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治疗 最新PPT课件_第1页
抑郁症的治疗 最新PPT课件_第2页
抑郁症的治疗 最新PPT课件_第3页
抑郁症的治疗 最新PPT课件_第4页
抑郁症的治疗 最新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抑郁症的治疗治疗目标P提高显效率和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P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治愈P预防复发症状改善,但仍存残余症状焦虑乏力睡眠障碍性功能降低HAMD分值下降50彻底清除症状,无症状状态恢复生活功能,重新回归自我,与正常人没有区别HAMD分值710临床治愈有效治疗目标PAHCPR1993最初治疗目标是减少并完全消除所有抑郁症状和体征PAPA临床指导2000建议强调临床治愈作为急性期治疗目标,并将持续临床治愈作为维持治疗的目标P英国精神药理协会(BAP)2000临床治愈被视为关键的治疗目标3P加拿大精神科协会和加拿大心境和焦虑障碍治疗网络2001治疗目标包括症状的完全缓解以及恢复到病前的社会功能4国际精神医学界将临床治愈作为治疗目标药物治疗(1)药物治疗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80原则诊断确切全面考虑患者症状特点,个体化合理用药剂量逐步递增,采用最小有效剂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小,提高服药依从性小剂量疗效不佳时,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增至足量(有效药物上限)和足够长的疗程(46周)药物治疗(2)P原则如无效,可考虑换药(同类另一种或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类药)。应注意氟西汀需停药5周才能换用MAOIS,其它SSRIS需2周。MAOIS停用2周后才能换用SSRIS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一般不主张联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治疗前向患者及家人阐明药物性质、作用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争取他们的主动配合,能遵嘱按时按量服药药物治疗(3)P原则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和不良反应,及时处理根据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它躯体疾病和物质依赖抗抑郁药物治疗策略急性期维持期全程治疗巩固期概念P临床痊愈(完全缓解)指症状完全消失(HAMD7)P复燃急性治疗症状部分缓解(有效,HAMD减分率50)或达到临床痊愈,因过早减药或停药后症状的再现,故需继续治疗以免复燃P复发指痊愈后一次新的抑郁发作,维持治疗可有效预防复发区分复燃和复发,有时是困难的,也是人为的,但此概念颇重要,对临床有指导意义急性期抗抑郁药物的治疗P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痊愈P建议足量足疗程P药物治疗一般24周开始起效,治疗的有效率与时间呈线性关系,“症状改善的半减期”为1020天P患者用某种药物治疗68周无效,改用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能有效巩固期的药物治疗P从症状完全缓解起,持续46个月P在此期间患者病情不稳,复燃风险较大维持期的药物治疗P维持治疗以预防复发P建议首次发作6个月1年2次发作35年2次以上的发作长期治疗P维持治疗期后,病情稳定,可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但应密切监测复燃的早期征象P一旦发现有复燃的早期征象,迅速恢复原治疗治疗期(疗程)的总结P急性期28周P巩固期46月P维持期6个月1年35年长期HIRSCHFELDRM,ETALJAMA1997277333340达到临床治愈的策略P重新评估/诊断病人的抑郁症P确诊抑郁症后积极治疗P确保药物足量P确保治疗足疗程P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联合联合药物治疗增加治疗手段P确保病人坚持治疗P教育病人将临床治愈作为治疗目标抗抑郁药分类(机制)PMAOI不可逆苯乙肼、超苯环丙胺选择性可逆性吗氯贝胺PTCA叔胺类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仲胺类去甲丙咪嗪、去甲替林PSSRIS5HT再摄取抑制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PSNRI5HT和NE再摄取抑制文拉法辛PNASSANE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米氮平PSARI5HT拮抗回收抑制剂曲唑酮PNRINE再摄取抑制剂瑞波西汀PNDRINE和DA再摄取抑制剂布普品P其他阿莫沙平、噻奈普汀TIANEPTINE、路优泰抗抑郁药物的选择抗抑郁药物的疗效大体相当,又各具特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也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在治疗前很难预测。故药物选择主要取决于患者躯体状况,疾病类型和药物不良反应。抗抑郁药的选用抗抑郁药的选用,要综合考虑下列因素既往用药史药物遗传学药物的药理学特征可能的药物间相互作用患者躯体状况和耐受性抑郁亚型药物的可获得性,药物的价格和成本问题氟西汀FLUOXET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舍曲林SERTRALINE氟伏沙明FLOVOXAMINE西酞普兰CITALOPRAMSSRIS(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药用特点P主要药理作用是选择性抑制5HT再摄取,使突触间隙5HT含量升高而达到治疗目的P有效率均在6079之间;一年复发率在1326之间P特点是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小,对心血管等脏器影响小,镇静作用较轻,患者耐受性好,服用方便P白天服药,常在早餐后服药;如出现倦睡、乏力可改在晚上服。年老体弱者宜从半量或1/4量开始,酌情缓慢加量SSRIS重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SSRIS相应药代动力学参数参数舍曲林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自身抑制半衰期单剂量多剂量达稳态血药浓度时间天血药浓度和剂量成正比关系“活性”代谢产物在体外与母药对特殊的CYP450酶抑制作用相似无33小时33小时67是是是19天57天3060无是轻微15小时22小时35轻微无是10小时21小时45无无无26小时26小时45是是SSRIS与CYP450同功能酶代谢不同的SSRIS在常用抗抑郁剂量时对细胞色素P450CYP同功酶的影响潜在的临床意义酶西酞普兰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CYP1A2可能性小可能性小显著可能性小可能性小CYP2D6轻微显著无临床意义显著轻微CYP3A3/4可能性小轻微中等可能性小可能性小CYP2C9/10无资料无临床意义无临床意义CYP2C19无资料中等显著无资料无临床意义SSRIS适应证和禁忌证P适应证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严重程度抑郁障碍、非典型抑郁TCAS无效或不能耐受TCAS不良反应的老年、躯体疾病患者焦虑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禁忌证对药物过敏者严重肝、肾病及孕妇慎用禁与MAOIS、氯咪帕明、色氨酸联用慎与锂盐、抗心律失常药、降糖药联用SSRIS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头疼、失眠、皮疹和性功能障碍,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不良反应比TCAS轻神经系统头疼、头晕、焦虑、紧张、失眠、乏力、困倦、口干、多汗、震颤、痉挛发作、兴奋、转为狂躁发作胃肠道常见恶心、呕吐、厌食、腹泻、便秘过敏反应皮疹性功能障碍阳痿、射精延缓、性感缺失其它罕见有低钠血症、白细胞减少SSRIS的特异性反应中枢五羟色胺综合征(CCS)PSSRIS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时可产生罕见但可危及生命的SSRIS特异性反应中枢五羟色胺综合征P是一种5HT受体活动过度状态,SSRIS抑制5HT再摄取,MAOIS抑制5HT降解,两者对5HT系统均具有激动作用出现腹痛、腹泻、出汗、发热、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意识改变(谵妄)、肌阵挛、动作增多、激惹、敌对和情绪改变。严重者可导致高热、休克,甚至死亡SNRIS(5HT和NE双重再摄取抑制)P主要有文拉法辛(VENLAFAXINE),起效较快,在服用后2周内见效。有明显的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有速释剂和缓释剂两种P适应证主要为抑郁症、焦虑症及难治性抑郁症P禁忌证严重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患者应慎用。禁与MAOIS和其他5HT激活药联用,避免出现中枢5羟色胺综合征文拉法辛的受体模式图SRIDRINRISNRISEROTONINNOREINPHRINEREUPTAKEINHIBITOR主要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五羟色胺的再摄取作用机制抑制5HT再摄取抑制NE再摄取温和抑制DA再摄取文拉法辛的剂量P推荐剂量治疗剂量为75300MG/D,一般为150200MG/D,分23次服。缓释胶囊每粒75/150MG,有效剂量75300MG/D,日服1次P广泛性焦虑症75MG225MG/DP强迫症75MG375MG/DP有效剂量和严重程度正相关,低剂量对轻度较好,大剂量对重度较好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继续治疗将减轻常见不良反应恶心、口干、出汗、乏力、焦虑、震颤、阳痿和射精障碍不良反应的发生存在剂量相关性,大剂量时血压可能轻度升高(药量高于200MG/D)个别病人出现肝酶、血清胆固醇升高耐受良好,不良反应温和文拉法辛的不良反应NASSAS(NE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P主要有米氮平(MIRTAZAPINE)突触前2受体激动剂与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能抗抑郁剂P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神经递质的释放,对5羟色胺能系统的作用特异性也较高,对突触后5HT2和5HT3也有阻滞作用米氮平双重作用NE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5HT能神经递质NA5HT15HT2阻断5HT3阻断抗抑郁效果抗焦虑效果抗抑郁效果抗焦虑作用改善睡眠防止激越不安性功能障碍防止恶心头痛呕吐PINDER,1997米氮平的药代学P在体外,米氮平对P4501A2、2C9/19、2D6、3A4、1E2等酶无明显抑制作用P米氮平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都接近50。半衰期为2040小时P米氮平在肝脏代谢,主要途径是去甲基化和氧化P在口服后几天内,米氮平及代谢产物通过尿液及粪便排泄。几乎100的药物在4天内排出米氮平的剂量和适应证P推荐剂量开始30MG/D,必要时可增至45MG/D,1次/D,晚上服用P本药耐受性好,口服吸收快,起效快,无明显抗胆碱能作用和胃肠道症状,对性功能几乎没有影响,改善睡眠障碍,复发率显著低于阿米替林P适应证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及抗焦虑作用,尤其适用于重度抑郁症和明显焦虑、激越、失眠的患者及老年抑郁症米氮平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P常见不良反应镇静、倦睡、头晕、疲乏、口干、食欲和体重增加。少见有心悸、低血压、皮疹、震颤及水肿P禁忌证严重心、肝、肾病,白细胞计数偏低的患者慎用。不宜与乙醇、安定和其它抗抑郁药联用。禁与MAOIS和其他5HT激活药联用,避免出现中枢5羟色胺综合征。对此药过敏者禁用PTCAS(三环类)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氯咪帕明(安那芬尼)CLOMIPRAMINE多塞平(多虑平)DOXEPINEP四环类马普替林MAPROTILINETCASP主要药理作用为突触前摄取抑制,使突触间隙NE和5HT含量升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P治疗抑郁有效率达70P推荐剂量一般为50250MG/D,剂量缓慢递增,分次服减药宜慢,突然停药可能出现胆碱能活动过度,引起失眠,焦虑,易激惹,胃肠道症状,抽动等症状TCAS适应证和禁忌证P适应证各种类型及不同严重程度的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强迫障碍(氯咪帕明)P禁忌证严重心、肝、肾病癫痫急性窄角型青光眼12岁以下儿童,孕妇,前列腺肥大慎用TCAS过敏者禁与MAOIS联用TCAS不良反应P中枢神经系统过度镇静、失眠、惊厥、记忆力减退,转为躁狂发作P心血管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传导阻滞,有可能出现“心源性猝死”P抗胆碱能口干,视物模糊,便秘,排尿困难P体重增加P性功能障碍TCAS过量中毒致死率高治疗指数窄,急性中毒较为常见,过量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心血管和外周抗胆碱能症状(阿托品中毒症状),出现抗胆碱能谵妄状态及致命心脏毒性作用一次吞服25G即可致死,尤其老人和儿童临床表现昏迷、痉挛发作、心律失常,还可有兴奋、谵妄、躁动、高热、肠麻痹、瞳孔扩大、肌阵挛和强直,反射亢进、低血压、呼吸抑制、心跳骤停而死亡处理原则P关键预防,一次门诊处方量不宜超过2周,并妥为保管P处理方法包括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洗胃在胃内排空迟缓,即使服入6小时以后,洗胃措施仍有必要毒扁豆碱缓解抗胆碱能作用,每051小时重复给药12MG支持疗法输液、利尿、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等积极处理心律失常利多卡因、心得安和苯妥英钠等控制癫痫发作苯妥英钠025G肌注或安定1020MG缓慢静注TCAS的撤药综合征P发生率16100P突然停药发生率高P高剂量发生率高P症状常在12天内出现P一般轻微,持续时间短(7天)P症状表现在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心血管系统、或神经精神方面、也可包括睡眠障碍P这些症状很可能由胆碱能症状反跳所致SARI(5HT受体拮抗和摄取抑制剂)PSARIS药理作用复杂,对5HT系统既有激动作用又有拮抗作用。抗抑郁作用主要可能由于5HT2受体拮抗,从而兴奋其它受体特别是5HT1A受体对5HT的反应P主要有曲唑酮和奈法唑酮两种曲唑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P曲唑酮(TRAZODONE)为四环结构的三唑吡啶衍生物,有相对强的H1、2受体拮抗作用,故有较强镇静作用,2受体拮抗可能与体位性低血压、阴茎异常勃起有关P适应证各种轻、中度抑郁障碍,重度抑郁效果稍逊;因有镇静作用,适用于伴焦虑、失眠的轻、中度抑郁P禁忌证低血压、室性心律失常曲唑酮的剂量及不良反应P剂量和用法开始50100MG/D,每晚1次,每隔34日增加50MG,常用剂量150300MG/D,分23次服P不良反应常见为头疼、镇静、体位性低血压、口干、恶心、呕吐、无力,少数可能引起阴茎异常勃起P药物相互作用可加强中枢抑制剂,包括酒精的抑制作用,也不宜和降压药联用,和其它5HT能药联用可能引起5HT综合征,禁与MAOIS联用对不同类型抑郁症的治疗策略伴有明显激越抑郁症的治疗P抑郁症可伴有明显激越,激越是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特征P选用有镇静作用抗抑郁剂,如米氮平、氟伏沙明、帕罗西汀、阿米替林等,也可用文拉法辛P治疗早期,可考虑一线抗抑郁药合并苯二氮卓类的劳拉西泮或氯硝西泮(24MG/D)P当激越焦虑缓解后可逐渐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继续用抗抑郁剂治疗P保证足量足疗程伴有强迫症状的抑郁症的治疗P抑郁症可伴有强迫症状,强迫症患者也可伴有抑郁,两者相互影响P伴有强迫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预后较差P治疗常使用氯咪帕明,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罗西汀和氟西汀P通常使用的剂量较大,如氟伏沙明可用至200300MG/D,舍曲林150250MG/D,氯咪帕明150300MG/D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治疗(1)P认为是一种独立的亚型,患者家族中患有精神病性抑郁的比率较高,且较非精神病性抑郁症更具遗传倾向P血清皮质醇水平高,DST阳性率高;血清多巴胺羟化酶活性低;尿中MHPG低;脑脊液中HVA高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治疗(2)P使用一线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可合并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奎硫平等,剂量可根据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适当进行调整P当精神病性症状消失后,继续治疗12月P若症状未再出现,可考虑减药,直至停药,减药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出现撤药综合征伴有躯体疾病抑郁障碍的治疗(1)P伴有躯体疾病的抑郁障碍,其抑郁症状可为脑部疾病的症状之一,如脑卒中,尤其是左额叶、额颞侧的卒中P抑郁症状也可能是躯体疾病的一种心因性反应;也可能是躯体疾病诱发的抑郁障碍伴有躯体疾病抑郁障碍的治疗(2)P躯体疾病与抑郁症状同时存在,相互影响。抑郁障碍常常会加重躯体疾病,甚至使躯体疾病恶化,导致死亡,如冠心病、脑卒中、肾病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等P躯体疾病也会引起抑郁症状的加重。故需有效地控制躯体疾病,并积极地治疗抑郁伴有躯体疾病抑郁障碍的治疗(3)P可选用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SSRIS类或SNRIS类药物P如有肝肾功能障碍者,抗抑郁药剂量不宜过大P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经治疗抑郁症状缓解,可考虑逐渐停用抗抑郁药P躯体疾病诱发的抑郁障碍,抑郁症状缓解后仍需继续治疗联合用药P一般不推荐2种以上抗抑郁药联用P对难治性病例在足量、足疗程、同类型和不同类型抗抑郁药无效或部分有效时才考虑联合用药,以增强疗效,弥补单药治疗的不足和减少不良反应P对绝经期前后的妇女所伴发的抑郁障碍不主张抗抑郁药联用雌激素治疗第一代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