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最新.doc_第1页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最新.doc_第2页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最新.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温馨提示:试题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流憩q 尺牍d 投奔bn 矜育jn B 蜂窠k 遣送qin憎恶zng 犬吠fi C 蓊郁wng 欺侮w 讥诮qio 岑寂 cn D付梓z 箭镞z 填空tin 潜心qin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顶()A吹毛求疵信誓旦旦纤纤素手苍海月明B轻拢慢捻怨天忧人夙兴夜寐长途跋涉C形影相吊蒸蒸日上舞榭歌台潜移墨化D豆蔻年华游刃有余蹑履相迎长歌当哭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得满地。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前往的。从今以后,众目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 A掉毅然瞻仰B铺毅然仰望C铺欣然仰望D掉欣然瞻仰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 B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是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C陶渊明除了真正清高之外,还能写一手好诗,用来言志抒情,因而实至名归,成为清高的典型。 D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毛遂自荐的小丑。5下列各句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茫然。 B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C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维,子摩诘,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B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诗圣”。C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后期词作常含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雨霖铃一词是她的代表作。D杜牧,字牧之。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7.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舍相如广成传 B.间至赵矣C左右欲刃相如 D.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8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员径八尺 B.天雨雪 C.风吹草低见牛羊 D.暴秦之欲无厌二阅读文言文(选择每题3分,翻译10分,共19分)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泰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受其地,齐人匆附于奉,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9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奉之弥繁弥:越 B暴秦之欲无厌厌:厌烦 C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亲附、亲近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10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子孙视之不甚惜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 洎牧以谗诛 A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11.选出与例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 例:赵尝五战于秦 A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B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C蚓无爪牙之利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12下列对文段的解说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秦“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凭借的是其强大的军事实力。 B第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了六国诸侯无法抵御强暴的秦国咄咄逼人的军事攻势。 C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和齐国一样,是“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第段用例证法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1)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3分)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4分)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3分)三 名句回顾(10分,每空1分)14.(1)别有幽愁暗恨生,_。(2),千金散尽还复来。(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_!(4)无边落木萧萧下,_。(5)大江东去,浪淘尽,_。(6)问君能有几多愁?_。(7)同是天涯沦落人,_。(8)少壮不努力,_ 。(9)出师未捷身先死,_。(10)日出江花红胜火,_。四诗词鉴赏(8分)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铃霖) 15.(1)(4分)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意象?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2)(4分)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千古名句,好在哪里?五.现代文阅读(19分)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拓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为佳,次之,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16在文段中横线处,依次填人的词语,。(填字母)(3分)A淡红者B紫黑色C蓝色或白色17这一幅庭院秋景图,写了哪些景物?突出故都之秋什么样的景物特点?(5分)18作者写故都之秋,重点描写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时的所见所感,而对于“陶然亭”等名胜,只是一笔带过,原因是什么?(4分)19.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有什么作用?(4分)20.结合文段理解概括作者对北国的秋的情感。(3分)六 语言表达和运用(10分)21(5分)换一种人的其他动作或表情,如:流泪、微笑、昂首等,仿写下面语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22仿照下面的句式和修辞,从“春”“夏”“秋”中任选一个季节,写一句话。冬天像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虽默默无语,却思想深邃,在冷峻的思考中,静静地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5分)七 作文(60分) 23. 张洁在我的四季一文中写道:“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富有而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