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筑规划类.doc_第1页
(二)建筑规划类.doc_第2页
(二)建筑规划类.doc_第3页
(二)建筑规划类.doc_第4页
(二)建筑规划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建筑规划类地图学(Cartograph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11C01Y学 分:3 总 学 时:51 学时分配:讲课26,自主学习17,实训8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无二、 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地图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1、地图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5学时)掌握地图学的科学概念与分支、地图的特性和构成要素、地图的分类,了解地图的功用、测制地图的概念、大地水准面、地面点位的确定、地图的成图方法。 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0学时)掌握国家基本地形图的特点、比例尺系列、主要用途,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概念和分带方法,地理坐标网和高斯平面坐标网,分幅编号,等高线的种类;等高线的勾绘。 3、 地图投影(10学时)理解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变形、变形椭圆、变形种类;地图投影变性质和构成方法分类;理解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等投影方式的特点、构成原理、变形分布规律、应用、图形判别。 4、地图符号系统(12学时) 掌握地图符号及其构成;地图上显示点状分布要素的方法;地图上显示面状分布要素的方法(类型图、区划图法、范围法);掌握地图上显示地形要素的方法(等高线法),了解分层设色法。地图上显示线状分布要素和事物移动的方法;了解地图上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定域统计图法。分级统计图法。定位统计图法)和常用的统计图形(柱状图、条状图、曲线图、塔形图、结构图、玫瑰图等)。理解地图注记(注记的字体、字级、颜色;注记的排列和配置)。 5、地图概括(4学时) 了解地图概括的意义。理解地图概括的实质、比例概括和目的概括、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了解地图概括与地图精度的关系。 6、 地图应用(10学时) 初步掌握机助制图与遥感制图方法。了解地图量算(在地形图上求算点位和高程、确定直线方向:方位角;三北方向;量测坡度;测定长度、面积等);掌握野外填图方法(简易测距法。罗盘仪的使用。地形图定向。确定图上站立点位置。野外填图)。四、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自主学习、课堂讨论、课堂作业,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逐步从课堂讲授为主转到电化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3、加强实践环节,作业论文与集中实习相结合。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根据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采用不同考核方式,进行分阶段成绩评定。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的难易程度确定一定成绩比重,。六、教材及参考书目1、推荐教材:新编地图学教程,蔡孟裔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目:地图学,张力果,高等教育出版社撰写人:叶明 审核人:杨晓平测量学(Survey) 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11C02A学 分 数: 2.5 总学时: 51 学时分配:讲课34,实验11,上机6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管理专业先修课程:无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达到:1)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能正确使用常规的测量仪器和工具;3)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4)能应用地形图和有关资料进行地理分析和应用;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目,教学安排上注重理论和实践密切配合,以利达到教学目的。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一) 测量学的任务及基本概念(2学时)掌握:测量的基本概念、任务、内容体系。(二) 水准测量 (3学时)掌握: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施测程序,高差闭合差的调整;(三) 角度测量 (10学时)掌握:测角原理,读取方法,测角方法,仪器操作方法;角度测量内业外业一般过程。(四) 距离测量 (8学时)掌握:钢尺的精密丈量及其成果整理,视距测量,三北方向定义,方位角定义。(五) 测量误差的基础知识 (2学时)了解:误差定义、分类、特性;算术平均值;中误差;误差传播定律;测量精度的分析。(六) 小地区控制测量 (9学时,) 掌握:建立控制网的原则,方式和作用,闭合导线,附合导线的计算,。(七) 地形图的测绘 (7学时)掌握:比例尺精度,等高线原则,等高线表示基本地貌,平板仪的使用,碎部测量。(八) 地形图的应用 (4学时)掌握:分幅与编号,图廊与坐标格网,地物、地貌的识别要领,测定图上点位的地理坐标,直角坐标和高程,了解:测定汇水面积,计算填挖土方量。(九) 拨地测量、测设的基本工作 (3学时)了解:拨地测量、测设的原则,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高程,平面点位一般方法。(十)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测量 (2学时)了解: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的形式、特征、布置原则,民用建筑物定位。(十一)GPS全球定位系统简介 (1学时) 了解:GPS坐标系统,GPS定位原理,GPS测量的实施。四、教学方法1、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实验和实习,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2、 逐步从课堂讲授为主转到电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3、 加强实践环节,重视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实验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根据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采用不同考核方式,进行分阶段成绩评定。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的难易程度确定一定成绩比重。六、教材及参考书目1、 推荐教材:测量学(4版) 合肥工业大学等四校合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目:地籍测量学七、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测量学(Surveying)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测量学课程编号:111C02A课程总学时:51实验学时:17课程总学分:2.5实验学分:0.5开设实验项目数目:10一、实验教学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巩固和验证测量学理论知识,进一步认识常规测量仪器构造和性能,掌握测量仪器的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和检验校正方法。同时通过亲手操作与观测成果的记录、计算及数据处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大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二、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项目简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水准仪的使用操作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熟练掌握12水准测量操作水准测量外业与内业熟练掌握13经纬仪的使用操作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熟练掌握14经纬仪角度测量操作测回法观测法测量水平角、熟练掌握25经纬仪角度测量操作全园方向观测法测量水平角熟练掌握26角度测量操作应用经纬仪进行竖直角测量熟练掌握17距离 视距测量操作应用钢尺进行精密丈量熟练掌握28测设水平角与水平距离操作应用经纬仪、钢尺等进行水平角与水平距离的测设熟练掌握29地形测绘操作经纬仪、小平板仪测绘地形熟练掌握210地形图应用、内业操作运用所学测量知识,对地形图的等高物、地物,地貌等进行分析熟练掌握3三、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主要根据学生完成实验课程学习任务的情况(实验态度、实验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实验报告编写等),进行实验课程成绩的评定。四、实验教材与参考书1、实验教材:测量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房地产测量 杭州大学出版社本大纲主撰写人:叶明 审核人:杨晓平 2004年10月18日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Architectural Graphing)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11Z01Y学 分 数:4 总学时:68 学时分配:讲课51,自主学习17适用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先修课程:无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是建筑规划类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本课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三维空间想象及分析能力和二维平面图纸表达能力。教学的主要任务:首先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培养和提高他们空间几何问题的平面分析和图解能力;其次通过对基本建筑制图规范的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的研究任务及内容简介(1学时)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及学习方法,介绍中国古代制图成就。 2、制图基本知识(1学时)掌握线型、字体、尺寸标注的有关规定;理解国家标准建筑制图标准;掌握几种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了解徒手作图的重要性。3、投影的基本知识(2学时)了解投影的基本概念,投影法的分类和在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方法;掌握平行投影的特性;理解采用三面投影的必要性;掌握三面投影的投影关系及特点。分析和绘制出基本形体的和组合形体的投影图。4、点的投影(2学时)掌握点在两投影面体系和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规律和标注方法;掌握点的投影与坐标的关系,并掌握其作图方法。5、 直线的投影(2学时)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画法及特性;掌握求一般位置线段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倾角的方法;掌握点分线段与其投影的“定比关系”的概念及其作图方法;掌握平行、相交、交叉两直线的投影特性及其判别方法。6、平面的投影、旋转法(4学时)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及判定;掌握投影面垂直面的积聚投影特点和用途;掌握在平面上求作直线和定点方法;掌握在平面上的特殊位置线的作图方法;了解和掌握旋转法的原理和规律。7、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6学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相交、垂直关系的几何条件及其投影特性,及已知其投影判别出它们的空间位置;掌握过平面外一点或一直线分别作出已知平面平行、垂直和相交的直线或平面的方法;掌握平面的积聚投影特性,解决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交问题;掌握求解点、直线、平面之间关系综合问题的方法;了解表示平面的迹线方法。理解换面法的原理、特点和两个基本原则;掌握一次换面和二次换面的作图法。8、曲线与曲面(4学时) 掌握常用曲线的特点及投影画法,以及在曲面上定点、作线的作图方法;了解非回转直纹曲面和螺旋面的形成及其作图方法,。9、截交线和相贯线 (6学时)了解截平面、截交线和断面含义;掌握用“线面交点法”求平面体的截交线;了解常见曲面体截交线的形成及形状;掌握用“素线法”和“纬圆法”求曲面体的截交线。掌握常规方法求相贯线及判别相贯线和外形轮廓线的可见性。10、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2学时)掌握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和建筑详图的读图和规范的绘制方法。11、轴测投影 (2学时)了解轴测投影图的形成、性质及作用;掌握正等轴测图和正面斜二等轴测图特点及其作图方法;掌握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轴测图画法;了解正二测、正三测和水平斜轴测的特点。12、阴影的画法(8学时)了解点、线、面阴影的基本理论,掌握建筑细部及曲面体的阴影求法13、透视图的画法(6学时)了解点、线、面透视的基本理论,掌握两灭点透视及一灭点透视的作图方法;掌握透视图中常用的几种简捷作图方法及圆的透视作法。14、透视阴影(6学时)了解透视阴影的形成、方式和作用;掌握透视图上光线灭点的特性;掌握当画面光线平行和画面相交光线下的透视阴影的特点和求法。四、教学方法本课程的3/4总学时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并结合课堂讨论,按内容和进程布置习题作业。另外的1/4总学时里布置大型作业小型建筑的测绘与表达,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和完成,教师课外辅导,目的是让学生的课堂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进一步的巩固。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序号考核方式成绩比重(%)1课堂讨论10%2大型作业40%3期末考试50%4成绩总评100%六、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建筑制图(第四版) 何斌 陈锦昌 陈炽坤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建筑制图习题集(第四版)主要参考书目: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中国建工出版社建筑制图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主编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国计划出版社建筑初步 中国建工出版社撰写人:蔡丽 审核人:葛勤奋美术1(Fine Arts(1)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11Z02A学分数:3 总学时:85 学时分配:讲课17,实训68适用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先修课程:无二、教学目的、任务: 素描是一种艺术形式,又是一门科学。它是建筑设计、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研究客观世界一切造型本质的科学。它不是画工程图、说明图,他需要艺术的地认识,艺术地表现设计者对对象的形象感受,要有表现力,要有自我的选择和艺术的形式美。我们通过按程序进行素描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训练学生掌握形体的造型规律,正确地观察、分析与表现对象的透视、形体比例、明暗、质感与空间感等,从而为学生以后建筑设计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素描教学应有科学性、系统性,应逐步深入,并将临摹与写生相结合,课堂讲课示范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以短期作业为主。1、素描基础理论、基础用笔用线(6学时)。2、几何形体写生。重点讲述比例、结构、透视规律,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体积感(20学时)。3、静物写生。其目的是研究生活中静止的、各种各样的不同物体在光的作用下的各种变化,加强学生对于各种不同形体、结构、质感的了解(40学时)。4、建筑风景写生。重点讲述空间、整体、透视在风景绘画中的应用(19学时)。四、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要把握理论的系统性和重点、难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法。同课教师之间应做到教学要求统一。课堂教学是教师全部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每节课都要争取最佳效果。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接受理解,记忆等认识规律,讲课要突出重点。阐明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并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原则;课上辅导要使理论指导与课堂示范相结合,方式要多样化,注意引导,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学生作业要按时收,及时批改和讲评。对普遍性问题要及时小结,议论改进方法。评图时除画面效果外还要注意理解程度。要保证课外训练时间,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的课外作业。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根据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及考试状况综合评定。90分以上,画面完整,色彩关系正确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空间感、体积感良好。80分-90分,画面完整,素描关系正确。70分-80分,画面完整,素描关系有欠缺。60分-70分,画面完整,素描关系有较严重错误。60分以下,画面不完整,素描关系有较严重错误。六、推荐教材:几何形体写生、静物写生七、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美术1(Fine Arts(1)实训(实操)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美术1课程编号:111Z02A课程总学时:85实训(实操)学时数:68课程总学分:3实训学分:2实训(实操)项目数:3一、实训(实操)目的与基本要求素描是一种艺术形式,又是一门科学。它是建筑设计、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研究客观世界一切造型本质的科学。它不是画工程图、说明图,他需要艺术的地认识,艺术地表现设计者对对象的形象感受,要有表现力,要有自我的选择和艺术的形式美。我们通过按程序进行素描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训练学生掌握形体的造型规律,正确地观察、分析与表现对象的透视、形体比例、明暗、质感与空间感等,从而为学生以后建筑设计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二、实训(实操)项目内容、能力标准和学时分配序号项目名称实训类型主要内容应达到的能力标准学时分配1基础练习综合训练线条、明暗可以独立了解线条、明暗的应用。62素描几何体综合训练素描几何体的写生可以独立完成素描几何体的写生,画面完整,色彩关系正确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能够掌握各种素描静物的表现方法。303素描静物综合训练素描静物可以独立完成素描静物写生,画面完整,素描关系正确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能够掌握各种静物的素描表现方法。32三、使用教材与参考书几何形体写生、静物写生四、考核方式与标准:根据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考核。90分以上,画面完整,素描关系正确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空间感、体积感良好。80分-90分,画面完整,素描关系正确。70分-80分,画面完整,素描关系有欠缺。60分-70分,画面完整,素描关系有较严重错误。60分以下,画面不完整,素描关系有较严重错误。本大纲主要撰写人:周暾审核人: 葛勤奋 2004年9月美术2(Fine Arts(2)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11Z03A学分数:3 总学时:85 学时分配:讲课17,实训68适用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先修课程:无二、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 素描是一种艺术形式,又是一门科学。它是建筑设计、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研究客观世界一切造型本质的科学。它不是画工程图、说明图,他需要艺术的地认识,艺术地表现设计者对对象的形象感受,要有表现力,要有自我的选择和艺术的形式美。我们通过按程序进行素描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训练学生掌握形体的造型规律,正确地观察、分析与表现对象的透视、形体比例、明暗、质感与空间感等,从而为学生以后建筑设计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阶段教学在美术1教学的基础上更强调与建筑设计有直接关系的结构素描。同样教学应逐步深入,并将临摹与写生相结合,课堂讲课示范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作业仍以短期作业为主。1、结构素描基础理论、基础用笔用线(4学时)。2、静物写生。其目的是以结构的眼光研究各种形体的不同变化,使学生真正从本质上理解形体、结构、空间(50学时)。4、建筑风景写生。重点讲述空间、整体、透视在风景绘画中的应用(10学时)。5、建筑风景速写。培养学生对形体的概括能力,及快速表达的能力(21学时)。四、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要把握理论的系统性和重点、难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法。同课教师之间应做到教学要求统一。课堂教学是教师全部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每节课都要争取最佳效果。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接受理解,记忆等认识规律,讲课要突出重点。阐明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并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原则;课上辅导要使理论指导与课堂示范相结合,方式要多样化,注意引导,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学生作业要按时收,及时批改和讲评。对普遍性问题要及时小结,议论改进方法。评图时除画面效果外还要注意理解程度。要保证课外训练时间,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的课外作业。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根据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及考试状况综合评定。90分以上,画面完整,色彩关系正确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空间感、体积感良好。80分-90分,画面完整,素描关系正确。70分-80分,画面完整,素描关系有欠缺。60分-70分,画面完整,素描关系有较严重错误。60分以下,画面不完整,素描关系有较严重错误。六、推荐教材:从素描走向设计、设计素描、钢笔建筑风景画七、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美术2(Fine Arts(2)实训(实操)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美术2课程编号:111Z03A课程总学时:85实训(实操)学时数:68课程总学分:3实训学分:2实训(实操)项目数:4一、实训(实操)目的与基本要求素描是一种艺术形式,又是一门科学。它是建筑设计、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研究客观世界一切造型本质的科学。它不是画工程图、说明图,他需要艺术的地认识,艺术地表现设计者对对象的形象感受,要有表现力,要有自我的选择和艺术的形式美。我们通过按程序进行素描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训练学生掌握形体的造型规律,正确地观察、分析与表现对象的透视、形体比例、明暗、质感与空间感等,从而为学生以后建筑设计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二、实训(实操)项目内容、能力标准和学时分配序号项目名称实训类型主要内容应达到的能力标准学时分配1结构素描石膏综合训练素描石膏的临摹、写生可以独立完成素描石膏写生,画面完整,素描关系正确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82结构素描静物综合训练素描静物的临摹、写生可以独立完成素描静物写生,画面完整,色彩关系正确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能够掌握各种素描静物的表现方法。423素描风景综合训练素描风景可以独立完成素描风景写生,画面完整,素描关系正确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能够掌握建筑及配景的素描表现方法。104速写风景综合训练速写风景可以独立完成速写风景写生,画面完整,关系正确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19三、使用教材与参考书从素描走向设计、设计素描、钢笔建筑风景画四、考核方式与标准:根据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考核。90分以上,画面完整,色彩关系正确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空间感、体积感良好。80分-90分,画面完整,素描关系正确。70分-80分,画面完整,素描关系有欠缺。60分-70分,画面完整,素描关系有较严重错误。60分以下,画面不完整,素描关系有较严重错误。本大纲主要撰写人:周暾审核人:葛勤奋 2004年10月 建筑设计基础(1)(Elementary Cours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1))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11Z04A学 分 数:3 总学时:85 学时分配:讲课17,实训68适用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室内设计、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管理先修课程:无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主要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理解和设计建筑及其环境。通过建筑体验,讲课及反复的作业练习,使学生在思维方法及构思能力,表现技巧及绘图能力、模型制作能力上得到基本的训练,了解建筑设计的方法及步骤,为其后的建筑设计打下基础。同时结合作业尽可能介绍一些建筑基本知识和理论,为今后学习建筑理论课程打下基础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简介(3学时)了解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性质及任务,学习必备用品及学习方法。(教学方式:讲授、课堂讨论)、 建筑体验(4学时)参观优秀建筑,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小制作(3学时)设计源于生活,好的设计想法来自对生活的深入体验和仔细观察。这一课题用于激发同学的设计意识、造型意识。(教学方式:讲解练习、课堂评论)、 基础训练 线条 字体建筑配景(10学时)线条绘制及工程字体书写是建筑师的基本功之一,建筑设计的构思设想最终都将由各种形式的线条表达出来,要求掌握各种线条绘制及字体书写的要领。(教学方式:讲解练习、分组示范) 5、人体尺度(10学时)从自身出发,了解自身的人体尺度,以利于了解建筑尺度,在现实的空间环境中分析各种设计现象,创造宜人的环境。(教学方式:讲授,讨论辅导)、 校园认知(15学时) 现实的空间环境是纷繁复杂的,作为建筑师应具备以理性的眼光从中概括出其主要特征的能力。借助所给的校园总平面,通过对我们所熟知校园环境的观察与分析,对校园空间环境作一系列认知分析。(教学方式:讲授,踏勘,讨论辅导)7、建筑测绘(20学时)理解建筑工程图纸与实物的关系,掌握建筑制图的画法及规范。(教学方式:讲授、测绘、改图辅导)、 建筑先例分析、模型制作(20学时)建筑先例分析,并从图纸生成实物模型。(教学方式:讲授、讨论辅导、模型制作)四、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参观体验、设计讨论三个环节结合,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以每次学生作业的成绩作为最终成绩评定的依据。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建筑初步 田学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形态设计基础 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基础教研室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的涵意 刘育东天津大学出版社七、实践环节教学大纲1、参观优秀建筑,唤起空间意识。(4学时) 2、校园踏勘(4学时,实地踏勘)2、 小型建筑实地测量(6学时)建筑设计基础(1)(Elementary Cours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1))实训(实操)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1)课程编号:111Z04A课程总学时:85实训(实操)学时数:68课程总学分:3实训学分:2实训(实操)项目数:6一、 实训(实操)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各个题目的训练,理解基本的设计原理,训练设计思维及基本的表现技能技法。要求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初步学会认识建筑及其环境,并能综合表现建筑。二、 实训(实操)项目内容、能力标准和学时分配序号项目名称实训类型主要内容应达到的能力标准学时分配1小制作综合制作一件小物品激发创造才能32字体、线型、配景单项训练基本技能掌握工程字体写法、训练基本技能83人体尺度综合了解自身的尺度了解自身的尺度,并能应用与实践84校园认知综合认 认知校园环境,理解设计意图理解环境及空间概念135小型建筑测绘综合把实体建筑表现为图纸及模型学会认识建筑、识图、绘图、制作模型186建筑先例分析综合优优秀建筑先例综合分析理解建筑设计方法,学会综合分析及表现建筑18注:1、实训类型:单项训练、综合训练三、 使用教材与参考书建筑初步 田学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形态设计基础 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基础教研室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的涵意 刘育东天津大学出版社四、 考核方式与标准 根据不同的题目制定评分标准,以每次作业的成绩作为最终成绩评定依据。本大纲主要撰写人:毛利群 审核人(系主任或主管院领导): 葛勤奋 建筑设计基础(2)(Elementary Cours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2))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11Z05A学 分 数:3 总学时:85 学时分配:讲课17,实训68适用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室内设计、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管理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1)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主要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理解和设计建筑及其环境。通过建筑体验,讲课及反复的作业练习,使学生在思维方法及构思能力,表现技巧及绘图能力上得到基本的训练,并通过小型建筑单体设计了解建筑设计的方法及步骤,为其后的建筑设计打下基础。同时结合作业尽可能介绍一些建筑基本知识和理论,为今后学习建筑理论课程打下基础。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1、建筑出入口设计(15学时)理解设计必须深入观察,体验生活,必须研究人的行为模式,并切合实际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几个入口场景,发现其规律及特性,并设计一小型建筑的出入口。(教学方式:讲授、现场观察、设计讨论)、 水墨渲染(20学时)掌握色彩基本知识及水彩渲染要点、步骤,临摹立面及透视渲染。(教学方式:讲授、示范辅导)3、水彩渲染(15学时)掌握色彩基本知识及水彩渲染要点、步骤,临摹立面及透视渲染。(教学方式:讲授、示范辅导)4、小茶室设计(35学时)(注:书报亭、小卖部、餐饮店等小建筑也可以)理解设计原理及设计步骤,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及材料的合理应用,掌握茶室设计的特点,并应用墨线淡彩绘制建筑方案设计的平面、立面、剖面图及透视效果图、并制作模型。(教学方式:讲授、参观、设计辅导)四、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观察体验、设计讨论三个环节结合,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以每次学生作业的成绩作为最终成绩评定的依据。六、 教材及参考书目建筑初步 田学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形态设计基础 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基础教研室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图解思考 (美)保罗.拉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黎志涛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渲染 童鹤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入口形态与设计 梁振学 天津大学出版社七、实践环节教学大纲1、现场观察建筑出入口场景(4学时)2、参观优秀建筑,注意建筑性格的体现、形体塑造及与环境的关系。(4学时)建筑设计基础(2)(Elementary Cours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2))实训(实操)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2)课程编号:111Z05A课程总学时:85实训(实操)学时数:68课程总学分:3实训学分:2实训(实操)项目数:4一、实训(实操)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各个题目的训练,理解基本的设计原理,训练设计思维及基本的表现技能技法。要求培养严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