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塑料进气歧管总成技术条件.doc_第1页
汽车塑料进气歧管总成技术条件.doc_第2页
汽车塑料进气歧管总成技术条件.doc_第3页
汽车塑料进气歧管总成技术条件.doc_第4页
汽车塑料进气歧管总成技术条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20 Q江苏东方汽车装饰件总厂企业标准 Q/321181 QDA 003-2008 汽车塑料进气歧管总成技术条件2008-03-01发布 2008-04-01实施江苏东方汽车装饰件总厂 发布Q/321181 QDA 003-2008 前 言本厂生产的汽车塑料进气歧管总成因无相应的国家及行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特制定该产品的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销售和监督检查的依据。本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参照GB18296-2001。本标准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0规定。本标准由江苏东方汽车装饰件总厂提出并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锁军。本标准于2008年3月1日首日发布,2008年4月1日复审。汽车塑料进气歧管总成技术条件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汽油、柴油)塑料进气歧管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汽油、柴油)等各类塑料进气歧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本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一部分: 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JISD1601-1995 汽车零件振动试验方法3. 分类与命名4. 要求4.1 进气歧管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条件,顾客的最终要求进行制造,并符合本标准规定要求.4.2 进气歧管原料采用PA6+30%GF,或按顾客和图纸要求(如PA66)。 4.3 尺寸公差 进气歧管未注尺寸公差应符合表1 的规定表1尺寸(mm)外形尺寸公差热插件及预埋件尺寸公差焊接件及装配件尺寸公差0500.200.150.18501000.350.250.301002000.700.450.602005001.801.201.704.4形位公差进气歧管未注形位公差应符合表2 的规定各管接头、衬套、螺套等附件 同心度 0.7法兰面(含上面衬套或螺套)平行度 0.3内表面 粗燥度表24.5壁厚及焊接面要求壁厚依据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条件,公差为0.2 本体各部件焊接高度一般设计为40.5,要求焊接后,翻浆均匀、溶融均厚(0.3)。4.6试验条件4.5.1 温度: 2354.5.2 大气压力 860-1060mbar 4.5.3 相对湿度 45-70%4.7外观4.7.1 进气歧管本体表面应光滑、无明显划伤、斑点、花丝、凹陷缩壁、变形、鼓包、毛刺、飞边、波浪刀痕等缺陷(表面玻纤丝在可认可范围内),颜色均匀一致;产品表面应清洁干净,应允许脱模剂及其他工艺辅助带来的轻微污染(焊接表面除外).;但不得有气泡、不溶杂质及影响产品性能的杂质存在。所有金属附件表面不得有锈迹,如果需要作防锈处理,必须处理.4.7.2 所有预埋件、热插件及焊接件不得有任何缺陷,所有装配部件必须做到装配正确,牢固。4.7.3 本体各部分焊接及附件焊接和热插,表面应平整,便于焊接,减少不良影响.4.7.4 各部件及附件焊接时,必须保证各件清洁,不得有异物或其他污染粘在焊接表面上。4.7.5 所有焊接最好在同一种材料及型号中进行,焊接位置、方向要正确,翻浆均匀、溶融均厚、焊接牢固无缝隙。4.8冷热交变试验 歧管经306小时,1206小时,8个循环(共96个小时)冷热交变试验后,不得有开裂、变形、发粘等现象发生;并应保证在此试验后,后续气密性、耐压力、螺母和衬套的拔出力等试验合格(非此试验造成不合格原因)。4.9 振动试验 歧管在振动试验中及试验后,不得有变形、损坏、裂纹、皱折、松动等现象产生,并应保证在振动试验后,后续气密性试验合格(非此试验造成不合格原因)。4.10 各嵌件脱拔力测试 1.焊接部件(本体各部分,各类塑料管接头)750N(100)。 2. 热插或预埋部件(各类衬套、螺套、管接头等金属部件) 19.6N 3. 管接头(如装配真空助力泵管接头)400N4.11 歧管本体气密性试验 歧管本体进行气密试验,0.5 bar,20下,泄漏不超过12.4cm3/ min;-0.5bar ,20下,泄漏不超过6.2cm3/min。4.12 最大压力试验 歧管在3 bar压力,20下,泄漏不超过48cm3/ min。4.13 静态爆破压力 歧管静态爆破压力要求9 bar。4.14 其他各类试验 进气歧管还必须进行以下试验,本厂应该积极配合主机厂做好以下试验1. 歧管总成(带油轨总成)气密性试验2. 各缸分配均匀性3. 发动机容积效率测试4. 性能检测/燃油消耗检测5. 衬垫的紧固及密封性检测6. 操纵性能测试7. 整车排放测试8. 发动机台架的热冲击试验9. 在发动机台架上的超速试验10. 在发动机台架上的全速全负荷试验11. 发动机台架耐久性试验12. 发动机道路可靠性试验5. 试验方法5.1 原材料检查包装符合规定要求,材料的产地、牌号符合规定的要求,检查料粒大小、色泽,质量保证书。并定期对产品各材质性能进行试验(如阻燃性等各类物理、机械、热和环境性能)。5.2 尺寸检查用高度尺、卡尺、深度尺、钢直尺、及检具、靠模、三座标等工具对进气歧管进行检验。5.3 形位检查可以通过定期对歧管模具的型腔表面及焊接面、 金属附件在模具中热插及预埋点位置的检查,或检验产品总成本身,来检验歧管的粗糙度、平行度、同心度。5.4 壁厚及焊接面检查将歧管从需要检查的截面或焊接面锯开,依据图纸及其他技术规定对其进行检验。5.5 外观检验利用灯光照射及直接观察,对进气歧管的表面、各焊接面、预埋及热插附件进行检验,目测表面及预埋面不得有划伤、拼接缝、杂质、气泡、飞边等其他缺陷;焊接面焊缝均匀、翻浆均匀、焊接厚度一致;金属件无锈迹等现象。5.6 冷热交变试验 5.6.1 将歧管固定在工装(靠模)上,放入湿热冷热交变试验箱。5.6.2在30下放置6小时,然后在120下放至6小时,共8个循环(共96个小时)。5.6.3试验后,取出歧管,观察外观不得有开裂、变形、发粘以及其他缺陷发生。 5.7 振动试验 5.7.1将歧管固定在工装上,将工装固定到振动试验台上。 5.7.2 依据标准 JISD1601-1995 对产品进行振动试验表3阶段振动频率Hz振动加速度m/s2试验时间 h上下左右前后7033或67704229033,67或1339011067或16711015067或16715020067或20020025067或20025030067,200或400300400200或400400 具体阶段依据图纸或顾客要求来决定, 进行单阶段或多阶段,以及哪个阶段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加速度。5.7.3 取出歧管,观察外观,不得有变形、损坏、裂纹、皱折、松动等现象产生。5.7.4 如果顾客有湿热振动三综合试验要求,按照顾客要求。5.8 各嵌件脱拔力测试 5.8.1 将歧管固定在工装上,将工装固定到拉力试验台上。 5.8.2 将辅助拉拔工装安装到需要试验的部件或部位。 5.8.3 进行拉力试验,将附件(焊接附件或热插附件,及其他装配附件)拔出或拉断,读取数值;或将附件的拉力数值超过额定值后,检查歧管和附件表面及连接触,有无裂缝和位移. 5.8.4 对需要检测的附件或位置逐个进行试验,记录数据和试验情况。5.8.5 型式试验时,脱拔力测试需要进行了冷热交变试验后的歧管上试验。5.9 歧管本体气密性试验 5.9.1 将歧管进行密封处理(留一进气口),安装在气密试验机上。5.9.2 以0.1bar/min 进行加压,歧管在0.5 bar压力,20下,读取数据,泄漏不超过12.4cm3/ min;在-0.5bar压力 ,20下,泄漏不超过6.2cm3/min。5.9.3 型式试验时,气密性试验需要进行了冷热交变试验后的歧管上试验。5.10 最大压力试验 5.10.1 将歧管进行密封处理(留一进气口),安装在压力试验台内。5.10.2 以0.1bar/min 进行加压,歧管在3 bar压力,20下,读取数据,泄漏不超过48cm3/ min。5.10.3 型式试验时,压力试验需要进行了冷热交变试验后的歧管上试验。5.11 静态爆破压力歧管静态爆破压力要求9 bar5.11.1 将歧管进行密封处理(留一进气口),放入爆破试验箱内。5.11.2 以0.1bar/min 进行加压,歧管在9bar压力,20下,检验有无爆炸或 继续加压直至爆炸,读取数据。6检验规则6.1 歧管须经厂品管部检验合格并出具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厂6.2 出厂检验内容为标准 4.3 4.4 . 4.5 4.7 4.11 。6.3 出厂检验抽样方法按GB/T2828.1-2003/ISO28591:1999中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检查水平为1级,合格质量水平必须达到AQL=6.5,其中4.3 尺寸检查每批5件,如顾客特殊要求,必须按顾客要求执行。6.4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认可定型时B)国家监督机构或顾客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时。C)对批量生产的产品,每1年进行一次型式试验 D)材料结构工艺有较大改进时,应进行型式试验E)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6.5 型式试验为本标准第4章规定的所有内容。(4.14 中其他试验,是需要顾客自己做的,做与否有顾客决定)。6.6 型式试验应在出厂合格同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数量不少于3件。6.7 歧管的型式试验必须每条都符合规定的要求,如出现任何一项不合格,则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复试,如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7标志、包装及贮存和运输7.1 标志在产品明显部位铸(贴)产品商标或工厂专用标记及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应注明下内容:a. 制造厂名及商标;b. 产品名称及型号;c. 生产日期、检验员工号。7.2 包装7.2.1 外包装箱上应注明: a.商标、制造厂名和厂址; b.产品名称、型号; c.装箱数量及重量; d.发货站、致货站; e. “小心轻放”,“请勿倒置”,“怕湿”等储运图示标志。 f. (如需要)通过“三C”认证的产品,按规定标贴好“三C”标志7.2.2 内包装应采取防潮措施,并保证运输途中在外包装内不窜动。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名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