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汶上惊现“佛塔蜃景”奇观 当日恰逢佛牙舍利佛教圣物显世14周年.doc_第1页
山东汶上惊现“佛塔蜃景”奇观 当日恰逢佛牙舍利佛教圣物显世14周年.doc_第2页
山东汶上惊现“佛塔蜃景”奇观 当日恰逢佛牙舍利佛教圣物显世14周年.doc_第3页
山东汶上惊现“佛塔蜃景”奇观 当日恰逢佛牙舍利佛教圣物显世14周年.doc_第4页
山东汶上惊现“佛塔蜃景”奇观 当日恰逢佛牙舍利佛教圣物显世14周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汶上惊现“佛塔蜃景”奇观 当日恰逢佛牙舍利佛教圣物显世14周年2008年4月20日19时至凌晨1时,在汶上县宝相寺景区出现罕见的“佛塔蜃景”奇观,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巍峨壮观的太子灵踪塔,在塔四周和上空中出现了太子灵踪塔幻景,若隐若现,数千名汶上县城居民和外地游客目睹了这一奇观。4月20日即农历的三月十五,适逢第五届汶上太子灵踪文化节开幕第四天。当晚19时左右,淅淅沥沥的小雨转为蒙蒙细雨,景区上空飘动着香火缭绕而成的烟雾,太子灵踪塔上空出现零星飘动着的云彩,在宝相寺景区景观灯的衬托下形成一道天幕。突然,游兴正浓的游客惊奇地发现“天幕”上出现了太子灵踪塔塔影,佛塔蜃景的塔尖非常清晰,在影塔塔尖四周的烟云形成一道白色光圈,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观看拍照。据悉,这种现象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物理条件、特定时间等有着密切联系,1994年2月,雪后的宝相寺上空曾出现过“佛塔蜃景”,不久塔下发现了瘞葬近900年的佛教圣物。而如今“佛塔蜃景”的再次出现,恰逢佛牙舍利佛教圣物显世14周年,给千年宝相寺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佛祖遗骨存东土瑰宝灵光耀齐鲁佛牙现世古塔藏瑰宝汶上,古称中都,孔子曾在此任中都宰。这里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发祥地,又是古代的佛教圣地。在汶上县城西北隅宝相寺内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塔,因宝相寺而得名宝相寺塔,又名太子灵踪塔,此塔始建于北宋年间(公元年),塔高米,为砖砌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建筑。塔顶呈葫芦莲花形,底层东、西、南三面各砌有佛龛,外檐每面有四罗斗拱,上刻簿片方升,四层塔檐八面雕莲花座;塔刹由黄色琉璃烧制而成,金光耀灼,在当地有“黄金塔”之美称。说起佛牙就要从这座宝相寺塔说起,而汶上当地还有一段有关佛塔的传奇。年月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山东省汶上县宝相寺的西北上空,云气缭绕,突然出现了楼阁殿宇,门窗隐约可见,持续时间长达十多分钟,景象格外引人注目,一段海市蜃楼奇观出现在世人面前,在汶上出现海市蜃楼实属罕见,这让古老的宝相寺塔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一现象在当时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神奇的传说和猜测。而仅仅半年后的年月日,文化遗产保护人员在修葺太子灵踪塔时,竟意外发现了通往塔宫的隐门。经考古人员一系列探勘发掘,于当年月日打开了用青砖,糯米和白石灰混合砌垒成的隐门。而隐门后是隐藏近千年的甬道,长米,宽米,高米,进甬道便可看到佛龛,据参加挖掘的县文物馆董文华馆长介绍,当时檀香扑鼻,金光闪烁,佛龛上方摆放着一石匣。打开石匣内有金棺,金棺放在银制棺架上,金棺前有银制水月观音菩萨一尊,上面覆盖黄绫和颗水晶摩尼珠,内有檀香木盒,盒内有佛牙一枚,舍利子颗。塔宫南壁上刻有:“任城左荣义,荣士,中都束德儒,同迎佛牙归葬,时政和二年三月十五日。”从此判断佛牙舍利入塔时大概是政和二年(公元年)三月十五(农历),出土时间为一九九四年三月十五日(阳历),巧合的是应了佛教上说的“阴进阳出”,而且佛牙归葬与出土时间恰好是两种历法的同一天,是因缘巧合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让人产生无限联想。尘封千年的地宫被打开,佛教圣物佛牙舍利重现于世,世人被这个重大的发现震惊了。佛牙背后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圆寂都在遥远的古印度,那他的佛牙舍利怎么会出现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山东汶上呢?记者了解到这其中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传,在公元前年的一个月圆之夜,佛祖释迦牟尼在禅定中安详地离开了人世,进入永恒的涅槃,佛的弟子们悲痛万分。按照导师临终遗言,进行了荼毗(特指佛的火化)仪式。佛的真身化作五色佛光,直冲霄汉。这时住在三十三天忉利天的众神之神帝释天,看到佛光,知道是佛祖涅槃了,随即骑白象、驾祥云、持法器,携天龙八部,准备了储存佛舍利的七宝瓶,迅疾赶往大千世界。帝释天的到来让佛弟子们手足无措。这时猛烈的火焰忽然熄灭。帝释天揭开了佛陀火化的宝棺,他看到佛的肉身已化作无数圆润晶莹的五色舍利和不损的牙齿。他用双手恭敬地捧起一颗牙舍利,这颗舍利长一寸多,颜色呈黄白,晶莹洁净。帝释天细心地包裹起佛牙舍利,置入银椁,又套金棺,恭放入三尺纯金覆钵七宝塔内的舍利瓶。帝释天命天龙八部护持佛牙塔。这时,百花齐放,孔雀开屏,青龙吐雾,彩虹架桥。銮驾缓缓升腾,只见五色光环显现半天中,祥云缭绕,佛光普照,梵音盈耳,香气扑鼻!而在天地界分之处,生活着一对捷疾夜叉(夜叉是一种半神,出现在印度神话和佛教神话中,与中国“母夜叉”的概念不同)。此二夜叉得知供奉佛牙舍利可祛除种种病魔邪恶,随身供奉可使肉身金刚不坏,万劫轮回不灭!随即商量如何设法取得。帝释天迎取佛牙后在忉利天须弥山一夜间起造十三级黄金宝塔,供奉佛牙舍利。日日顶礼膜拜,四时香花不绝。这样过了十一个昼夜,两个夜叉趁守护神不备,从金塔内盗取了佛牙舍利。帝释天大怒,命护法金刚韦驮即刻捉拿盗贼。为了逃避韦驮的追捕,两个夜叉迅疾飞往三千大千世界。此时天竺国犍陀罗有位得道高僧名叫舍利越摩。这日深夜,舍利越摩正在禅房入定,冥悟佛牙遭劫,开天眼细看,只见护法金刚穷追二夜叉不舍,化作一道五色光从天庭向地界飞坠。闪电连连,雷鸣不绝,忽听一声巨响,天崩地裂,眼见一颗流星落在禅房后不远处的小山丘上,舍利越摩寻光上山,两个夜叉已经渐渐萎缩湮灭。所幸的是,佛牙舍利依然光彩四射,耀人眼目。舍利越摩恭敬地捧出佛牙。从此圣物佛牙就来到了人间,供奉在犍陀罗。虽然这只是一个神奇的传说,但是唐朝著名的翻译家义净记载:“佛有四颗牙舍利,有一颗在犍陀罗。”佛牙东来“悟空”立奇功传说归传说,佛牙舍利如何来到东土,历史的真相又是如何?这还要感谢一位叫“悟空”的高僧。大正藏卷五一收录十力经序即悟空入竺记记载:上都章敬寺沙门悟空,俗姓车,字奉朝。唐天宝九年,天竺(印度)一个小国派使臣来唐朝,表示愿意归附。次年,唐玄宗派大臣张韬光前往安抚,悟空时任左卫之职。在天宝十二年二月到达该国。张韬光在交付唐朝赐给国王的信物后启程回国。悟空因患重病,无法随行。病愈后,誓心归佛,投在当地高僧门下出家,这名高僧正好保管着释迦牟尼佛牙。悟空在印度那烂陀寺住了三年,因怀念家乡,再三请求回国,最后携带高僧赠送的释迦牟尼佛牙舍利和梵文贝叶经,历尽艰辛,于贞元六年二月回到长安,将佛牙舍利及译经进奉给朝廷。这样佛牙舍利就随着悟空法师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得到佛牙后唐朝在大庄严寺造佛牙宝塔供奉;唐武宗灭佛,不许供奉佛牙,佛牙隐匿不明;至五代后晋天福三年,佛牙辗转至汴京;沈括于熙宁五年在京城附近看到过佛牙,此后佛牙几经辗转来到了宝相寺。在宋高僧传唐京兆西明寺道宣传、宋高僧传、梦溪笔谈、宋史王安石传等古籍著作中都有相似的记述。佛牙价值宗教圣物无价之宝我们了解了佛牙来到中国的曲折经历,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在佛牙的挖掘过程中,也有其他宝物一同出现。地宫共有供奉文物件,以质地分有:骨、铁、金、银、玉、水晶、玛瑙、绿松石、玻璃等。以器类分有:金棺、银椁、佛牙、舍利、石匣、捧真身菩萨像、石造像、镏金铜钱、铜盒、琉璃净瓶、水晶净瓶、银菩萨像等。这一重大发现进一步明确了宝相寺塔的来历及建造年代。据考证,宝相寺始号昭空寺,建于唐代,当时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大寺院。宋咸平五年,真宗皇帝封禅泰山时曾在此驻留,并改昭空寺为宝相寺。据石匣上的铭文记载,塔内供奉的佛牙舍利,为北宋熙宁六年二月,宋太祖赵匡胤的玄孙赵世昌到宋都开封,在宋英宗之子的王府内求得的。对此佛牙的情况,现已从有关资料中得以查证,北宋年间确有一颗佛牙在嘉王府内传藏。据史料记载,此佛牙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灵骨,又因释迦牟尼为一王国的太子,故供奉佛牙的宝相寺塔原名为太子灵踪塔。太子灵踪塔高层,这种建筑规格在佛教中只有在供奉最高名位的神明时才能使用,宝相寺地宫佛牙舍利为释迦牟尼佛真身佛牙舍利,是世界佛教信仰的圣物,由此也可看出这批圣物弥足珍贵。此外这次发掘出土的文物保存完整,数量大,种类多,制作精,等级高,可说是唐宋时期该地域文化高度发达的集中表现。出土的金银器及水晶、琉璃等器物,综合运用多种工艺技术,工艺水平甚为高超,艺术风格甚为潇洒、隽秀,是研究唐宋时期金银器制作工艺技术的珍贵资料,丝织品的发现也为研究宋代纺织工艺提供了实物资料。宝相寺塔修缮中地宫出土的各类文物,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存,是佛教文化至高无上的圣物,为研究宝相寺塔的始建年代,宋代时期郓州地区,特别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