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进程进入冲刺阶段 _第1页
中国小康进程进入冲刺阶段 _第2页
中国小康进程进入冲刺阶段 _第3页
中国小康进程进入冲刺阶段 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中国小康进程进入冲刺阶段小康之路就在脚下多少年来,中国人民祖祖辈辈在盼小康、奔小康的道路上洒下了勤劳的汗水和智慧,本世纪末我们即将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千年的梦想圆在二十世纪之末。根据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规定的指标测算,从总体上看,到1999年我国已走完温饱阶段的路程。预计到2000年,全国总体平均水平将进入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有3/4的人能过上小康生活。小康初期阶段基本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21年,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小康建设之路上不断前进,使人民在短短的几年里就跨越了物质匮乏的年代,告别了短缺;80年代人民生活从贫困走过温饱,90年代逐渐迈向小康,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截止到1999年底,小康评价指标测算结果显示,中国人民生活已实现小康初始水平的,也就是说即将走完温饱阶段的路程,基本上达到小康初期阶段生活水平。从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规定的五方面看,经济水平和精神生活已达到小康标准,物质生活、人口素质和生活环境实现程度分别为946、和915。2/4分城乡看,城镇居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标准的94,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已基本实现小康水平,精神生活实现程度为,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实现程度为。农村居民实现程度为,其中收入水平实现程度为,物质生活实现程度为84,人口素质实现程度为8722,生活环境实现小康程度为,精神生活和社会保障与社会安全已达到小康标准值。分地区看,全国31个省市区,有15省市区实现程度在90以上,9个省市区在8090之间,7个省市区实现不到80。东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为9786,其中有10个省市区实现程度在96以上,1个省超过90,1个省接近90;中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318,其中实现程度在90以上的有4个省,实现程度在80至90之间的省市区有5个,有2个省市区接近90;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18,其中实现80至90的有3个省市区,其余7省市区实现不到80。从人口分布看,1999年底全国有亿人口已基本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占总人口的;其中有亿人口分布在东部,占东部人口9079,155亿人口分布在中部,占中部人口35198。有亿人口处于温饱有余生活水平,占总人口的,其中亿人口分布在中部,占中部人口的6481;有133亿人口分布在西部,占西部人口的4665。有亿人口处在温饱中期水平,占总人口的,3/4均分布在西部,占西部人口的5335。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全国有一半人基本过上了小康生活,东部绝大多数人过上了小康生活,中部也有2/3的人过了小康生活,而西部过上小康生活的人不到一半。从小康进程速度看,按小康基本标准衡量1990年小康总体实现程度为,平均每年向前推进463个百分点;到1999年底,小康实现程度已达946,比1990年实现程度高个百分点。90年代,平均每年推进个百分点,比80年代的平均速度每年高出个百分点。这说明进入90年代后,小康实现进程有所加快。到2000年,预计全国总体平均将实现小康初始水平,全国约有7484的人口基本能达到小康水平,有1282人口接近小康水平,然而,有人口难以实现小康;在16项小康测评指标中有12项可以基本达到或超过小康标准值,2项指标达到小康值困难较大。整体说来,虽然小康建设的道路上有许多困难和障碍,但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人民在本世纪末能圆小康生活之梦。人均小康指标提前实现经济发展是强国富民的基础,改革开放21年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增长水平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提前5年于199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人均指标已超过小康标准值,是五大部分实现小康程度最高最早的一部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增长速度遥遥领先国际水4/4平。1995年我国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199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番两翻的目标,提前达到小康标准。1995年现价国民生产总值为57495亿元,按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