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题库.doc_第1页
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题库.doc_第2页
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题库.doc_第3页
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题库.doc_第4页
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题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题库一、 选择题1、关于孔和轴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圆柱形的内表面为孔,圆柱形的外表面为轴B由截面呈矩形的四个内表面或外表面形成一个孔或一个轴C从装配关系上看,包容面为孔,被包容面为轴D从加工过程上看,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小变大的为孔,尺寸由大变小的为轴2、基本尺寸是( )。A测量时得到的 B加工时得到的C装配后得到的 D设计时给定的3、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关系是(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两者之间的大小无法确定4、极限偏差是( )。 A设计时确定的 B加工后测量得到的 C实际尺寸减基本尺寸的代数差 D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5、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 )。 A上偏差 B下偏差 C基本偏差 D实际偏差6、当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值时,在图样上( )。 A必须标出零值 B不用标出零值 C标与不标零值皆可 D识具体情况而定7、实际偏差是( )。 A设计时给定的 B直接测量得到的 C通过测量、计算得到的 D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8、某尺寸的实际偏差为零,则该实际尺寸( )。 A必定合格 B为零件的真实尺寸 C等于基本尺寸 D等于最小极限尺寸9、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 )。 A最大极限尺寸 B最小极限尺寸 C基本尺寸 D实际尺寸10、关于尺寸公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尺寸公差只能大于零,故公差值前应标“+”号 B尺寸公差是用绝对值定义的,没有正、负的含义,故公差值前不应标“+”号 C尺寸公差不能为负值,但可为零D尺寸公差为允许尺寸变动范围的界限值11、关于偏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B实际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C下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D上、下偏差之间的绝对值越大,公差越大12、当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正值时,此代数差称为( )。 A最大间隙 B最小间隙 C最大过盈 D最小过盈13、当孔的最小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负值时,此代数差称为( )。 A最大间隙 B最小间隙 C最大过盈 D最小过盈14、当孔的下偏差大于相配的轴的上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无法确定15、当孔的上偏差大于相配合轴的下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无法确定16、下列各关系式中,能确定孔与轴的配合为过渡配合的是( )。 AEIes BESei CEIei DEIeiES17、下列关系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 ATf=+0.023mm BXmax=0.045mm CES=0.024mm Des=-0.020mm18、对标准公差的论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标准公差的大小与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有关,该尺寸是表示孔和轴无关 B在任何情况下,基本尺寸愈大,标准公差必定愈大 C基本尺寸相同,公差等级愈低,标准公差愈大 D某一基本尺寸段为5080mm,则基本尺寸为60mm和75mm的同等级标准公差数值相同19、确定不在同一尺寸段的两尺寸的精度程度,是根据( )。 A两个尺寸的公差叔值的大小 B两个尺寸的基本偏差 C两个尺寸的公差等级 D两个尺寸的实际偏差20、200.33mm与2000.072mm相比,其尺寸精度( )。 A相同 B前者高,后者低 C前者低,后者高 D无法比较21、20f6、20f7、20f8三个公差带( )。 A上下偏差相同 B上偏差相同、但下偏差不相同 C上、下偏差都不同 D上偏差不相同、但下偏差相同22、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 )。 A孔的上、下偏差均为正值 B孔的上偏差为正、下偏差为负 C孔的上、下偏差均为负值 D孔的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23、65H9/d9组成了( )配合。 A基孔制间隙 B基轴制间隙 C基孔制过盈 D基轴制过盈24、下列配合中,公差等级选择不适当的是( )。 AH7/g6 BH9/g9 CH7/f8 DM8/h825、对于“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般公差主要用于较低精度的非配合尺寸 B零件上的某些部位在使用功能上无特殊要求时,可给出一般公差 C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是在车间普通工艺条件下,机床设备一般加工能力可保证的公差 D图样上未标注公差的尺寸,表示加工时候、没有公差要求及相关的加工技术要求26、关于公差等级的选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公差等级高,零件的使用性能好,但加工困难,生产成本高 B公差等级低,零件加工容易,生产成本低,但零件使用性能较差 C公差等级的选用,一般情况下采用试验法27、下列情况中,不能采用基轴制配合的是( )。 A采用冷拔圆型材作轴 B滚动轴承内圈与转轴轴颈的配合 C滚动轴承外圈与壳体孔的配合28、检验与测量相比,其最主要的特点是( )。 A检验适合大批量生产 B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比较简单 C检验只判定零件的和各性,而无需得出具体量值 D检验的精度比较低29、下列量具中不属于通用量具的是( )。 A钢直尺 B量块 C游标卡尺 D千分尺30、关于间接测量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量的是与被测尺寸有一定函数关系的其他尺寸 B计量器具的测量装置不直接和被测工件表面接触 C必须通过计算获得被测尺寸的量值 D用于不便直接测量的场合31、关于相对测量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测量的精度一般比较低 B相对测量时只需用量仪就可测量 C计量器具的测量装置不直接和被测工件表面接触 D采用相对测量法计量器具所读取的是被测几何量与标准量的偏差32、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轴颈尺寸属于( )。 A直接测量、绝对测量 B直接测量、相对测量 B间接测量、绝对测量 D间接测量、相对测量33、计量器具能准确读出的最小单位数值就是计量器具的( )。 A校正值 B示值误差 C分度值 D刻度间距34、分度值和刻度间距的关系是( )。 A分度值越大,则刻度间距越大 B分度值越小,则刻度间距越小 C分度值与刻度间距值成反比 D分度值的大小与刻度间距的大小没直接联系3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方法误差的是( )。 A计算公式不准确 B操作者看错读数 C测量方法选择不当 D工件安装定位不准确36、分度值0.02mm的游标卡尺,当游标卡尺的读数为42.18mm时,游标上第九格刻线应对齐尺身上的第( )mm. A24 B42 C51 D6037、分度值0.02mm的游标卡尺,当游标上的零线对齐尺身第15mm刻线,游标上第50格刻线与尺身上的第64mm刻线对齐,此时读数值为( )mm. A15+0.0250=16 B15 C64 D6450=1438、用游标卡尺的深度尺测量槽深时,尺身应( )槽底。 A垂直于 B平行于 C倾斜于39、关于游标量具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用游标卡尺通常只能用来测量零件的长度、厚度和内径尺寸B双面游标卡尺不仅可以测量长度、厚度、内径尺寸,还可测量槽宽度及深度C游标深度尺主要用于测量孔、槽的深度,不能测量阶台的高度D游标高度尺不但能测量工件的高度尺寸,还可进行划线40、千分尺上棘轮的作用是( )。 A校正千分尺零位 B便于旋转微分筒 C限制测量力 D补偿温度变化的影响41、关于外径千分尺的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灵活,读数准确 B测量精度比游标卡尺高 C在生产中使用广泛 D螺纹传动副的精度很高,因而适合测量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42、下列千分尺中与外径千分尺刻线方向相同的是( )。 A内测千分尺 B内径千分尺 C深度千分尺 D螺纹千分尺43、量块是一种精密量具,应用较为广泛,但它不能用于( )。 A评定表面粗糙度 B检定和校准其他量具、量议 C调整量具和量议的零位 D用于精密机床的调整、精密划线等44、关于量块的特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量块是没有刻度的平行端面量具,是专用于某一特定尺寸的,因此它属于量规。 B利用量块的研合性,就可用不同尺寸的量块组合成所需的各种尺寸 C在实际生产中,量块是单独使用的 D量块的制造精度是五级,其中0级最高,3级最低45、关于量块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要防止腐蚀性气体侵蚀量块,不能用手接触测量面,影响量块的组合精度 B组合前,应先根据工件尺寸选择好量块,一般不超过45块 C量块选好后,在组合前要用麂皮或软绸将其各面擦净,用推压的方法逐块研合 D使用后为了保护测量面不碰伤,应将量块组合在一起存放46、用百分表测量工件的长度时,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是( )。 A直接测量、绝对测量 B直接测量、相对测量 C间接测量、绝对测量 D间接测量、相对测量47、百分表校正零位后,若测量时长针沿逆时钟方向转过20格,指向标有80的刻度线, 则测量杆沿轴线相对于侧头方向( )。 A缩进0.2mm B缩进0.8mm C伸出0.2mm D伸出0.8mm48、下列计量器中,测量范围与示值范围相等的是( )。 A比较仪 B游标卡尺 C百分表 D杠杆表49、关于杠杆百分表的使用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杠杆百分表体积较小且杠杆侧头的位移方向可以改变 B尤其适用于小孔的测量 C在机床上校正工件时使用灵活 D杠杆百分表的测量头必须垂直于工件被测表面 50、下列计量器具中,测量精度最高的是( )。 A游标卡尺 B千分尺 C杠杆千分尺 D杠杆百分表二、 填空题1、 互换性是指制成的_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做任何_、_或_,就能进行装配,并能保障满足机械产品的_的一种特性。2、 零件的几何量误差主要包含_、_、_和_等。3、 制定和贯彻_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对零件的_是保证互换性生产的重要手段。4、 零件装配后,其结合处形成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凡_统称为孔,_统称为轴。5、 以加工形成的结果区别孔和轴;在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大变小的为_,尺寸由小变大的为_。6、 尺寸有_和_两部分组成,如30mm,60m等。7、 零件上实际存在的,通过_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称为_。8、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分别是_和_。它们是以_为基数来确定的。9、 零件的尺寸合格时,其实际尺寸应在_和_之间。10.尺寸偏差可分为_和_两种,而_又有_偏差和_偏差之分。11.孔的上偏差用_表示,孔的下偏差用_表示;轴的上偏差用_表示。轴的下偏差用_表示。12、当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基本尺寸时,其_偏差等于零;当零件的时间尺寸等于其基本尺寸时,其_等于零。13、零件的_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实际偏差,当实际偏差在_和_之间时,尺寸为合格。14、尺寸公差是允许尺寸的_,因此公差值前不能有_。15、在公差带图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称为_。在此线以上的偏差为_,在此线一下的偏差为_。16、尺寸公差带的两个要素分别是_和_。17、_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_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18、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_时是间隙,为_是过瘾。19、根据形成间隙或过盈的情况,配合分为_、_和_三大类。20、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统称为_间隙,他们表示间隙配合中允许间隙变动的两个_。最大间隙是间隙配合中处于最_状态时的间隙,最小间隙是间隙配合中处于最_状态时的间隙。三、 判断题1、互换性要求零件具有一定的加工精度。( )2、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3、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应该是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 )4、测量的目的只是为了判定加工后的零件是否合格。( )5、凡内表面皆为孔,凡外表面皆为轴。( )6、孔、轴是指圆柱的内、外表面及由两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被包容面。( )7、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该尺寸必定合格。( )8、零件的实际尺寸位于所给定的两个极限尺寸之间,则零件的尺寸为合格。( )9、基本尺寸必须小于或等于最大极限尺寸,而大于或等于最小极限尺寸。( )10、尺寸偏差是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因而尺寸偏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 )11、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12、由于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且偏差可正可负,因而一般情况下,上偏差为正值,下偏差为负值。( )13、合格尺寸的实际偏差一定在两极限偏差(即上偏差与下偏差)之间。( )14、尺寸通常为正值,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为负值或零。( )15、尺寸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它没有正、负的含义,且不能为零。( )16、在尺寸公差带中,零线以上为上偏差,零线一下为下偏差。( )17、只要孔和轴装配在一起,就必然形成配合。( )18、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然相同。( )19、间隙等于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轴的尺寸之差。( )20、凡是在配合中出现间隙的,其配合性质一定是属于间隙配合。( )21、间隙配合中,孔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之上,因此孔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22、过渡配合中可能出现零间隙或零过盈,但它不能代表过渡性质的配合特征。( )23、过渡配合中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算是间隙配合,也可以算是过盈配合。24、在尺寸公差带图中,根据孔公差带和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确定孔、轴的配合种类。( )25、若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0m,配合公差为30m,则该配合一定为过渡配合。( )26、无论公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 该尺寸的精度就相同。( )27、公差等级相同时,其加工精度一定相同,公差数值相等时,其加工精度不一定相同。( ) 28、基本偏差可以是上偏差,也可以是下偏差,因而一个公差带的尺寸可能出现两个 。( )29、由于基本偏差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因而一般以数值小的那个偏差作为基本偏差。( )30、代号H和h的基本偏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