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理論一 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理論的基本內容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是先秦農學中很有特色的一種理論,而其意義則超越了傳統農學的範圍。它起源很早,逸周書大聚載周公旦追述的“禹之禁”,就包含了這方面的內容,表明這種思想和實踐在我國從原始社會向文明時代過渡時即已產生。在先秦古籍中,有關記載比比皆是,在七十年代出土的雲夢秦簡中也有這方面的條文。現分別將其主要內容介紹如下。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利用首先是只允許在一定的時間內砍伐林木,反對濫砍濫伐。如 逸周書文傳說:“山林非時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長。”荀子王制說:“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又說:“斬伐、長養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財也。”孟子梁惠王上:“斤斧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這也就是所謂“時禁”。禁止砍伐林木的時間主要是春季和夏季。逸周書大聚規定的禁期是“春三月”,即整個春季。管子禁藏;“當春三月毋伐木,毋夭英(謂草木之初生),毋折竿(筍之初生也。),所以息百長也。”禮記月令中有孟春之月“禁止伐木”,季春之月“毋伐桑柘”,孟夏之月“毋伐大樹”,季夏之月“毋有砍伐”等記載。前些年出土的雲夢秦簡田律則有“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唯不幸死而伐綰(棺)享(槨)者,是不用時”的條文,即除了不幸死亡而需要棺木者外,一律禁止在春天砍伐山林。1與此相聯繫,是保護幼小的林木,以保證林木的生長和再生。國語魯語把“山不槎(砍)蘖(斷木上長出的新生的枝條),澤不伐夭(未長成之草木)”作為“古訓”加以強調。逸周書文傳也說:“無殺夭胎,無伐不成材。”禮記王制規定:“木不中伐,不鬻於市;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這和上述“時禁”意義相同,只是從不同的側面予以論述而已。為了保護森林等自然資源,又制定了防火法令“火憲”。荀子王制:“修火憲,養山林藪澤草木魚鱉百索(蔬)2,以時禁發,使國家足用而財物不屈,虞師之事也。”管子立政:“修火憲,敬(警)山澤林藪積草,夫財之所出,以時禁發焉,使民足於宮室之用,薪蒸之所積,虞師之事也。”禮記王制“昆蟲未蟄,不以火田”,月令季春之月“毋燒灰”,雲夢秦簡田律“不夏月,不敢夜草為灰”,大概就是“火憲”內容之一。周禮中還有一個專門“掌行火之政令”的“司爟”。對漁業資源的保護利用首先還是“時禁”,即只允許在一定的時期內捕魚。荀子王制:“汗池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多而百姓有餘用也。”逸周書文傳:“川澤非時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什麼時候禁止捕魚呢?主要是在魚類和其他水生動物孕別之時。即懷子與產卵期間。荀子王制:“黿鼉魚鱉鰌鱔孕別之時,網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逸周書大聚則具體指為“夏三月”。睡虎地秦簡田律:“毋毒魚鱉,置穽罔(網),至七月而縱之。”與逸周書大聚所言合。國語魯語上記載了有名的裏革斷罟的故事: 宣公夏濫(漬網)於泗淵,裏革斷其罟而棄之曰:“古者大寒降(減退),土蟄發(大寒降,土蟄發為孟春之月),水虞於是乎講罛(大網)罶(竹編魚具),取名魚,登川禽,而嘗之以寢廟(登嘗,盛物於豆以薦神)鳥獸孕,水蟲成,獸虞於是乎禁罝(獸網)羅(鳥網),矠(以矛獵物)魚鱉以為夏犒(幹肉),助生阜也。鳥獸成,水蟲孕,水虞於是乎禁罜(小魚網),設阱鄂(捕獸設施),以實廟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槎(砍)蘖(斷木上長出的新生的枝條),澤不伐夭(未長成之草木),魚禁鯤(魚子)鮞(小魚),獸長麑(幼鹿)(幼麋),鳥翼鷇(待哺幼鳥)卵,蟲舍蚳(蟻卵)蝝(未生翼的蝗子),蕃庶物也。古之訓也。今魚方別孕,不教魚長,又行網罟,貪無藝也。”這裏,把什麼時候允許捕魚,什麼時候不允許捕魚,講得很清楚了。與此相聯繫,是禁止捕捉小魚。所謂“魚禁鯤(魚子)鮞(小魚)”,為此,禁止使用小魚網(罜)。孟子梁惠王上載:“數網(密網)不入汗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淮南子應道訓記載春秋時季子把亶父治理得很好,以致漁民自覺地不取小魚。禁止竭澤而漁。如禮記月令規定“毋竭川澤,毋漉陂池”。雲夢秦簡規定不准使用毒藥。太平御覽84引逸周書文傳有“澤不行害”的內容,也就是不許使用毒藥。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利用對野生動物的狩獵也有“時禁”。逸周書文傳:“畋獵以時,童不夭胎,馬不馳騖,土不失宜。”太平御覽84引作“畋獵唯時,不殺童牛,不夭胎,童牛不服,童馬不馳,不騖澤3,不行害”。國語魯語上“鳥獸孕獸虞於是乎禁罝(獸網)羅(鳥網)”,管子禁藏“當春三月毋殺畜生,毋拊卵”,禮記季春之月“田獵,罘、羅、網、畢、翳,餧獸之藥無出九門”,睡虎地秦簡田律“不夏月,毋敢麛(小鹿,亦作小獸的通稱)(卵)鷇”,“禁苑者,麛時(泛指野獸幼小之時)毋敢將犬以之田”,就是這種“時禁”的具體化。這種“時禁”是為了保護幼小和懷孕的禽獸以及尚未孵化的禽卵,反對斬盡殺絕式的狩獵。禮記王制有“不麛不卵,不殺胎(懷胎母獸),不夭牝(年青母獸),不覆巢”的記載。周禮中有掌管狩獵事務的“跡人”,也規定“禁麛卵者與其毒矢射者”。這就是說,禁止獵取幼獸、懷孕母獸,禁止攫取鳥卵,傾覆鳥巢和使用毒箭。目的是保證野生動物種群能夠正常的生長延續。逸周書文傳說:“不麛不卵,以成鳥獸之長。”這與國語魯語所說的“獸長麑(幼鹿)(幼麋),鳥翼鷇(待哺幼鳥)卵,蟲舍蚳(蟻卵)蝝(未生翼的蝗子),蕃庶物也”的記載精神一致。二 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理論形成的基礎及其意義先秦時代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思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實踐經驗的總結,是建立在對廣義農業生產的“時宜”、“地宜”、“物宜”的深刻認識的基礎之上的。總結歷史教訓,著眼永續利用我國遠古時代黃河流域的開發過程中,有過一個對自然資源破壞比較嚴重的時代。管子揆度雲:“黃帝之王破增藪,焚沛澤,逐禽獸。”孟子滕文公上:“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這在當時開拓了人類的活動空間,是必要的。以後,隨著人口增加、土地墾辟,山林川澤自然資源受到破壞的情況仍然不斷發生。4但在這過程中人們也逐漸認識到,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利用過度或不適當的攫取,就會妨害資源的再生,導致資源的枯竭,影響到以後的繼續利用。黃土地區氣候偏旱,天然植被相對並不豐茂,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就更顯得必要。 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呂氏春秋義賞) 覆巢毀卵,則鳳凰不至,刳獸食胎,則麒麟不來。幹澤涸漁,則龜蛇不往。(呂氏春秋應同)5這些無疑是對歷史上的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所以先秦諸子論述保護自然資源的必要性時,總是著眼於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是從人類的長遠利益立論的。在上面所引述的資料中,這種思想已經反映得相當清楚,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是為了“不絕其長”,從而“使國家足用而財物不屈” (俱荀子王制語)。這方面的例子,除了荀子孟子等人的言論外,還可以舉出不少來。如逸周書文傳曰: 無殺夭胎6,無伐不成材,無墯(墮)四時。如此者十年,有十年之積者王。生十殺一者物十重,生一殺十者物頓空。十重者王,頓空者亡。7它說明“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只有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生之不絕,取之有節,才能保持發展的後勁,成功王霸之業。保護、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三才”理論當時人們所利用的自然資源,主要是野生動植物;人們已經認識到,野生動植物資源是可以再生的,而其生長繁息和農作物、禽畜一樣,是受天時制約的。其生長發育的階段性和自然界氣候變化的節律是一致的。所以先秦古籍中論述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利用時,無不強調要順時,“以時禁發”。因為“養長時,則六畜育(禽獸亦然),殺生時,則草木殖(作物亦然)”(荀子王制)。上面談到了我國先秦時期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一系列措施,其中心點是“時禁”,而“時禁”的目的正是保證野生動植物順應自然界季節變化的規律正常地生長和繁育。因為“養長時,則六畜育(禽獸亦然),殺生時,則草木殖(作物亦然)”(荀子王制)。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經濟利用和永續利用的目的。因此,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思想的出現,是和先秦時代對天時認識的深化分不開的。先秦時代保護和利用自然資源的思想,和當時“物地宜,盡地利”認識的深化也是分不開的。先秦時代的“物地宜,盡地利”,不但包括對各類農田的合理利用,也包括對農田以外的各類土地的合理利用保護和合理利用山林川澤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正是當時“地宜”思想的一個組成部分;或者說,是以“地宜”思想為基礎的。所以,逸周書文傳談“以時”入山林川澤和“以時”狩獵,是和“土不失宜”相聯繫的。它又指出: 土可犯,材可蓄。濕潤不可穀之地,樹之竹、葦、莞、蒲;礫石不可穀之地,樹之葛、木。以為絺綌,以為材用。故凡土地之閑者,聖人裁之,並為民用。是以魚鱉歸其泉,鳥歸其林。在我國的上古時代,雖然種植業早就成為主要的生產部門,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地廣人稀,原野不能盡辟,農田一段分佈在都邑的近郊,郊外則辟為牧場,山林川澤仍然是人們重要的生產物件。山林川澤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重視,這是因為當時這些地方盛產林木葦材鳥獸魚鱉等各類山貨水產,在以半乾旱草原為主的自然環境中顯得特別珍貴。山林藪澤被稱為“物之鍾”、“國之寶”。國語周語上:“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財用於是乎出,其猶原隰衍沃,衣食於是乎生。”山林川澤和原隰衍沃並提,顯示了它在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國語楚語下載王孫圉論寶,把山林藪澤作為國之六寶之一。“山林藪澤足以備財用,則寶之。”這除了與自然環境有關外,還因為當時種植業不夠穩定,經常受自然災害的威脅,需要以山林川澤的天然富源作經濟生活的必要補充。8周禮天官塚宰“以九職任萬民”,其中“三農”、“園圃”、“藪牧”、“虞衡”、“聚斂疏材”屬廣義農業範疇,“虞衡”在“九職”中列於第三位,而且“聚斂疏材”實際上也可以包括在“虞衡”之中。大概反映了戰國以前生產結構的實況。周禮中有“山虞”“林衡”“澤虞”“川衡”之職,統稱“虞衡”,就是掌管有關山林川澤的生產事宜的。這類官吏,在詩經左傳國語夏小正以至金文彝銘中均可找到。史記貨殖列傳引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亦見“虞衡”的重要性。到了戰國時代,漁獵採集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已經下降,但仍不失為農牧業的重要補充。所以,春秋戰國政治家在作國土總體利用規劃時,總是把山林川澤考慮在內的。管子八觀以原野的五穀生產,觀一國之饑飽;以山澤、桑麻、六畜之產,觀一國之貧富。“夫山澤廣大,則草木易多也山澤雖廣,草木毋禁閉貨之門也,故曰時貨不遂,金玉雖多,謂之貧國也。”這時山林川澤的“禁發”,除了保護自然資源外,還有保證大田農業有充足勞動力的意義在內。故管子八觀又說: 山林雖近,草木雖美,宮室必有度,禁發必有時,是何也?曰:大木不可獨伐也,大木不可獨舉也,大木不可獨運也,大木不可加之薄牆之上。故曰山林雖廣,草木雖美,禁發必有時;國雖充盈,金玉雖多,宮室必有度。江海雖廣,池澤雖博,魚鱉雖多,網罟必有正。船網不可一(財)裁而成也。非私草木愛魚鱉也,惡廢民生于穀也。這是就一般年景而言的。山林川澤還作為儲藏天然財富的一個“資源庫”,在年成豐歉之間作調劑之用。在糧食歉收的年份,統治者就會開放山林川澤,讓人民從山澤的資源中獲取維持生計的資料,以安全渡過荒年。總之,保護與利用自然資源的思想理論,是和先秦時代人們對“天、地、人”的認識與安排聯繫在一起的。首先,它跟“天時”的掌握有關,其次,它跟“土宜”的利用有關,第三,它跟“農事”的安排有關,最後,它還與對“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作用的認識相關聯。逸周書大聚: 旦(周公旦)聞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且以並農力(執)桑,成男女之功。夫然,則有(生)土(而)不失其宜,萬物不失其性,人不失其事,天不失其時,以成萬財。9這是戰國時人依託周公發表的議論。荀子王制在論述了必須“以時”利用山林川澤自然資源和“以時”從事農業生產之後,接著也說:“聖人之用也,上察於天,下錯於地,塞備天地之間,加絕萬物之上”由此可見,先秦時代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思想的理論依據,正是“天、地、人”關係的“三才”理論。 從上文不完全的介紹可以看到,先秦時代在農業生物學方面的成就是巨大的;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它發展的局限性。先秦時代的農業生物學知識是比較零散的,缺乏系統性,沒有出現系統總結有關生物學知識的著作。先秦著作中涉及生物學知識比較多的有三類:一類是詩經楚辭等文學作品。詩經中提到了分屬59科的132種植物10,楚辭涉及的植物也有55種11。兩部詩歌集中不少關於生物生境和特性的描述,但這些描述大多數是作為起興或襯托的手段,它們不是被描述的主體,因此也不可能記述系統的生物學知識。另一類是管子地員等土壤學著作,這些著作包含了豐富的植物生態學的知識,但主要是從“土宜”的角度來談植物和動物的,生物同樣不是被描述的主體;因此也稱不上是生物學的著作。第三類是爾雅。爾雅中有專篇釋草釋木釋蟲釋獸等,並運用同屬性生物的類比來區別動植物的種類,比詩經管子地員等更接近於生物學的專文,但它畢竟只是一部字書而已。先秦時代,在作為中國傳統農學基礎的一些學科中,傳統的指時系統已經建立起來,傳統的土壤學亦已形成,而中國的古典生物學仍然處於蘊釀和知識積累的階段。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流感常见症状及护理技术
- 冠心病营养治疗原则与实施
- 身体形态的训练
- 小学诗歌教学课件
- 急性谵妄治疗方案
- 2025版肾炎常见症状及护理措施
- 患者入院安全宣教
- 2025版胃食管反流病常见症状及护理方法
- 化学教学设计专业答辩
- 雾化治疗健康宣教
- 工厂介绍文案
- 管路维修培训课件模板
- 辨析wear-be-in-dress-put-on-配套课件
- 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
- GB/T 42698-2023纺织品防透视性能的检测和评价
- 髋臼及股骨骨缺损的分型及评价-课件
- 物流统计与实务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减少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缺陷次数的pdca案例
-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 草诀百韵歌原文及译文
- GB/T 12970.4-2009电工软铜绞线第4部分:铜电刷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