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迟到被拒-体现程序公平_第1页
高考迟到被拒-体现程序公平_第2页
高考迟到被拒-体现程序公平_第3页
高考迟到被拒-体现程序公平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迟到被拒 体现程序公平程序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的阶梯,这架梯子不能不用,不能让它“横着放”上海一名考生因迟到两分钟,耽误了进考场。考生母亲的下跪哀求,唤起了众多同情:高考,一辈子的事,迟到了两分钟而已,怎么不能网开一面呢?有人得出了“规定太冰冷了,不够人性化”的结论;也有人反对:规则就是规则,应该严格执行,不能随意开口子,否则还有什么严肃性可言呢?人性化PK严肃性,这场争论想必让许多人感到是非模糊。好像说得都有道理!到底该怎么看呐?在笔者看来,两者没有矛盾,让它俩打一架,有点关公战秦琼了。什么叫人性化?在规则制定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规则涉及的最广大对象的利益,追求社会效果的最优化。可以对弱势群体比如残疾考生等做出适当照顾,但最终目的是确保起点公平和程序公平,不使某个人的权益凌驾于其他任何人之上,这是最根本的人性化。具体到这件事来说,高考,谁都不允许迟到,这既是考试秩序的需要,也是防止舞弊的需要。入场时间准考证上印得很清楚,并且富有弹性地把迟到下限定在了15分钟。比规定时间晚了17分钟照样进场,这对其他考生公平吗?人性化和严肃性没有矛盾,有矛盾的是“任性化”。任性化,就是随意解释规则、随意执行规则。今天为自行车坏了网开一面,明天就可能为说情递条子而破例。两分钟可以进,五分钟呢?十五分钟呢?口子一开,找个支撑“破例”的借口还不容易?规则于是便废。为个人理由而随意改变规则,为害极大。程序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的阶梯,这架梯子可不能废弃,不能让它“横着放”呀!有人建议,开设专门的迟到考场,笔者认为,大可不必。虽曰爱之,实则害之。应该让孩子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在制度上纵容他。如此重大的人生节点,怎么能不做预案、不打提前量呢?证件、车况、墨水充足度、精神状态,都属于个人责任范畴,必须预先调至最佳,这是不言而喻的事。人必须学会为自己的疏忽承担责任。高考虽重,还能重来,够幸运了。每年都会有若干个考生在规定的截止入场时间后到达考场,这是必须被严格阻挡在考场外的,哪怕只迟到了一分钟,也不得入场考试。所以,考生和家长最好应当提前熟悉考点环境、估算出行时间,同时充分考虑道路拥堵情况,尽量提前出行,提前到达。考生应当在考前准备充裕的时间调整状态,以便在考试中能有出色发挥。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别人都能准时到,你为什么迟到?据6月9日燕赵都市报报道,6月8日下午,在上海华东模范中学考点外,一名考生迟到了2分钟,不能进入考场。考生的妈妈又是求情又是下跪,考生还差点做出过激行为。最终,考生还是未能参加考试。相信看到这条消息的人,都会为这名考生被拒之考场门外而深表遗憾和同情,因为这毕竟是决定考生前程和命运的关键时刻。许多人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认为高考关系到考生的命运,应该多一些灵活性,多一些人性化,迟到2分钟不让入考场,这未免缺乏人情化。但我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切影响高考公平的规则都不容侵犯。打破规则就意味着对其他考生的不公平,还会影响正常的考试秩序。现在,似乎所有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都爱与“人情”搭界,面对各种规章制度,在人们总习惯于以人情通融的惯性中,偶然遇到铁面无私、严格执法者,就自然会被冠之为“没人情味”,即使在天天喊法治的今天,一遇事就都会讲人情靠通融,应该说这种习惯阻碍着我国的法制建设。可喜的是,我国高考这块阵地目前还算是一块净土,规则不折不扣得到执行。而把迟到考生拒之考场门外的考试工作人员与其说无情,不如说是忠于职守、严格考试制度。6月8日下午是外语科目的考试,有英语听力题,按照考生规则必须在14时45分前准时进入考场。是制度就要执行,如果迟到2分钟可以入内,那么迟到3分钟、5分钟难道就不应入内吗?以次类推,那迟到的似乎都应该进入考场,而制度也就可以不要了。因此,这一规则看似无情,却维护了大多数考生和整个社会的利益。我们对那些因为迟到而被拒门外的考生深表同情和惋惜的同时,更应当向“铁石心肠”的考场工作人员致以敬意。东方网6月9日报道:8日下午,上海华东模范中学考点外,一名高考学生比规定入场的时间迟到了2分钟,不能进入考场。考生的妈妈拼命求情,甚至向工作人员下跪,但仍遭到拒绝。最后,考生错过了这场考试。有目击者发微博表示,下午英语考试,一名学生在2点47分到达考场,原因是“半路上自行车坏了”。由于考场规定2点45分前考生必须进入考场,因此工作人员以考生迟到为由不允许其进入。随后,考生的母亲反复向工作人员求情,最后甚至下跪请求放行,仍遭到拒绝。考生一时心急,爬上校门,后被拦下。最后,考生错过了这场考试。事发后,“迟到2分钟错过高考”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对于考生的遭遇,不少网友都表示“遗憾”、“难过”,对考生母亲的下跪行为表示“痛心”。有网友说,英语考试虽然比较特殊,3点开始要考听力,就算考生在2点47分进入考场,听力没有开始,也不会影响其他考生。也有网友认为,既然有备用考场,完全可以让考生在备用考场里考试。一名网友在得知此事后表示,“规矩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都不外乎人情了,更何况是制度!”这名网友表示,考场的工作人员应该网开一面,让考生参加考试。对此,一些网友表示认同,认为只要在3点前进入考场不会影响到其他考生。但也有网友持否定的观点。知名作家六六在其微博上表示,“看了很多关于对迟到两分钟母亲下跪的评论,有人认为不近人情应网开一面。我不这样认为。一方面我们追求公平契约,一方面却以人情处理问题。两分钟可放,五分钟呢?十分钟呢?你觉得可接受的底线在哪里?制度靠大家遵守。自己的意外和失误不应由他人买单,一年的早迟对一生无大影响,祸福难料看心态。”截至记者发稿前,根据网上的一项“考生迟到2分钟被禁高考,该不该通融?”的投票结果显示,36.7%的网友认为“应让考生进场,考场也需人性化”;41%的网友则表示“坚决挡在门外,无规矩不成方圆”;另有19.9%的网友投票给“应让考生进场,但以其他方式惩罚,如减分”;4%的人表示“说不清”。迟到的代价有多大?昨天高考的最后一场考试,有考生因为迟到两分钟,痛失今年高考。同时,迟到两分钟,监考老师到底该不该放学生进考场,也引发争议。(6月9日新闻晨报)该考生迟到的原因,说是“自行车出了小故障”,其实是考场规则意识不强。准考证上说得明明白白,外语考试必须在2点30分之前进入考场,2点45分考生禁止进入考场。已经2点47分了,考生依然没有紧张。当老师拦住不让他进校门,表示迟到不能进考场时,考生还很镇定,“不是3点考试吗?”他认为,3点考试,2点47分到场还来得及。所以该考生的要命之处是,他忽视了“外语考试必须在2点30分进入考场,2点45分考生禁止进入考场”的规则。孟子告诫,“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莱蒙特强调,“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规矩就是规则。没有规则,就没有秩序,没有法度,就没有人类社会。规则必须是刚性,无例外,才能一视同仁,才有生命力和说服力。执行规则必须禁止个人裁量权,才能避免徇私舞弊。母亲下跪,考生爬门,都能理解和谅解,但是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个人没有打破集体规则的权利。考场规则,不能因母亲下跪和考生失误而随意变通。有人认为,这位考生只是迟到2分钟,学校应该人性化操作;而且2点45分只是试听,考试还没有正式开始,应该放他进去。其实这就是中国人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也是中国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社会基础。处处都要人性化,规则便走投无路,法律便寸步难行。甚至有人说,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意思是执法者应该灵活掌握。这种念头就是为无法无天者打擦边球提供机会。如若迟到2分钟不要紧,那3分钟要不要紧?4、5分钟、15分钟呢?有人认为,可以启用备用考场,不要影响他人考试就行。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启用备用考场,这也是考场规则的一部分。备用考场,只是针对正常时间进入的考生、遇到突发情况才可使用,而迟到的考生不能使用。设想,如果迟到的考生都可使用备用考场,那么未来的考试中,迟到者会越来越多。因为迟到者没损失,考场规则更受藐视。有人认为,外语3点钟开考,“必须在2点30分之前进入考场,2点45分考生禁止进入考场”这规则不合理。其实这是关于制定规则和执行规则的两个话题。规则不合理,任何人都有权利向制定规则的机构部门反映情况,陈述理由,建议或呼吁修改规则。但是规则在修改之前,任何人都得认真遵守,不得有“人性化操作”的“反规则”、“潜规则”要求。何况,规则的合理与否,需要修改与否,还有一个形成共识的过程,个人的想法未必全面且合理。今年高考,上海华东模范中学考场门前,有一名考生迟到2分钟被拒绝进门,其母亲下跪求,情但铁门最终没能为她的孩子打开。这一简单的迟到事件,因考生母亲在大庭广众下跪而升级,也因高考迟到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去年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一考生因迟到15分钟被阻止进入考场,回到宿舍后即跳楼身亡,至今横尸校园的照片还挂在网上。我们应该谴责什么呢?是没有时间观念的考生?还是不珍惜生命的孩子?或是不通人情的考官?或是逼人做出极端行为的高考制度?在人们的争论中,更多的人倾向于制度应该严格遵守。这当然是对的,但是这个关系到几亿人的制度,有谁知道是怎样制订的?是一些官员拍脑门想出来的,还是经过了系列周密的科学论证?为什么迟到15分钟可以入场而16分钟就不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