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株的保存使用 及销毁.docx_第1页
菌株的保存使用 及销毁.docx_第2页
菌株的保存使用 及销毁.docx_第3页
菌株的保存使用 及销毁.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SQ-JY-011 菌株的保存使用及销毁 1、新引进的菌种经形态、染色、培养性状、生化特性等的鉴别确定后作记录,并进行保存。 2、长期保存的储存菌株以冷冻干燥保藏为主,特殊要求的菌种可用其它方法进行保存,保存期可长达几年至几十年。 3、半储存菌株以含20%甘油的肉汤或液体石腊封存的半固体琼脂为主,在0以下保存,保存期为36个月。 4、应用菌株以琼脂斜面为主,在4保存,保存期为13个月。 5、菌种的传代不可超过6次。视菌种的特性及使用情况,一般储存菌株每5年传记代一次,每1-2年从储存菌株转接至半储存菌株,半储存菌株每3-6个月传代一次,每1-3个月从半储存菌株转接接至应用菌株。 6、每次检验用的菌株,用五次后必须销毁(121,0.1MPa高压灭菌处理15分钟以上)。 7、各级保存的菌株应有明确的编号、名称、传代数、日期等到标识。 8、菌种的收发、保存、使用、传代等应及时认真详细地登记,以备查核。 9、在保存过程中,如发生污染退化等问题,应及时报告,以便处理。附表1 菌株的保存使用及销毁记录表 名称日期编 号收发人使用人数量用 途传代数备 注 质控菌株及其保存与应用 一.菌种保存保存菌种用的培养基必须能维持使微生物长期生存且不出现生长或新陈代谢过于旺盛的情况,菌株能较长时间存活且保持性状稳定。1.菌种保存的注意事项(1)不能用含有可发酵性糖的培养基保存菌种。(2)不可以使用选择性培养基,不能从药敏试验平板培养基上留取菌株。(3)不可使培养菌干枯,所有试管要保持良好的密封性。(4)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细菌,如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不可贮存于冰箱,但可用快速冷冻干燥法长期保存。(5)作为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用的标准菌株,由保存状态取出后,不能连续使用1 周以上,应定期传代,但一般不超过6 次,必要时进行更换。2.菌种保存的方法保存菌种的方法,应根据菌种的类型和保存目的进行选择,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培养基保存法:此法不需要特殊设备,并可随时提供使用,为常用的一种保存方法,其缺点是易发生变异。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可用半固体保存法,一般23月转种1次,并检查菌株特性,如特性已改变,则需丢弃。特殊培养要求的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可接种巧克力琼脂斜面,密封后冰箱贮存,每2周转种1次。淋病奈瑟菌保存于巧克力琼脂,每天或隔天转种1 次,不宜4 冰箱保存,因易死亡。(2)快速冷冻法:将纯培养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增菌后,取数个新鲜菌落加入含小牛血清或脱纤维绵羊血的培养基内制成浓菌悬液,再放人无菌玻璃珠,将此瓶放入30以下低温冰箱保存。需要时用无菌镊子取出1 粒玻璃珠置增菌培养液中,增菌培养后即可获得新鲜菌种。用此方法,大部分细菌可保存6 12 月,甚至更长时间。(3)冷冻干燥法:是菌种保存最佳方法,可以免去细菌因频繁传代而造成菌种污染、变异和死亡。此法需冷冻干燥设备,操作较费时,但适用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三.菌种管理(1)实验室保存菌种需按规定时间转种,每转种3代作一次鉴定,并有详细记录卡,包括菌种名称、编号、来源、保存日期、传代情况等。(2)实验室保存菌株不得擅自处理或带出实验室,如确需要带离实验室,须经上级领导批准,并做好详细的记录。(3)菌种应有专人保管,如遇工作调动,应及时做好交接工作。二.菌种类型(一)标准茵株要搞好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质控,必须保存有一批标准菌株,作为对仪器、培养基、染色液、试剂和诊断血清的质控菌株,也可作为从事细菌检验的工作人员熟悉某些菌株的教具。1.标准菌株的条件(1)形态、生理、生化及血清学特性典型,并相当稳定。(2)菌株对所试药物产生恒定的抑菌环和恰当的MIC 值。(3)对测试项目反应敏感。如测试巧克力琼脂平板的分离能力,应选流感嗜血杆菌或脑膜炎奈瑟菌。2.标准菌株的来源(1)ATCC: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2)NCTC:英国国家典型菌种保藏中心。(3)(中国)国家菌种保藏中心。(4)实验室分离菌株:实验室分离菌株必须经过严格鉴定,其形态、生理、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