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用太阳能集热器适用性分析.doc_第1页
空调用太阳能集热器适用性分析.doc_第2页
空调用太阳能集热器适用性分析.doc_第3页
空调用太阳能集热器适用性分析.doc_第4页
空调用太阳能集热器适用性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调用太阳能集热器适用性分析田琦张于峰李新宇邓娜摘要:计算了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热管真空管集热器和真空管集热器的太阳能利用系数,分析了几种太阳能集热器在空调系统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太阳能空调(热泵)系统集热器的热性能随着气象条件、热源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不同热源温度要求的系统应选用不同的集热器。关键词:空调系统热泵系统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利用系数适用性太阳能空调所需要的能源部分或全部来自于太阳能。目前太阳能空调的主要型式有:太阳能电制冷空调、太阳能热制冷空调、太阳能热泵、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等。太阳能热制冷空调主要包括:太阳能蒸气压缩式制冷空调、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空调等。在太阳能热制冷空调和太阳能热泵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件,其合理选择对太阳能空调系统高效、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热管真空管集热器和真空管集热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对各种集热器在不同空调系统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1集热器的太阳能利用系数集热器的太阳能利用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集热器所获得的有效能量与集热器表面所接受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利用该系数可对一定时期内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性能进行评价。由定义,月(季)太阳能利用系数计算式为(1)(2)(3)式(1)(3)中Qui为第i天单位面积太阳能集热器获得的有用能量,MJ/(m2d);Hi为第i天集热器表面太阳辐照量,MJ/(m2d);为月(或季)天数;为日照时间,;()为集热器瞬时效率;()为集热器表面太阳辐照度,W/m2;为计算时刻。11太阳辐射量计算瞬时太阳辐射量的计算按两种气候类型进行。晴天时,太阳辐射量按文献1介绍的方法进行,其他天气按实际辐射计算。晴天时水平面上太阳总辐射量及直射辐照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大体是正弦曲线,所以,一天中水平面上的太阳总辐射辐照度可用下式计算:(4)式中Im为一天中水平面上最大太阳辐照度,W/m2;,分别为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刻。同理,一天中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直射辐照度可用下式计算:(5)式中()为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直射辐照度,W/m2;为水平面上的最大太阳辐射直射辐照度,W/m2。根据直散分离原理,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散射辐照度()为(6)根据文献2,倾斜面(集热面)上太阳辐照度可用下列式子计算:(7)(8)(9)(10)式(7)(10)中()为倾斜面(集热面)上的太阳总辐射辐照度,W/m2;()为倾斜面(集热面)上的太阳辐射直射辐照度,W/m2;d()为倾斜面(集热面)上的太阳辐射散射辐照度,W/m2;()为倾斜面(集热面)上的太阳反射辐射辐照度,W/m2;为倾斜面(集热面)太阳入射角,;为太阳高度角,;为集热面倾角,;为地面反射率。1.2太阳能集热器效率方程1.2.1单层盖板平板集热器单层盖板平板集热器以常见的铜铝复合材料翼形管板作为吸热板,单层玻璃盖板。吸热板长1880mm、宽960mm;吸收率为0.95;发射率为0.4。计算得其效率方程2为(11)式中为集热器效率;5.52为系数,W/(m2);为太阳辐射辐照度,W/m2;ti为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为环境气温,。1.2.2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为例。该集热器由全玻璃真空管、2型连接管、漫反射板构成。其效率方程3为(12)1.2.3热管真空管集热器以2型热管真空管集热器为例。集热器由热管真空管、连接管、漫反射表面构成。玻璃管外径为100,套管透过率为0.9,吸收器吸收率为0.92,底板漫反射率为0.6。其效率方程4为(13)1.2.4真空管集热器以300型集热器为例。集热器由100集热器管、复合抛物面聚光反射器等构成。反射器的聚光比为1.3,采用强化玻璃保护盖板。其效率方程2为(14)2集热器适用性分析2.1冬季太阳能辅助热泵用集热器性能分析冬季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主要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为热泵蒸发器提供热量,对太阳能集热器供水温度要求较低,这里设太阳能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为15。在太原气象条件下,计算得各种集热器太阳能利用系数,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在冬季,各集热器各月太阳能利用系数均较高,这主要是集热器进口介质温度低的缘故。4种集热器中,热管真空管集热器的冬季太阳能利用系数最大,为0.5869;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次之,为0.4892;以下依次为单层盖板平板集热器和真空管集热器。平板集热器月太阳能利用系数在0.39730.5446之间变化,冬季太阳能利用系数为0.4864,比热管真空管集热器低,但比真空管集热器高,与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相比,其太阳能利用系数只低0.0028。这主要是由于在集热器集热工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集热效率受集热器盖层透过率与吸热板吸收率的影响较大而受集热器热损系数的影响较小,因此,具有较大透过吸收积的单层盖板平板集热器虽然受冬季太阳辐照度较弱及阴天真空管集热器效率较高等因素的影响而使其冬季太阳能利用系数仍低于热管及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但其冬季太阳能利用系数已高于透过吸收积较小的真空管集热器,且与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冬季太阳能利用系数基本相等。根据以上分析,冬季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采用热管真空管集热器热性能最佳,考虑价格等因素,单层盖板平板集热器也是较好的选择。2.2夏季太阳能制冷用集热器性能分析夏季太阳能空调系统主要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为发生器提供热量,对太阳能集热器供水温度要求较高。双元混合工质喷射式制冷系统发生器热源温度可低至605;两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驱动热源温度为65756,这里取平均值70;常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驱动热源温度在88以上6,这里取为90。根据发生器对热源温度的要求,设集热器温升为8,则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可分别取为52,62,82。在太原气象条件下,各种集热器太阳能利用系数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为52时,在夏季6,7,8月中,各集热器月太阳能利用系数均在0.34以上。在4种集热器中,热管真空管集热器的夏季太阳能利用系数最大,为0.5140,以下依次为真空管集热器、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单层盖板平板集热器,其夏季太阳能利用系数分别为0.4435,0.4352,0.3526。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与真空管集热器热性能接近,而热管真空管集热器却明显优于其他集热器。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62时,夏季各集热器月太阳能利用系数均在0.27以上。各种集热器中,热管真空管集热器夏季太阳能利用系数仍最大,为0.4610。真空管集热器次之,为0.4293。以下依次为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0.3949)、单层盖板平板集热器(0.2787)。各集热器的太阳能利用系数虽有所变化,但热性能排序没有变化,仍以热管真空管集热器为最佳。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82时,夏季平板集热器各月太阳能利用系数已较低,仅0.15左右;真空管集热器太阳能利用系数仍高达040;热管真空管集热器太阳能利用系数已明显低于真空管集热器。这说明随着吸热器与环境温差的增大,集热器只能利用部分散射辐射的缺陷得到了其热损失系数小这一优点的弥补,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82时,其热性能已明显优于其他集热器。因此,常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驱动热源采用真空管集热器较好。2.3冬夏联合运行工况下集热器性能分析冬季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作为太阳能热泵系统驱动热源为发生器提供热量时,各集热器太阳能利用系数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利用单层平板集热器作太阳能热泵驱动热源时,其月太阳能利用系数都很低,又因其抗冻能力较差,冬季容易冻损,所以,用单层平板集热器作太阳能热泵驱动热源不适宜。综合分析表13数据,将集热器冬夏联合运行工况分为五种。工况1:夏季太阳能集热器作发生器热源,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52,冬季太阳能集热器作蒸发器热源,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15。工况2:夏季太阳能集热器作发生器热源,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62,冬季太阳能集热器作蒸发器热源,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15。工况3:冬夏季均以太阳能集热器作发生器热源,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52。工况4:冬夏季均以太阳能集热器作发生器热源,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62。工况5:冬夏季均以太阳能集热器作发生器热源,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82。各工况下各集热器冬夏综合太阳能利用系数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工况1时,各集热器太阳能利用系数均较大,都在0.42以上,单层盖板平板集热器比太阳能利用系数最大的热管真空管集热器的太阳能利用系数小0.1274(占单层盖板平板集热器太阳能利用系数的29.8%)。所以,从热性能考虑,采用热管真空管集热器比较好,如果考虑价格等因素,单层盖板平板集热器也是可行的。工况2时,各集热器太阳能利用系数都在0.39以上,平板集热器与其他集热器在热性能上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工况3,4,5时,单层盖板平板集热器已不适合,工况3时,热管真空管集热器太阳能利用系数稍高于真空管集热器;工况4时真空管集热器太阳能利用系数已低于真空管集热器;工况5时,真空管集热器太阳能利用系数已明显低于真空管集热器。所以,工况3时,选择热管真空管集热器较好;工况4,5时,选择真空管集热器较好。3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太阳能空调(热泵)系统集热器的选用不可一概而论,应该根据气象条件、热源温度、价格等多种因素综合计算分析而定。在太原及类似气象条件地区,冬季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采用热管真空管集热器为热泵蒸发器提供热量热性能最佳,而价格低廉的单层盖板平板集热器也是较好的选择。夏季太阳能空调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为发生器提供热量,如制冷所需热源温度低于70(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为62),选用热管真空管集热器较好;如热源温度在90(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为82)以上,选用真空管集热器较好。不同的冬夏联合运行工况应选择不同的集热器。夏季太阳能集热器作发生器热源,冬季作蒸发器热源时,热管集热器热性能最好;如果考虑价格等因素,夏季制冷所需热源温度低于70时,单层盖板平板集热器也是比较合适的。夏季、冬季太阳能集热器均作发生器热源时,如所需热源温度低于60(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为52),热管集热器热性能最佳;如所需热源温度高于70,真空管集热器热性能最佳。参考文献1李申生,主编.太阳能热利用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2WilliamsJRichard(美),著.太阳能采暖和热水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赵玉文,郑敏樟,霍志臣,译.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903李德坚,唐轩,殷志强,等.温室太阳能供暖.太阳能学报,2002,23(5):557-5634何梓年,蒋富林,葛洪川,等.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的热性能研究.太阳能学报,19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