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春季大棚黄瓜的栽培种植技术.doc_第1页
摘要介绍了春季大棚黄瓜的栽培种植技术.doc_第2页
摘要介绍了春季大棚黄瓜的栽培种植技术.doc_第3页
摘要介绍了春季大棚黄瓜的栽培种植技术.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春季大棚黄瓜的栽培技术 单县李新庄镇在我县是黄瓜的主要生产基地,黄瓜被运往全国各地,主要供应一些大城市。李新庄人民淳朴善良,勤劳耕作,不断改变种植结构,主要种植瓜果蔬菜。由于菜农具有多年的种植经历,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技术,现在正是春大棚黄瓜播种育苗的时节,现把该茬黄瓜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精心整地,分施有机肥黄瓜幼苗根茎的含水量较大,较脆易折,既怕淹又不耐旱,因此,在整地时要使地面平整并向一方稍有倾斜,以利于排灌,土壤无大坷垃且富含有机质。耕耙地时,要分层施足腐熟的鸡粪和饼肥,每亩鸡粪5000公斤、饼肥2000公斤。二、土壤消毒,起垄覆地膜大棚内的土地复种指数高,土壤含菌量较大,要做好土壤的消毒处理。每亩地可用黄腐酸盐1.5公斤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75公斤拌57公斤细沙或细土均匀撒施垡头,再细耙起垄。起垄时按宽窄行进行,宽行为80厘米,窄行为70厘米。垄高1518厘米,要求垄直如线。垄与垄之间挖一宽30厘米、深10厘米的浇水沟并注水。垄上要覆地膜,使地温升高。三、 选择早熟、抗病的优良品种 根据春大棚生产温度高湿度大,昼夜温差大,一般多连作的特点。在选择春大棚黄瓜品种上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早熟性要强,提前上市。二是因黄瓜苗期所处的环境温度较低,产瓜盛期棚内温度又较高,要求对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三是植株不宜过大,适宜密植。四是大棚内昆虫少,一般不宜授粉,要选择单性结实率高的品种才能座果好。五是大棚内温湿度较大,要选择抗病性强品种、目前以津杂2号、津春2号,津优10号,早春密刺等为主。早春密刺 津杂2号四,育苗1.选种。选用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好、产量高的品种,如津优10号、博耐3号等。 2.种子处理。将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浸种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直至水温降到30后,再浸泡34小时,然后将种子反复搓洗后用清水洗干净黏液,晾干催芽,可以预防黑星病、炭疽病等病害。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洁净的湿布包好,放在2832的条件下催芽12天,待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苗床准备。选用35年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园土或大田土与优质腐熟的有机肥按31的比例充分混合,每立方米加入三元素复合肥2公斤。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1混合,按每平方米用810克药剂与1530克细土的比例混合,2/3用于铺床,1/3用于播种后的覆盖。 4.育苗方式。育苗可以在加温温室或日光温室中进行,可以采用营养土块、营养钵或穴盘育苗。 5.播种。在育苗畦挖15厘米深的苗床,先在床底部撒一层草木灰(或细沙),然后铺苗床土厚10厘米,浇透水,水渗干后在苗床上划10厘米10厘米的方块,深10厘米,在每一块中央放一粒种子,上面覆盖药土厚2厘米,然后苗在床上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 五、苗期管理 播种后用地膜密封23天,当有2/3的种子子叶出土及时揭掉地摸。苗期尽量少浇水,防止高温、高湿出现高脚苗,及时揭草苫增加光照。温度管理:一般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30,不宜过高,夜温一定要控制在15以下,最好1213,定植前710天,进行炼苗,温室草苫早揭晚盖,减少浇水,增加通风量和时间,白天保持2025,夜间保持810,并需要12次短时间5的锻炼。壮苗标准:苗龄35天左右,株高1520cm,3叶1心,子叶完好,节间短粗,叶片浓绿月巴厚,根系发达,健壮无病。 六、定植 1.整地施肥。底肥以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主,化肥、复合肥为辅。一般每亩施有机肥45005500公斤、复合肥2050公斤、过磷酸钙2550公斤。 2.消毒。定植前1015天闷棚杀毒或每亩温室用硫黄粉23公斤,加80%敌敌畏乳油0.25公斤,拌上锯末,分堆点燃,密闭大棚一昼夜,进行消毒杀菌,放风无味后定植。 3.定植。于3月初进行定植,按行距5060厘米,株距25厘米坐水栽苗。 七、定植后管理 1.水肥管理。定植后要浇1次缓苗水,以后不干不浇水。结瓜前期和结瓜盛期,需水量增加,要因长势、天气等因素调整浇水间隔时期,每次也要浇小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也可以采用膜下暗灌,通过放风来调节湿度。 进入结瓜期要结合浇水施肥,初期每隔两水追一次肥,结瓜盛期隔一水追一次肥,每次每亩追施氮肥23公斤,生长中期追钾肥4公斤。结瓜盛期用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肥23次,调节瓜秧,促进瓜条生长。 2.温湿度管理。定植后一般上午温度控制在2532,下午2520,夜间15左右。 大棚黄瓜相对湿度要控制在85%以下,尽量使黄瓜叶片不结露、无滴水,采用膜下暗灌,浇水后要及时放风排湿。当外界气温高于12时,可整夜放风。 3.植株调整。瓜苗抽蔓时即可及时用竹竿或木棍搭1.5米高的人字架,蔓长约一尺即可绑蔓,以后每隔34节绑蔓1次。绑蔓一般绑在瓜下12节,绑蔓时应同时摘除卷须、病叶、黄叶。根瓜要及时采摘以免赘秧。 八 田间管理(1)温度 刚定植后,地温较低,需立即闷棚,即使短时气温超过35也不放风,以尽快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缓苗期间无过高温度,不需放风。小拱棚在早晨及时扒开,以尽快提高土壤温度。缓苗后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放风,应保证2128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夜间最低温度维持在12左右。随着外界气温升高逐步加大风口,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可昼夜通风,大棚气温白天上午在2530,下午为2025最好。(2)中耕松土 缓苗后进行34次中耕松土,由近及远,由浅到深,结合中耕给瓜苗培垄,最终形成小高垄栽培。(3)浇水 定植后要浇一次缓苗水,以后不干不浇。当黄瓜长到12片叶后,约60%的秧上都长有12cm左右的小瓜时,浇第二水,进人结瓜期后,需水量增加,要因长势、天气等因素调整浇水间隔期,黄瓜生长前期间期710天浇一次水,中期间隔57天浇一次水,后期间隔35天浇一次水,前期浇水以晴天上午浇水为好。(4)追肥 进入结瓜期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一般隔水带肥,每次每亩追施尿素3kg、硫酸钾5kg,或高氮钾冲施肥10kg。(5)湿度 大棚黄瓜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以下,尽量要使叶片不结露、无滴水,最好采用长寿流滴减雾大棚膜。晴天上午浇水后要先闭棚升温至33,而后缓慢打开风口放风排湿。气温降至25,关闭风口,如此一天进行23次,连续进行23天,降低棚内空气湿度。(6)植株调整 当植株长到78片叶时,株高 25cm左右,去掉小拱棚,开始吊绳,第一瓜以下的侧蔓要及早除去,瓜前留2叶摘心。当主蔓长到25片叶时摘心,促生回头瓜,根瓜要及时采摘以免坠秧。(7)小拱棚、天幕的撤除 小拱棚一般在定植后1520天,开始吊绳时撤除。随着外界温度升高,逐步撤除天幕,增加透光率,一般在3月中旬先撤除下层天幕,3月底4月初撤第二层天幕。九,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为了达到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目标,在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上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针对不同时期的温、湿度条件和不同病害采取不同农业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方法,改善和优化大棚生态环境,及早确诊病虫害,抓住病虫发生初期对症用药,优先采用粉尘法、烟熏法,交替使用不同类别的无公害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1、物理防治:使用遮阳网控制温度,使用防虫网减少虫害。 2、生态防治:搞好温度调控,白天控制温度2530 ,夜间控制温度1215 。禁止大水漫灌,相对湿度控制在85%以下,尽量保持叶片不结露,或减少结露时间。采用高温闷棚防治霜霉病。 3、化学防治: (1)霜霉病:可选用80%大生M-45、70%代森锰锌、70%百菌清、70%乙膦铝锰锌、40%吉高8001000倍液喷雾,或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200250克,分放在棚内45处,用暗火点燃,密闭大棚进行烟熏,次日早晨通风,或用5%百菌清、10%防霉灵粉剂每亩1公斤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喷粉。 (2)细菌性角斑病:可用华北农用链霉素4000-5000倍液或细菌快克500倍液防治。 (3)灰霉病:发病初期交替选用50%腐霉利(速克灵)1500倍液,65%甲霉灵或50%多霉灵(多霉威)1000倍液,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或用10%腐霉利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250克熏烟,或在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1公斤,每隔10天左右喷1次。 (4)白粉病:发病初期用20%粉锈宁乳油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或25%腈菌唑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