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验仪器分析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本大纲适用于成人教育学院专科学生使用。随着医学检验基础理论和相关医学实验设备研制的快速发展,目前检验医学领域实验室或各类医院检验科、实验中心的大型、自动化、半自动化仪器日益普及。实验检查的精度、稳定性也在不断提高。为了全面了解医学检验仪器的分析技术原理、操作要点和临床应用,本课程专门选择了医学检验中各类有代表性的仪器,从技术原理入手,通过讲解、见习和操作,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类常用医学检验仪器的使用和临床价值,提高学生对新技术新设备的了解使用能力。为更好地开展医学检验、分析检验结果和完缮仪器应用中的质控与考评打下基础。二、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掌握常用医学检验仪器技术和应用;2.了解各种常用医学检验仪器的使用维护等;3.熟悉各种医学检验仪器的结果分析,能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三、时数分配章节授课内容授课时数实验时数第一章显微镜概述与光学显微镜33第二章自动生化分析仪33干化学分析仪3血气和电解质分析仪33第三章免疫自动化分析仪(沉淀反应部分)33免疫自动化分析仪(标记反应部分)30第四章微生物自动培养仪31微生物自动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及培养箱32第五章血液分析仪33血液凝固仪33尿液干化学分析仪33考试30总计3624四、考核要求按照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记忆、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理论考核占70%,题型为:1.选择题, 2.简答题, 3.问答题。实验考核占30%。第一章 显微镜技术与应用第一节 概述与光学显微镜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显微镜的基本知识、掌握显微观察的方式,熟悉显微镜的组成结构。课程内容一、光学显微镜基础知识1.显微镜的光学原理2.象差3.显微镜的技术参数二、显微镜的主要光学部件1.物镜 种类、符号2.目镜视场3.聚光镜三、显微观察方式1.明场观察BF2.暗场观察DF 3.相差观察PH)4.偏光观察PO 5.微分干涉观察DIC)6.浮雕相衬观察RC 7.荧光观察FL 考核知识点一、光学显微镜基础知识二、显微镜的主要光学部件三、显微观察方式考核要求一、光学显微镜基础知识熟悉显微镜的光学原理;掌握象差的定义、种类;掌握显微镜各技术参数的含义。二、显微镜的主要光学部件熟悉物镜的种类,了解物镜的符号;了解目镜的结构,熟悉目镜的视场;了解聚光镜的结构。三、显微观察方式掌握各种观察方式:明场观察、暗场观察、相差观察、偏光观察、微分干涉观察、浮雕相衬观察、荧光观察的原理及其特点、应用。了解各种荧光显微镜的结构,熟悉常用荧光染料。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数值孔径二、简答题:1象差的种类有哪些?2试述相差显微镜的原理及其特点?第二章 临床化学检验仪器和应用第一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的分析方法。熟悉连续流动式、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计算机系统及光学原理。了解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类。课程内容一、自动生化分析仪概念。二、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类。三、各类自动生化分析仪:连续流动式自动化分析仪特点、分类、结构、工作原理;离心式自动化分析仪特点、结构、工作原理;分立式自动化分析仪特点、结构、工作原理。四、自动化分析仪的计算机系统。五、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学原理。六、自动化分析仪常用的分析方法。考核知识点一、自动生化分析仪概念及种类。二、连续流动式自动化分析仪特点、分类、结构、工作原理。三、离心式自动化分析仪特点、结构、工作原理。四、分立式自动化分析仪特点、结构、工作原理。五、自动化分析仪的计算机系统。六、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学原理。七、自动化分析仪常用的分析方法。考核要求一、自动生化分析仪概念。熟悉:自动生化分析仪概念二、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类。了解: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不同分类依据三、各类自动生化分析仪:掌握: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熟悉:连续流动式、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四、自动化分析仪的计算机系统。熟悉: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计算机系统五、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学原理。熟悉: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学原理六、自动化分析仪常用的分析方法。掌握:自动化分析仪常用的分析方法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自动生化分析仪二、问答题:按反应装置的结构自动生化分析仪可分哪几类?分别有什么特点?第二节 干化学分析仪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干化学分析的理论基础。熟悉干化学分析仪定义;干化学试剂的构成及作用;胶片涂层技术的化学分析系统的原理。了解干式化学系统。课程内容一、干化学分析仪定义。二、差示电位法测定的原理。三、反射光度法:Kubellka-Munk理论、Williams-Clapper方程。四、干化学试剂的构成及作用。五、胶片涂层技术的化学分析系统的原理。六、VitrosDT 60 II干式化学系统1仪器的性能2仪器的技术指标3仪器运行条件考核知识点一、干化学分析仪定义。二、差示电位法测定的原理。三、反射光度法:Kubellka-Munk理论、Williams-Clapper方程。四、干化学试剂的构成及作用。五、胶片涂层技术的化学分析系统的原理。六、VitrosDT 60 II干式化学系统考核要求一、干化学分析仪定义。熟悉:干化学分析仪定义二、差示电位法测定的原理。掌握:差示电位法测定的原理三、反射光度法:Kubellka-Munk理论、Williams-Clapper方程。掌握:反射光度法原理四、干化学试剂的构成及作用。熟悉:干生化试剂的构成及作用五、胶片涂层技术的化学分析系统的原理。熟悉:胶片涂层技术的化学分析系统的原理六、VitrosDT 60 II干式化学系统了解:VitrosDT 60 II干式化学系统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干化学二、问答题:干化学测定方法主要有哪几类?其基于的方法或理论各为什么?第三节 血气分析仪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血气分析的基本原理;了解血气分析仪的构造和分析方法。课程内容一、概述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二、血气分析仪的基本原理三、血气分析仪的管道系统四、血气分析仪的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五、AVL COMPACT3 pH/血气分析仪考核知识点一、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二、血气分析仪的基本原理三、血气分析仪的管道系统四、血气分析仪的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五、AVL COMPACT3 pH/血气分析仪的简介考核要求一、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熟悉:利用血气分析参数来诊断患者酸碱平衡状态和呼吸功能了解:血气的发展简史二、血气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掌握:血气分析仪测定的基本原理(能斯特方程)熟悉:血气分析仪电极的测定原理三、血气分析仪的管道系统了解:血气分析仪管道系统的组成四、血气分析仪的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熟悉:血气分析仪的定标,样品的正确收集及规范的操作五、AVL COMPACT3 pH/血气分析仪的介绍了解:AVL COMPACT3 pH/血气分析仪的性能和技术指标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血气分析第四节 电解质分析仪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电解质分析的基本原理;了解电解质分析仪的构造和分析方法。课程内容一、概述常用的电解质的测定方法,电解质分析的临床应用 二、火焰发射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测定方法三、离子选择电极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测定方法四、AVL 9180系列电解质分析仪简介考核知识点一、概述常用的电解质的测定方法,电解质分析的临床应用 二、火焰发射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测定方法三、离子选择电极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测定方法四、AVL 9180系列电解质分析仪简介考核要求一、概述常用的电解质的测定方法,电解质分析的临床应用 了解:常用的电解质测定方法二、火焰发射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测定方法熟悉:火焰发射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了解:火焰发射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和测定方法三、离子选择电极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测定方法熟悉:离子选择电极法的基本原理;了解:离子选择电极法的基本结构和测定方法四、AVL 9180系列电解质分析仪简介了解:AVL 9180系列电解质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和测定方法 复习思考题问答题:火焰发射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第三章免疫自动化仪器分析第一节 免疫自动化仪器分析(沉淀反应部分)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免疫固相电泳的原理和应用。课程内容一、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技术 :散射免疫比浊分析、定时散射比浊分析、速率散射比浊分析、免疫透射比浊分析; 二、免疫固相电泳:半自动与全自动分析仪。考核知识点一、散射免疫比浊分析:灵敏、快速,适合与小颗粒复合物测定;二、定时散射比浊分析:减低检测误差;三、速率散射比浊分析:检测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四、免疫透射比浊分析:适合与大颗粒复合物测定;hCRP与CRP测定原理;五、特定蛋白测定六、免疫固相电泳: M蛋白与轻链测定。考核要求掌握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技术的原理,了解其实验注意事项。掌握免疫固相电泳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测定原理和临床应用。复习思考题一、叙述散射免疫比浊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学评价;二、叙述透射免疫比浊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学评价;三、叙述免疫固定电泳的原理和应用;四、叙述hCRP与CRP测第二节 免疫自动化仪器分析(标记免疫部分)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化学发光自动免疫分析及荧光免疫自动化分析的原理和应用。课程内容一、化学发光自动免疫分析 :分析原理、常用标记物、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二、荧光免疫自动化分析: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荧光偏振免疫测定、 荧光酶免疫分析。考核知识点一、化学发光自动免疫分析 :灵敏度最高、发光底物AMPPD、磁性颗粒(Micro-beads);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长寿命荧光、时间分辨;三、荧光偏振免疫测定:偏振光、均相测定;四、荧光酶免疫分析:发荧光底物,发色底物。考核要求熟练掌握化学发光、荧光免疫自动免疫分析的原理、常用标记物和分析类型,了解其应用。复习思考题一、叙述发色底物、发色底物和发光底物的种类和评价;二、叙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和基本原理;三、叙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原理;四、叙述荧光偏振免疫测定的原理和特点。第四章 临床微生物检验仪器第一节 微生物自动血培养仪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血液及无菌体液培养相关自动化仪器原理;根据检测原理的自动血培养仪分类;自动血培养仪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自动血培养仪使用。熟悉自动血培养仪的性能特点。了解微生物自动化检测系统的常见故障及维护;微生物自动化检测系统的进展。 课程内容一、常用血液及无菌体液培养自动化仪器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自动监测培养基(液)中的混浊度、pH值、代谢终产物CO2的浓度、荧光标记底物或代谢产物等的变化,定性地检测微生物的存在。二、根据检测原理的不同分三类:1以检测培养基导电性和电压为基础的血培养系统: 血培养基中因含有不同电解质而具有一定导电性。微生物在生长代谢的过程中可产生质子、电子和各种带电荷的原子团(例如在液体培养基内CO2转变成CO3),通过电极检测培养基的导电性或电压可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2应用测压原理的血培养系统:许多细菌生长过程中,常伴有吸收或产生气体现象,如很多需氧菌在胰酶消化大豆肉汤中生长时,由于消耗培养瓶中的氧气,故首先表现为吸收气体。而厌氧菌生长时最初均无吸收气体现象,仅表现为产生气体(主要为CO2),因此可利用培养瓶内压力的改变检测微生物的生长情况。3采用光电原理监测的血培养系统: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自动血培养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终代谢产物CO2,引起培养基pH及氧化还原电位改变。利用光电比色检测血培养瓶中某些代谢产物量的改变,可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根据检测手段的不同,这类自动血培养系统又可分成四类。 BioArgos系统; BacT/Alert系统; Bactec9000系列; Vital系统该系统采用同源荧光技术来监测微生物的生长。三、自动血培养仪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自动血培养系统主要由培养系统和检测系统组成。有 培养瓶 培养仪 数据管理系统。培养系统包括培养基、恒温装置和震荡培养装置。具有培养基营养丰富,检测灵敏度高,检出的时间短,检出病原菌的种类多,抗干扰能力强、污染明显减少等特点。检测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对血培养实施连续、无损伤瓶外监测四、自动血培养仪使用 血培养样品的采集方式、采集次数和采集部位(何时采集血液标本、采集何部位的标本、采集的量、采集的频次等)五、自动血培养仪的性能特点培养基营养丰富以连续、恒温、振荡方式培养培养瓶多采用不易碎材料制成采用封闭式非侵入性的瓶外监测方式自动连续监测阳性结果报告及时,并经打印显示或报警提示培养瓶多采用双条形码技术培养瓶可在随时放入培养系统并进行追踪检测数据处理功能较强设有内部质控系统 常用血液及无菌体液培养自动化仪器配套血培养瓶的分类和应用范围(成人瓶、儿童瓶、加抗感染药物中和剂瓶以及结核培养瓶等)六、自动血培养仪常见故障及维护温度异常瓶孔被污染数据管理系统与培养仪失去信息联系或不工作仪器对测试中的培养瓶出现异常反应考核知识点一、常用血液及无菌体液培养自动化仪器的原理二、根据检测原理的自动血培养仪分类三、自动血培养仪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四、自动血培养仪使用考核要求一、常用血液及无菌体液培养自动化仪器的原理临床常用血培养仪的原理二、根据检测原理的自动血培养仪分类掌握(1)以检测培养基导电性和电压为基础的血培养系统(2)应用测压原理的血培养系统(3)采用光电原理监测的血培养系统三、自动血培养仪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掌握自动血培养系统主要由培养系统和检测系统组成。常用血液及无菌体液培养自动化仪器配套血培养瓶的分类和应用范围四、自动血培养仪使用 掌握血培养样品的采集方式、采集次数和采集部位(何时采集血液标本、采集何部位的标本、采集的量、采集的频次等)复习思考题一、自动化血培养仪的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二、自动化血培养检测和分析系统按检测原理可分为哪几类?三、检测培养基导电性和电压为基础的血培养系统工作原理。四、应用测压原理的血培养系统工作原理。五、采用光电原理监测的血培养系统,按检测手段分为哪几类?六、BacT/Alert自动血培养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七、Bactec自动血培养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八、Vital自动血培养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九、BACTEC9000系列自动血培养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十、自动血培养仪有哪些性能特点?十一、简述自动化血培养系统常见故障及维护。第二节 微生物自动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及培养箱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的工作原理;微生物自动药敏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熟悉常见的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系统;电热恒温培养箱、CO2孵箱和厌氧培养箱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与功能及使用方法。课程内容一、细菌数码鉴定原理(将细菌生化反应结果的符号模式转变为数学模式的编码技术)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检测原理 自动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使用药敏测试板(卡)进行测试,其实质是微型化的肉汤稀释试验。三、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1.测试卡(板)是系统的工作基础,各种不同的测试卡(板)具有不同的功能。各测试卡(板)上都附有条形码,上机前经条形码扫描器扫描后可被系统识别,以防标本混淆。2.菌液接种器 配有自动接种器,仪器一般都配有标准麦氏浓度比浊仪,操作时只需稀释好的菌液放入比浊仪中确定浓度即可。3.培养和监测系统 测试卡(板)接种菌液后即可放入孵箱/读数器中进行培养和监测。监测系统每隔一定时间对每孔的透光度或荧光物质的变化进行检测。快速荧光测定系统可直接对荧光测试板各孔中产生的荧光进行测定,并将荧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数据管理系统将这些电信号转换成数码,与原已储存的对照值相比较,推断出菌种的类型及药敏结果。4.数据管理系统 保持与孵箱/读数器、打印机的联络,控制孵箱温度,自动定时读数,负责数据的转换及分析处理。当反应完成时,计算机自动打印报告,并可进行菌种发生率、菌种分离率、抗生素耐药率等流行病学统计。有些仪器还配有专家系统,可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提示有何种耐药机制的存在,对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解释性”判读。四、临床常见的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系统1.VITEK系统2.MicroScanWalk/Away系统3.PHOENIX系统4.SENSITITREARIS系统5.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电热恒温培养箱结构和原理五、电热恒温培养箱、CO2培养箱、厌氧培养箱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使用使用考核知识点一、细菌鉴定原理 微生物数码鉴定原理:生化反应结果的符号模式转变为数学模式的编码技术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检测原理 自动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使用药敏测试板(卡)进行测试,其实质是微型化的肉汤稀释试验。分析得到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并根据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委员会。以前称NCCLS(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得到相应敏感度:敏感“S”、中度敏感“MS”和耐药“R”。三、CO2孵箱和厌氧培养箱特殊气体环境生成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点考核要求一、细菌数码鉴定原理掌握细菌生化反应结果的符号模式转变为数学模式的编码技术二、常用细菌自动化鉴定仪的检测原理掌握不同科细菌及不同群细菌常用的鉴定系统,如碳水化合物发酵系统、糖类同化试验或发酵抑制试验、酶试验等三、电热恒温培养箱、CO2孵箱和厌氧培养箱的使用方法熟悉、常用CO2孵箱和厌氧培养箱特殊气体环境生成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和注意点复习思考题一、简述细菌数码鉴定的原理二、以ATB、VITEK和BD PHOENIX鉴定系统为例,简述细菌自动鉴定系统的原理及药敏分析系统工作原理。三、简述CO2孵箱和厌氧培养箱特殊气体环境生成的原理四、厌氧培养系统的基本构成如何?简述厌氧培养系统的工作原理。五、在厌氧培养系统中,常用于厌氧菌培养的最佳气体组成的成分如何?其催化除氧系统由那三部分组成?其作用如何?六、在厌氧培养系统中,自动连续循环换气系统的作用是什么?其循环预设几个阶段?第五章 临床血液尿液检验仪器第一节 血液分析仪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三分类血液分析仪的原理,掌握血液分析仪的相关参数、图形及临床应用。了解血液分析仪的新技术。课程内容一、血细胞分析仪的概述二、红细胞检测 检测方法;红细胞直方图;临床意义。三、白细胞检测 检测方法;白细胞直方图;临床意义。四、血小板检测 检测方法;血小板直方图;临床意义。五、血红蛋白检测红细胞平均指数 检测方法;血红蛋白散点图;临床意义。六、网织红细胞检测 检测方法;网织红细胞散点图;临床意义七、血液分析仪新技术 VCS技术;MAPSS技术;过氧化物酶技术;单克隆抗体检测;核酸荧光染色八、血液分析仪的发展趋势考核知识点一、自动血液分析仪原理二、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相关参数、直方图、散点图考核要求一、掌握电阻抗测定的原理二、掌握自动血液分析仪相关参数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三、掌握自动血液分析仪直方图的分析四、熟悉自动血液分析仪散点图的分析五、熟悉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各种技术原理六、了解血液分析仪的发展趋势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RDW二、问答题:1试述VCS技术的原理?2试述红细胞直方图在贫血中的应用?第二节 血液凝固仪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止凝血的基本原理,掌握血凝仪的工作原理、检测参数及临床应用,了解血凝仪的常用试剂及血凝仪的发展趋势。课程内容一、止凝血的基础理论1.正常止凝血机制 血管壁止血作用;血小板止血作用;血液凝固作用;凝血因子的种类和特性;正常凝血机制2.抗凝系统 抗凝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纤溶系统 纤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二、血凝分析仪的发展1.血凝仪的现况2.血凝仪的发展趋势3.凝固实验的基本原理 三、血凝分析仪的应用1.检测出血性疾病2.检测血栓性疾病3.手术前止血功能的判断4.临床用药的监测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检测四、常用血凝试剂考核知识点一、止凝血的基础理论 止凝血;抗凝;纤溶二、血凝仪的基本原理三、血凝仪的应用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手术前应用;临床用药的监测;DIC考核要求一、止凝血的基础理论掌握血管壁止血作用、血小板止血作用、血液凝固作用、凝血因子的种类和特性及正常凝血机制掌握抗凝和纤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二、血凝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掌握凝固实验的基本原理: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免疫法了解血凝仪的发展趋势三、血凝分析仪的应用熟悉血凝指标在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DIC、手术前、临床用药的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四、常用血凝试剂了解常用血凝试剂的种类和特点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INR、标准血浆二、简答题:1目前血凝仪检测的基本原理有哪些?2试述APTT检测结果的临床应用?第三节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尿常规检测的内容,掌握干化学分析仪的检测参数的原理和应用。了解尿液检测的现况和进展。课程内容一、尿液分析产品的分类和现状1.历史2.现状二、尿液干化学1.仪器的结构与组成2.干化学分析仪的基本原理3.干化学分析仪相关参数的基本原理4.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的方法学评价三、尿液整体化检测的发展和展望1.进展尿液检测的发展方向;现存问题及近期解决问题2.展望尿液整体化分析模式考核知识点一、尿液常规检查二、尿液干化学检测三、尿液检查的现况和进展和展望考核要求一、尿液常规检查掌握尿液常规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二、尿液干化学掌握尿液干化学的概念;掌握干化学分析仪所检测参数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熟悉干化学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三、熟悉尿液检查的现况和进展和展望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干化学试纸条二、问答题:1.试述干化学检测的特点?2.何为尿液的整体化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秀山非遗课件
- 新解读《GB-T 30748-2014旋转式压片机》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同步知识点与语法训练 unit3 section A (学生版)
- 新解读《GB-T 12022-2014工业六氟化硫》
- 重庆宠物蚂蚁吃西瓜课件
- 建筑施工-安全培训课件-建筑施工消防安全
- 世界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一)-2023年中考地理高频考点复习(原卷版)
- 老年人自救互救知识培训课件
- 重力除尘工作原理
- 《英语小说选读》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2025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 2025-2026人教版(2024)物理九年级全册教学进度表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学校成绩分析报告
- 2025版房地产抵押按揭续贷合同
- 《国际中文教育概论》课件全套 第1-12章 从对外汉语教学到国际中文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前瞻
- (研究生)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ppt教学课件(完整版)
- 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检修规范
- 屈光不正的处方原则讲义
-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知识点汇总
- 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