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年制)_第1页
2018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年制)_第2页
2018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年制)_第3页
2018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年制)_第4页
2018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年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二、专业代码三、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四、学制与学历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大专层次。五、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物联网系统应用的中小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物联网工程建设公司、物联网应用开发公司及物联网设备生产企业等专业岗位,包括针对物联网项目实施技术、服务、管理岗位等,从事物联网应用开发工程师、物联网工程实施工程师、物联网系统维护工程师等岗位的工作。毕业生就业职业领域及主要工作岗位的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如表1所示。表1 职业领域及主要职业岗位(群)序号职业领域工作岗位职业岗位升迁平均时间初始岗位发展岗位1物联网工程实施网络建设、设备安装等网络规划、项目管理35年2物联网应用开发应用软件安装调试等应用软件开发、底层设计35年3物联网系统维护系统维护、故障排除、数据备份、软件升级等系统设计、网络管理35年4物联网技术支持售前售后技术服务、辅助项目实施等项目开发、市场推广、技术培训35年物联网产品生产产品制造、商品检测生产管理、产品开发35年六、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熟悉物联网基础知识,掌握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物联网系统建设维护等技能,在物联网产品开发、物联网工程建设、物联网系统应用等企事业单位,生产、服务及管理第一线能从事物联网工程实施、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系统维护等工作的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物联网工程规划与实施、物联网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物联网系统维护与管理及物联网产品生产与销售等岗位。 (二)培养规格1、素质要求(1)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2)文化科技素质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不断更新知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和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3)专业素质掌握从事物联网项目售前与售后技术支持、物联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物联网系统管理与维护、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等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数理与逻辑思维;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4)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具备较强的组织观念和集体意识;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及较高的工作效率及安全意识。(5)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2、知识要求(1)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等。(2)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物联网基本结构及原理、物联网关键技术基础知识、物联网应用开发软件知识。(3)专业知识物联网工程规划与实施知识,物联网系统设备安装及维护方法,物联网应用软件调试与开发技能。3、专业要求(1)专业能力 掌握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开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了解物联网基本体系架构及原理; 掌握物联网系统及设备的行业、企业及国家相关标准; 熟悉物联网系统设备安装、维护与调试基础技能。(2)社会能力1.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2.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劳动组织与专业协调能力;3.具有人员管理、时间管理、技术管理、流程管理等项目组织管理能力; (3)方法能力1.具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2.具有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具有独立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具有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七、修学学分及职业证书(一)修学学分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应取得214学分方能毕业,其中:职业素质课程: 29学分(思政、体育、就业、心理健康)文化基础课程: 69学分(语、数、英、计算机基础等)军事教育:6学分职业平台领域课程:42 学分职业能力领域课程:50学分能力拓展领域课程:12学分考证:6学分(二)职业证书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取得以下表中序号1至10中的3个证书: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序号职业资格(证书)名称发 证 单 位等 级1全国高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高级2计算机装配调试员(高级)证书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高级3全国软件水平考试信息处理技术员证书工业和信息化部高级4网络设备调试员(高级)证书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高级5物联网系统分析师工业和信息产业部高级6福建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证书福建省教育厅高级7全国IT职业英语水平考试(EPTIP)证书信息产业部全国电子信息应用教育中心高级8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师)工业和信息产业部高级9物联网开发高级工程师工业和信息产业部高级10全国软件水平考试网络管理员工业和信息化部高级八、教学计划安排(一)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学期理论教学和课程实训实训入学教育和军政训练毕业教育顶岗实习机动合计1192122217118318112041811205163120616312071812122814311891181201018220合计14712402611200(二)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分配表内 容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占总学时比例课程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公共基础课程20661824138104010450%职业平台课程6663502387804220%职业能力课程13042081442087445024%能力拓展课程(含考证)1261002600147%合 计41622482546390744210.0 100%百分比100%59.63%40.37%(三)教学进程表注:集中周实践以26学时/周折算;院级选修的具体课程由教务处组织各系申报,并于开课的前一学期末向全院学生公布。九、主要课程教学要求(一)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求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求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时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熟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2、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3、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历史进程、历史地位和理论精髓;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多媒体;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原著导读;参观体验;64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掌握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2、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3、学会适应社会、自我心理调节、交流沟通、与人合作、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4、提高依据法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2、人生观与价值观;3、理想信念;4、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规范;5、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与法制观念;6、我国基本法律制度。多媒体;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视频观摩;互动法;项目实践;503大学英语1、掌握并熟练使用英语应用能力A级、B级词汇和考点;2、能够运用阅读技巧分析、理解阅读篇章;3、能够读、看并翻译与专业相关的英语文献。1、精读;2、听力。多媒体;视频、音频教学;小组讨论。1204高等数学1、 掌握数学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 掌握所学的定义、公式,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3、 掌握数学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建立数学模型,借助于现代先进的软件计算,解决实际问题;4、 能够根据数学的思想理念,运用所学的定义和知识,思考解决问题的演绎法;5、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加大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函数的性质,建立函数关系;2、 函数连续的定义及性质,间断点的分类;3、 导数的概念,导数的运算法则;4、 微分的概念,微分的运算法则;5、 原函数、不定积分的概念,求不定积分的方法;6、 定积分的概念,定积分的计算公式;微分方程的概念及运算。7、 导数与积分的应用。多媒体;案例分析。605军事教育1、掌握军事训练方法;2、熟悉国防法规的基本内容;3、了解我国国防的历史和现代化国防建设的现状;4、明确国防动员和武装理论建设的内容和要求。1、我国的国防建设;2、军事思想;3、我国的国家安全;4、现代战争特点;5、现代军事科技基本知识;6、部队军事化训练。多媒体;案例分析;网络教学;小组讨论。886体育1、 身心健康目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2、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知识及组织比赛、裁判方法;能有序的、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并掌握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3、 终身体育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1、 高等学校体育、体育卫生与保健、身体素质练习与考核;2、 体育保健课程、运动处方、康复保健与适应性练习等;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讲授;项目教学;分层教学。110(二)就业与创业等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要求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分布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将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既是教育部的最新要求,也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参加素质教育活动与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所得学分最多可按4学分计入选修课成绩。序号项目学分考核内容与方式认证部门1创业教育1参加院系组织的创业讲座,4次以上计0.5学分。所在系2素质教育讲座1参加院系组织的讲座,4次以上计0.5学分。所在系3分享与成长主题沙龙1参加学院组织的沙龙活动,4次以上计0.5学分。 思政部、团委4社科讲堂1参加学院组织的社科讲座,4次以上计0.5学分。 思政部、团委5就业竞争力1提供2个以上差异性较大岗位的求职材料;所在系6企业人员专题讲座1参加院系组织的企业人员专题讲座,4次以上计0.5学分。所在系7创业实践3依据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及弹性学制实施办法(试行)闽信息院教201130号文件执行。所在系8科研立项3依据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及弹性学制实施办法(试行)闽信息院教201130号文件执行。科研处9职业技能竞赛4依据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及弹性学制实施办法(试行)闽信息院教201130号文件执行。教务处10创业获奖3依据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及弹性学制实施办法(试行)闽信息院教201130号文件执行。团委11英语四级1提供成绩单。所在系12英语六级1提供成绩单。所在系13学院文化艺术活动1参加院系组织的文化艺术类活动,20小时以上计0.5学分。团委14勤工俭学1由学工部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20小时以上计0.5学分。学工部15社团活动1参加院内社团组织的活动,一学期计0.5学分。团委16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1参加由院团校组织的,总学时不少于20学时。团委17假期社会实践2参加学院统一部署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2周以上。团委18志愿者服务2根据“福建省青年志愿者登记系统”中的记录情况,服务20小时以上,计0.5分。团委19院外体育类竞赛2参加院系组织的院外体育类竞赛活动,20小时以上计0.5学分基础部(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要求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要求如下:程序设计基础(C)课程教学要求学习领域课程程序设计基础安排第1学期,基准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34学时,校内实训26学时。职业能力1、能阅读、理解C程序。2、能分析和解决一般应用问题,并能编写相应的C程序。3、能进行程序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的分析并解决。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5、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求学态度。6、具有互助合作精神。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学会阅读和理解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并能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程序设计更加合理、规范,以提高编程能力。学习内容1、初步了解C语言的特点,掌握程序的算法。2、熟悉和掌握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3、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顺序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4、掌握数组及其运用、熟悉指针及其运用。5、掌握函数、函数调用、函数参数传递方法,了解局部变量、全局变量。6、了解和掌握C语言的常用库函数学习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法,以生产过程为导向,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方式进行教学,强化实践,巩固理论。学习材料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代码规范、项目案例、程序编译平台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计算机数学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教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1、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要符合规范,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采用案例教学;2、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职业素质: 服务意识、文明法制意识、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具有协调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自我知识及技术更新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4、对C语言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能够独立编写项目并指导学生完成。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教学要求学习领域课程物联网技术概论安排第3学期,基准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 。职业能力(1)能够分解物联网的三层结构,掌握各层结构的特点和运用的基本技术。(2)能够区分传感器的种类,掌握其不同的功能、用途。(3)认识各种RFID卡,了解其功能特点及应用,并能熟练的读写。(4)认识基于ZigBee、wi-fi、蓝牙等不同技术的短距离无线通信设备、模块等,并能根据其不同特点,应用于不同的物联网感知层中。(5)根据物联网项目的需求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合理选用有线、无线等通信网络,将感知层数据信息传送至应用层。(6)对于物联网在不同行业的应用,能够熟练运用相适应的物联网技术进行规划和实施。学习目标(1)了解物联网的概念、起源与发展和应用前景。(2)熟悉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主要特点和功能。(3)掌握物联网感知层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4)了解物联网网络传输层核心技术及其功能和应用。(5)掌握云计算的概念、发展历史和基本原理。(6)了解物联网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相关技术与应用。(7)了解几种典型的物联网行业应用实例及未来发展趋势。学习内容(1)认识了解物联网。(2)物联网的典型应用。(3)物联网感知层技术。(4)物联网传输层技术。(5)物联网应用层技术。学习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法,以生产过程为导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进行教学,重视实践,巩固理论。学习材料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工程案例、软件、网络资源等。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电路基础等知识。教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专业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物联网应用开发、实施和维护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熟悉物联网项目的开发实施流程,具有较强的物联网项目维护管理能力。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要求学习领域课程4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安排第3学期,基准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校内实训24学时。职业能力(1)能正确使用SQL语言中的常用命令;(2)SQL Server维护任务、熟练使用管理工具;(3)能按用户需求规划、设计数据库;(4)具备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能力。学习目标(1)掌握SQL Server平台的使用;掌握安全性的概念及相关设置;(2)掌握SQL语言的用途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掌握SQL语言中的基本数据定义、数据操作语句;掌握实现数据完整性的方法;(3) 掌握索引、视图、用户自定义函数、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创建和使用;(4)掌握事务的概念,了解锁的含义;(5) 掌握数据库系统的配置和管理。学习内容(1)数据库基础概念、数据库系统原理;(2)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数据库设计的理论规范;(3)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配置;(4)数据库对象的建立和维护;(5)数据库的安全与保护;(6)数据库的管理维护。学习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法,以生产过程为导向,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方式进行教学,强化实践,巩固理论。突出数据库设计与维护管理的工作能力。学习材料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技术手册、工程案例、软件等。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预备知识。教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专业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数据库系统开发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设计技能,熟悉企业数据库系统实际项目的设计开发流程和数据库系统的规范性能要求,具有较强的数据库系统管理能力。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课程教学要求学习领域课程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安排第2学期,基准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38学时,校内实训22学时,企业实训安排在第五、六学期。职业能力(1)能初步运用Java技术和基本开发工具进行计算机软件代码设计;(2)能用新一代程序设计思想和逻辑思维方式进行计算机编程;(3)能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目标(1)应使同学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2)领会Java语言的基本特征;(3)了解Java API中常用类的使用;(4)能初步运用Java技术和基本开发工具进行计算机软件代码设计。学习内容(1)掌握面向对象语言基本概念、会运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方法,使用继承、多态编写简单的类和使用类对象进行编程;(2)掌握常用的Java常用系统类、字符串类等的应用;(3)掌握Java小程序(Applet)的编程方法;(4)掌握Swing图形界面的设计及Swing组件的应用;(5)掌握事件驱动及其编程方法;(6)了解网络编程的基本内容及方法,设计简单的网络应用程序。学习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法,以生产过程为导向,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方式进行教学,强化实践,巩固理论。突出软件开发的工作能力。学习材料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技术手册工程案例。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扎实的程序设计基础知识,逻辑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程序设计基础预备知识。教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软件开发基础,具有一定的项目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熟悉企业软件开发的实际项目工作流程和规范。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要求学习领域课程RFID技术及应用安排第4学期,基准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26学时,校内实训28学时。职业能力(1)具有条码、RFID的基础知识(2)初步条码、RFID系统的应用开发能力学习目标(1)理解条码、RFID的基础知识(2)初步掌握条码、RFID识读设备的接口方式(3)对条码、RFID的发展和现状有初步了解学习内容(1)条码、RFID的工作原理、特性(2)条码、RFID的技术参数。(3)条码、RFID的接口方式(4)条码、RFID及接口dll的调用学习方法通过实验、练习等教学法,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方式进行教学,实践RFID认识与理解,巩固理论。学习材料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工程标准、技术手册工程所需的设备与材料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程序编程基础知识。教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专业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项目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熟悉RFID相关标准和规范。Android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要求学习领域课程7Android 程序设计安排第4学期,基准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校内实训28学时。职业能力(1)理解Android开发的基本概念及特点;(2)掌握移动软件开发的基本特点、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3)理解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发、部署、管理等手机软件的开发基础;(4)提高学生在手机软件开发方面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1)掌握Android程序设计基础;(2)掌握界面控件、界面布局、界面菜单的使用;(3)掌握Android图形基础、动画的实现方法、音频和视频的播放方法;(4)掌握简单的数据存储、文件存储、数据库存储和数据共享;(5)掌握手机服务与网络连接技术。学习内容(1)Android程序设计基础;(2)界面控件、界面布局、界面菜单的使用;(3)Android图形基础、动画的实现方法、音频和视频的播放方法;(4)简单的数据存储、文件存储、数据库存储和数据共享;(5)手机服务与网络连接技术。学习方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法。学习材料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辅具、网络设备等。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JAVA程序设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教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具备移动程序设计(Android)设计与开发的知识和技能。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要求学习领域课程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安排第5学期,基准学时52学时,校内实训52学时。职业能力(1)具有一定的物联网组网能力。(2)具有网络故障排除能力,以保证物联网正常运行。(3)能够规划设计一般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拓扑结构。(4)具有物联网设备配置、数据备份、系统管理能力。学习目标(1)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2)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组成结构及其特点。(3)了解常用物联网设备的基本原理、配置及安装。(4)掌握物联网网络故障及其排除方法的基本常识。学习内容(1)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以及拓扑结构。(2)了解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条码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3)掌握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组网结构、协议及其应用。(4)掌握数据库、服务器的使用技术。(5)了解互联网、有线电视网、固话网、无线通信网等物联网传输层技术(6)掌握物联网安全技术以及常见网络故障及解决方案。学习方法通过实验、练习等教学法,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方式进行教学,强化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巩固物联网理论认识与理解。突出物联网应用集成、开发和维护工作能力的培养。学习材料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工程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工程所需的设备与材料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RFID识别、无线传感网络、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及各种通信网络的基础技术知识。教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专业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项目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熟悉物联网相关标准和规范。(三)顶岗实习要求专业顶岗实习为本专业学生联结学校课堂学习与岗位就业创业的桥梁,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实现人生转折的一个必经阶段。顶岗实习期间要加强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从业创业知识指导教育,把按照学院制定的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做为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1) 顶岗实习管理模式顶岗实习按照校企共同制定实习计划、管理规定、评价标准,共同指导学生实习、评价学生成绩模式等开展实践教学,并由院领导、系部领导、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定期、分批、巡回到各实习点探望学生,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实习状况,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确保实习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在实习企业或实习城市,成立实习生临时党支部或团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团员在实习过程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实现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2)顶岗实习时间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第9学期至第10学期完成,共24周。(3)顶岗实习地点顶岗实习组织形式以系部统一安排顶岗实习单位为主,学生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单位为辅。顶岗实习主要以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福建福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福建元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新泽尔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三元达通讯有限公司、福建新中冠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福建新大陆通讯有限公司、福建游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福州三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建凯特智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福建新东网科技有限公司、福州辉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建中教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州立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泰讯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4) 顶岗实习要求职业态度要求:爱岗敬业,工作踏实,学习能力强,树立主人翁的思想。职业道德要求:节约、安全、文明生产。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严格遵守工厂的规章制度,服从实习老师的统一管理。实习岗位要求:顶岗实习的岗位应该是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岗位。考核材料要求:提交顶岗实习记录、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考核表等相关材料,完成指导教师和学生顶岗实习各个阶段任务,并做好顶岗实习过程材料整理归档工作。(5)顶岗实习成绩评定顶岗实习结束,由实习单位和学校老师共同评定顶岗实习成绩。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组织纪、工作态度、任务完成情况、实习报告质量、实习单位意见、实习指导教师意见等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实习成绩。其中,组织纪律、工作态度占10%,团队精神10%,任务完成情况占20%,实习报告占20%,实习单位意见占40%。顶岗实习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成绩按不及格处理:未达到实习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实习报告马虎潦草,或内容有明显错误;未参加实习的时间超过全部实习时间三分之一以上者;实习中有违纪行为,教育不改或有严重违纪行为者。(四)实务专题(毕业设计)要求实务专题制作是本专业实务性应用研究的一门重要开放式、必修课程,主要是通过专题制作的过程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将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整合应用的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的工作态度精神、独立思考研究及创新的能力、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考能力、实际项目操作的能力、提升设计与研发的能力,提升论文撰写与口头报告能力等关键能力,并由此提供学生一个提升自我能力及训练的机会。为切实履行实务专题制作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根据我院实务专题制作课程实施指南和毕业设计(论文)文件汇编的要求,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为目标,在第8至第9学期分阶段修读,共计8学分。学生可以依据职业发展需要或个人兴趣选取一个专题进行实务专题制作或撰写研究论文,在专、兼教师指导下,以专业技术的实际应用来开展实务专题制作,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具有创新或改良的项目专题作业或作品来实现。1、实务专题课程内容及要求实务专题主要来源于本专业相关企业产品研发、生产技术改造和科研课题等其中一部分(子项目)内容,也可来自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某个模块,或学生与教师共同商定的其他领域内容。实务专题必须是个人单独无法完成的、只有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实务专题制作、作品或研究论文,其制作难度以小组通过努力就能完成为度。实务专题课程包括文献收集、编写实务专题设计方案、实务专题制作与研究以及实务专题答辩等阶段性内容。实务专题课程应综合考虑职业岗位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教学需要,编制出具有可行性课程实施计划。2、课程组织实施(1)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专、兼教师组成实务专题课程项目小组提供实务专题题目,学生应依据职业发展需要或个人兴趣选取一个专题进行制作或撰写研究论文,一个专题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2)每位教师指导实务专题制作组数不超过5组。(3)在实务专题实施前,应开设专题讲座,详细介绍各专题方向的发展现状,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各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关键能力,怎么样培养提高关键能力,使学生明确实务专题学习目标。(4)选题流程。实务专题指导教师公示题目,学生自主选题并组队,经系批准后开展专题制作,在实务专题运作过程中,若更换题目或指导教师的可按学院规定的程序进行。(5)在实务专题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以观察者、顾问、支持者的身份开展教学,通过引导、提醒、暗示、解答、鼓励、表扬等办法帮助学生开展专题制作,记录学生各个关键技能的具体表现。(6)实务专题答辩。答辩开始前,各组学生需将专题报告或作品(实物)等所有资料提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审查所提交的专题报告或作品(实物)内容是否符合专题制作报告的要求,并在签署审核后向系提交参加答辩的学生名单;专题制作报告或作品(实物)未能提交者,不能申请参加答辩。3、考核办法(1)实务专题考核有两部分组成,一是专业能力考核,可根据学生在专题预选、文献收集、专题方案设计、专题制作等过程中专业知识应用、技能操作、创新力等情况进行成绩评定;二是关键能力考核,关键能力考核没有统一标准,应以个性关键能力为起点,一般以70分为起点分,通过各阶段实务专题实施后,指导教师观察学生关键能力升幅情况而评定学生成绩。(2)文献收集阶段的考核。由小组成员相互自评和指导教师评鉴构成,其中组内成员之间相互自评(平均值)和指导教师对组内每一成员之评鉴各占成绩的50%。(3) 编写实务专题设计方案的考核。组内成员之间相互自评的平均值,占个人成绩的20%;指导教师对组内每一成员的评鉴占个人成绩的了30%;由系指派二位专业教师组成评分小组进行评分,占个人成绩50%。评分小组若评为及格及以上,此实务专题设计方案提交系存查,作为下阶段实务制作的依据;若评为不及格,限期更改,一个月后再次组织评审,如果仍为不及格,则重修。(4)实务专题制作和实务专题答辩阶段。组内成员之间相互自评的平均值,占个人成绩的20%;指导教师对组内每一组员之评鉴,占个人成绩的30%;由系指派三位教师(含企业人员)对专题成果进行答辩评分,占个人成绩的50%。答辩评分不及格者,限期更改。十、办学条件及教学建议(一)教学资源配置1、师资条件为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专业生师比建议为20:1。本专业教师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认真,作风严谨,持有国家或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具备课程开发能力,能指导项目实训。专任教师中 “双师”素质教师不低于90%,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合理。在工程项目实践类课程上,建议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应为行业内从业多年的资深专业技术人员,有较强的执教能力。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采取“结对子”形式方式共同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训指导,兼职教师主要负责讲授专业的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等,指导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2、实训条件(1)校内实训环境实训设备和实训场地应满足实践教学计划基本要求,支撑实践教学计划所必需的校内实训基地基本要求包括物联网基础实训室、星网锐捷网络实训室、神州数码网络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等网络技术实训平台,实训设备和实训场地能满足实践教学计划基本要求,能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相应教学项目课程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室基本配置和支撑实训项目一览表实训室名称物联网基础实验室基本面积要求100 m2支撑实训项目物联网系统集成、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序号核心设备和工具基本数量要求备注1物联网相关软件设备1套2计算机PC27台3物联网相关硬件设备物联网相关硬件设备27套实训室名称物联网创新教学实训室基本面积要求100 m2支撑实训项目物联网系统集成; 无线通信技术; 传感器技术序号核心设备和工具基本数量要求备注1Newlab物联网教学套件30套2A8物联网基础开发实验箱30套3物联网布线实训平台1套4计算机PC30台实训室名称物联网典型应用实训室基本面积要求100 m2支撑实训项目智能环境监控;智能冷链仓储管理;智能物流管理;智慧商超序号核心设备和工具基本数量要求备注1典型物联网应用实训平台10套2计算机PC30台实训室名称物联网工程应用实训室基本面积要求100 m2支撑实训项目智能安防监控;智能家居部署;智慧农业;智慧医疗序号核心设备和工具基本数量要求备注1物联网工程应用实训系统5套2智能家居套件5套3计算机PC30台实训室名称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室基本面积要求100 m2支撑实训项目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 ;物联网系统应用开发;物联网项目实训;序号核心设备和工具基本数量要求备注1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8套2实训终端25套实训配套设备27台实训室名称智慧管理中心基本面积要求100 m2支撑实训项目智慧教室;监控中心序号核心设备和工具基本数量要求备注1智慧校园实训案例1套2计算机PC3台实训室名称网络综合实训室基本面积要求100 m2支撑实训项目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 与管理;网络的规划、设备与实施;计算机网络基础应用;序号核心设备和工具基本数量要求备注1锐捷路由器(R621)24台2锐捷交换机(RG-S3550-24)12台3锐捷交换机(RG-S2126S)12台4锐捷交换机(RG-S1908+)12台5计算机(P4 2.4G)49台实训室名称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实训室基本面积要求100 m2支撑实训项目Android/iOS/Linux平台架构开发、程序设计序号核心设备和工具基本数量要求备注1移动互联教学平台1套2应用开发系统10套3计算机PC50台(2)校外实训基地序号实训基地名称实训项目实训时间(含学期及时限)实训人数1北京新大陆教育有限公司物联网系统的规划设计、网络工程实施与管理、网络技术文档资料管理等。4W(第五学期)252福建新东网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测试与调试;4W(第五学期)253福州辉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物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技术文档资料管理4W(第五学期)254福建中教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络工程实施与管理、网络应用软件开发、测试与调试;4W(第五、六学期)255福州立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应用软件开发、测试与调试;4W(第五、六学期)256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网络技术的应用及设备的安装与调试4W(第五、六学期)257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系统安全测试、监控与安全方案的实施4W(第五、六学期)258泰讯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网络维护与管理/网络应用软件开发、测试与调试4W(第五、六学期)259福建三元达通讯有限公司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4W(第五、六学期)2510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技术文档资料管理4W(第五、六学期)3011福建新中冠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4W(第五、六学期)2512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维护与管理、网络应用软件开发、测试与调试4W(第五、六学期)2513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技术文档资料管理4W(第五、六学期)3014福建福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通信网络维护与管理、网络优化、网络测试与调试4W(第五、六学期)3015福建元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信网络维护与管理、网络优化、网络测试与调试4W(第五、六学期)2516福建省新泽尔资讯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建筑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技术文档资料管理4W(第五、六学期)2517福建游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测试与调试;游戏推广4W(第五、六学期)2518福州三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手机应用软件开发、测试与调试4W(第五、六学期)253、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1)教材选择与建设教材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原则,突破学科体系的框架,将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在内容选择上坚持“四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三性(实用性、应用性、普适性)”的原则;以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核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载体,并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材的知识、技能体系,开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工学结合教材。教材选用:选用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近年来许多出版社在“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十三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的组织建设中,出版了一批反映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优秀教材、精品教材。在进行教材选用时,选用优秀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应整体研究制定教材选用标准,使在教学中实际应用的教材能明显反映行业特征,并具时代性、应用性、先进性和普适性。教学资源共享与利用: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网络教学资源库、国家资源共享课程等一流的教学内容和一流的教学资源,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将国家教学资源库、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有效地应用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2)网络资源建设为了构筑开放的专业教学资源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可以配合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构建体系完善、资源丰富、开放共享式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加强网上教学资源建设的整体思路,积极探索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和运用的特点、规律及其运行机制,优化、整合网上教学资源,提高网上教学资源整体水平,加快网络课程的建设步伐。(二)教学管理(1)教学档案管理加强教师教学文件的管理,包括系部及教学督导人员的质量监督与抽查以及每学期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师教学规范的执行情况应是教师年度工作量考核的重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师授课计划、教案、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