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现象初探.doc_第1页
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现象初探.doc_第2页
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现象初探.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现象初探高 阳(渤海大学 中文系,辽宁 锦州 121000)摘要:网络流行语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词语变异现象,即故意打破词语原有能指与所指的搭配关系,使词语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上甚至语义内容上发生某种程度的偏离,产生新奇别致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流行语;变异;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背景下产生的,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得以风行的,以鲜活形式来表达特殊含义的词语。如目前盛行在青年人身边的一些网络流行语就有:“哇塞”、“大虾”、“斑竹”、 “晕”、“汗”、“顶”等等。这些流行词语具有新鲜时尚、易传易变等特征,充分反映了网络时代对语言生活的影响。流行语的存在和流行是客观事实,既是一个文化现象,又是一个语言现象,而且常常是一个临时的现象,对语言来说,它的存在并不说明它必然会成为语言的合法成员,但却能给语言发展演变带来新的气息。网络流行语中有一类特殊的词语变异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即词语原有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被打破,或者改变词语原有的能指形式,或者赋予词语原有能指以新的所指内容,使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甚至语义内容都发生某种程度的偏离。如“神童”,本是赞誉之辞,来指特别聪明的儿童。但若在网络语境下或当前流行的语境下,被人调侃成神童,就得另当别论了。因为神童在这里指称“神经病儿童”。再如网络语境中如果别人夸你有“气质”,此气质也非彼气质,而是“孩子气和神经质”的语义别解。在语义迥异的同时,感情色彩发生转移,由褒义变贬义;语体色彩也发生转移,由雅变俗,由庄重变诙谐。这一类词语比较特殊,在一定人群(主要是青少年)、一定语境下(主要是网络调侃语境)有广泛影响力,且这种词语变异现象在使用人群和语境上都逐渐呈现扩散趋势,甚至扩大到日常交际语之中。网络流行语的词语变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旧词新义在网络语言中,存在着很多在我们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词汇,但由于网络语言出现的特殊语境,这些传统词汇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孔雀”本为漂亮的动物,“孔雀开屏”更是美不胜收。但若有人在网络上说“你别太孔雀”、“我才不那么老孔”这里的“孔雀、老孔”指的是“自作多情”,感情色彩由褒义变为贬义。“灌水”原指向容器内注水,在网络语境下指网民在网上发表篇幅短小、水分含量高的帖子,由此又衍生出“水牛”、“水车”,指在论坛上发表很多文章的人。对于这些词语变异现象,初看起来不知所云,细细体会又感觉挺有新意,具有幽默感,这也是青年人乐此不疲的原因所在。这些词语是对已有词汇的变异使用,赋予了它们新的意义,它们的出现正说明了网络语言具有极强的创造性,使人耳目一新。语义别解词的意义相对比较固定,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其能指与所指形式是约定俗成的,它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及色彩意义己经比较单纯、固定,为人们所接受。而网络流行语却经常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将原有词语分解成独立的语素,在紧密结合的语素中间加进一些成分,使之成为新的语素义的简单相加,改变旧的所指,给予新的所指,利用新旧所指的极大反差产生幽默效果。例如“我可不是天才”绝非谦虚之辞,而是辩白“我可不是天生的蠢才”,词语的感情色彩伴随着对语义的另类理解而发生了逆向对转。诸如此类的还有: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耐看耐着性子看可爱可怜没人爱总经理总是经常被人修理非凡非常平凡留学生留过级的学生冒号冒充病号特困生特别爱困的学生讨厌讨人喜欢,百看不厌谐音变异语言的音义搭配遵循的是约定俗成的原则,一旦约定俗成后,人们交际就必须遵循这个规则,否则就会造成信息交流受阻。网络中盛行的某些词语则故意通过谐音的方式把习成的音义组合别解为新的语义。如“美女”就经常被网民戏谑成“霉女”。又如“版主”表示聊天站、论坛上的管理人员,但网络中出现了更多的“班主”、“斑竹”、“板猪”等等,其感情色彩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调侃语气溢于言表。再如“油饼”(有病)、“公鸡”(公机)、“油墨”(幽默)。这些谐音变异的出现体现出一种新的思维,这是由于网络媒介传播信息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因为在网络中,听觉与视觉似乎已经合而为一,不可分开了。有些话是通过视觉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的,词语的谐音变异就产生了积极的修辞效果,它在表情达意上耐人回味,充满了意趣。诸如此类的还有:黄昏恋黄昏炼酱紫这样子稀饭喜欢共眠共勉俊男菌男版副板斧教皇觉皇大侠大虾重叠变异在网络交际中,网民们喜欢将词语重叠,形成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如将“漂亮”说成“漂漂”,“好东西”说成“好东东”,“坏蛋”说成“坏坏”,“一般”说成“一般般”、“笨蛋”说成“苯笨”,这种词语重叠变异成为网络流行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在特定的网络交际中,交际者不在同一空间,只能借助键盘和屏幕,以“我手写我口”的方式进行谈话,传统口头交际中的语音优势在这里已不复存在,采用叠音结构,正是为了弥补这方而的缺失。它不仅能增强网络语言的音乐感和形象性,还能表达日常用语中可爱,童真,俏皮的语气,表现出风趣、幽默、调侃的意味,并且适合青年人求新求异的语言接受心理,较好地达到了语用的目的。这样的创新语词是具有语用价值的。正因为是有语用价值的,所以它们才能在网民中流行。网络词汇变异现象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网络流行语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流行语本身就是语言的新鲜血液,作为新事物的出现深受人们喜爱。网络流行语借助旧词新用、语义别解、谐音、重叠等词汇变异形式,在调侃中不但非常形象,而且调节了气氛,形成一定的幽默轻松效果。词汇变异的优点是可以正话反说,可以反话正说,可以褒词贬用,使用褒义词的偏离突出贬义色彩,也可以贬词褒用,用调侃的语气称赞对方。从语用的角度看,这些词汇变异运用巧妙地体现了交谈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旁敲侧击,让对方体会言外之意,可以灵活地控制交谈的节奏,能够取得良好的交谈效果。但也应该看到,网络流行语中词汇变异受到网络语境的限制,如果应用在日常交际中很有可能因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的变化造成对方的误解,影响正常的信息交流。网络流行语的词汇变异现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是一种言语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对它应作全面审视、具体分析,我们不宜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词汇是语言各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子,形形色色的网络流行酷语主要通过词汇的变异和发展表现出来,并影响日常交际用语。青年人追求时尚、求异求新,这是网络流行语中词汇变异得以盛行的心理基础,也是多元多彩社会现实的折射。语言的稳固是相对的,而发展却是绝对的;语言规范是相对的,而变异却是绝对的。网络流行语中的词汇变异现象,是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有积极的修辞价值,所以不宜按照一般的语言规范去衡量和纠正。对待这种现象,应该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毕竟网络兴起的时间还很短,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交际需求的词语变异形式会保留下来,成为经典语言,而不符合规范的词语变异现象,则会在“约定俗成”中自然而然地淘汰掉。规范不等于纯洁,而是把负面影响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所以一方面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网络流行语中词汇变异的规律,对网络语言的发展进行客观的指导,另一方面亟需在网民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