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专用机械制造季度跟踪分析报告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提供说明本报告的研究旨在帮助银行和企业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预测发展趋势以及有的放矢的进行下一步投资或者战略方向的决策。通过行业报告期的整体财务水平分析国内外市场动态发展;行业主要企业重大事件;揭示该地区行业的市场发展潜力、竞争实力、盈亏状况、偿债能力等。1、如无特别注明,报告里的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2、本报告的结论是针对浙江省通讯设备制造业,在使用本报告时,只能将本报告提供的行业的整体经济情况、本地区的行业财务分析、与先进地区对比的结果作为尺子,分析行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切忌生硬将本报告的某些观点强加于目标企业。 3、本报告分析人员力求报告内容及引用资料客观公正。文中任何观点与建议仅供参考,据此引致的后果概与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无关。本报告版权所有为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如无我中心书面许可,严禁以任何方式复制、发表,或提供给第三方。4、关于本体系的说明:本体系是根据现有的数据资源,结合客户的需要设计的,随着数据资源的不断丰富,本体系将不断调整。5、数据截止日期:2005年12月份。目 录第一部分 专用机械行业运行环境分析6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61、2005年我国经济仍保持高速运行 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快62、固定资产投资在结构调整中保持了较快增长73、四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高位平稳运行74、2005年我国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继续回落8二、金融环境分析81、货币供应加速 银行依旧紧收银根82、短期贷款增幅锐减 长期贷款增幅趋缓93、银行间市场利率基本平稳12三、行业运行微观环境分析121、工业高速发展背景下行业利润分化严重122、银行明显收紧对工业企业的短期贷款133、2005年钢铁工业出现明显供大于求局面13四、广东省05年宏观经济运行回顾141、广东经济及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 行业发展有所分化142、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民营经济、港澳台和外商经济投资增长较快163、油价效应凸现 企业影响较大17第二部分 专用机械制造行业运行概况18一、2005机械运行情况回顾181、2005年机械工业产销增幅超过20%182、通用机械跻身2005年新增利润最多五大行业203、我国化纤设备进入新转折期20二、2005年专用机械行业运行分析211、行业整体向上趋势明显 广东地区行业发展疲态尽现212、行业营运情况逐季好转 广东企业处境艰难223、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 广东地区优势不强23三、2005年专用机械行业运行呈现的新特点241、专用机械行业生产进一步分散 广东地区逆势而行242、矿山、食品包装设备成为专用机械中利润增长最快的子行业263、医疗设备行业依然是机械中的暴力行业27第三部分 专用机械子行业运行情况分析27一、矿山机械271、2005年矿山机械行业运行情况概述272、山东成为矿山机械生产大户但行业整体区域性发展不明显283、矿山机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浅析29二、化工机械291、我国化工设备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分析292、化工机械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303、化工机械行业发展趋势预期31三、食品包装机械321、食品包装机械业发展分析322、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发展中的问题323、食品包装机械业将看涨十年33四、医疗设备341、2005年医疗设备行业运行情况概述342、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近十年的变化分析353、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区域性分析37第四部分 授信风险分析38一、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分析381、经济有过渡回落危险382、固定投资增长高踞不下 调控仍以控制为主393、当前金融环境存在加速产能过剩因素394、货币投放存在变数 信贷结构面临调整40二、微观经济环境风险分析401、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回落 国企亏损增幅达95.3%402、11个行业产能过剩需警惕413、煤电油运压力仍存41三、专用机械行业运行风险分析421、钢铁供应过剩 但部分品种供求仍存缺口422、专用机械生产企业营运能力逐季提高433、专用机械生产企业盈利能力提升 但利润增长空间有限444、专用机械生产企业负债比率下降 偿债能力提高45第五部分 2006年专用机械行业运行预测46一、三因素稳固机械行业增长态势46二、2006年机械行业产销预测47三、机械行业钢需求变化趋势预测48四、2006年机械子行业前景各异481、集装箱制造:需求不旺482、船舶制造业:效益上升493、铁路运输设备行业:投资加速 面临发展机遇494、工程机械:走出低谷 但效益难以改善505、轴承、阀门制造业:稍有回落506、机床行业:增速回落517、其他子行业51表格目录表格 1 05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情况分析表(单位:亿元)9表格 2 05年金融机构人民币短期贷款增长情况分析表(单位:亿元)10表格 3 05年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长情况分析表(单位:亿元)11表格 4 05年专用机械行业实现产值省级排名情况(单位:千元)21表格 5 05年专用机械行业销售区域性排名表(单位:千元)23表格 6 05年专用机械营运情况分析表23表格 7 05年专用机械行业销售利润率区域性排行榜24表格 8 专用机械行业05年初、年尾工业产值对比分析表25表格 9 05年专用机械行业各子行业销售增长排行榜(单位:千元)26表格 10 05年专用机械行业各子行业利润增长排行榜(单位:千元)27表格 11 05年专用机械行业各子行业获利能力排行榜27表格 12 矿山机械行业生产区域性分布分析(单位:千元)28表格 13 医疗企业行业生产区域性分布分析(单位:千元)37表格 14 05年专用机械行业营运能力分析表44表格 15 05年专用机械行业盈利能力分析表45表格 16 05年专用机械行业偿债能力分析表46图表目录图表 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分析图6图表 2 05全年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情况分析图(单位:亿元)10图表 3 05年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短期贷款情况分析图(单位:亿元)11图表 4 05年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情况分析图(单位:亿元)11图表 5 全国工业经济效益分析图12图表 6 05年工业企业人民币短期信贷结构分析图13图表 7 05年专用机械行业销售收入分析图22图表 8 05年专用机械行业利润增长情况分析图22图表 9 05年专用机械行业生产结构分布图25图表 10 广东地区专用机械行业生产结构分布图25图表 11 2005年(2-12月份)矿山机械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分析图28图表 12 2005年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分析图34第一部分 专用机械行业运行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1、2005年我国经济仍保持高速运行 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略低于上年10.1%的增长速度。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18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86208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73395亿元,增长9.6%。分季度看,四个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9.9%、10.1%、9.8%和9.9%,比较平稳。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76190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规模以上完成工业增加值66425亿元,增长16.4%,增速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12月份6712亿元,增长16.5%)。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0.7%;重工业增长17.0%,轻工业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362亿元,增长22.6%。此外,国内市场销售增长加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实际增速比上年加快1.8个百分点(12月份6850亿元,增长12.5%)。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12.6%,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7.7%。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19.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8%,汽车类增长16.6%,石油及其制品类增长34.4%。图表 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分析图2、固定资产投资在结构调整中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增幅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2%(12月份11837亿元,增长24.2%);农村增长18.0%。行业投资结构有所改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27.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长26.6%,分别比上年回落0.1和15.1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4%,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投资分别增长32.7%和30.6%。3、四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高位平稳运行国家统计局对全国19500家各种类型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四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31.7,与三季度持平,比去年同期下降3.0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公司景气指数分别为128.8、109.3和110.7,与三季度持平;股份合作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景气指数分别为118.8和131.5,比三季度提高2.7和1.2点;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其他内资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41.6、123.9、109.4和136.4,比三季度下降1.0、3.2、19.6和4.4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除集体企业景气提高2.1点、股份合作企业和私营企业基本持平外,其他登记注册类型企业的景气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39.6、132.3和138.0,比三季度提高1.5、1.4和1.3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5、1.1和5.0点;采矿业、房地产业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62.5和127.6,比三季度上升6.3和3.9点,比去年同期下降0.4和5.3点;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8.0、125.9、121.0、153.7和123.6,比三季度下降0.9、4.4、5.8、1.0和2.6点,比去年同期下降6.4、1.5、1.8、2.8和3.3点。中小型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1.2和115.2,与三季度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提高0.4和5.9点;大型企业景气指数为148.3,分别比三季度和去年同期下降1.4和11.3点。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34.7和126.1,比三季度下降0.6和1.5点,比去年同期下降4.0和1.5点;中部地区企业景气指数为130.4,比三季度提高1.1点,比去年同期下降2.1点。4、2005年我国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继续回落国家统计局对全国19500家各种类型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5.4,比三季度下降2.2点,比去年同期下降5.4点。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18.8、123.1、126.3、127.7和151.3,分别比三季度下降3.8、4.5、2.7、4.9和3.0点;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28.5和125.7,与三季度基本持平;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61.2、139.0和128.9,分别比三季度提高2.7、3.4和7.1点。与去年同期比,除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家信心有所提升外,其他行业均有下降,特别是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下降幅度高达12.8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其他内资公司、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26.4、110.2、114.4、125.1、128.9、122.9、117.0和128.4,分别比三季度下降2.1、3.2、6.6、2.1、1.6、3.4、5.0和3.9点;联营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7.6,比三季度提高5.0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各种登记注册类型企业的企业家信心均有下降,特别是股份有限公司比去年同期下降13.7点。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33.7、121.1和114.9,分别比三季度下降4.1、0.5和1.7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型和中型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下降14.0和1.5点,小型企业提高1.4点。东、中、西部地区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25.6、126.8和123.8,分别比三季度下降2.0、2.8和1.9点,比去年同期下降6.3、4.9和3.3点。二、金融环境分析1、货币供应加速 银行依旧紧收银根2005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9.88万亿元,同比增长17.57,增幅比上年末高2.9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0.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78,增幅比上年末低1.8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94。全年累计净投放现金2563亿元,同比多投放841亿元。货币总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相适应。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8,增幅比上年末低1.52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35万亿元,同比多增871亿元,控制在年初预期调控目标范围内。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332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069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2.0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增加995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897亿元。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15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99。全年外汇各项贷款增加171亿美元,同比多增4亿美元。2、短期贷款增幅锐减 长期贷款增幅趋缓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快速增长。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0.02万亿元,同比增长18.1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8.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95。全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39万亿元,同比多增1.05万亿元。其中:居民户存款增加2.21万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1.99万亿元,财政存款增加1752亿元。12月份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658亿元,同比多增23亿元。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616亿美元,同比增长5.58。全年外汇各项存款增加68亿美元,同比多增29亿美元。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4.17,比上月高1.18个百分点,比去年末低1.07个百分点。与各项存款增长情况相比,2005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总额增长迟缓。12月末,各项贷款余额为19.47万亿元,比年初的18.11万亿元增加1.36万亿元。表格 1 05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情况分析表(单位:亿元)项目2005.012005.022005.032005.042005.052005.06各项贷款181082.96182042.30185461.32186889.10186274.10186178.70环比增长(%)0.531.880.77-0.33-0.05项目2005.072005.082005.092005.102005.112005.12各项贷款185859.75187756.60190941.90191168.27193416.93194690.39环比增长(%)-0.171.021.700.121.180.66图表 2 05全年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情况分析图(单位:亿元)05年初以来,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短期贷款业务不增反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在05年5月到7月间,三个月短期贷款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11%、-1.92%和-0.66%。虽然在其他几个月环比增长升升涨涨连续不断,但从全年整体来看,2005年金融机构人民币短期贷款业务呈下降趋势,短期贷款余额由1月份的87601.34亿元到12月份的87449.16亿元。短期贷款业务量下降的同时,其在总体贷款业务中所占份额也出现了直线下降。表格 2 05年金融机构人民币短期贷款增长情况分析表(单位:亿元)项目2005.01 2005.02 2005.03 2005.04 2005.05 2005.06 短期贷款87601.3488025.3589437.5189549.7688551.4686853.05环比增长(%)0.48 1.60 0.13 -1.11 -1.92 所占贷款业务比例48.38 48.35 48.22 47.92 47.54 46.65 项目2005.07 2005.08 2005.09 2005.10 2005.11 2005.12 短期贷款86281.0686660.4687523.8887379.3587890.5387449.16环比增长(%)-0.66 0.44 1.00 -0.17 0.59 -0.50 所占贷款业务比例46.42 46.16 45.84 45.71 45.44 44.92 图表 3 05年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短期贷款情况分析图(单位:亿元)2005年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业务规模略有上升。截至2005年12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达到87460.42亿元,比年初的78194.81亿元增长9265.61亿元。环比增长基本保持在1%左右,在总体信贷业务中的比例由43.18%逐步上升为44.92%。表格 3 05年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长情况分析表(单位:亿元)项目2005.01 2005.02 2005.03 2005.04 2005.05 2005.06 中长期贷款78194.8178726.1980084.7580752.8481059.5881931.27环比增长%0.68 1.73 0.83 0.38 1.08 所占贷款业务比例%43.18 43.25 43.18 43.21 43.52 44.01 项目2005.07 2005.08 2005.09 2005.10 2005.11 2005.12 中长期贷款82085.382782.5784284.8984801.7285642.9787460.42环比增长%0.19 0.85 1.81 0.61 0.99 2.12 所占贷款业务比例%44.17 44.09 44.14 44.36 44.28 44.92 图表 4 05年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情况分析图(单位:亿元)3、银行间市场利率基本平稳12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1.72,比去年同期低0.35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1.54,比去年同期低0.34个百分点。三、行业运行微观环境分析1、工业高速发展背景下行业利润分化严重图表 5 全国工业经济效益分析图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下同)实现利润124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3.61,比去年同期提高10.7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57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8%;集体企业利润469亿元,增长31.5%;股份制企业利润6472亿元,增长26.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3466亿元,增长5.3%;私营企业利润1598亿元,增长4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税金总额9646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税金总额5666亿元,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7万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6943亿元,增长20.9%。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12606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801亿元,增长8.5%。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净额27244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893亿元,增长4.6%。从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到,与前些年的“集体大丰收”不同,2005年我国工交行业的获利情况出现了整体“歉收”。不仅如此,工交行业由于获利水平高低不同,已经分化成了三大集团。即以石油、石化、煤炭为首的第一集团,利润均出现了幅度较大的增长,约在30%40%之间;第二集团包括轻工、纺织、医药,利润增幅约在10%20%之间;被排入第三集团的是以电力、水泥、机械为代表的企业,这些企业获利水平下降、甚至还一度出现负增长。2、银行明显收紧对工业企业的短期贷款人民币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占了主要部分,其次为商业贷款,农业贷款也占到年短期贷款总额的10%以上。根据对2005年年初和年尾两个时间点短期贷款结构的分析认为,工业贷款的比重明显下降,加之短期贷款总体规模的下降,因此2005年工业贷款规模出现较大程度减少。这与05年工业中有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生产企业大面积亏损有关。图表 6 05年工业企业人民币短期信贷结构分析图1月份 12月份3、2005年钢铁工业出现明显供大于求局面2000年以来,中国钢铁快速增长,铁、钢、钢材年均增长20,每年新增钢产量在30004000万吨,占同期世界钢产量增加额的60。2005年1-10月份累计钢产量为2.86亿吨,同比增长26.5绝对量为6000万吨,而2004年全年增长了5046万吨。预计全年钢产量增加量在6500万吨,世界上钢产量超过7000万吨的国家除中国以外只有日本和美国。年均20的消费增长很难持续,必然导致中国钢铁工业的供大于求。在中国钢铁工业生产保持高增长的同时,钢铁消费增长已经有所回落。从年均20回落到10,而且2004年开始供给的增长速度大于消费的增长速度。四季度一些企业安排检修,影响一些产量,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计:全年产钢3.34亿吨,比上年增加6100万吨,增长22.4。生铁3.2亿吨,比上年增加7000万吨,增长278。钢材3.6亿吨,比上年增加6200万吨,增长21。成品钢材中,铁道用材320万吨,同比增长19;长材18360万吨,同比增长15.4:板管带16560万吨,同比增长46.0;其他钢材760万吨。同比增长35.7。四、广东省05年宏观经济运行回顾1、广东经济及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 行业发展有所分化2005年,广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利因素,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据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1701.28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2,第二产业增长15.0,第三产业增长10.8。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为6.3:49.5:44.1。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山区工业亮点显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290亿元,同比增长17.0%。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620.79亿元和4669.21亿元,增长17.1%和17.0%。山区工业增势强劲,全年增加值增长29.3%,增幅高出全省和珠三角增速12.3和13.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增强。民营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4%,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9.4个百分点。九大产业增长保持强势,但行业发展有所分化。2005年九大产业完成增加值6108.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增幅同比回落4.4 个百分点,但高于同年全省水平3.3个百分点;九大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73.7%,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九大产业的稳定增长,对全省工业的稳定发展起重要作用。但面对宏观环境、市场变化的影响,九大产业中各行业发展有所不同。 新兴支柱产业中与原材料、能源相关的行业生产提速,而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增速有所放缓。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原材料、能源的需求相应增大,有利于石油及化学工业稳定增长。新兴支柱产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由于产能所限,增加值增速相对较低;但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橡胶制品业增速均有所加快,2005年两大行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8.4%和26.1%,增幅同比提高6.7和9.0个百分点。新兴支柱产业中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增速有不同程度放缓,其中电子信息业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回落较大。2005年,其工业增速为20.7%,增幅同比回落13.5个百分点。传统支柱产业中的纺织服装、建筑材料等行业增速明显加快。2005年纺织服装业和建筑材料业的增速分别达到24.8%和33.9%,增幅同比提高12.0和10.1个百分点。其中,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增幅提高较快,2005年增加值增速为27.3%、27.2%和34.0%,增幅同比提高15.2、23.8和10.6个百分点,高于同年全省平均增速10.3、10.2和17.0个百分点。食品饮料业增速大幅回落,2005年食品饮料工业增速为11.7%,增幅同比回落9.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制造业的增速为3.3%,较上年同期32.3%的增幅,回落28.9个百分点。潜力产业中的医药制造业生产走出低谷,汽车制造业发展仍是我省工业的一个亮点。医药制造业经过近几年的改革整合,生产逐步走出低位徘徊局面,增加值增速大幅提高,2005年医药制造业增长14.8%,增幅同比提高11.1个百分点。面对汽车竞争加剧,车价不断下滑,但广东汽车制造业增势未减,仍保持持续高速运行态势。2005年我省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0.5%,增幅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是九大产业各行业中增速最高的行业。2005年我省汽车产量413583辆,同比增长50.8%,其中轿车增长52.9%。潜力产业中的森工造纸业增速明显放缓,2005年增加值增长12.5%,增幅同比回落5.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长稳定,新产品生产能力增强。2005年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025.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增幅高于同年全省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385.30亿元, 比上年增长23.3%,增幅高于同年全省新产品产值增速5.1个百分点;全省新产品生产中,高技术制造业新产品占67.0%;高技术制造业新产品对全省新产品生产贡献率达75.9%,拉动全省新产品生产增长15.2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口增幅有所减缓。2005年,全省完成工业品出口交货值15062.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增幅同比回落4.9个百分点,但高于同年全省产值增长幅度1.9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为43.2%,拉动工业产值增长9.1个百分点。工业品对外依存度持续增大,2005年全省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占产值的比重为42.5%,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三资”仍是我省工业品出口的主力,2005年完成出口交货值为13077.77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占全省工业品出口交货值的86.8%;国企工业品出口增速回落幅度较大,2005年国企完成工业品出口交货值1113.0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增幅同比回落14.2个百分点。2、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民营经济、港澳台和外商经济投资增长较快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57.38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556.95亿元,增长22.7%; 更新改造投资929.46亿元,增长11.3%; 房地产开发投资1498.28亿元,增长10.5%。商品房销售稳中趋旺。全年商品房销售额增长30.7%,销售面积增长21.2%,商品房均价达3746元/平方米。民营经济、港澳台和外商经济投资增长较快2005年全省内源型经济完成投资5215.35亿元,同比增长14.9%。内源型经济中,民营经济投资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投资2428.88亿元,增长23.6%;私营个体经济投资1327.72亿元,增长22.4%。外源型经济完成投资1742.03亿元,同比增长28.7%,分别高于全社会投资和内源型经济投资12.4个和13.8个百分点,其中外商经济投资增长大幅增长49.5%。工业投资的拉动作用增强。全年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27.79亿元、2882.79亿元、4046.80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0.39:41.4:58.2。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投资2722.82亿元,增长32.1%,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39.1%,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拉动整体投资增长11.1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2031.63亿元,增长33.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661.85亿元,增长27.7%。从城镇制造业行业投资看,家具制造业(104.2%)、造纸及纸制品业(111.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308.6%)、通用设备制造业(155.7%)和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96.8%)完成投资增长速度在1倍以上,支柱产业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投资258.17亿元,增长37.2%。国家重点调控的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投资80.0亿元和31.61亿元,分别增长25.9%和54.9%。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业投资情况良好,全年完成投资624.39亿元,同比增长18.4%。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完成投资197.40亿元、54.50亿元、68.02亿元,分别增长-5.5%、28.2%和21.1%。商品房房价持续上升、空置面积减少。全年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498.28亿元,增长10.5%,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21.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商品房屋销售情况较好,全年商品房屋销售建筑面积3693.85万平方米,增长21.2%;销售额1383.87亿元,增长30.7%;商品房屋每平方米销售价格3746元,增长7.8%。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购置土地面积和本年开发土地面积有所减少。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购置土地面积2822.29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33.9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5%;本年完成开发土地面积2040.48万平方米,减少186.71万平方米,下降8.4%。3、油价效应凸现 企业影响较大 受石油供求以及投机炒作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油价一路飙升,广东有关部门对成品油价格随着进行了调整。到今年5月份,广东省原油出厂价格同比增幅达68.45%;成品油出厂价格同比增长25.44%,其中柴油价格增长31.59%,汽油价格增长31.45%。据调查,油价的上涨不断加大了对广东省成品油市场的供应压力,主要特点是:成品油需求量增大;成品油供应结构不平衡,部分油种供应紧张。由于石油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涉及的行业广泛、产业链长,传导作用强,石油价格浮动将通过产业链传导、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自今年以来,国际、国内油价大幅攀升给广东省部分行业带来较大的冲击。(1)交通运输业所受冲击较大城市交通业成本骤增。油价上涨直接影响了城市公交企业成本增加,由于公交车票价格涉及国计民生,直接由政府有关部门规定,不能随便浮动,因此增加的成本难以转嫁出去。汽车客货运输冲击较大。目前油料涨价,对已处于微利经营的汽车运输业来说冲击较大,汽车客货运的运输成本加大,大大地挤压了长途客货运输业户的利润空间。据某市大型运输企业反映,14月份,油价的上涨直接导致了该企业燃油成本的比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8个百分点。铁路运输承载成本压力。据调查,以柴油牵引机车为主的广梅汕铁路按照国家发改委规定的现行油价150元/吨计算,公司年燃油成本支出达600万元,同比增加50%。此外,铁路运输的不断提速,而耗油量也增大,已使铁路公司运输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如果油价再持续上涨,势必影响铁路运输业进一步提速的积极性。航空运输难抛燃料包袱。据某航空股份公司反映,因航油价格上扬,2005年航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目前已升至35%,而一季度增加了成本5.09亿元。据测算,国内航油价格提高100元/吨,该公司一年减少利润1.7亿元,如目前价格维持到年底,预计全年将减利增亏13亿元。由于航空运输剧烈的竞争,民航企业目前还不能把油价上涨导致的成本上升有效的转移。内河运输企业成本增加。对于以内河为主的航运企业来说,油价上涨影响了运输企业的经营成本。据某运输公司反映,该公司1-4月燃料油费相比去年同期增加712万元,上升22%,由于油价上升引发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包括修船钢材、船舶消耗品等使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增加,特别是内河水上运输市场竞争激烈、目前运价还不可能上调,因此油价上涨造成运输成本大幅增加,集团下属部分公司已处于亏损的边缘。(2)石油加工业成本猛增。根据目前广东省石油的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涨幅滞后并小于原油价格涨幅。在原油价格上涨的拉动下,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成本猛增,利润空间明显缩小。据调查,1-4月某炼油企业单是原油成本一项就增加成本141700万元,累计亏损额为9873万元。另一家炼油企业在1-4月的累计加工原油比去年同期减少31.1%,完成年计划的11.4%;生产汽油和柴油同比均减少31.1%,完成汽柴油产量年计划10.9%,共计发生亏损10699.22万元,其中4月份当月亏损5764.74万元。(3)化工行业产品利润下降。4月份,受石油价格拉动,广东省的石油化工产品价格都在高位基础上呈现震荡上升态势,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化工产品价格同比上涨了30%以上,最高涨幅达到47.5%。这些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企业在成本大幅上升的同时,由于受行业竞争等因素制约,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从而导致利润缩减。如某化工公司14月产品成本16910万元,产品成本率91.5%,比上年上升5.5个百分点;产品销售利润率6.9%,比上年下降5.5个百分点。某塑料企业1-4月产品成本43133万元,产品成本率94.9%,比上年上升5.9个百分点,产品销售利润率4.2%,比上年下降6个百分点。第二部分 专用机械制造行业运行概况一、2005机械运行情况回顾1、2005年机械工业产销增幅超过20%2005年112月,全国机械工业生产、销售延续了前两年高速增长的势头,增速分别保持在20%以上;机械产品出口对全行业发展的贡献能力不断增强;新产品增速比年初有所提高;58种产品实现新的突破,其产量创近五年来新高。2005年机械工业产销有以下特点:产销增速继续高位运行 机械工业在经历连续三年高速增长后,2005年产销增速较上一年虽有回落,但仍然保持高位运行态势。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427.67亿元,同比增长21.55%,增速比上一年回落5.86个百分点;销售产值40601.16亿元,同比增长22.19%,增速比上一年回落5.4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生产增幅较高的依次为:私营独资企业(44.56%)、私营股份有限公司(37.93%)、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37.63%)、其他企业(33.87%)、私营合伙企业(33.34%)、和外资企业(27.89%)等。 分行业看,总产值增长幅度较大的依次是:重型矿山行业同比增长31.83%、农机行业同比增长31.52%、电工电器行业同比增长29.38%、通用基础件行业同比增长28.83%和仪器仪表行业同比增长27.51%。 新产品产值增速提高 2005年机械工业全行业完成新产品产值7079.01亿元,同比增长8.84%,比2005年年初(4.12%)提高了4.72个百分点。在13个大行业中,有9个行业的新产品产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行业是:电工电器行业(43.25%)、重型矿山行业(40.68%)仪器仪表行业(37.15%)、基础件行业(32.43%)、石化通用行业(24.56%)、其他机械行业(18.62%)、文化办公行业(15.53%)、机床行业(15.42%)和食品包装行业(14.73%)。 出口交货值呈高速增长 2005年机械行业出口交货值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全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777.07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8.97%,虽然增速比2004年回落10.68个百分点,但仍属较高增长。分行业看,出口交货值增长幅度较大的依次是:工程机械行业(64.43%)、重型矿山行业(57.01%)、汽车行业(47.41%)、石化通用行业(38.74%)、内燃机行业(37.22%)、农机行业(33.58%)和通用基础件行业(32.70%),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 2005年机械工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16.69%,说明机械产品的主要市场需求仍在国内。但从出口交货值对销售产值的贡献率看,2005年贡献率为20.64%,比2004年(20.15%)略有提高。 主要产品产量创近五年新高 2005年在统计的94种主要产品中,累计同比增长有76种,占全部上报产品品种的80.85%。以两位数增长的产品有60种,占全部上报产品的63.83%;只有18种产品比2004年产量减少,占上报产品的19.15%。据快报统计2005年有58种产品创近五年产量新高,占全部上报产品的61.70%。2、通用机械跻身2005年新增利润最多五大行业在39个工业大类中,煤炭、石油、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等采矿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4.3%、69.2%、37.5%、109.5%和86.7%。钢铁行业增长3.9%,化工行业增长8.6%,电力行业增长13.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20.2%,化纤行业下降29.3%,建材行业下降4.2%,电子通信行业下降2.3%,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亏损238亿元。新增利润最多的五大行业分别是石油开采、煤炭、通用设备、农副食品加工、纺织业。3、我国化纤设备进入新转折期 2005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达到1424万吨,比2003年增长20,产量居世界各国之首,年增幅比世界平均增幅高出13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促使化纤机械产品发展 市场拉动了化纤产品的迅速增加,化纤产品的生产促进了化纤机械的发展。特别是聚酯纤维以年增2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 大容量国产化的聚酯装置工艺技术,逐步成熟并广泛地应用于国内建设项目,而且建设成本逐年降低。 大容量、连续化的涤纶长丝、短丝纺丝和后处理设备发展的比较快。国产长丝纺丝与后处理设备已经比较成熟,大量占有国内市场。年产3万吨的涤纶短纤维纺丝及后处理成套设备已供国内70多条线并投入生产,成套出口到国际市场上的项目也已陆续投产,赢得了好评。 年产5万吨的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国内建设项目已经安装完毕,近期即将投入生产。年产6万吨的成套设备正在现场安装近期也将投产。这里都体现化纤机械产品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这些装备都已为化纤产品的增加做出了贡献。 粘胶纤维也是化纤行业中的主要产业,去年产量达到96万吨,同比增长16。粘胶长丝连续纺丝技术目前已经得到社会认可,长丝连续纺丝机科技成果鉴定后已经批量投入市场并得到用户的好评。 设备经过不断的改进,工艺技术日臻完善,2004年腈纶产品的年产量达到66万吨,同比增长5,其他丙纶、锦纶纤维的装备都有新的发展。技术装备是化纤生产的手段,是化纤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都为化纤能量的增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二、2005年专用机械行业运行分析1、行业整体向上趋势明显 广东地区行业发展疲态尽现2005年专用机械行业在防通胀的宏观背景下,依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自2004 年4 月宏观调控开始,到2005年一季度,行业收入、利润总额增速基本上呈逐季下降趋势;2005 年4 月开始利润增速下滑趋势得到控制,从2005 年每季度变化趋势上看,下降趋势得以扭转,收入、利润总额增速均呈逐季提升态势。生产企业数量由年初的8622家上升为10101家。与此同时,亏损企业数量由最初的2411家,一路下降到年尾的1684家。专用机械行业在2005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12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7.45%;累计资产总计上升为6447亿元,同比增长16.01%;实现销售收入5921亿元,累计全年获得利润308亿元,累计上缴税金1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01%。2005年我国专用机械行业出口情况也可谓是高歌猛进。一季度的出口交货值达到129亿元,比去年同期水平上升40多个百分点,而接下来的三个季度分别增长39.6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开封市中心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招收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公司玉石检验员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司木竹藤材处理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司行李值班员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新疆地震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公司耐蚀纤维增强塑料工环保设备操作维护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司稀土烟气回收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项目施工材料管理与使用方案
- 项目工地物资管理与调度方案
- xx工业园区配套污水处理及回用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DB 32-T 3701-2019 江苏省城市自来水厂关键水质指标控制标准
- GB/T 17642-2025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
- 《医用细胞生物学》课件:线粒体的功能与疾病
- 金融科技监管法律法规-全面剖析
- 道路运输岗位管理制度
- 保密知识课件下载
- 典型故障波形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分析课件)
- 2025监理工程师教材水利
- 江苏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新教材必修一词汇(默写版)
-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新人教选修
- 土石方运输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