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水赵氏续谱总序.doc_第1页
笼水赵氏续谱总序.doc_第2页
笼水赵氏续谱总序.doc_第3页
笼水赵氏续谱总序.doc_第4页
笼水赵氏续谱总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笼水赵氏续谱总序笼水,流经山东省淄博市的孝妇河的别称。笼水赵氏,即生活在孝妇河发源地博山城里的赵氏家族。据笼水赵氏世谱记载,始祖赵平。相传在明朝初年,为躲避红巾军暴动,举家从蒙阴薄板台迁居颜神镇(现为淄博市博山区),落户马行街,在此繁衍生息为一个若大的家族。笼水赵氏的上祖,据考证是元朝末年从安徽歙县岩镇随兄长到青州为官的赵子贤,远祖是宋朝太宗皇帝赵光义。根据是赵崇哲写的两份谱序,一份分别载于广饶赵家嘴村和临淄赵家毛托村赵氏族谱,一份载于临淄仉行庄赵氏族谱。赵崇哲是赵家嘴村赵氏的一位九世祖,于清朝康熙十五年在去贵州任职的路上,到安徽歙县岩镇进行了寻访,写下了赵氏源流谱序,揭开了多支赵氏族人的先祖之谜。赵家嘴村赵氏和赵家毛托赵氏七世为同祖;赵家毛托赵氏和仉行庄赵氏一世祖是亲兄弟;赵家毛托赵氏和仉行庄赵氏一世祖与博山笼水赵氏一世祖赵平的父亲是亲兄弟;仉行庄赵氏和青州五里镇赵家河村赵氏一世为同祖。仉行庄赵氏族谱谱序,是根据赵崇哲写的谱序,又补充上他们这一支的相关内容而写成的。内容分别如下:广饶赵家嘴村和临淄赵家毛托村赵氏族谱谱序:先世原籍徽歙,系出南清贤王裔,居藩汴梁。徽、钦北狩,不佊祖以藩室随高宗南渡,扈驾功,封郡崇宪靖王,镇西大将军。相传十二世宗派,盖不、善、汝、从、必、良、友,元、允、宗、崇、士也。其间,不敏祖、汝愚祖代有贤声,遂世居歙之岩镇焉。不佞祖封江西,不俄祖封福建,后无可考。殆元灭宋室,悉隐姓偷生。至元文宗朝,赦复我姓。我子让祖,以明经仕元,为青州从事郎,盖今之通判也。后休官,因明太祖起兵江淮,陈友谅据江西,张士诚据姑苏,道路阻梗,回籍不能,遂侨居青之南门里。生子四。卒葬于城西北尧王山下康家庄。后明太祖登基,诏弟兄多人者,另各籍。我大刚祖随入灶籍,仲刚祖入军籍,付刚祖枯,四刚祖入民籍。又传闻子让祖南来兄弟多从游宦,子贤祖后居益都之颜神镇,子乐祖后居临淄之仉行庄,各派另谱计。居青至不肖哲,又传九世矣,恐昧源流,因志于谱首云。承务郎改授文林郎原任贵州按察司经后选州同智 九世孙乐安崇哲沐手题临淄仉行庄赵氏族谱谱序:先世原籍徽歙,系出南清贤王裔,居藩汴京。徽钦北狩,不佊祖以藩室随高宗南渡,錄扈驾功,封徽郡崇憲靖王镇西大将军,相传十二世宗派,蓋不善祖汝從必良友允宗崇士也,其间不敏祖汝愚祖,代有贤声,遂世居歙之岩镇焉。不佞祖封江西,不俄祖封福建,后无可考。迨元灭宋室,悉隐姓偷生,至元文宗朝,诏赦复姓,遵旨归赵,子让祖明经仕元,同胞弟子乐、子贤共赴青州。子让祖为青州从事郎,蓋今之通判也,官满议同归家,适迂朱洪武起兵江淮,陈友谅据江西,张士诚据姑苏,道路险阻,难以归家,兄弟卜居西门外五里铺西十五里赵家河庄,东南二里许柳峪有祖茔在焉,子让祖南来兄弟多隨游宦,子贤祖居益都之颜神镇,子乐祖后至雲祖赴居张行庄,有谱可考,居青至不肖哲,又相传九世矣,恐昧源流,因誌于谱首云。承务即改授文林郎原任贵州按察司经历候选州同知九世孙崇哲沐手题大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岁次丙辰三月上浣 谷旦两份谱序表明,赵子让、赵子贤、赵子乐三兄弟来自安徽歙县岩镇,赵子让被任命为青州从事郎,赵子贤、赵子乐随兄做些杂差。赵子让任期届满,恰逢元末红巾军起义,不能回原籍,三兄弟便留在了当地。赵子让居住在青州南门里,赵子贤和赵子乐居住在青州五里铺赵家河村。后来赵子贤迁居蒙阴薄板台,其子赵平又迁居颜神镇,为笼水赵氏始祖。仅凭赵崇哲的两份谱序并不能说明笼水赵氏就是谱序中提到的赵子贤的后代。有关这一问题,赵家毛托村的十六世祖赵守邦当年(清朝末年)进行过寻访,确认博山赵执信家族(即笼水赵氏)就是他们族谱中提到的赵子贤的后代。通过对笼水赵氏世谱辈份用字与赵家毛托赵氏族谱辈份用字进行对比,发现笼水赵氏九世“尔”字,十一世“可”字,十五世“守”字,与赵家毛托赵氏族谱中十世“尔”字,十二世“可”字,十六世“守”字均相差一辈。这足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说明笼水赵氏与赵家毛托赵氏是本家,祖辈上没有断过联系,隔几代就选用一个相同的辈份用字,以表明同根同族;二是说明赵子贤是赵平的父亲,赵家毛托赵氏一世祖是赵子让,笼水赵氏一世祖是赵平,两支辈份用字相差一代,如果笼水赵氏加上赵子贤这一代,两支辈份用字正好平辈。通过对赵崇哲谱序的解读,赵子让、赵子贤、赵子乐的远祖是宋太宗皇帝赵光义。赵光义长子赵元佐,由于为父亲对叔父赵光美的不公鸣不平而变的癫狂,最后烧毁了自己居住的东宫,被父亲废为庶人,囚禁在南宫终了一生。赵元佐就是赵子让、赵子贤、赵子乐的一世祖,世系谱序为:一世赵元佐、二世赵允升、三世赵宗彦、四世赵仲均、五世赵士襘、六世赵不佊、七世赵善璙、八世赵汝樌、九世赵崇慝、十世赵必试、十一世良(元朝开始隐姓埋名)、十二世友(元朝继续隐姓埋名)、十三世赵子让、赵子贤、赵子乐(恢复赵姓),赵平为十四世。据笼水赵氏世谱记载,赵平生有二子,长子赵彦礼,无嗣;次子赵彦名。赵彦名生三子,长子赵廷杰,立为南赵;次子赵廷刚,无嗣;三子赵廷毅,立为北赵。传至第六世,共有叔兄弟十二人,老大赵楷,无嗣;老二赵芝;老三赵蘭;老四赵敦;老五赵厚;老六赵殷,无嗣;老七赵仁;老八赵德(以上为南赵);老九赵绅;老十赵纪;老十一赵紞;老十二赵纨(以上为北赵)。笼水赵氏的现代子孙,都是他们兄弟十人的后代。笼水赵氏在马行街原有两座家庙,分别为南赵家庙和北赵家庙,坐落于街道南北两侧,已被拆除,位于现在建筑公司和派出所的位置。据笼水赵氏世谱记载,早在明朝嘉靖岁次壬午年(公元1522年),六世祖赵仁便以赵氏宗派记的形式将笼水赵氏的演变情况进行了记录,并刻于五世祖祖茔石碑背面,这是笼水赵氏演变情况的第一次记录,也可以称为笼水赵氏的第一部家谱。以后十一世祖赵世五曾著谱稿,十三世祖赵憲倡议刊修未成,十八世祖赵以文又进行倡议,十九世祖赵振清等积极响应并捐资,于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编修刊印了有史第一部笼水赵氏世谱。本套世谱共六卷,第一卷(1-55页)为序言,首先记载从一世至二十四世字辈情况。其次是六世祖赵仁撰写的赵氏宗派记。再后是各代参与修谱人士写的序言。最后是本次修谱确定的从二十二世至四十一世的辈份用字,分别是:增锦法桂心、覃爰怀乃同、嘉序斯起贵、联传存贯秉。第二卷(56-98页)记录了赵芝、赵蘭祖及其后代的延续情况。第三卷(99-194页)记录了赵敦祖及其后代的延续情况。第四卷(195-226页)记录了赵厚、赵仁、赵德祖及其后代的延续情况。第五卷(227-253页)记录了赵绅、赵纪祖及其后代的延续情况。第六卷(254-360页)记录了赵紞、赵纨祖及其后代的延续情况。世谱采用翻页格式,每页五行,分别记录五代人的情况,即五服。记录每个人的名、字、号,配偶,几个儿子,功名等信息。世谱共计三百六十页,收录八千多个人名。笼水赵氏从一世赵平于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迁居颜神镇,到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的五百多年间,已将这支血脉深深地根植于这片土地中,在此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文化遗产。现存的地标建筑有:茵园,北亭,南亭等;地名有:赵家后门,赵庄,赵家林等;名人有:赵课,赵振业,赵进美,赵执信,赵班玺,赵印川等。家谱记载共涌现进士9人,举人6人,监生118人,贡生31人,廪生13人,庠生522人。从1877年到现在又过去130多年了。在这130多年间,笼水赵氏不知又有怎样的发展?各位笼水赵氏后人现在生活于哪里?生活地怎样?大家都还好吗?相同的姓氏,相同的血脉,把我们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看似很远,实则很近。宋太祖皇帝赵匡胤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发表玉牒大训告诫我们:“朕以一人之身,传至千万人之身,务同朕心;以一世之近,传至千万世之远,如同一世。故曰:朕族无亲疏,世世为缌麻。朕族之子孙,各俱遵守,奉行无替。然自古以来,国家之兴废存亡,何代无之。倘天命无常,变易朕之天下。朕族之源流,虽已疏远,各宗各支,应以玉牒自重;或游宦、或游商;在处相会符合者,当以昭穆分别;勿恃富而轻贫,勿恃贵而轻贱,以至怠慢无礼。若有家贫无依者,富盛之家,宜加意抚恤,勿使流离失所,有玷辱于祖宗也。各宜念之,无负朕嘱。”并分别为太祖系、太宗系和魏王系规定了十四个辈份用字且循环使用。太祖系为“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学”;太宗系为“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魏王系为“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古光登”。从太祖、太宗、魏王到现在已经历了三、四十世,离千万世还很遥远,我们应该牢记太祖的嘱托,把我们的血脉延续下去,记载清楚。笼水赵氏世谱记载迁出马行街的达120多人,还有一些下落不明。明确的外迁地有:山东莱芜颜庄、临淄县、神头、淄川石佛庄、沙井庄、西石马庄、山东济南、淄川万山庄、夏家庄、宁阳、下凹泉、山东沂水、上瓦泉、峭岭前、盆泉庄、龙蟠峪、窝疃庄、南博山、湾头庄、锦州府义州缸窑沟、山东临朐县破口庄、蒙阴县坡里、掩的庄、山东新泰、山西、窑光庄、河北山海关、李家庄、淄川龙口庄、山东章丘王阁庄、淄川罗家庄、平渡沟、山东泰安岱门口、山东蒙阴县、徐牙庄、掩的庄、蒙阴鲁村、八陡、山东枣庄峄县、北京、南固山、莱芜县斗峪庄、山头庄、北苗山、后峪庄、泉河头庄、税务街、鹿疃庄、李家瑰、北岭、沂水县窝陀庄、博兴县、安上庄、寿光赵家尧河庄、长山卫固庄、西河庄、济东县、长山县、大乔家庄、城子庄、天井湾、镇后庄、李家庄、源泉庄、城里、因马庄、河北南皮县、大峪口、淄川不谢庄、龙泉庄、淄川大庄、罗圈峪、小李家庄、马陵庄、新城乔庄、益都官庄、赵庄、淄川聂村、梁庄、掩的村、关东长沟奉天府东南乡、临淄金岭镇、莱芜方下镇耿公清村等。这些地方肯定都繁衍着不少笼水赵氏的后人;下落不明者在聚居地也肯定繁衍为不小的族群。可以说,笼水赵氏立足博山,遍布华夏,已发展成一个若大的家族。从1877年续修家谱到现在已过去130多年了,谱上幼童均已作古,后续来生均未记载,再这样下去,不但本族相见不相识,恐怕后人连自己的祖先是谁都模糊了,其景十分可怕。为此,我们倡议重修笼水赵氏族谱,以明确各支谱系,记录族人信息,凝聚家族力量,繁荣中华民族。令人欣慰的是,很多支系都在着手续写本支系的族谱,有的已刊印成谱,这为编纂笼水赵氏总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重修族谱的原则为:1、族人平等原则。不论社会地位如何,不论经济状况如何,只要是始祖后人,都有资格入谱;2、男女平等原则。原谱只有男子记录,没有女子记录。现今社会崇尚男女平等,新谱应体现时代特点,记录到赵姓女子及其子女;3、内容完善原则。新谱除记录支系演变情况外,还应记录每个人的生卒年分,配偶情况,居住地,职业,职务以及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等;4、姓名世辈结合原则。每个族人都是按照本支系的辈份用字或父母意愿取名,同时也是太宗派的一员。现代取名各支系很难统一辈份用字,仍以现用名为准,但将太宗派的十四个辈份用字作为自己的“字”,以明确太宗支系和所处世辈。5、与时俱进原则。现在续谱,应充分利用当代科技手段,尽量使族谱完善、完美。增添照片,增加可视性,刻制光盘,制成电子版族谱;6、分部合成原则。各支系按照要求续修本支系支谱,最后将各支谱汇总为总谱。7、费用共担原则。续谱活动将产生一定费用,族人共担,化重负为轻负,便于工作顺利开展。费用收取数目和开支项目要向族人公开帐目,避免挪作他用。重修的族谱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1、序言部分;2、支系谱序表部分;3、族人简历部分;4、族人成果部分。族谱采取分支系编写,合并成册的方法汇总成总谱。序言除采用本总序外,还应将本支系的来龙去脉表述清楚,以及本支系需要说明的内容。支系谱序表用word文档编写,采用A4纸横排格式,从左往右编写,成册后左翻页。每页五行十列,每行记录相同辈份的人士,一页记不完下页继续记,每页首列标明各行的世辈。各分支谱序表均从一世祖开始编写,后世标明为前世的几子,至该支系的始祖;始祖往后,相同辈分的子女按年龄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编写;每个人须记录的信息为:姓名、生卒年份,妻或夫的姓名、生卒年份,现住址;在每个人基本情况格的右侧一格插入照片,已婚的插入夫妻双人照,未婚的插入个人照;男子按此方法一代代往下续,女子按此方法续到其子女,不再下续。族人简历用Word文档编写,也采用A4纸横排格式,从左往右编写,附在支系表后。每个族人的简历都要写,经历简单简写,经历复杂并取得一定成就详写。基本内容包括:姓名,谁的几子(女),职业,职务,有何特长或取得何种成就,妻(夫)姓名,职业,职务,有何特长或取得何种成就,生育几个子女,子女姓名。成果展示,将作品或获奖证书扫描成A4纸标准,按提供者在支系谱序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