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9课 道治天下教学内容: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初步感知来自为什么区分道、德、仁、义、礼五个层次。3、了解紫气东来和老子有关典故。教学环节:一、导入:师:有人认为,上篇以“道”开始,所以叫做道经;下篇以“德”字开始,所以叫德经。本章在道德经里比较难于理解。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因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德经 听、读 二、原文释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师:这里反义词都有哪些?生:上下 有无师:分出一个“上下”来了。说上德,是不以“德”为德,因为不在意,所以反而有“德”;下德,念念不舍的想着“德”,反倒没有“德”。师:最上乘的德行是发自真诚的内心的,是来源于“道”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尽管这种行为客观上起到了一定教化风俗的效果,但是有“德”的人并不是用这种行为来标榜什么。比如说救助孤寡穷困的人这种行为,是因为从内心深处怜悯受助者的悲惨处境,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才慷慨捐助,这就是“上德”,而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慈善”;师:我们修“德”也是,不要天天计较德不德的,自然而然,该做什么做什么,心存善念,任运而为,自然就“有德”了。“用意过重”就不行,实际上不光不行,还容易入魔,甚至过甚之后都有可能感召外邪,那样更麻烦。结:“上德”和“下德”从外表行为来看几乎看不出区别,它们真正的区别是:“上德”的动力是来源于自己的内心,是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动的;而“下德”的动力来源于外界的评价,是没有内心真正的觉悟的。所以“上德”才是真正的“有德”,而“下德”其实是“无德”的师:我们带着理解一起读一遍师:非常棒,“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这里所讲的“上德”。上德的处事方式是什么?师:PPT(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师:请同学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生:从“德”“仁”“义”“礼”,是一个人心偏离“道”越来越远的过程,是一个社会规范越来越严格的过程,是一个内心自觉自愿的要求越来越低而外界的束缚越来越重的一个过程。生:真正的道德是内心的自我追求,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是历经重重磨难和困惑最终获得真正的心灵自由的境界。生:当一个人、一个社会开始道德滑坡的时候,首先是大家不再按照“道”的规则,不再自问良心,而只是表面的模仿善行类似于“道”的“德”;其次,“德”都保守不住了,就讲“仁”,“仁”就是爱,社会要求大家要爱人、要自爱,爱人才是爱自己;再次,连“仁”都维持不下去了,社会就说总要有个“义”吧,“义”是人和人交往的基本规则,就象马路上“红灯”要让“绿灯”;最后,大家连这个基本规则都不能遵守的时候,那就只好讲“礼”了。生:“礼”是一种表面的仪节,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行礼双方的内心世界是否真的互相尊重是无从得知的,“礼”也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中人和人交往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礼”是“尚往来”的,如果我对你施了“礼”,你却没有对等的“礼”回应,那么说不定我就会恼羞成怒地“攘臂而扔之”捋起衣袖来对你饱以老拳。师:老子的“上德”则是“无以为”、“无为”,它不脱离客观的自然规律,施政者没有功利的意图,不单凭主观意愿办事,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为而无不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体现在人间,所以又是“有德”。但是“下德”是“有以为”的“无为”,但却抱着功利的目的,任着主观意志办事。师:老子把政治分成了两个类型、五个层次。两个类型即“无为”和“有为”。“道”和“德”属于“无为”的类型;仁、义、礼属“有为”的类型。五个层次是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层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标准,但“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为什么?师:PPT(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师:失道而后德,这是在无为的类型内部说的,失道则沦为下德,那就与上仁相差无几了。失德而后仁,这是指离开了“无为”的类型才有了仁。仁已经是“有为”、“为之”了,所以“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是在“有为”范围内所显示出来的不同层次。师:“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凡是单纯提倡法制治国的国家都是危险的,因为它的政府是在和老百姓玩斗智的游戏。人为的法律永远都会漏洞,永远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为“法律”是建立在现在人类社会具体现状的“有”的基础上的,而且法律是强制执行的。所以失去道德约束的公民的心态会是和“法律”对抗的,会想尽办法去钻法律空子、打法律的“擦边球”的。这就是为什么“礼”和“法”会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道理。PPT“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师:前面那些“德”、“仁”、“义”、“礼”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是个“道”在不断远去而“愚”在不断生长的过程。所以老子就提出了他的观点:“大丈夫”应该是“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师:“厚”和“实”是什么?生:就是“道”;师:“薄”和“华”又是什么?生:就是“愚”。师:“大丈夫”是什么样的人呢?生:孟子曾经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我所理解的“大丈夫” 就是那种内心有着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的人,因此他可以无视外界的一切诱惑与压力,他是那种不为“物”所役的人,是真正顶天立地的人。这样有着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的人,必然是内修道德的人,而且是道德修养极其高深的人。因此他能够“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这些就是老子所说的“故去彼取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物销售代办协议合同
- 监理人员聘用合同范本
- 监控系统验收合同范本
- 美容合伙开店协议合同
- 绿化给水劳务合同范本
- 购房合同购房协议范本
- 物业转让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昆虫博士面试真题及答案
- 美国建材采购合同范本
- 酒厂委托销售合同范本
- 数控刀具基础知识讲解
- 拓展总监年度工作计划
- 《建筑结构体系简介》课件
- 2018年-2022年江苏高中英语高考真题五年合集
- 中央空调系统智能监控方案
- 病原真菌课件教学课件
- 《论语》全文带拼音有注释(完整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赛项)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2024-2030年肠粉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智慧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
- 食品安全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