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近诸事不顺,攒人品上来分享篇学习资料,祝福所有勤奋努力的人!说明:本修订汇总,针对2012年1月出版的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历年真题汇编大全(模测版)一书,解析中带下划曲线的,为修订内容。2012年司法考试历年试题汇编一书,可参考本书相应真题之参考答案及解析的变动。2011年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22.C。新刑事诉讼法第218条。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只对未生效的第一审判决享有请求抗诉权,而对未生效的第一审裁定则不享有这项权利。 23.A(原答案为D)。新刑事诉讼法第20条。最新修订时删去了原第(3)项“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24.D。新刑事诉讼法第30条,刑诉解释第28、29条。一方当事人罗某的回避申请没有被驳回而是得到法院的同意,不存在复议问题。另一方当事人郭某没有提出回避申请,也不存在复议的问题,ABC均错误。 25.D。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属于实物证据,AB项属于实物证据。C项中,张某关于实施伪造、变造行为的供述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属于直接证据。D项中,判别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真伪的鉴定结论并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事实,属于间接证据。注: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48条,“鉴定结论”应修正为“鉴定意见”。 31.D。新刑事诉讼法第176、204条。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AB项错误。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C项错误,D项正确。 37.A。新刑事诉讼法第225条第2款规定“不得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也即发回重审以一次为准。 38.C(原答案为B)。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具体规定第11条,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246条第2款,人民法院可以“决定”而非“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根据该题给出的条件,该案再审结果可能改判宣告无罪,选项C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64.AD。新刑事诉讼法第11、34、267条。B项错在后半句,C项错在“任何机关”。 67.ACD。六机关规定第26条。有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并不要求是主要犯罪事实。 71.BC。新刑事诉讼法第215条,刑诉解释第229条,高检规则第314条,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第11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可以由简易程序转换为普通程序。但是,一经确定为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转换为简易程序,D项错误。转为普通程序重新审理的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将全案卷宗和证据材料退回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上述材料后5日内按照普通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法定要求,向人民法院移送有关材料,A项错误。 72.BD。新刑事诉讼法第204、206条,刑诉解释第199201条。 2010年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22.B(原答案为A)。新刑事诉讼法第31、33、45、186条。新刑事诉讼法将公诉案件委托辩护人的时间提前至侦查阶段。 26.B。新刑事诉讼法第96条,刑诉解释第80、81条。 30.B。新刑事诉讼法第274条。新法不再区分年龄段,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看审判时年龄。 31.A。根据刑诉解释第194条,某法院在审理张某自诉伤害案中,发现被告人还实施过抢劫,应移送对此有立案管辖权的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对伤害案应当继续审理,A项正确,BC项错误。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98条、高检规则第351条、刑诉解释第178条,变更、追加起诉,必须以已有的公诉为前提,本题中之前并不存在公诉,不属于公诉变更、追加问题,也不存在其他延期审理的理由,故D选项错误。 34.A。刑诉解释第109条,新刑事诉讼法第202条。 38.D。新刑事诉讼法第243条。 二、多项选择题 67.ABC。新刑事诉讼法第187条第3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911条。 68.CD。新刑事诉讼法第69、75条,六机关规定第23条。从法律和解释规定看,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离开居住的市、县,需要公安机关批准,A项错误。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等,CD项正确。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是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对取保侯审的只有特定情况下才不得与特定人员会见或通信,B项错误。 70.AC。新刑事诉讼法第14、171173条。我国刑事诉讼实行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犯罪追诉机制,即在对刑事犯罪实行国家追诉的同时,兼采被害人追诉主义。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刑事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只有部分刑事案件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但公诉为主并不表明公诉机关可主动干预自诉,A项正确,B项错误。在起诉原则上,我国采用以起诉法定主义为主,兼采起诉便宜主义,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受到严格限制,C项正确。当然,检察官仍然有一定的不起诉裁量权,不是凡构成犯罪的都必须起诉,D项错误。 71.ABC。新刑事诉讼法第158条,刑诉解释第117条。对于某被告人被抓获后始终一言不发,也没有任何有关姓名、年龄、住址、单位等方面的信息或线索的,但如果符合新刑事诉讼法第158条第2款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新刑事诉讼法第158条第2款是这样规定的: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 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D项绝对不予受理的做法错误。 74.ABD(原答案为AB)。刑诉解释第197、203条。C项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后被害人提起自诉的案件,不能调解。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01条,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D项正确。 76.BD。新刑事诉讼法第99、100条,刑诉解释第90、93、95、100条。人民法院审判附带民事案件,除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外,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A项错误。本案中的被告人马某16岁,系未成年人,应当将附带民事起诉状副本送达马某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将口头起诉的内容通知马某的法定代理人,而不是马某,C项错误。 77.AB。新刑事诉讼法第226条,刑诉解释第257条。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即可以加重被上诉人的刑罚。朱某自诉陈某犯诽谤罪,法院审理后,陈某反诉朱某侮辱罪。法院审查认为,符合反诉条件,合并审理此案。因此,朱某和陈某互为自诉人,并且,两人不服均提出上诉,都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即既可以因量刑过轻加重一人的刑罚,也可以加重两人的刑罚。 78.ABCD。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8、10、11条,新刑事诉讼法第269、270条。 三、不定项选择题 95.AC。新刑事诉讼法第235、250条,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3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有关问题的决定,刑诉解释第341、345条。签发死刑立即执行命令的不是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应当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B项错误。王某由一审法院执行,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但不能交由监狱执行,D项错误。 96.ABC。新刑事诉讼法第253、258、259条。 97.B。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261条,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附加适用或者独立适用,都由人民法院执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A项错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产刑执行问题的若干规定第6条,被判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同时又承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责任的被执行人,应当先履行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判处财产刑之前被执行人所负正当债务,应当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先行予以偿还。据此,应先履行对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B项正确。在案发前所负的“正当”债务,经债权人请求先行予以偿还,而非“所有”债务,D项错误。第8条规定,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物提出异议确有理由的,才裁定中止执行。据此C项错误。 试卷四 三、参考答案(要点): 1.判断。不能认定张某收受贿赂。 2.依据。新刑事诉讼法第53、195条、刑诉解释第52、176条规定的证明标准。刑事诉讼证明理论关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阐述,具体是指:(1)据以定罪的每个证据都已查证属实;(2)证据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3)犯罪事实各部分有相应证据证明;(4)全案证据排除了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唯一;(5)结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的事实已经排除合理怀疑。 3.分析。从犯罪行为是否存在角度看,在证明张某收受两笔款项问题上,均为“一对 一”证据,既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他没有收受贿赂,也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他收受了贿赂。从本案涉案人员情况看,石某、杨某均为本案利害关系人,有可能为了推脱罪责陷害张某。现有证据不足以排除这种可能性。 4.处理。本案证据在证明张某收受这两笔钱这一关键问题上没有排除其他可能性,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2009年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21.D。新刑事诉讼法第290条,刑诉解释第20条。 23.D。新刑事诉讼法第32、106条,刑诉解释第33条。注意不同部门法中对于“近亲属”这一概念的不同定义范围。 26.C。新刑事诉讼法第108条。 27.B。新刑事诉讼法第126、128、130、136条。 28.AC(原答案为A)。刑诉解释第90、96条。新刑事诉讼法第10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这与刑诉解释第96条规定不同。 32.C。新刑事诉讼法第233、241、248条。 33.B。新刑事诉讼法第206条,刑诉解释第187条第1款、第197条、第206条第1款。 二、多项选择题 66.ABCD。新刑事诉讼法第109、110、146、176条。 67.ABC。新刑事诉讼法第106、107条。选项D限定的情形是“陈述案情”。对于法定代理人而言,被代理人有什么权利,法定代理人就自动取得什么权利,故选项D前段表述正确。对于诉讼代理人而言,其只能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进行诉讼活动。在具体案件中,诉讼代理人能否代替被代理人陈述案情应视在具体案件中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而定,选项D后段表述太过绝对。 68.AC。新刑事诉讼法第139、142、143条,六机关规定第19条。 69.AD。新刑事诉讼法第28、31、60、106条,高检规则第160条。能够充当证人的人并不一定是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没有利害关系的,能够充当鉴定人的人必须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没有利害关系。 70.ABC。新刑事诉讼法第49条。证明责任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诉讼中出现的案件事实,应当由谁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以及在诉讼结束时,如果案件事实仍然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应当由谁来承担败诉或不利的诉讼后果。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担如下:(1)人民检察院负有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责任。(2)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应当对其控诉承担证明责任。(3)在例外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承担提出证据的责任。 72.ABCD。新刑事诉讼法第66条,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第2款。 74.ABD(原答案为BD)。新刑事诉讼法第178、208、210条。人民陪审员可以和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一审案件的审理,而二审案件由审判员审理,BD正确,C错误,新法对简易程序作了重大修改,不再是全部独任制,可能由合议庭审判,陪审员也可能参加,A正确。 76.BD。新刑事诉讼法第208条,刑诉解释第160、219、225、226条。 79.ACD(原答案为AD)。新刑事诉讼法第223条第1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1、2条。 三、不定项选择题 97.CD。刑诉解释第337条第2款、第365条,新刑事诉讼法第248、263条。 2008年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22.C。新刑事诉讼法第154、158、171、202条,关于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2条。 24.C。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75条,本案应由人民检察院行使侦查权,公安机关无权参与侦查,自然不能对该案不起诉决定申请复议复核,A错误。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5、173、177条规定,A地基层检察院认为甲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而作出的不起诉处理,显然属于根据第142条第1款作出的绝对不起诉,而不属于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73条第2款作出的酌定不起诉,所以,也就不符合新刑事诉讼法第177条中被不起诉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诉的规定,某甲无权申诉,B错误。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76条,某乙属于被害人,可以选择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于自诉案件由基层法院管辖,所以,某乙只能向基层法院提起自诉,而不能向中级法院提起自诉,C正确,D错误。 26.B。新刑事诉讼法第267条,刑诉解释第38、164、165条。 27.B。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33、44、106条第1款,B选项中抢劫案被害人的胞妹,属于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近亲属,有权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委托诉讼代理人,而附带民事被告人、自诉人,只有其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他们的近亲属无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因此选项CD错误。而A选项中,涉嫌强奸罪被告人的父亲,显然无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28.B。新刑事诉讼法第64条,刑诉解释第63、64、210条。 29.A。刑诉解释第215条。 30.D。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48条,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结论都不属法定证据种类,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但可以据此确定侦查方向。 32.D。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53条,选项ABC中仅仅有被告人的供述,不能用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但D选项中,除了被告人的供述外,还有枪作为物证的存在以及丙身中一弹的事实,所以,可以认定D中被告人犯罪和处以刑罚。 33.D。新刑事诉讼法第4、65条,关于取保侯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 34.CD(原答案为D)。新刑事诉讼法第65、96条,刑诉解释第81条。注意新刑事诉讼法第96条新规定。 38.B。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86195条,法庭审理基本的顺序应为: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被告人、被害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出示物证宣读未到庭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法庭辩论(含公诉人发表公诉词)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宣判。 二、多项选择题 66.BD。新刑事诉讼法第15、277、288条。 67.AD。新刑事诉讼法第223、227条。 68.ABCD。新刑事诉讼法第251条第1款。 70.ABC。新刑事诉讼法第200条第2款,刑诉解释第181条。 72.ABD。新刑事诉讼法第204、206条,刑诉解释第197、202、263、265条。 76.ABCD。新刑事诉讼法第69、75、80条。 78.ABCD。新刑事诉讼法第106、190条。 三、不定项选择题 95.ABC(原答案为AB)。新刑事诉讼法第253、258、259条。注意,根据新法规定,周某应由社区矫正机构和公安机关执行,李某在交付执行前剩余刑期在3个月以上的,也应当由监狱执行。 96.无(原答案为B)。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258、259条,应由社区矫正机构和公安机关执行。 97.AD。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253、260、261条,王某的没收财产刑、朱某的罚金刑均由法院执行,王某和朱某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均由公安机关执行。 2007年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23.C。新刑事诉讼法第183、227、274条。 26.B。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60条,高某虽然只有9岁,但对其所证事实具有辨别能力、能够正确表达,因此其证言可以作为证据出示,故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刑诉解释第187条,证人高某是未成年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她可以不出庭作证,故C项错误。 27.无(原答案为D)。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254条规定,应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作出生效判决的法院不一定是交付执行的法院。 28.C。新刑事诉讼法第78、81、91、92条。 29.无(原答案为C)。根据刑诉解释第117条的规定,被告人若不出庭,法院就不能够开庭审判,而应决定将案件退回人民检察院,这一规定对简易程序也同样适用,A项错误。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210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是由审判员1人独任审判,而不能够由人民陪审员独任审判,B项错误。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210条,公诉案件即使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人民检察院也应派员参加,C项错误。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77条,D项错误。 31.D。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22条第1款规定,询问证人只能在以下五个地点进行,即现场、证人所在单位、证人住处、证人提供的地点和侦查机关。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2款的规定,本案属于贪污贿赂案件,应当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因此应当通知赵某到检察机关提供证言。 32.B。高检规则第273条。 33.D。新刑事诉讼法第241、243、248条。死缓判决只有经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35.B。新刑事诉讼法第110、111、204条。 37.C。新刑事诉讼法第222、223条,刑诉解释第256、258条。 38.C。甲涉嫌故意杀人被提起公诉,可能被判处死刑,因此不能依据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审理本案,A项错误。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20条,对于第一审刑事案件,依法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不能再指定下级人民法院管辖,B项错误。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78条,对于第一审案件,除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外,其他均由合议庭审理,而合议庭的成员可以全部由审判员组成,也可以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这一规定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的审理也同样适用,C项正确。根据刑诉解释第36、38条,D项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66.ABD。新刑事诉讼法第33条。辩护人虽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专 门维护者,但具有独立的诉讼参与人身份,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依法进行辩护,因此,认为辩护人必须按照被告人的要求作无罪辩护的观点错误。 69.BCD。新刑事诉讼法第9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3、4条。 70.ABC。新刑事诉讼法第178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 71.BD。新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2款,刑诉解释第157、159条。 72.AC。新刑事诉讼法第143、234、280条,公安机关办理案件程序规定第219条,刑诉解释第291、293条。 75.ABCD。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16条第4款、第18条,新刑事诉讼法第271条。 76.BC。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06条规定,诉讼参与人共有七种: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公诉人不属于诉讼参与人,A错误。证人是在诉讼外了解案件情况的、当事人以外的人。在诉讼过程中,证人既可以为控方所用,也可以服务于辩方,但都是向法庭作证,故证人不承担控诉职能,D错误。 77.BD。新刑事诉讼法第145147条。注:题干“鉴定结论”应改为“鉴定意见”。 78.ACD。新刑事诉讼法第65、69条,关于取保侯审的规定第12条。 79.AC。新刑事诉讼法第44条第1款、第106条第(3)项和第(6)项。 三、不定项选择题 99.AD。高检规则第90、92、97条。 100.ABCD。由于丙涉嫌的是信用证诈骗罪,不属于高检规则第94条第1款规定的情况,应直接适用第2款规定,故均正确。 2006年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27.D。新刑事诉讼法第35、42条。 28.C。新刑事诉讼法第94条,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5条。 29.D。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7条,新刑事诉讼法第145条。 30.C(原答案为A)。本题不适用六机关规定第24条规定。新刑事诉讼法删除了原第96条,依新法第75条,应选C。 31.C。新刑事诉讼法第78条和高检规则第94条。 32.D。新刑事诉讼法第142条规定。 33.A。新刑事诉讼法第154、156、157条。 34.D。新刑事诉讼法第167条、第171条第2款,高检规则第271条。 35.C。新刑事诉讼法第171条。 36.C。新刑事诉讼法第216条。 37.A(原答案为B)。新刑事诉讼法第274条规定,未成年犯罪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把握,指审判时年龄。 二、多项选择题 67.ABC(原答案为AC)。新刑事诉讼法第28、31、41、97条。新刑事诉讼法第31条第2款新增规定,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也可以要求回避,申请复议。 68.BCD。高检规则第169条。 69.BCD。高检规则第280条。 70.AC。新刑事诉讼法第178、179条,刑诉解释第112条。 71.ABC。新刑事诉讼法第176条和高检规则第299、300、301、302条规定了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不服时的救济途径:一是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诉,如果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仍维持不起诉决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二是不经过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因此,选项AB正确。本案属于新刑事诉讼法第204条规定的自诉案件,因此,不能适用调解,但自诉人可以与被告人自行和解,选项C正确,D错误。 72.ABCD。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99条,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2条规定,选项A、B、C都属于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给被害人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所以都应入选。而D项的干扰性较大,考生很可能一看到“精神恍惚”的字眼,就将其归入精神损失的范畴,从而认为该项赔偿缺乏法律依据。事实上,该选项是“医治精神恍惚支付的费用”,其仍然是用金钱可以计算的损失,因此这项费用仍属于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范畴。 73.BC。新刑事诉讼法第194条。 74.B(原答案为BD)。新刑事诉讼法第184条规定公诉案件无论按普通程序还是简易程序,人民检察院都应派员出席,这与原法第175条规定不同,故D项不选。乙在轻伤罪中不能成为被告,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可以由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 75.ACD。新刑事诉讼法第203、225、227条。 76.BD。新刑事诉讼法第243、248条。 77.BD。新刑事诉讼法第33、36、270条。 78.BCD。新刑事诉讼法第178条,刑诉解释第111条,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第11、14条。 三、不定项选择题 91.AC。新刑事诉讼法第223、226条,刑诉解释第253、257、258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2条第2款。 92.AC。法定不起诉又称绝对不起诉,是指新刑事诉讼法第173条第1款规定的不起诉,选项AC正确。“酌定”,是指法律规定的“可以”,即人民检察院对于起诉与否享有自由裁量权,对于符合条件的,既可以作出起诉决定,也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选项B属于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D属于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的,都符合可以适用酌定不起诉的情形,人民检察院“可以”而非“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选项BD错误。 2005年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25.AD(原答案为D)。新刑事诉讼法第32、33、44、45条。新法对辩护人作了重大修改,辩护人介入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而诉讼代理人介入时间是案件审查起诉之日。 28.D。新刑事诉讼法第79条,刑诉解释第77条,高检规则第53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4)项。 30.B。新刑事诉讼法第204条,刑诉解释第188条。 31.A。新刑事诉讼法第111条。 33.C。新刑事诉讼法第208、209条,刑诉解释第222条。 34.C。新刑事诉讼法第216、219条,刑诉解释第232、355条。 35.D。新刑事诉讼法第237条,刑诉解释第278条,六机关规定第47条。 36.C。新刑事诉讼法第250条第2款,刑诉解释第361条。 37.A。新刑事诉讼法第249、253、258261条。新法对执行机关做了重大调整:(1)新增社区矫正的规定,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2)由看守所代为执行的有期徒刑的剩余刑期由1年改为3个月。 二、多项选择题 67.ABCD。六机关规定第10条,新刑事诉讼法第36、37条。注意新法规定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时不被监听。 68.AC。新刑事诉讼法第54条,刑诉解释第61条,高检规则第265条。 69.AD。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48条,选项A中的笔记本和选项D中的淫秽书刊是以其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起证明作用的,为书证。选项B中的笔迹是以其外部特征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和痕迹,属于物证。选项C为证人证言。所谓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证人证言一般是口头陈述,往往以证人证言笔录加以固定。证人书写的书面证词,并非书证,而是证人证言。 70.ABC。新刑事诉讼法第144条,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4条第2款。 71.AC。选项D属于法定不起诉的情形,应被排除。根据高检规则第286条第3款,选项B属于证据不足不起诉的情形,不属于酌定不起诉的内容。 72.ABCD。审判公开原则的例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判程序中的法庭评议不公开;二是对部分案件不得公开审理。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83条、刑诉解释第121条,选项A属于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选项B属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选项C为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选项D为当事人提出申请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根据上述规定,不应公开审理。 75.ABD。新刑事诉讼法第206条,刑诉解释第197、198、206条。 76.AB。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216条,在自诉案件中,享有上诉权的主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享有独立上诉权的人,主要是指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另一类是无独立上诉权人,包括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他们必须事先征得被告人同意才能提起上诉。因此,选项AB正确,选项D为无独立上诉权人,是错误选项。选项C具有一定的混淆性,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06条,法定代理人的范围包括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法定代理人是由法律规定的对被代理人负有专门保护义务并代其进行诉讼的人。当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或者某些诉讼参与人是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时,需要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诉讼。如果当事人或者某些诉讼参与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就无法定代理人之说。本案中甲乙均为成年人,二人父母并无独立上诉权,C为错误选项。 78.ACD(原答案为CD)。新刑事诉讼法第254条。新法对可以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做了重大修改,被判无期徒刑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也可以适用。 三、不定项选择题 96.C。高检规则第159161条,新刑事诉讼法第60、80条。 97.BD。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50条和第205条第1款规定,我国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对其控诉承担证明责任,选项B正确;其二,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在刑事诉讼中执行控诉职能的国家机关承担;其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尽管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供述,但在一般情况下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但是有一个例外,即刑法第395条第1款。根据这一规定,对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犯罪嫌疑人承担说明其明显超过合法收入的那部分财产的来源的责任,但是检察机关仍应当承担证明实施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其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并且差额巨大的事实的责任。选项D正确,AC错误。 2004年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21.C。新刑事诉讼法第237条,刑诉解释第278条,六机关规定第47条。 22.D。新刑事诉讼法第175条,高检规则第297条第1款。 24.C。新刑事诉讼法第194、205条。 26.B。刑诉解释第157条第1款。在审判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因补充侦查申请延期审理的次数以2次为限,公诉人再次提出因补充侦查需延期审理时,人民法院不能同意。 32.D。新刑事诉讼法第153条。 33.D。新刑事诉讼法第222条,刑诉解释第247、248条。 38.C。新刑事诉讼法第226条第1款,刑诉解释第257条第1款。 二、多项选择题 62.BCD(原答案为ACD)。新刑事诉讼法第208、210、213、214条。新法对简易程序作了重大修改:(1)公诉案人民检察院必须派员出庭;(2)不一定采独任制。 63.AD。新刑事诉讼法第158条。 64.CD。新刑事诉讼法第136138条。 67.AB。新刑事诉讼法第205条第1款,刑诉解释第188、192条。 68.AB。新刑事诉讼法第146条,高检规则第205条第1款。新法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 69.BD。新刑事诉讼法第9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2条。 70.AC。新刑事诉讼法第30条第1款、第225条第1款第2项,刑诉解释第117、198、201条。 79.ABC。国家赔偿法第2条,新刑事诉讼法第173条,高检规则第293条。 三、不定项选择题 90.ABD。新刑事诉讼法第104条。 93.ABCD。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第49、57条,新刑事诉讼法第41条。 94.BC(原答案为C)。新刑事诉讼法第210、227条,刑诉解释第226条。新法规定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庭。 2003年 试卷一 二、多项选择题 75.ABC。律师法第38条第1款,民事诉讼法第123条第2款,刑事诉讼法第185条。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3.C。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290条,乙由A市公安局进行侦查,因为其在脱逃期间的犯罪不是发生在监狱内部,所以不应由监狱进行侦查。按照新刑事诉讼法第3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根据刑诉解释第14条,甲应由监狱进行侦查。 20.C。刑事诉讼法第243条第3款。 二、多项选择题 51.无(原答案为ABD)。新刑事诉讼法第145条删除了关于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的规定,该题无意义。 54.ABC。新刑事诉讼法第106、241条。 55.AC。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41条,只有律师担任辩护人的时候,有权依法定程序向证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而非律师辩护人没有调查取证权,B错误。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37条,非律师辩护人要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需要经过有关机关批准,D错误。 57.BC。新刑事诉讼法第20条。新法删除了外国人犯罪刑事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规定。但岳某抢夺某外国公民财物案外国人是被害人,也非外国人犯罪。陈某组织武装叛乱案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钱某故意杀人案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也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而张某玩忽职守案法定最高刑为7年有期徒刑,故不是必须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58.ABD。新刑事诉讼法第95、106条,高检规则第39条。 60.CD。新刑事诉讼法第60条、第106条第4项。 62.ABC。新刑事诉讼法第204、208条,刑诉解释第219条。 64.BC。新刑事诉讼法第182、183、196条。 65.AC。注意新刑事诉讼法第54条新增了对物证、书证的排除规则。 66.BC。新刑事诉讼法第181条,刑诉解释第116条。 67.BC。新刑事诉讼法第139、140、143条。 68.BD。高检规则第159条,新刑事诉讼法第122条,六机关规定第17条。 三、不定项选择题 90.BD。新刑事诉讼法第18、111条,高检规则第24、25条。 91.BD。新刑事诉讼法第194条。 92.ACD。六机关规定第27条,新刑事诉讼法第89条。 93.B。新刑事诉讼法第110条。 95.CD。新刑事诉讼法第216条,刑诉解释第200条。 试卷四 二、本刑事附带民事诉状存在下列问题: 1.基本情况部分存在的问题是: 未写明原告和被告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正确的写法是,在原告的基本情况后面加上“系田某故意伤害案的被害人”,在被告的基本情况后面加写“系田某故意伤害案的被告人”。 2.请求事项部分存在的问题有: (1)对医疗费、误工损失费和伤残补助费没有写明具体的赔偿数额,因此不符合必须写明具体的诉讼请求的法律要求。 (2)房屋采光被挡不是由于被告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不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范围,应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因此,一并要求法院判处被告拆除挡光建筑的请求不合适。 (3)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99条的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只解决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因此,本诉状中要求被告赔偿精神损害费的请求也是不合适的。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99条第1款的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可见,本诉状就精神损害赔偿是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 3.事实和理由部分存在的问题是: 对于损失的具体数额没有叙述。应当具体写明共花去医疗费多少元,造成误工损失费多少元,后期继续治疗及伤残补助估计多少元。 4.结尾部分存在的问题有: (1)没有写明起诉的法律依据,应当写明“依据刑事诉讼法第条、民法第条、民事诉讼法第条的规定,向贵院” (2)没有写明本诉状的致送法院,应当写明“此呈四方区人民法院”。 (3)具状人不应当写诉讼代理人,而应当写原告苗某,因为在诉讼过程中,诉讼代理人应当以原告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 (4)本诉状中没有附注起诉状份数和相关证据目录。正确的写法是,在具状人之后写明: 附: (1)刑事附带民事诉状份 (2)证人的证言 (3)医院的诊断证明书 (4)医院的医药费收据张 (5)原告的工资证明一份 (6)司法鉴定室的鉴定结论一份 2002年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6.D。新刑事诉讼法第225、226条,刑诉解释第257条第1款。 20.B。新刑事诉讼法第254条。 21.A。新刑事诉讼法第15条,刑诉解释第176条。 23.B。新刑事诉讼法第248、249条。 二、多项选择题 51.AD。新刑事诉讼法第36、158条。 52.BD。新刑事诉讼法第223、226条,六机关规定第46条。 56.ACD(原答案为CD)。新刑事诉讼法第254条将暂予监外执行的对象扩大了,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也可以暂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管理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花格子大象艾玛》课件
- 村官年度工作总结
- 公司用电安全培训报告课件
- 公司生产现场安全培训课件
- 烘焙店店长工作总结
- 生产部门个人年终总结
- 2025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等数学二-专升本)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五刑课件教学课件
- 挂职锻炼工作总结和计划
- 贝朗DIALOG+透析机水路设计概览课件
- 3D打印食品制造技术
- DK了不起的科学思维
- QA出货检验日报表
- 《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应对》3.5 消化系统常见病防治与护理
- 加润滑油安全操作规程
- 萨福双脉冲气保焊说明书DIGIPLUS课件
- JJG 573-2003膜盒压力表
- GB/T 39634-2020宾馆节水管理规范
- GB/T 13234-2018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 营业线施工单位“四员一长”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