轻重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是“最伟大的现代哲学之一(德勒兹)”。新闻周刊新观察家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他的才智宽广无垠,拥有令人心悦诚服的力量,他的判断之严谨,又是极尽苛酷”。他以炼金术般的语言、超乎寻常的思维、奇异的视点和宏大的理论走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他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绝对体验证实着他挥之不去甚至摄动心魂的思想力量。福柯的代表作有如疯癫与非理性:理性时代的疯癫史(1961)、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1966)、知识考古学(1969)、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1975)和性经验史(1976、1984)。知识、权力、主体、性是理解福柯思想的关键词,这些范畴贯穿于福柯一生的哲学论述和理论精华之中。福柯毕生都是在实证经验的基础上探寻主体与真理游戏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主体是如何进入到真理游戏之中的。按照福柯自己的表述“我最近二十多年来的工作目标,即不是分析权力现象,也不是为此分析提供基础。我所研究的,毋宁说是探索我们文化中,有关我们人类的各种不同的主体化模式的历史”。1“我研究的总题目不是权力,而是主体”。2福柯对于主体化模式的历史剖析是从科学理论的层面和强制实践的层面来进行的。“按照福柯自己的说法,他的全部著作都在论述同一个问题:当人感到自己是疯子(癫狂与非理性),当人自以为是病人(临床医学的诞生),当人思忖自己是活着的、讲着话的和劳动着的人(词与物),当人判定自己有罪并自我惩罚(监督与惩罚),当人自认为是欲望之人(性史)时,人是通过哪些真理游戏来思考自身的存在”?3福柯对主体的反思和批判是建立在对笛卡尔和康德主体思想的批判基础之上的。17世纪的笛卡尔哲学是西方所有哲学的共同基础,他核心的思想就是“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我怀疑,我思故我在”是说思维的“我”是不可怀疑的,“我思哲学”从我思依次推导出自我、上帝和物质的存在,笛卡尔的我思包含着愿望、理解、设想、断言、否定、想象和感觉,我思就是我思我的愿望、我思我的理解、我思我设想、我思我断言、我思我否定、我思我想象和我思我感觉。“我思”是笛卡尔在面对思想对象之前就存在着的第一个明显的本源。它强调先验“我思”的绝对地位,也就是承认理性的不容怀疑的价值。笛卡尔把世界看作是井然有序的对象,这样就建立了主体与客体、必然与偶然、同一与差异等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确定主体可以通过理性的力量来把握真理。自笛卡儿以来现代哲学流派大多以主体为基础,坚持主客二分基本框架。主体是一切哲学反思的原点,所有问题都围绕主体展开并试图从主体中找到答案。为此,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具有自由意志的理性主体把所有那些不符合新合理性要求的思维、行动和存在方式从西方社会生活中排除掉了。一方面,笛卡尔在肯定理性至高地位的同时,理性压抑非理性也带来严重的后果。当文艺复兴驱除了宗教蒙蔽,却创造了另一个理性的信仰,祭起了理性主义的高牌。另一方面,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把存在(“我在”)、个别个体(“我”)和意识(“我思”)三者都等同了起来,排除了作为无意识现象中的梦和癫狂,作为共同体现象的语言,变动布局的历史经验。“这种理性揭穿压迫和剥削之所有表面的形式,只是为了用无懈可击的合理性本身的统治来取而代之,主体性被膨胀为虚假的绝对,就由主体性确立起来的这个制度把觉醒和解放的种种手段转化为对象化和控制的工具而言,这个体制在这种十分隐蔽的统治形式中就确立了令人不安的免疫性”.4“理论家直指以主体性原则为基础并归结为目的的合理性的理性,批判狭隘的启蒙的权威主义固守自我意识原则和主体性原则而导致内部自然和外部自然客观化”。5癫狂与非理性中所有的历史证据,都是在暗暗围着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来组织的,那个问题就是:“我如何变成现在的我,我何苦要为做现在的我而受苦受难”6在癫狂与非理性中,福柯用精细的区别、严谨的分析,在历史的缝隙中找寻有关癫狂与非癫狂、理性与非理性的真相。福柯表述到,在文艺复兴时期,癫狂与理性之间可以对话,癫狂是作为一方面而不是理性的对立面而存在,癫狂者乘坐“愚人船”流浪但是并没有被拘禁。到了17世纪中期,癫狂便被医院所拘禁。而到了18世纪末,随着癫狂被确立为精神疾病,癫狂与理性之间的对话中断了,理性至此建立了自己的独白地位。“精神病学的语言,作为理性关于癫狂的独白只能在这样的沉默之上确立起来了”。7福柯正是通过对癫狂这一经验知识的考察,剖析了癫狂在这一时期的命运,追溯并且挖掘到了人们是怎样从精神上把癫狂从理性生活中排除出去。至此,理性成为独一无二的了。“笛卡尔怀疑的道路似乎见证着,在17世纪,非理性的危险似乎已被去除,癫狂已被置于那个主体持有的获得真理权力的属地之外了:对古典思想来说,这个属地就是理性本身。从此,癫狂被驱逐了”。8“癫狂只存在于社会之中,在那些隔离它的感性形式之外,在那些驱逐它或捕获它的嫌恶形式之外,它是不存在的。由此人们可以说,从中世纪起直到文艺复兴时代,癫狂是作为一种审美的和世俗的事实存在的;然后,在17世纪,从出现紧闭(狂人)的做法开始,癫狂便经历了一个沉寂、被排斥的时期。它在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时代曾具有表现和启示真实的功能”,这时它已失去了这一功能,就成了可笑的、虚妄的病态。最后到了20世纪,然们则对癫狂采取了一种武断的态度,把它化约为和世界的真实相连的一种自然现象。从这种实证主义的解释中,即产生了有全部精神病学向狂人所展示的那种荒谬的慈善,又产生了人们在奈瓦尔和阿尔托的诗中所看到的那种抒情的抗议。这种抗议,体现了这样一种尝试,它力图使癫狂体验为禁闭所压抑的深刻意义和启示力量获得的解放。”9癫狂只存在于社会之中(谈话)载世界报第5135期,1961年7月22日,第9页。福柯彻底摒弃了理性的真理目的论和理性因果说,福柯要说明理性是如何通过自己关于癫狂、疾病的真理摆脱非理性而对非理性施加的暴行。“笛卡尔在据以迈向真理的运动中使得非理性的抒情表达成为不可能。”“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癫狂与世隔绝了,并在紧闭堡垒中受制于大写的理性、道德规则及其单调的黑夜。”10癫狂与非理性福柯在癫狂与非理性探讨了理性对非理性压抑的“编码”,而在词与物中,福柯对文艺复兴到20世纪的整个西方文化的文化和知识史都做了深度的梳理和剖析,批判了先验意识哲学和主体主义。如果说福柯批判古典时期焦点是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的主体哲学,批判西方大写的理性。那么在词与物中,福柯批判的焦点就是现代人类学。在词与物中,福柯表明:“在18世纪末以前,人并不存在”。福柯“非常惊奇的发现,人在古典知识内部并不存在。存在的是能表象物之序的话语所特有的权利,为研究语法或者财富体系,并不需要通过人文科学,而只需要通过话语”。1118世纪的知识虽然涉及人的各种方面,但都缺乏有关人的认识意识,不存在适合于人的专门知识领域。因为“人性的每一个概念以及它借以运作的方式,都排除了有古典人学的可能性”。 12只有在18世纪末,人们能够之一表象的起源时,表象成了知识对象时,在表现衰落的基础上产生的三门经验科学都要求人既成为认识主体,又成为认识对象时,人才能产生”。12由于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对于法或者财富体系做研究时,只需通过能对物之序做表象的话语,而无需通过人文科学,所以,在古典时期知识内部并不存在,从19世纪开始,当话语失去了它在古典知识中曾经拥有的组织作用和对经验世界的法则力量时,人才产生,人文科学才产生。这表明,主体的产生不是先验的自然规定,不是至高无上的、起奠基作用的、无所不在的主体,也不是康德意义上的人类学主体主义。康德的人类学是建立在批判笛卡尔主体性哲学的基础上,它不是指外在于我们的文化进行研究的特殊学科,而是指专门意义上的哲学结构。康德的三个批判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必须做什么?我可希望什么?与第四个问题(人是什么?)相联系的并以某种方式归于对这个问题的说明的。这个结构现在使哲学问题全部置于人类有限性的领域之内。笛卡尔认为人的主体性是先验的、至高无上的、无限发展的是所有的基础和奠基,而康德认识到人类主体性的有限性并对其加以了批判。福柯所要批判的正是康德的人类学主体主义,即批判康德把人的知识的可能性与人的有限性联系在一起。“自康德开始,情况逆转了,即人们不是从无限或者真理出发来把人的问题当作一种影子问题提出来;自康德以来,不再有无限,只有有限性,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康德的批判本身才具有人类学的可能性,或危险。”13“福柯认为康德的先验恰恰是在自然的层面上想要成为真理。”莫伟民将福柯14“如果人们只能对作为一个自然人或者作为一个有限的存在的人进行思考,那么,整个哲学从根本上讲难道不将是人类学吗?此时此刻,哲学就成了文化形式,在这种文化形式内部,所有人的科学都是可能的”。16也就是说,福柯认为,人类学中的基于有限自然之上的先验并不能成为无限的真理。对“所有那些还想谈论人及统治或自由的人们,对所有那些还在设问何谓人的本质的人们,对所有那些想从人出发来获得真理的人们,我们只能以哲学的一笑来加以反对,即在某种程度上,付之默默的一笑。”17福柯不是笛卡尔主义者,也不是康德人类学主体主义者,他反对先验层面上的西方大写的我,也拒绝加入康德有限性主体之中寻求解脱。“首先,我实际上认为不存在一种奠基性的主体性,一种我们哪里都可以找到的普遍形式的主体。我非常怀疑这样一种主体观念,甚至对他充满敌意。”18樱井哲夫福柯知识与权力姜忠莲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他认为不同的、可变化的主体都是在历史进程中的,福柯做的就是从历史的角度,在哲学家被忽视的领域加以系统论证。福柯如是进行的:“也许在今天,我们的目标不是去发现我们是什么,而是去拒绝我们所是。我们要设想并逐渐建立我们可能所是的,以摆脱这种政治的双重枷锁,即现代权力结构的个体化和整体化的同时并行。我们必须通过反抗这种强加于我们头上好几个世纪的个体性,来推动新的主体性形式的产生。”198德雷福斯,拉比诺.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阐释学M钱俊译,台北: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福柯对意义重大的主体提出质疑就是尝试一种实践,这种实践将“以这一主体的真正的毁灭,以它的解体,以他彻底蜕变为某种 别的的东西,而告结束。”20福柯寻找的出路就是“如果有一种我确实拒绝的方法那么它就是给予观察主体以绝对优先权的方法,赋予行为一种创制的功能的方法,将自己的观点置于全部历史的起源的方法简言之,导致一种先验意识的方法。在我看来,归根结底,科学话语的历史分析不应该服从一种认知主体的理论,而应该服从一种话语实践的理论”。21福柯用全新的话语理论来祛除历史造成的蒙蔽和启蒙带来的弊端。“自17世纪至19世纪的西方哲学都是奉主体为至尊的哲学,福柯相信我们时代的主要使命之一,就是要质疑主体的这种至高无上性”。22正如莫伟民所说:“福柯希望通过语言、符号、匿名的体系、可变的结构来取代人的这个主体,彻底摧毁自笛卡尔以来赋予主体至高地位的两百年哲学,从而在具体的科技世界中伟哲学寻找出路”。23(莫伟民将福柯)福柯不是否认理想,而是还原非理性之地位;不是否认主体而是否认专一性,要把主体分解为多个的、多样的;不是绝对的起源,而是极具有建设性的。福柯不是悲观主义者,也不是相对论者,他的理论系统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它主要的贡献,就是他研究和揭示了知识与自我的工艺学,他在批评上的伟大贡献,就是打破了作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基础人类学的认同模式和主体身份。福柯不是把文化和社会中的一切都看作根本上发源于某种不变的笛卡尔式的自我或某个英雄主义的孤独艺术家,而是提出了一个更为恰当的观点,即所有的作品都和社会生活本身一样是集体性的。”24爱德华赛义德.福柯与德里达A.汪民安译.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赛义德准确的概括了福柯这位伟大哲学家的贡献,但是我们知道,福柯的理论影响力远大于这些并且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打破了意识形态的偏见,这些偏见涉及医学、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刑事学、史学等各个领域。“他说明了规则是如何成为人们思维、所经历、所说的东西的认识动力”。“他想要每个人都意识到学科、话语、知识性和陈述真正的是有关什么的,从而避免陷入幻觉”。25在福柯的理论直觉中,他一直追求“艺术性”的人生。“使我惊讶的是,在我们的社会中,艺术只与物体发生关联,而不与个体或生命发生关联,每一个体的生活难道不可以是一件艺术品吗”?26总之,福柯的主体思想虽然十分复杂,但有一个基本价值指向,即使人的生存变成“艺术品”。做到这一点,不仅有一个正确对待非理性他者的问题,也有一个正确对待人的存在的有限性的问题,建构自由的主体生存方式离不开这两个认识前提。参考文献: 2福柯.福柯的附语:主体与权力A.附于美L德赖弗斯,保罗拉比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M.张建超,张静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323莫伟民.莫伟民讲福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癫狂只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