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阳性患者剖宫产的术中防护.doc_第1页
HIV阳性患者剖宫产的术中防护.doc_第2页
HIV阳性患者剖宫产的术中防护.doc_第3页
HIV阳性患者剖宫产的术中防护.doc_第4页
HIV阳性患者剖宫产的术中防护.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IV阳性患者剖宫产的术中防护【摘要】对5例HIV阳性患者行剖宫产手术,结果手术顺利,母婴平安,无医务人员感染。提出加强孕期HIV抗体检测,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术中操作,职业暴露后作好应急处理是防护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剖宫产术 手术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职业防护 手术中护理 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患者的各种体液均有传染性。在我省HIV感染的孕产妇逐年增多,极大多数HIV的母婴传播被认为发生在分娩期间1,择期剖宫产成为HIV阳性产妇的主要分娩方式。术中由于血液、胎儿、羊水、胎盘等多种感染因素的存在,需要严密的防护措施才能杜绝医源性感染,保护医务人员。自 2003年以来,我科共对5例HIV阳性患者行剖宫产术,手术采取了适宜的防护措施,无医务人员感染HIV,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5例中,G1P0 2例,G2P0 3例;孕3738周;因胎儿宫内窘迫急诊手术1例,择期手术4例。孕期产检HIV抗体阳性,均无AIDS临床症状。手术方式采用新式剖宫产,即用JoelCohen耻骨上横切口的开腹方法,剪开筋膜,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膜、膀胱返折腹膜及子宫肌层,单层缝合宫壁,不缝膀胱返折腹膜及腹膜,只缝合筋膜层,皮肤仅缝3针。手术时间3050 min,母婴平安。手术人员未发生HIV感染。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手术间及物品的准备:手术指定在独立的特殊感染手术间进行,门口有醒目的HIV标记。手术床、托手板上铺一次性布单。室内物品、药品按常规剖宫产备齐,其它设备,如电刀等移到手术间外。除器械外,术中所用物品(手术衣、布单、缝针、吸引管、吸引袋等)均为一次性使用。 2.1.2 手术人员的准备:巡回工作由两名护士承担,1名在手术间外负责临时特殊物品的供给,另1名在手术间内承担台下配合及护理。麻醉医生、室内巡回护士及婴儿室护士均穿一次性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套鞋套。手术医生、器械护士穿洗手衣、裤后,穿橡胶围裙、高筒水靴,戴防护眼罩、双层口罩。刷手后,穿一次性手术衣,戴双层手套,手套严密压住手术衣袖口,必要时用橡皮筋或缝线扎住。 2.2 术中护理 2.2.1 洗手护士配合:铺一次性布单,于患者腹部两侧各贴一脑科切口贴膜,切口下方交叉重叠,管状部分自起始处打结,以防羊水顺管道下流污染手术者。手术过程中,每一操作步骤均应熟练、仔细、谨慎。切开子宫时尽量保持羊膜囊的完整性,羊膜囊先开一小口,用吸引管对准开口吸尽大部分羊水,再拉开取出胎儿,防止羊水大量涌出造成污染。胎儿娩出尽快断脐后交于室内巡回护士和婴儿室护士。胎盘剥出后切口下方加铺一无菌单。器械护士传递器械时要稳、准,特别是递刀和针等锐利器械时应格外小心,尽量采用非接触技术2,这样可减少传递器械所致损伤的危险。术中所用的纱布以及线头等废弃物分别集中在一次性的无菌垃圾袋内,关腹时再将纱布袋放下清点,以避免置纱布造成血液溅起或污染地面。 2.2.2 巡回护士配合:患者入室后,平车留在手术间内。行静脉穿刺时,选择双上肢显露较好的血管,尽量一次成功,连接留置针与输液器时,注意压住针尖处的皮肤,不使血液流到针外,减少污染,针芯放置在不易刺破的盒子内以防意外刺伤,如手套上沾有血迹,更换后再进行其他操作。吸引器调节好负压,以保证术中有足够的吸力,吸引瓶内加入消毒灵1片,术中根据吸入羊水及血液量的多少,按2 500 mg/L的比例追加含氯消毒剂。手术过程中如需要特殊物品,由室外巡回护士取送。 2.2.3 婴儿室护士配合:胎儿娩出后,即刻清洗婴儿口腔、眼及皮肤,以尽量缩短与母血、羊水的接触时间。处理完婴儿脐带后,更换手套再行包裹。 2.3 术后护理 2.3.1 器械处理:器械在特殊感染手术间配套的清洗间进行处理,按消毒-清洗-消毒的原则,术中所用器械全部放入1 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桶内浸泡30 min。清洗后送器械室包裹,贴上HIV标记送高压蒸气消毒,消毒后再上油,打包灭菌备用。 2.3.2 物品处理:一次性物品。一次性物品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纱布用2 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 min后置入垃圾袋,贴上HIV标记,送焚烧。污染液体。吸引袋内的血液、羊水、尿液及术中用盐水倒入盛液体的垃圾桶内,加入2 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充分融合,放置12 h再倒入垃圾处理池。胎盘、脐带。用不渗漏袋严密包裹后送焚烧。特殊用物。手术用过的刀片、缝针等锐器放入坚固的容器内,转送处理部门。 2.3.3 手术间处理:用1 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净物品表面血迹,然后用40%甲醛25 ml/m3熏蒸密闭消毒12 h,或用过氧乙酸13 g/m3作用1.5 h3后通风,对手术间及室内物品、仪器进行消毒,可用1 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麻醉机、手术床、无影灯、器械台、平车等仪器设备及地面、墙壁。 2.3.4 工作人员处理:参加手术人员在手术间内脱去手术衣或隔离衣、手套后,用碘伏刷手5 min,在手术间门口更换清洁鞋后方可外出,并经沐浴、更换口罩帽子后方可参加其他工作。眼罩、胶皮围裙经浸泡、清洗、熏蒸消毒后备用。 3 讨论有报道指出,中国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有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趋势。因此,孕期检测尤为重要。血清学检查HIV抗体是目前确定有无HIV感染的简便、快速而经济的方法4。近年来,凡到我院门诊行产前检查的孕妇,都须作HIV抗体检测。对阳性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待产入院后,尽量于孕38周行择期剖宫产,既能降低围生期的传播率,又能做到心中有数,作好防护。手术室管理者及护理人员应树立自我防护意识,四肢皮肤有伤口、皮炎者不参加手术;对已确诊HIV感染患者手术时,应严格按医院感染规定采取防护措施。暴露部位的处理:职业暴露后有效的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危险性。皮肤黏膜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锐器损伤后,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将血液挤出,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再用0.5%碘伏或70%乙醇消毒并包扎。如伤口暴露于HIV血液时应视为可能会发生HIV感染的高危对象,应即时抽取血样作抗体检测,然后在第6周、3个月、6个月分别取血样作HIV抗体检测。并需要在4 h内,最迟不超过24 h服用齐多夫定(AZT)作预防性用药,以降低HIV感染概率。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体液,它对热及一般的化学消毒剂均很敏感,室温中接触0.5%次氯酸钠及70%乙醇1 min即可灭活。手术室护士在配合手术过程中,应正确认识AIDS,避免产生恐惧心理,工作中规范操作,加强防护,以避免感染HIV。【参考文献】 1陶剑芳,朱丽红,周梅.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围生期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5,20(10):3435.2王晓,张世清,王维.手术人员对职业性感染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的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