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4886-2016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相较于其前版《GB 14886-2006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信号灯分类与设置要求:新版标准细化了信号灯的分类,特别是对人行横道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的设置条件和要求进行了明确和优化,以适应不同道路条件和交通流特点。

  2. 信号配时原则:增加了关于信号配时应考虑的因素,如行人过街时间需求、非机动车通行特性等,强调了信号控制的灵活性和人性化设计,旨在提高路口通行效率与安全性。

  3. 智能化与信息化要求: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新标准引入了对信号控制系统智能化、网络化的要求,鼓励采用自适应控制、远程监控和数据通讯技术,提升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4. 环保节能措施:考虑到节能减排的需求,新版标准对信号灯的光源、功耗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推荐使用LED等高效节能灯具,并对信号灯的自动亮度调节功能做了规定。

  5. 安全与无障碍设计:增强了对视觉障碍者友好设计的规定,要求设置声响提示装置或触觉指示器等辅助设施,确保所有行人的交通安全。

  6. 安装与维护:提供了更详细具体的信号灯安装位置、高度、角度等技术参数,以及维护检查的周期和标准,旨在保证信号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和统一性。

  7. 术语与定义:更新和补充了部分专业术语的定义,使其更加准确反映当前道路交通信号技术的发展现状。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12-13 颁布
  • 2017-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国标GB14886-2016)_第1页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国标GB14886-2016)_第2页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国标GB14886-2016)_第3页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国标GB14886-2016)_第4页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国标GB14886-20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国标GB14886-2016)-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road traffic signal setting and installationGB 14886-2016GB 14886-2016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日期:2016年12月13日实施日期:2017年07月01日前 言本标准的431、611、612、613、717、753、843、844、911、931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前 言本标准的431、611、612、613、717、753、843、844、911、931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 14886-200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与GB 14886-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本标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6年版的第1章);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6年版的第2章);删除了机动车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等定义;修改当最小汽车(PCU)为缩略语,增加缩略语LED、BRT;增加了安全停车视距三角形、可变导向车道、潮汐车道、行人过街安全岛和行人二次过街的定义(见第3章,2006年版的第3章);增加了信号灯设置一般规定,包括信号灯设置与安装的基本要求、信号灯选型要求和显示要求等(见第4章和附录A);增加了机动车信号灯和方向指示信号灯黄灯时长、闪光显示信号灯黄闪信号频率和人行横道信号灯绿闪信号频率的要求(见434,435);修改了信号灯设置的路口类型条件(见511,2006年版的42);修改了信号灯设置的综合条件(见514,2006年版的410);修改7非机动车信号灯、人行横道信号灯、车道信号灯的设置条件(见515、516、521、522,2006年版的44、45、47和411);增加了道口和匝道的信号灯设置条件(见518和53);修改信号灯的组合形式,将原有的7种信号灯排列用序修改为2种常规组合和3种特殊组合(见612的表5和613的表6,2006年版的表3);增加了机动车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和匝道信号灯组合形式的设置条件(见614、615、615、617、62、63和附录C)。增加了信号优先控制的专用信号灯设置条件(见616);增加了设置多个信号灯组合及信号灯与注惫信号灯标志配套使用的要求(见712和715);增加了信号灯组合、车道信号灯的安装数量要求(见732、733、734和735);修改了机动车信号灯和方向指示信号灯安装位置和数量要求(见7411、7412和附录F,2006年版的731、732和附录E);增加了T型交叉口、匝道的信号灯设置位置要求(见7413、7418);修改左弯待转区信号灯和机动车导流岛的信号灯的设置方式(见7416和7417,2006年版的735和736);修改了非机动车信号灯安装高度要求,采用悬臂式安装时,可与指导机动车通行的信号灯高度不同(见7422的b),2006年版的742);修改了人行横道信号灯和车道信号灯的安装位置要求,增加行人二次过街信号灯设置条件(见743、744和附录F9,2006年版的75、76和附录E);修改了机动车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和车道信号灯的安装高度要求(见751和754,2006年版的7101和7104);页码,1/621修改章节顺序,将信号灯安装方式、信号灯安装方位两章修改至第7章中(见72和76,2006年版第5章和第8章);修改地下电缆线埋置深度要求(见933,2006年版的1024);修改手井的深度要求(见935,2006年版的1026);修改了规范性附录的信号灯排列顺序,将内容合并至信号灯组合形式(见612和613,2006年版的附录C)。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正良 顾金刚 李娅 祖永昶 卢健 王运霞 王建强 付强 邱红桐 林维望 郑国璇 陈大农 沈晖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4886-1994、GB 14886-2006。1 范 围1 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条件、信号灯组合形式、信号灯安装、设计和施工资质等方面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道路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安装。其他场所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安装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4887 道路交通信号灯GB/T 18226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 31418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GB 50647-2011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A/T 743-2007 太阳能黄闪信号灯JTG D 20-200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GB/T 314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闪光警告信号灯 flash signal由一个黄色无图案图形单元构成的道路交通信号灯。工作状态闪烁,表示车辆、行人通行时应注意瞭望,在确保安全后通过。312安全停车视距三角形 fight triangle平面交叉路口处,以任一进口道的最外侧的车道中线与右侧相交道路进口道最内侧的车道中线的交点为顶点,沿两条车道中线按其限制车速行驶所需要的安全停车视距长度为两边,所组成的三角形区域。313基准轴 reference axis垂直于出光面的水平投影面并通过出光面几何中心的一条直线。 GB 14887-2011,定义32314信号灯安装离度 installation height or signal由信号灯的最低点至路面的垂直距离。页码,2/622315信号灯悬臂长度 cantilever length of signal由信号灯灯杆立杆至信号灯最远点的距离。316可变导向车道 reversible lane在平面交叉口,根据交通流需求可改变车辆前进方向的导向车道。317潮汐车道 tidal flow lane在道路路段,根据交通流需求可改变车辆行驶方向的车道。 GB 14887-2011,定义32318行人过街安全岛 pedestrian refuge island为提供行人过街驻足空间而设置在道路路面上的各种岛状设施。319行人二次过街 two-stage crossing行人过街时需要在行人过街安全岛等待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情形。32 缩略语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BRT bus rapid transit 快速公交系统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PCU passenger car unit 当量小汽车4 一般规定4 一般规定41 基本要求411 道路交通信号灯(以下简称信号灯)的设置与安装,应确保信号灯能被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年驾驶人和行人清晰观察到。412 设置信号灯时,应配套设置相应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技术监控设备。413 信号灯超出使用寿命或出现亮度不足、颜色失真和LED点阵缺失等现象影响使用时,应及时更换。42 信号灯选型要求421 选择的信号灯应符合GB 14887的各项规定。422 信号灯的组合形式应根据指挥对象、控制目标和控制方式等条件综合确定。423 停止线与信号灯的距离大于70m或路段限速大于等于60km/h,宜选用发光单元透光面尺寸为400mm的信号灯。43 信号灯显示要求431 在设置有方向指示信号灯的路口,方向指示信号灯所指挥的交通流与其他交通流的通行权不应冲突。432 信号灯的发光单元有亮灯、闪烁和熄灭三种状态。433 信号灯灯色转换应符合下列要求:a) 机动车信号灯:红绿黄红,参见附录A的图A1;b) 方向指示信号灯:红绿黄红,参见附录A的图A2,或红所有灯熄灭黄红,参见附录A的图A3;c) 掉头信号灯:红绿黄红,参见附录A的图A4;d) 非机动车信号灯:红绿黄红,参见附录A的图A5;e) 人行横道信号灯:红绿绿灯闪烁红,参见附录A的图A6;f) 车道信号灯:红色叉形、绿色向下箭头纤色叉形,参见附录A的图A7;g) 道口信号灯:两个红灯交替闪烁红灯熄灭两个红灯交替闪烁,或红灯亮红灯熄灭红灯亮,见附录A页码,3/623的图A8。434 机动车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或非机动车信号灯设置的黄灯时长应为3s-5s。435 闪光警告信号灯黄闪信号的频率应符合GA/T 743-2007中57的要求。行人过街信号的绿闪信号的频率为1次/s-2次/s、其中信号亮暗时间比为1:1,闪烁的次数和时长视具体情况确定。卤钨灯光源的闪光信号频率允外降低,但不得低于30次/min,信号亮暗比不大于1:1。436 在盲人通行较为集中的路段,人行横道信号灯应设置声响提示装置。声响提示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 声音信号宜采用电子合成的间歇式声音类型;b) 声音频率在红灯时为70次/min-80次/min;在持续绿灯时为700次/min-800次/min;在绿闪时,绿灯启亮段发出声音,频率与持续段绿灯相同,在绿灯熄灭段不发出声音;c) 一个信号灯杆不应安装提示两个方向的声响提示装置;d) 夜间应降低声音的强度。5 设置条件51 路 口5 设置条件51 路 口511 路口类型5111 符合下列条件的城市道路路口应设置信号灯:a) 城市道路主干路与主干路平交的路口;b) 城市道路主干路与次干路平交的路口;c) 按照GB 50647-2011的323规划、设计的平A1类、平A2类路口。5112 符合下列条件的公路路口应设置信号灯:a) 一级公路与一级公路平交的路口;b) 按照JTG D20-2006中1012采用信号交通管理方式设计的路口。5113 平面交叉路口的安全停车视距三角形限界内有妨碍机动车驾驶人视线的障碍物时,宜设置信号灯。512 路口交通流量条件5121 路口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超过表1所列数值时,应设置信号灯。页码,4/6245122 路口任意连续8h的机动车平均小时流量超过表2所列数值时,应设置信号灯。513 路口交通事故条件根据路口的交通事故情况,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路口应设置信号灯:a) 3年内平均每年发生5次以上交通事故,从事故原因分析通过设置信号灯可避免发生事故的路口;b) 3年内平均每年发生一次以上死亡交通事故的路口。514 路口综合条件5141 当表1、表2和513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达到80时,路口应设置信号灯。5142 对于畸形路口或多路交叉的路口,应进行合理交通渠化后设置信号灯。5143 在不具备5141条件的路口,但在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协调控制范围内的,可设置信号灯。5144 在不具备5141条件的路口,但因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易造成路口拥堵或交通事故时,可设置信号灯。515 路口机动车信号灯设置条件5151 非机动车驾驶人在路口距停车线25m范围内不能清晰视认用于指导机动车通行的信号灯的显示状态时,应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5152 对于机动车单行线上的路口,在与机动车交通流相对的进口应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5153 非机动车交通流与机动车交通流通行权冲突,可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516 路口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条件5161 在采用信号控制的路口,已施划人行横道标线的,应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5162 行人与车辆交通流通行权冲突,可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517 闪光警告信号灯设置条件在需要提示驾驶人和行人注意除望、确认安全后通过的路口,宜设置闪光警告信号灯。518 道口信号灯设置条件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道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口(以下简称道口),应设置道口信号灯:a) 日间连续12h内,通过道口的车辆平均小时流量达到500PCU/h以上,且瞭望条件良好的道口;b) 日间连续12h内,通过道口的车辆平均小时流量达到200PCU/h以上,且瞭望条件不良的道口;c) 近5年内发生过较大事故或重复发生事故的道口;d) 有通勤汽车或公交车通过的道口。5 设置条件51 路 口5 设置条件51 路 口511 路口类型页码,5/6255111 符合下列条件的城市道路路口应设置信号灯:a) 城市道路主干路与主干路平交的路口;b) 城市道路主干路与次干路平交的路口;c) 按照GB 50647-2011的323规划、设计的平A1类、平A2类路口。5112 符合下列条件的公路路口应设置信号灯:a) 一级公路与一级公路平交的路口;b) 按照JTG D20-2006中1012采用信号交通管理方式设计的路口。5113 平面交叉路口的安全停车视距三角形限界内有妨碍机动车驾驶人视线的障碍物时,宜设置信号灯。512 路口交通流量条件5121 路口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超过表1所列数值时,应设置信号灯。5122 路口任意连续8h的机动车平均小时流量超过表2所列数值时,应设置信号灯。页码,6/626513 路口交通事故条件根据路口的交通事故情况,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路口应设置信号灯:a) 3年内平均每年发生5次以上交通事故,从事故原因分析通过设置信号灯可避免发生事故的路口;b) 3年内平均每年发生一次以上死亡交通事故的路口。514 路口综合条件5141 当表1、表2和513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达到80时,路口应设置信号灯。5142 对于畸形路口或多路交叉的路口,应进行合理交通渠化后设置信号灯。5143 在不具备5141条件的路口,但在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协调控制范围内的,可设置信号灯。5144 在不具备5141条件的路口,但因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易造成路口拥堵或交通事故时,可设置信号灯。515 路口机动车信号灯设置条件5151 非机动车驾驶人在路口距停车线25m范围内不能清晰视认用于指导机动车通行的信号灯的显示状态时,应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5152 对于机动车单行线上的路口,在与机动车交通流相对的进口应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5153 非机动车交通流与机动车交通流通行权冲突,可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516 路口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条件5161 在采用信号控制的路口,已施划人行横道标线的,应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5162 行人与车辆交通流通行权冲突,可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517 闪光警告信号灯设置条件在需要提示驾驶人和行人注意除望、确认安全后通过的路口,宜设置闪光警告信号灯。518 道口信号灯设置条件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道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口(以下简称道口),应设置道口信号灯:a) 日间连续12h内,通过道口的车辆平均小时流量达到500PCU/h以上,且瞭望条件良好的道口;b) 日间连续12h内,通过道口的车辆平均小时流量达到200PCU/h以上,且瞭望条件不良的道口;c) 近5年内发生过较大事故或重复发生事故的道口;d) 有通勤汽车或公交车通过的道口。52 路 段52 路 段521 路段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条件5211 路段交通流量条件在已施划人行横道的路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a) 路段机动车和行人高峰小时流量超过表3所规定数值时,应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和相应的机动车信号灯;b) 路段任意连续8h的机动车和行人平均小时流量超过表4所规定数值时,应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和相应的机动车信号灯。页码,7/6275212 路段交通事故条件路段交通事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和相应的机动车信号灯:a) 3年内平均每年发生5次以上交通事故,从事故原因分析通过设置信号灯可避免发生事故的路段;b) 3年内平均每年发生1次以上死亡交通事故的路段。522 车道信号灯设置条件在隧道、收费站、潮汐车道以及需要对车道进行控制的路段,应设置车道信号灯。53 匝 道53 匝 道根据城市快速路、高等级公路等道路交通状况,当车辆通过入口匝道汇入主路,对主路行驶车流产生严重冲灾或造成下游路段拥堵的,可在匝道设置信号灯。6 信号灯组合形式61 机动车信号灯和方向指示信号灯组合形式6 信号灯组合形式61 机动车信号灯和方向指示信号灯组合形式611 机动车信号灯、方山指示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竖向安装时,灯色排列顺序由上向下应为红、黄、绿;横向安装时,灯色排列顺序由左到右为红、黄、绿。人行横道信号灯应采用竖向安装,灯色排列顺序由上向下应为红、绿。612 常规情况下,机动车信号灯和方向指示信号灯组合形式应符合表5的规定。页码,8/628613 特殊情况下,机动车信号灯和方向指示信号灯组合形式应符合表6的规定。页码,9/629614 机动车信号灯和方向指示信号灯组合形式按下列条件选择:a) 左转车辆较少、不需要设置左转相位的路口,或直行和左转车道共用的路口,应选择设置表5的常规组合1,参见附录C中图C1图C3。b) 设有左转专用导向车道、且左转车流较大需设置左转相位单独放行的路口,应选择表5的常规组合2,参见附录C中图C4图C6;c) 设有右转专用导向车道的路口,需通过控制右转车辆来减少对被放行的车辆、行人的影响时,宜选择表6的特殊组合1,参见附录C中图C7;d) 同时满足b)和c)的要求的路口,可选择表6的特殊组合2,参见附录C中图C8;页码,10/6210e) 需全天24小时均采用对左转、直行、右转分别控制的多相位控制方式的路口,可选择表6的特殊组合2和特殊组合3,参见附录C中图C9。615 在设置专用掉头机动车道的路口,需对掉头机动车进行控制时,可在表5、表6所列组合基础上增设掉头信号灯。616 在设置公交车辆或BRT、有轨电车等专用车道的路口,需对公交车辆或BRT、有轨电车等进行信号优先控制或单独控制时,可设置专用信号灯。617 在表5的常规组合2和表6的特殊组合1、特殊组合2中,当不需要单独控制转向时,方向指示信号灯可熄灭或切换为机动车信号灯, 参见附录C的图C10。6 信号灯组合形式61 机动车信号灯和方向指示信号灯组合形式6 信号灯组合形式61 机动车信号灯和方向指示信号灯组合形式611 机动车信号灯、方山指示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竖向安装时,灯色排列顺序由上向下应为红、黄、绿;横向安装时,灯色排列顺序由左到右为红、黄、绿。人行横道信号灯应采用竖向安装,灯色排列顺序由上向下应为红、绿。612 常规情况下,机动车信号灯和方向指示信号灯组合形式应符合表5的规定。页码,11/6211613 特殊情况下,机动车信号灯和方向指示信号灯组合形式应符合表6的规定。页码,12/6212614 机动车信号灯和方向指示信号灯组合形式按下列条件选择:a) 左转车辆较少、不需要设置左转相位的路口,或直行和左转车道共用的路口,应选择设置表5的常规组合1,参见附录C中图C1图C3。b) 设有左转专用导向车道、且左转车流较大需设置左转相位单独放行的路口,应选择表5的常规组合2,参见附录C中图C4图C6;c) 设有右转专用导向车道的路口,需通过控制右转车辆来减少对被放行的车辆、行人的影响时,宜选择表6的特殊组合1,参见附录C中图C7;d) 同时满足b)和c)的要求的路口,可选择表6的特殊组合2,参见附录C中图C8;页码,13/6213e) 需全天24小时均采用对左转、直行、右转分别控制的多相位控制方式的路口,可选择表6的特殊组合2和特殊组合3,参见附录C中图C9。615 在设置专用掉头机动车道的路口,需对掉头机动车进行控制时,可在表5、表6所列组合基础上增设掉头信号灯。616 在设置公交车辆或BRT、有轨电车等专用车道的路口,需对公交车辆或BRT、有轨电车等进行信号优先控制或单独控制时,可设置专用信号灯。617 在表5的常规组合2和表6的特殊组合1、特殊组合2中,当不需要单独控制转向时,方向指示信号灯可熄灭或切换为机动车信号灯, 参见附录C的图C10。62 非机动车信号灯的组合形式62 非机动车信号灯的组合形式621 不需要单独控制左转非机动车交通流时,可设置一组非机动车信号灯。622 需要单独控制左转非机动车交通流时,应同时设置两组,左边一组为左转非机动车信号灯,右边一组为非机动车信号灯。63 匝道控制信号灯的组合形式63 匝道控制信号灯的组合形式631 在入口匝道的起始端设置信号灯时,应根据车道数设置车道信号灯。632 在入口匝道的汇入端设置信号灯时,应设置机动车信号灯。7 信号灯安装71 基本原则7 信号灯安装71 基本原则711 对应于路口某进口,可根据需要安装一个或多个信号灯组合。712 一个信号灯组合应当设置在同一支撑杆件或固定设施上。713 路口信号灯采用悬臂式或柱式安装时,可安装在出口左侧、出口上方、出口右侧、进口左侧、进口上方和进口右侧。若只安装一个信号灯组合,应安装在出口处。714 至少有一个信号灯组合的安装位置和方式能确保:在该信号灯组合所指示的车道上的机动车驾驶人,处于表7规定的范围内时均能清晰观察到信号灯。715 因地形或其他因索影响,若不能确保驾驶人在714规定的范围内能清晰观察到信号灯显示状态时,应配套设置注意信号灯标志,警告驾驶人注意前方路口设置有信号灯。716 悬臂式机动车灯杆的基础位置(尤其悬臂背后)应尽量远离电力浅沟、窨井等,同时与路灯杆、电杆、行道树等相协调。717 设置的信号灯和灯杆不应侵入道路通行净空限界范围。718 畸形路口信号灯的安装位置可参照以上规定因地制宜地选择。崎形路口根据需要可增设信号灯,并优先设置在页码,14/6214进口道附近。7 信号灯安装71 基本原则7 信号灯安装71 基本原则711 对应于路口某进口,可根据需要安装一个或多个信号灯组合。712 一个信号灯组合应当设置在同一支撑杆件或固定设施上。713 路口信号灯采用悬臂式或柱式安装时,可安装在出口左侧、出口上方、出口右侧、进口左侧、进口上方和进口右侧。若只安装一个信号灯组合,应安装在出口处。714 至少有一个信号灯组合的安装位置和方式能确保:在该信号灯组合所指示的车道上的机动车驾驶人,处于表7规定的范围内时均能清晰观察到信号灯。715 因地形或其他因索影响,若不能确保驾驶人在714规定的范围内能清晰观察到信号灯显示状态时,应配套设置注意信号灯标志,警告驾驶人注意前方路口设置有信号灯。716 悬臂式机动车灯杆的基础位置(尤其悬臂背后)应尽量远离电力浅沟、窨井等,同时与路灯杆、电杆、行道树等相协调。717 设置的信号灯和灯杆不应侵入道路通行净空限界范围。718 畸形路口信号灯的安装位置可参照以上规定因地制宜地选择。崎形路口根据需要可增设信号灯,并优先设置在进口道附近。72 信号灯安装方式72 信号灯安装方式信号灯安装方式种类如下:a) 悬臂式,参见附录D中图D1图D4要求;b) 柱式,参见附录D中图D5要求;c) 门式,参见附录D中图D6要求;d) 附着式,参见附录D中图D7要求;e) 中心安装式,如采用一根长至路口中心的悬臂上安装控制多个方向的信号灯,或将信号灯安装于路口中心岗亭上等方式,参见附录D中图D8要求。73 信号灯安装数量73 信号灯安装数量731 安装在出口处的信号灯组合中某组信号灯指示车道较多,所指示车道从停车线至停车线后50m不在以下3种范围内时,应相应增加一组或多组信号灯:a) 无图案宽角度信号灯基准轴左右各10,参见附录E中图E1;b) 无图案窄角度信号灯基准轴左右各51;c) 图案指示信号灯基准轴左右各10。732 路口某个进口设置多个相同行进方向的车道但不相邻时,可增加一组或多组该方向的信号灯,参见附录E的图E2。页码,15/6215733 路段上设置的机动车信号灯离停止线较近,不便于驾驶人观察时,宜在信号灯立杆上附着增加设置信号灯组,参见附录E中图E3。734 停止线与信号灯的距离大于50m的,或道路路段双向四车道的,宜增设信号灯组合,参见附录E中图E4;道路路段为双向六车道及以上的,应增设至少一个信号灯组合,参见附录E中图E5。735 车道信号灯应根据需要连续设置。74 信号灯安装位置74 信号灯安装位置741 机动车信号灯和方向指示信号灯的安装位置7411 在未设且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带的路口,信号灯安装位置要求如下:a) 信号灯灯杆宜安装在出口路缘线切点附近,参见附录F中图F1;b) 当道路较宽时,可根据需要在对向进口道右侧人行道上增设一个信号灯组合,参见附录F中图F2的2号位置;若设有中央隔离带,可根据需要在中央隔离带内增设一个信号灯组合,参见附录F中图F3的2号位置;c) 当停止线与信号灯的距离较远或路段限速60km/h以上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在进口道右侧增设一个信号灯组合,参见附录F中图F2或图F3的3号位置;必要时可在对向出口道人行道上或中央隔离带上再增设一个信号灯组合,参见附录F中图F2或图F3的4号位置;d) 当道路较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路总宽12m以下)、信号灯采用柱式安装时,应在道路出口两侧人行道上各安装一个信号灯组合,参见附录F中图F4。7412 在设置有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隔离带的路口,信号灯安装位置要求如下:a) 在隔离带的宽度允许情况下,信号灯灯杆宜安装在出口机非隔离带缘头切点向后2m以内,参见附录F中图F5;b) 当道路较宽时,可根据需要在对向进口道右侧机非隔离带内增设一个信号灯组合,参见附录F中图F6的2号位置;若设有中央隔离带,可根据需要在中央隔离带内增设一个信号灯组合,参见附录F中图F7的2号位置;c) 当停止线与信号灯的距离较远或路段限速60km/h以上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在进口道右侧隔离带内增设一个信号灯组合,参见附录F中图F6或图F7的3号位置;必要时可在对向出口道右侧隔离带或中央隔离带内再增设一个信号灯组合,参见附录F中图F6或图F7的4号位置;d) 当机动车行车道较窄(宽度10m以下)、信号灯采用柱式安装时,可在出口道两侧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隔离带内各安装一个信号灯组合,参见附录F中图F8;e) 若隔离带宽度较窄,可采用悬臂式安装在道路右侧人行道上,参见附录F中图F9。7413 T型路口的垂直方向、Y型路口的信号灯灯杆宜设置在进口道正对的路缘后2m以内,参见附录F中图F10。7414 立交桥桥跨处的信号灯可安装在桥体上或进口车道右侧,如果立交桥下有二次停止线的,应在立交桥另一侧增设一个信号灯组合,参见附录F中图F11。7415 环形路口设置信号灯对进出环岛的车辆进行控制时,在环岛内设置4个信号灯组合分别指示进入环岛的机动车,在环岛外层设置4个信号灯组合分别指示出环岛的机动车,参见附录F中图F12和图F13。7416 立交桥下路口或较大的平面交叉路口划有左弯待转区时,如果进入左弯待转区的车辆不容易观察到本方位的信号灯的变化时,宜在另一方位增设一个信号灯组合或单独一组左转方向指示信号灯,但不应影响其他方向的视认。参见附录F中图F14。7417 在设置有导流岛的路口,信号灯灯杆可设置在导流岛上。如果右转机动车与行人或非机动车冲突较大需要控制时,可在导流岛上增设控制右转车道的机动车信号灯,但不应影响其他方向的视认。参见附录F中图F15。7418 在城市快速路、高等级公路上,当需要控制驶入匝道的车辆时,应在入口匝道的起始端设置车道信号灯,参见附录F中的图F16;当需要控制匝道汇入主线的车辆时,应在入口匝道汇入端设置机动车信号灯,并配合施划相应的停止线,参见附录F中的图F17。742 非机动车信号灯安装位置7421 在没有设置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隔离带的道路,非机动车信号灯宜采用附着式安装在指导机动车通行的信号灯灯杆上,参见附录F中图F18。7422 在设置有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隔离带的道路,且指导机动车通行的信号灯灯杆安装在出口右侧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隔离带上时,非机动车信号灯安装位置要求如下:a) 隔离带宽度小于2m的,非机动车道信号宜采用附着式安装在指导机动车通行的信号灯灯杆上,参见附录F中图F19;页码,16/6216b) 隔离带宽度大于2m且小于4m的,可借用指导机动车通行的信号灯灯杆采用悬臂式安装非机动车信号灯,参见附录F中图F20;c) 隔离带宽度大于4m的,应单独设立非机动车信号灯灯杆,非机动车信号灯灯杆应采用柱式安装在出口右侧路缘线切点附近距路缘的距离为08m2m的人行道上,参见附录F中图F21。7423 当非机动车停止线与非机动车信号灯的距离大于50m时,应在进口道增设一组非机动车信号灯,可安装在进口非机动车停止线前08m2m处右侧距路缘的距离为08m2m的人行道上或进口非机动车道左侧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隔离带内,参见附录F中图F22和图F23。7424 在设置有导流岛的路口,非机动车信号灯灯杆可安装在导流岛上,参见附录F中图F24。7425 立交桥下非机动车信号灯安装在桥体上,立交桥另一侧应增设一个非机动车信号灯组,参见附录F中图F25。743 人行横道信号灯安装位置7431 路口或路段上的人行横道信号灯应安装在人行横道两端内沿或外沿线的延长线、距路缘的距离为08m2m的人行道上,采取对向灯安装,参见附录F中图F26图F30。7432 在道路中央设置有行人过街安全岛的路口或路段,若行人一次过街距离大于等于18m时,宜在行人过街安全岛上增设人行横道信号灯,采用行人二次过街控制方式。参见附录F中图F31-图F34。7433 允许行人等候的导流岛面积较大时,应在导流岛上安装人行横道信号灯,参见附录F中F35。7434 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的人行横道,应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和相应的机动车信号灯。7435 采用行人按钮时,行人按钮安装高度宜在12m-15m范围内。744 车道信号灯安装位置7441 车道信号灯应设置在所控车道的正上方,参见附录F中图F36和图F37。7442 在潮汐车道上设置的车道信号灯位置应与其他信号灯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影响其他信号灯的视认。745 闪光警告信号灯安装位置宜采用悬臂式安装在需要提示驾驶人和行人注意瞭望、确认安全后再通过处路侧,设置位置参考741的有关规定。746 道口信号灯安装位置宜采用柱式安装在道口前路侧。75 信号灯安装高度75 信号灯安装高度751 机动车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机动车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的安装高度:a) 采用悬臂式安装时,高度为55m-7m;b) 采用柱式安装时,高度不应低于3m;c) 安装于净空小于6m的立交桥体上时,不得低于桥体净空;d) 增设的信号灯安装高度低于2m时,信号灯壳体不得有尖锐突出物。752 非机动车道信号灯安装高度为25m-3m。在借用指导机动车通行信号灯灯杆采用悬臂式安装非机动车信号灯情况下,应符合751的要求。753 人行横道信号灯安装高度为2m-25m。754 车道信号灯车道信号灯的安装高度:a) 安装高度55m-7m;b) 安装于净空小于6m的立交桥体上时,不得低于桥体净空。755 道口信号灯安装高度不应低于3m。页码,17/621776 信号灯安装方位76 信号灯安装方位761 机动车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的安装方位,应使信号灯基准轴与地面平行,基准轴的垂面通过所挖机动车道停车线后60m处中心点,参见附录G中图G1。在信号灯立杆上附着增设的信号灯,安装方位应保证处于停止线附近的机动车驾驶人能够清晰观察到信号灯。762 非机动车信号灯的安装方位,应使信号灯基准轴与地面平行,基准轴的垂面通过所控非机动车道停车线中心点。763 人行横道信号灯的安装方位,应使信号灯基准轴与地面平行,基准轴的垂面通过所控人行横道边界线中点。8 信号灯杆件8 信号灯杆件81 灯杆制作811 机动车信号灯灯杆用于指挥机动车通行的信号灯灯杆采用钢质灯杆时,宜采用圆形或多棱形经热镀锌处理的钢管。杆体距地面03m10m处应留有穿线孔,并配备防水檐、盖板及固定螺钉。安装灯具处应留有出线孔,并配备橡胶护套、电缆线回水弯挂钩。灯杆顶部应安装塑料或经防腐处理的金属防水管帽,灯杆底部应焊接固定法兰盘,法兰盘与杆体之间应均匀焊接加强筋。812 非机动车信号灯灯杆非机动车信号灯灯杆宜采用圆形热镀锌钢管制作,杆体距地面03m08m处应留有穿线孔,其他参考811的有关规定。813 人行横道信号灯灯杆人行横道信号灯灯杆宜采用圆形热镀锌钢管制作,杆体距地面02m05m处应留有穿线孔,其他参考811的有关规定。82 防腐性能钢质灯杆、法兰盘、地脚螺栓、螺母、垫片、加强筋等金属构件及悬臂、支撑臂、拉杆、抱箍座、夹板等附件的防腐性能应符合GB/T 18226的规定。83 灯杆的颜色信号灯灯杆主体宜为灰色或银灰色。84 灯杆的安装841 宜采用地锚混凝土式基础。地脚螺栓上端为螺纹,下端为夹角小于600的折弯或其他类似防拔结构,地脚螺栓应焊接在下法兰盘上。842 预埋穿线管内径应大于550mm,弯曲角度应大于120,参见附录H中图H1。843 信号灯杆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10。844 信号灯灯杆安装时应保证杆体垂直,倾斜度不得超过05。85 悬臂、支撑臂、拉杆及固定件851 悬臂杆与支撑杆可使用圆形或多棱形的变截面型材制作,悬臂与灯杆连接端宜焊接固定法兰盘,悬臂下应留有进线孔和出线孔。852 拉杆宜使用圆钢制作,一端配有可调距离的螺旋扣,直径和长度等根据悬臂长度等确定。853 支撑臂可使用抱箍、抱箍座与灯杆连接固定。拉杆与灯杆、拉杆与悬臂、支撑臂与悬臂可使用夹板连接固定。安装时使用的固定螺栓、螺母、垫圈应使用热镀锌件并用弹簧垫圈压紧。9 电缆线敷设9 电缆线敷设91 接线要求911 每个信号灯发光单元应单独使用一根电缆导线连接到信号机。912 信号灯电缆线宜采用地下敷设,每根电缆线应留有余量。913 无法采用地下敷设电缆线方式时,采用架空电缆线的敷设方式。页码,18/621892 电缆线选择921 电缆线应使用芯线标称面积不小于075mm2的铜芯、塑料绝缘、塑料护套或特殊橡胶材料绝缘、护套电缆线。每根电缆线可留有1-4股备用芯线。922 同一根电缆线两端应有相同标识。923 宜采用绝缘层颜色易于与灯色相对应的芯线以便于安装和维护。若芯线绝缘层同色时,每股芯线的两端应有相同的标识,宜采用数字编号标识。93 地下电缆线敷设931 地下敷设的电缆线严禁有接头。932 地下电缆线穿线管宜使用公称直径50mm100mm的内套耐腐衬管的热镀锌钢管或硬质塑料管,一般钢管用于车行道,硬质塑料管用于人行道。穿线管接头处应使用套管固定,并应包有足够强度的混凝土防护层。使用硬质塑料管时,硬质塑料管周围宜包有足够强度的混凝土防护层,每根管口必须严格处理好毛刺。933 地下电缆线穿线管的埋置深度为其顶部距路面的距离不小于50cm;若电缆需要穿过车行道路,则埋置深度宜不小于70cm。934 地下电缆线穿线管拐弯处或长度超过50m时应设置手井,手井井盖应有交通设施专用标记。935 手井的深度应在70cm90cm,底部应设有渗水孔。手井中的管道口应高于手井底20cm,探出井壁不大于5cm,管道口应封堵,防止雨水、泥沙流入管道或老鼠等进入损坏电缆线。电缆在井中应作盘留。936 地下电缆线应避免与通讯、检测器等电缆使用同一管道。94 架空电缆线敷设941 架空电缆线净空高度不得低于6m。942 架空电缆线应使用钢绞线将电缆线吊起。943 架空电缆线在信号机引出处25m以下应使用钢质穿线管,穿线管的顶部应有倒U字型回水弯或安装防水出线管帽。10 设计和施工资质10 设计和施工资质101 设计资质1011 灯杆、基础、法兰盘、地脚螺栓、螺母、垫片和加强筋等部件的尺寸、强度等性能指标应根据信号灯安装方式及悬臂长度确定,应由有相关资质单位进行设计。1012 若采用悬臂、支撑臂、拉杆等结构形式,悬臂、支撑臂、拉杆的尺寸、强度等性能指标应由有相关资质单位进行设计。102 设计资质信号灯安装的施工单位和人员应具有建筑施工、电力施工等相关资质证书。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信号灯显示要求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信号灯显示要求A1 信号灯灯色转换信号灯灯色转换如图A1图A8所示。页码,19/6219页码,20/6220附 录 B(资料性附录)换算系数附 录 B(资料性附录)换算系数B1 当量小汽车换算系数当量小汽车换算系数如表B1所示。B2 转弯车辆与直行车辆的换算系数当量小汽车换算系数如表B2所示。页码,21/6221附 录 C(资料性附录)信号灯组合的选择附 录 C(资料性附录)信号灯组合的选择C1 常规组合1的选择在左转车辆较少、不需要设置左转相位的路口,或直行和左转车道共用的路口,设置的信号灯应选择常规组合1,如图C1图C3所示。页码,22/6222C2 常规组合2的选择在设有左转专用导向车道、且左转车流较大需设置左转相位单独放行的路口,设置的信号灯应选择常规组合2,如图C4图C6所示。页码,23/6223C3 特殊组合1的选择在设有右转专用导向车道的路口,需通过控制右转车辆来减少对被放行的车辆、行人的影响时,设置的信号灯宜选择特殊组合1,如图C7所示。页码,24/6224C4 特殊组合2的选择在设有左转和右转专用导向车道、且需要单独放行左转和控制右转车辆的路口,设置的信号灯可选择特殊组合2,如图C8所示。页码,25/6225C5 特殊组合3的选择在全天24小时均采用对左转、直行、右转分别控制的多相位控制方式的路口,设置的信号灯可选择特殊组合3,如图C9所示。页码,26/6226C6 信号灯的切换常规组合2和特殊组合1、特殊组合2的信号灯,在不需要单独控制转向时,方向指示信号灯可熄灭或切换为机动车信号灯。如图C10所示。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信号灯安装方式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信号灯安装方式页码,27/6227页码,28/6228页码,29/6229页码,30/6230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信号灯安装数量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信号灯安装数量信号的的安装数量如图E1图E5所示。页码,31/6231页码,32/6232页码,33/6233附 录 F(资料性附录)信号灯安装位置F1 机动车信号灯和方向指示信号灯的安装位置附 录 F(资料性附录)信号灯安装位置F1 机动车信号灯和方向指示信号灯的安装位置F11 未设置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带的路口在未设置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带的路口,信号灯的安装位置如图F1图F4所示。页码,34/6234页码,35/6235F12 在设置有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隔离带的路口在设置有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隔离带的路口,信号灯安装位置如图F5图F9所示。页码,36/6236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