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习报告_第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习报告_第2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习报告_第3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习报告_第4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习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习报告 2010-2011(2) 班级:软件091 学号:0910107020姓名:田 航 2011年 6月 12 日计算机组成原理实习报告 内容要求:将布置的5道题具体写入实习报告,最后写出在课程实习中的收获与感受;以及对这门课程教学的意见或建议。题目:一、 分析实验六的执行过程二、 分析P1测试和P4测试两条指令的微地址转移方向三、 修改MOV指令,该怎样实现四、 设计一条机器指令 IN BX,KIN,数据输入电路BX 微程序入口地址为16,将源程序中的MOV指令替换,在运行,写出执行过程和结果五、 设计一条机器指令 SUB AX,BX AX-BXAX,微地址为:17 ,将源程序中的ADD指令替换,在运行,写出执行过程和结果答案分析:一、 实验原理:在机器指令的执行过程中,从CPU内存中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执行结束为一个指令周期,指令由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完成,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段微程序。指令执行过程:首先微指令的入口地址为000000在控制开关的作用下进入P4测试,然后启动RUN,得到下一个微指令入口为010011,再进行P1测试,由于F1,F2,F3均为1,进行无操作。又进入下一个微地址入口:000001,进行的操作为:PCAR ,PC+1,RAMD_BUSIR,即将pc的内容送到AR中,并使PC+1指向下一条指令,接着进行下一条微指令000010,将6116中的第一条机器指令取出,有P1有效可知将第一条指令放入IR中,又进入下指字段(011001),执行完IN操作后,再依次根据上述过程分别进行P1测试,入口地址为12,进行MOV操作,再进行P1测试,入口地址为11,再进行ADD操作,接着进行P1测试,入口地址为13,进行OUT操作,最后再进行一次P1测试,入口地址为14,进行JMP操作。指令执行流程:000000010011000001000010011001001000000001000010011001001010000111000001000010011001001001000011000110000001000010011001001011000001000010011001001100001101000001二、 P1测试: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机器指令放入指令寄存器IR中,进行P1测试,P1=0,其他的都为1,由于有“当SA4SA0为0时,对应的UA5UA0被置1,否则保持MS原值不变”的原则,在微地址形成电路的作用下得到下一条指令,会有5种入口地址。P4测试:P4测试则是以CA1、CA2为测试条件的,出现了写机器指令,读机器指令,运行机器指令三条分支,它们分别占用了三个固定的微地址单元,而CA1、CA2的4种不同组合可对应以上的三种分支。三、地址 机器指令0000 0001 0010 00010000 0010 0000 0010其实这个过程与“一”中的操作唯一不同就是机器地址不同而已,将01改为02即可,其他不变。四、 机器指令为:01100001,微地址为001110,微指令完成KINBX,微代码为:000000011000111111000001 (018FC1)机器指令为:地址(16进制)机器指令(16进制)010000020061030010040030050040060050替换后的程序执行流程为:000000010011000001000010011001001000000001(输入第一个数据1234)000010011001001110000001(输入第二个数据1234)000010011001001001000011000110000001000010011001001011(输出结果2468)000001000010011001001100001101000001(结束执行)五、Sub 机器指令有三条微指令构成:1 .AXD_BUSLT12. BXD_BUSLT23. LT1-LT2AX机器指令应为:01110000微地址(二进制) 微代码(十六进制)001 111 0000 00000 100 000 111 011010(0041C4)011 010 0000 00000 010 100 111 011011(0029C5)011 011 0110 00000 000 001 111 000001(6003C1)替换后的程序执行流程为:000000010011000001000010011001001000000001(输入数据12)000010011001001010000111000001000010011001001111011010011011000001000010011001001011(输出结果11)000001000010011001001100001101000001(结束执行)六、实验心得:这是组成原理课的第一次实验,我们按小组做实验,我们小组有三人。在实验前就预习过了实验指导,所以当对着组成原理实验板的时候也不害怕,看着指导书,一步步按照步骤来,调整ALU-BUS、SW-BUS#/M1/LDDR1/M2/LDDR2和运算类型选择端S2,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