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放射科陈 爽,检查方法,平片CT:CTA CTVMR: DWI/PWI MRA: TOF/PC MRA,3D-CEMRA,MR-DSAMRVDSA: 3D-DSATCD,CT angiography, CTA,利用螺旋CT或电子束CT成像系统的快速扫描技术,在短时间内,即造影剂仍浓集于靶血管内时完成数据采集和扫描,然后将资料送至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CTA三维图像重建方法,最大强度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容积显示法(VR),SSD,MIP,CTA重要的成像参数,延迟时间,扫描/重建层厚,速度,MR angiography, MRA,常规MRA:TOF/PC,非常规MRA:3D-CEMRA, MR-DSA,三维动态增强MRA(3D-CEMRA),原理: 静脉注射GD-DTPA,缩短血液的T1时间,利用二维或三维梯度回波技术采集兴趣区血管,经最大强度投影(MIP)技术重建,可以得到任何角度的三维血管图像,与PC/TOF MRA相比, 3D-CEMRA缩短血液的T1时间,与血液的流动效应无关,无需心电门控和空间预饱和技术,3D-CEMRA的成像参数,TR/TE: 6.1/1.6msFlip angle: 35-40thickness: 0.8mminjection rate: 2.5ml/sec, 30ml(total)scan time: 1.24min,延迟时间,3D-CEMRA,artery,venous,MR动态实时DSA(3D-dynamic subtraction angiography),静脉注射Gd-DTPA,无需延迟时间,digital mask,反映血流动态变化,空间分辨率(256150)不如CCA(512 512),MR-DSA成像参数,TR/TE: 5.9/1.7ms, 间隔 0.9-1.5secslab thickness: 65mmFov: 26cmFlip angle: 35injection rate: 3.5ml/sec, total 7mlaxial+coronal plane,MR-DSA,超急性脑梗死的MRI诊断,定义: 脑血管阻塞后6小时内, 即临床上发病后6小时内的病例,动物实验: 脑血流阻断后30分, DWI上就有表现, 临床上脑梗死发病后3小时, DWI就有异常信号.,超急性脑梗死的成像技术,DWI: 显示超急性脑梗死的具体部位.PWI: 分析病灶的血流灌注改变. 静脉造影剂团注后成像 血氧水平分析 动脉注射示踪剂MRS: Lac峰, NAA正常或略低, T2W(-),弥散加权成像(DWI),微观水分子流动扩散现象,早期脑梗死,灌注成像(PWI),增强扫描,血流-动脉-毛细血管-静脉,CBV,MTT,rrCBV,Perfusion,缺血半影区的界定,定义: 位于中心不可逆梗死灶周围经过再灌注可以恢复正常的脑缺血区域.意义: 早期溶栓治疗.,PWI与DWI两者之间的关系,vPWI vDWI: 提示有半影区vPWI = vDWI: 提示无半影区, 缺乏侧支循环vPWI vDWI组治疗效果 vPWI vDWI组, vPWI 与 vDWI差异大, DWI范围小: 半影区大且不可逆损伤区小, 效果好,vPWI 与 vDWI差异小, DWI范围大: 半影区小且不可逆损伤区大, 效果一般,vPWI = vDWI: 效果差, 出血或死亡.,16h,16+4h,minutes after,3h,3h+minutes,pre,post,脑梗塞的分期,超急性期: 6小时,DWI高信号.急性期: 6-72小时,脑动脉高密度,局部脑肿 胀,脑实质密度减低.亚急性期: 3天-10天,增强,占位效应减退.慢性期: 10天及一月以上,软化,囊变,萎缩.,脑血管疾病的种类,脑血管狭窄与闭塞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静脉和静脉窦病变,脑血管狭窄与闭塞,moya-moya,血管炎性病变,烟雾病(moya-moya),大脑基底异常血管网病,儿童多发,日本起源,双侧ICA的虹吸部闭塞伴基底部的侧支循环血管网,case1,case2,case3,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感染性血管炎,诊断标准:接触史,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Neurosyphilis,临床表现:精神症状,中风症状,实验室检查:VDRL,RPR,TPPA,病理表现,脑膜血管型,梅毒性树胶样肿,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血管炎表现肉芽肿表现,case1,case2,脑动脉瘤,发病机制,4060岁高发,非外伤性SAH首要原因,脑动脉瘤,分类,临床表现,急诊CTA,影像学表现(三要素),瘤体瘤颈载瘤动脉,DSA CT MRI,case1,case2,case3,case4,case5,颅内动脉瘤术后的随访,夹闭,GDC栓塞,随访内容,case6,Clip,case7,case8,case9,CTA与MRA对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大小,涡流,部位,脑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静脉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症,颅内动静脉畸形,青少年多见非外伤性SAH次要原因血管畸形的主要类型,影像学三要素,供血动脉瘤巢引流静脉,case1,case2,继发改变,盗血现象脑萎缩,MRV,显示引流静脉,MR-DSA的临床应用: 脑动静脉畸形栓塞前后的评价,Multiplanar MR-DSA,Proton imaging,3D-CEMRA,脑AVM栓塞后的MR-DSA表现,瘤巢延迟显影,变淡,瘤巢变小,引流静脉延迟显影,引流静脉变细,供血动脉直径变小,伴发的动脉瘤变化情况,Proton 对瘤巢中的血栓形成敏感,瘤巢变小,Case 1,栓塞前,栓塞后,T=0,T=0,栓塞前,栓塞后,Proton,栓塞后引流静脉延迟显影,Case 2,栓塞前,栓塞后,T=0,T=0,栓塞前,栓塞后,Proton,栓塞前,第一次栓塞,第二次栓塞,MR-DSA,T=0,T=0,T=0,Case 3,栓塞前,第一次栓塞,第二次栓塞,MR-DSA,T=0,T=0,T=0,Flow-related aneurysm(3D-CEMRA),栓塞前,栓塞后,Proton,供血动脉直径变小,栓塞前,栓塞后,Case 4,栓塞前,第一次栓塞,第二次栓塞,Case 5,栓塞前,第一次栓塞,第二次栓塞,MR-DSA,栓塞前,第一次栓塞,第二次栓塞,Proton,Intra-nidal aneurysm,Case 6,Nidus smaller and diameter of draining vein,Pre-emb,Post-emb,Case 7,Pre-emb,Post-emb,Diameter of draining vein,Pre-emb,Post-emb,Source image,Pre-emb,Post-emb,Porton image,颅内动静脉畸形术后随访,血管内栓塞手术后切除,case1,case2,CTA与MRA对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价值,颈外动脉供血深部引流静脉隐匿血管畸形克服盗血现象,颅内静脉畸形,正常变异临床表现临床处理方法,影像学表现,典型的引流静脉“海蛇头”征像,检查方法,CTV: 静脉期采集数据MRV,CTA和MRA排除动脉性因素,Case 1,Case 2,脑静脉解剖,浅静脉深静脉静脉窦,上矢状窦的分区,以Rolandic静脉为界分为前后两区临床意义;前区:结扎不引起临床症状 中区:偏瘫,甚至死亡 后区:偏盲,上矢状窦闭塞的側支循环,前区:局部端端吻合中区:端端吻合 上矢状窦与蝶顶窦吻合 Labbe静脉连接上矢状窦与横窦后区:代偿静脉连接上矢状窦与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南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2025年度财务人员年终总结2023年
- 高速公路安全施工课件
- 电脑黄金知识培训课件
- 电脑连接器培训知识课件
- 高血压药的合理使用
- 高血压的原因
- 建设工程规划选址评估服务合同
- 电脑基础知识培训
- 电脑办公普及知识培训课件
- 内镜床旁预处理培训
- 人文与社会《家乡的山水》黑龙江省地方教材
- 宫内感染的早期识别与诊断专家共识
- 2024儿童营养保健科试题及答案
- 电力系统绝缘保护 过电压防护 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及防护
- 行政事业单位法律风险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册
- GB/Z 43427-2023优质服务设计高品质服务以实现极致顾客体验
- 2023年贵州六盘水市盘州市考调事业单位人员60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供热管道水压试验操作规范
- GB 5009.22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