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M_Lab -動態數學實驗室圓的基本作圖和操作我想做 .返回圓的基本作圖和操作 我想作一個自由圓 我想移動一個圓 我想縮放一個圓(改變圓的半徑) 我想為一個圓/弧(扇形)填色 我想改變圓/弧(扇形)的填塗式樣 我想改變圓/弧的邊界式樣 我想過一個已知點作圓 我想過兩個己知點作圓 我想過三個已知點作圓 我想作一個圓的直徑 我想作一個圓,其半徑等於已知線段的長度 我想過圓外一點作圓的切線 我想過圓上一點作圓的切線 我想作一個圓與兩已知直線相切 我想作三角形的內切圓 我想作直線與圓的交點 我想作兩圓的交點 我想n等分一個圓 我想作一段弧 我想改變弧的位置 我想改變弧的長度 我想作兩段弧及其交點 我想改變弧的半徑 我想作一段弧,其半徑等於已知線段長度 我想作一段弧,其長度等於已知弧的長度 我想作一段弧,其長度等於已知圓的周長 我想在一個已知圓上作一段弧 我想n等分一段弧 我想作一個弓形 我想作一個扇形圓的作圖和操作 我想作一自由圓圓心和半徑均可隨意變動的圓是為自由圓。作圖步驟1. 用鼠標點一下作圓按扭;2. 在作圖框內任意地方按下鼠標並拖動到另一位置才放開鼠標。注意: 按下鼠標的地方為圓心,放開鼠標的地方為圓周上一點。返回 我想移動一個圓操作步驟:1. 用鼠標按著一個圓的圓心拖動;2. 直到適當位置放開鼠標。返回 我想縮放一個圓(改變圓的半徑)操作步驟:1. 用鼠標點一下指定按扭;2. 選擇一個圓的圓周按下鼠標;3. 拖動鼠標到適當地方,然後放開鼠標。返回 我想為一個圓或弧(扇形)填色操作步驟:1. 準備顏色在屏幕的左下方有一塊調色板,用鼠標點一下左邊的色盤。如果你希望改變顏色為與另一對象(點、線或多邊形)相同的顏色,這時你可使用色盤板下方的吸色管,用鼠標按一下吸色管,再用鼠標按一下被吸色的對象(點、線或多邊形);2. 選擇圓/弧(扇形)的填塗底樣(不要透明);3. 用鼠標左鍵點一下要填塗的圓的圓周/弧;返回 我想改變圓/弧(扇形)的填塗式樣在”填圖和邊界式樣”框上,用鼠標點一下所需的圓的填塗式樣,然後再用鼠標點一下有關圓周/弧即可。其中左上第一格式樣是”實心填塗”,左上第二格式樣是”透明填塗”,即”不填塗”。作圓的內軼式樣是”透明”,因此,在作圓之初你見到的是一個沒有顏色及式樣的圓周。注意,圓的邊界顏色與內部顏色一致,當圓墳塗為實心式樣時,看不到邊界返回 我想改變圓/弧的邊界式樣在”填圖和邊界式樣”框上,用鼠標點一下所需的線的式樣或寬度,然後再用鼠標點一下有關圓周/弧即可。其中,左上方第一格的式樣是”透明邊界”,即”無邊界”。返回 我想過一個已知點作圓例如: 已知一點A求作: 過A作一個圓O作圖步驟1. 用鼠標點一下一點圓按扭;2. 在A點處按下鼠標並拖動到某一位置O才放開鼠標。注意: 按下鼠標的地方為圓周上一點,放開鼠標的地方為圓心。例: 己知: 線段AB,求作: 以A為心,AB為半徑的圓作圖步驟1. 用鼠標點一下一點圓按扭;2. 在B點處按下鼠標並拖動到A點放開鼠標。 返回 我想過兩個己知點作圓例如: 已知線段AB求作: 過A、B兩點作圓O作圖步驟:1. 用鼠標點一下兩點圓按扭;2. 用鼠標分別在A和B點一下。注意,如果位置大小不適合時,可用鼠標按著圓心O拖動到適當位置為止。返回 我想過三個已知點作圓例如: 已知DABC求作: 過A、B、C三點作圓O。(DABC的外接圓)作圖步驟: 1. 用鼠標點一下三點圓按扭;2. 用鼠標分別在A、B和C點一下。返回 我想作一個圓的直徑例如: 已知圓O求作: 圓O的一條直徑AB作圖步驟:1. 點一下作直徑按扭;2. 在圓周上點一下,即得過該點的直徑。返回 我想作一個圓,其半徑等於已知線段的長度例如: 已知線段AB求作: 圓O,其半徑等於AB作圖步驟:1. 點一下作圓按扭;2. 點一下AB;3. 在圓心O上點一下。返回 我想過圓外一點作圓的切線例如: 已知圓O及圓外一點A求作: 過A的圓O的切線作圖步驟:1. 點一下作切線按扭;2. 在圓周上點一下;3. 在A點上點一下,即得過A點的圓O的兩條切線。返回 我想過圓上一點作圓的切線例如: 已知圓O及圓上一點A求作: 過A的圓O的切線作圖步驟: 1. 點一下作切線按扭;2. 在A點上點一下,然後拖動鼠標到適當位置再點一下。即得過A點的圓O的切線AB。返回 我想作一個圓與兩已知直線相切例如: 已知直線AB和CD求作: 圓O同時與AB、CD相切作圖步驟: 1. 用鼠標點一下圓切二線按扭;2. 用鼠標分別點一下直線AB和CD,這時鼠標所在位置附近出現切圓(這時鼠標處於放開狀態);3. 用鼠標拖動切圓到適當位置按一下鼠標。返回 我想作三角形的內切圓例如: 已知DABC求作: DABC的內切圓O作圖步驟:1. 用鼠標點一下內切圓按扭;2. 用鼠標在A、B、C上分別點一下。返回 我想作直線與圓的交點例如: 已知直線AB和圓O求作: AB與圓O的交點C,D作圖步驟:1. 用鼠標點一下直線與圓交點按扭;2. 用鼠標點一下直線AB;3. 再用鼠標點一下圓O (圓周),則交點C和D自動作出。返回 我想作兩圓的交點例如: 已知圓O和圓O求作: 圓O和圓O的交點 A和B作圖步驟:1. 用鼠標點一下兩圓交點按扭;2. 用鼠標點一下圓O (圓周);3. 再用鼠標點一下圓O (圓周),則交點A和B自動作出。返回 我想n等分一個圓例如: 已知圓O求作: 5等分圓O,並作成五角星圖案作圖步驟:1. 用工具作圓O;2. 用鼠標點一下等分點按扭;3. 選擇要等分的數量5,在數字框上點一下;4. 再用鼠標點一下圓O,則系統作出圓O的5個等分點;4. 用鼠標點一下填色按扭,如圖隔點點選5個分點,最後一點雙擊。註 穆一個等分點是一個可移動返回 我想作一段弧作圖步驟:1. 用工具,依序點選線段O、A、B, 得弧AB;註: 依序:第一點是圓心,第二點是弧的起點,並由此確定圓的半徑,第三點是弧的終點,弧線自A開始按逆時針方向轉到B。 這樣作得的弧,O點和A點都是自由點。返回 我想作一段弧,其半徑等於已知線段長度已知: 線段AB求作: 弧C,其半徑等於AB作圖步驟:1. 用鼠標點一下作弧按扭;2. 依序點選線段AB、點O, 得弧C。返回 我想作一段弧,其長度等於已知弧的長度已知: 弧AB求作: 弧AB,其長度等於弧AB作圖步驟:1. 用鼠標點一下作弧按扭;2. 依序點選弧AB、點O、A 得弧AB。返回 我想作一段弧,其長度等於已知圓的周長已知: 圓O求作: 弧AB,其長度等於圓O的周長作圖步驟: 1. 用鼠標點一下作弧按扭;2. 依序點選圓O(圓周)、點O、A 得弧AB。返回 我想在一個已知圓上作一段弧例如: 已知圓O求作: 圓O上的一段圓弧AB作圖步驟:1. 用鼠標點一下作弧按扭;2. 用鼠標依序: 在圓心上點一下,再在圓周上按逆時針方向在不同地方分別點一下。3.返回 我想改變弧的位置改變弧的位置(長度、弧度不變)有兩種情形(1) 沿圓周滑動一段弧操作步驟:1. 用鼠標拖動弧線。(2) 沿圓周滑動一段弧操作步驟:1. 連結線段OA(圓心與弧的起點);2. 用鼠標平移線段OA。返回 我想改變弧的長度操作步驟: 1. 按著鼠標拖動弧的終點B。返回 我想作兩段弧及其交點操作步驟:1. 以O為心作弧;2. 以O為心作弧;3. 用作兩弧交點。返回 我想n等分一段弧例如: 已知弧AB求作: 5等分弧AB作圖步驟: 1. 用工具作弧AB;2. 用鼠標點一下等分點按扭;3. 選擇要等分的數量5,在數字框上點一下;4. 再用鼠標點一下弧AB,則系統作出弧AB的5個等分點。返回 我想改變弧的半徑操作步驟:1. 用鼠標拖動弧的起點到適當地方,然後放開鼠標。返回 我想作一個弓形弓形是由一段弧加一條弦構成,所以作弓形可以:作圖步驟:1. 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 银川市西夏区中部排水系统调蓄池建设二期工程报告表
- 2025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技术合同
- 产品展示方案策划书
- 产品销售推广计划
- 全球建筑行业协作机器人应用趋势与挑战报告
- 铁路集装化运输及集装箱相关知识试卷
- 买卖采购合同
- 二级C语言模拟题含答案
- 2025年锂电池湿法隔膜工艺技术创新实现绿色环保生产
- 99派前培训-二管轮附答案
- 如愿二声部合唱简谱文档
- GB/T 2040-2017铜及铜合金板材
-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06的课件
- 刑事模拟法庭案例一审受贿案
- 《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论》第二章 科学抽象
- 质性数据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简介课件
- 应急管理专题讲座(二)
- 质量分析工具-5W1H分析法课件
- QES三体系内审检查表 含审核记录
- 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