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蛋白资源高效利用开发抗氧化肽的关键技术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玉米蛋白资源高效利用开发抗氧化肽的关键技术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玉米蛋白资源高效利用开发抗氧化肽的关键技术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玉米蛋白资源高效利用开发抗氧化肽的关键技术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玉米蛋白资源高效利用开发抗氧化肽的关键技术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蛋白资源高效利用开发抗氧化肽的关键技术玉米蛋白资源高效利用开发抗氧化肽的关键技术 研究毕业论文研究毕业论文 目 录 第第 1 章章 绪论绪论.1 1.1 玉米蛋白粉的综合利用现状分析.1 1.1.1 玉米蛋白粉的组成.1 1.1.2 玉米蛋白粉的营养价值.1 1.1.3 玉米蛋白粉的应用现状.2 1.2 食源性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3 1.2.1 大豆源抗氧化肽.3 1.2.2 水产源抗氧化肽.3 1.2.3 蛋源抗氧化肽.3 1.2.4 玉米源抗氧化肽.4 1.3 影响抗氧化肽活性的高新技术的研究现状.4 1.3.1 超声波技术.4 1.3.2 微胶囊技术.4 1.3.3 高压脉冲电场技术.5 1.4 辐照技术在功能食品领域中的研究现状.5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6 1.5.1 研究内容.6 1.5.2 研究路线.6 第第 2 章章 高效水解玉米蛋白粉的关键技术研究高效水解玉米蛋白粉的关键技术研究.8 2.1 材料与设备.8 2.1.1 材料与试剂.8 2.1.2 仪器与设备.8 2.2 实验方法.9 2.2.1 玉米蛋白粉的酶解方法.9 2.2.2 水解度测定方法.9 2.2.3 蛋白酶可控酶解技术的单因素实验设计.10 2.2.4 蛋白酶可控酶解技术的响应面实验设计.10 2.2.5 电子束辐照技术对玉米蛋白粉水解度的影响.11 2.2.6 场发射电子扫描实验.11 2.2.7 数据分析方法.11 2.3 结果与分析.12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12 2.3.2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16 2.3.3 不同辐照剂量对玉米蛋白粉水解度的影响.19 2.3.4 场发射电子扫描结果分析.20 2.4 讨论.21 2.5 本章小结.22 第第 3 章章 高活性玉米抗氧化肽(高活性玉米抗氧化肽(CAPS-1)的优选)的优选 .23 3.1 材料与设备.23 3.1.1 材料与试剂.23 3.1.2 实验动物.23 3.1.3 仪器与设备.24 3.2 实验方法.24 3.2.1 超滤分离技术.24 3.2.2 DPPH 清除率的测定方法.25 3.2.3 体内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25 3.2.4 氨基酸成分及含量分析.26 3.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26 3.3 结果与分析.27 3.3.1 超滤液各组分的 DPPH 清除率测定结果.27 3.3.2 体内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27 3.3.3 氨基酸成分及含量分析.29 3.4 讨论.30 3.5 本章小结.31 第第 4 章章 高活性玉米抗氧化肽(高活性玉米抗氧化肽(CAPS-1)的安全毒理学评价)的安全毒理学评价 .32 4.1 材料与设备.32 4.1.1 材料与试剂.32 4.1.2 实验动物.32 4.1.3 仪器与设备.32 4.2 实验方法.33 4.2.1 实验动物饲养与分组.33 4.2.2 受试小鼠精子畸形率的测定方法.33 4.2.3 受试小鼠的骨髓微核率测定方法.34 4.2.4 受试小鼠的 NK 细胞活性检测方法 .34 4.2.5 受试小鼠的脏器系数检测方法.34 4.2.6 受试小鼠的体重均值、日摄食量和日饮水量监测方法.34 4.2.7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34 4.3 结果与分析.35 4.3.1 CAPS-1 不同受试剂量对小鼠精子畸形率和骨髓微核率的影响.35 4.3.2 CAPS-1 不同受试剂量对受试小鼠的 NK 细胞活性的影响.35 4.3.3 CAPS-1 不同受试剂量对受试小鼠的脏器系数的影响.36 4.3.4 CAPS-1 不同受试剂量对受试小鼠的体重的影响.36 4.3.5 CAPS-1 不同受试剂量对受试小鼠日摄食量和饮水量的影响.37 4.4 讨论.37 4.5 本章小结.38 第第 5 章章 玉米抗氧化肽(玉米抗氧化肽(CAPS-1)分离制备高活性因子的研究)分离制备高活性因子的研究 .40 5.1 材料与设备.40 5.1.1 材料与试剂.40 5.1.2 仪器与设备.40 5.2 实验方法.41 5.2.1 CAPS-1 的最大吸收波长测定.41 5.2.2 CAPS-1 的 Sephadex G-25 凝胶色谱分离方法.41 5.2.3 DPPH 清除率的测定方法.41 5.2.4 氨基酸成分及含量分析.41 5.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42 5.3 结果与分析.42 5.3.1 CAPS-1 的最大吸收波长检测结果.42 5.3.2 CAPS-1 的 Sephadex G-25 凝胶色谱分离图谱分析.42 5.3.3 DPPH 清除率测定结果.43 5.3.4 氨基酸成分及含量分析结果.44 5.4 讨论.44 5.5 本章小结.45 第第 6 章章 基于高压脉冲电场技术提高玉米抗氧化肽活性的研究基于高压脉冲电场技术提高玉米抗氧化肽活性的研究.46 6.1 材料与设备.46 6.1.1 材料与试剂.46 6.1.2 仪器与设备.46 6.2 实验方法.46 6.2.1 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实验.46 6.2.2 单因素实验设计.47 6.2.3 响应面实验设计.47 6.2.4 DPPH 清除率的测定方法.47 6.2.5 中红外光谱(MIR)分析.48 6.2.6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48 6.3 结果与分析.48 6.3.1 PEF 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48 6.3.2 PEF 的响应面实验结果 .50 6.3.3 MIR 分析结果.53 6.4 讨论.53 6.5 本章小结.54 第第 7 章章 结论结论.55 7.1 全文结论.55 7.2 创新点.5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58 导师简介导师简介.64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65 在学期间所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取得的科研成果.66 致致 谢谢.68 英文缩略词表英文缩略词表 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DHDegree of Hydrolysis水解度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OFATOne-factor-at-a-time单因素实验设计 RSM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响应面分析法 BBDBox-Behnken DesignBox-Behnken 设计 SD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 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 CAPSCorn Antioxidative Peptides玉米抗氧化肽 LDLow Dose低剂量 MDMiddle Dose中剂量 HDHigh Dose高剂量 GSH-PxGlutathione Peroxidas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SODSuper Oxide Dismutase超氧化物歧化酶 MDAMalondialdehyde丙二醛 CATCatalase过氧化氢酶 PEFPulsed Electric Field高压脉冲电场 EWAPSEgg White Antioxidative Peptides蛋清抗氧化肽 MIRMid-infrared中红外光谱分析 第 1 章 绪论 1 第第 1 章章 绪论绪论 1.1 玉米蛋白粉的综合利用现状分析玉米蛋白粉的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玉米是我国的传统粮食作物,分布范围广,营养价值丰富,2013 年产量已超过 2.1 亿吨,而且种植面积将继续扩大。近年来,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一系 列玉米加工副产物在我国食品工业和畜牧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玉米蛋白粉即属于 其中之一。玉米蛋白粉是玉米籽粒经湿磨法工艺生产玉米淀粉所产生的副产物,产量占 总产品的 30 %左右1,2。但是由于玉米蛋白粉的水溶性差、口感粗糙、利用率低、营养价 值低等不足,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大多被用于饲料或作为废弃物排掉3。一 直以来,如何提高玉米蛋白粉的利用率和附加值成为了食品工业的研究热点,这对于玉 米产业的综合开发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1.1.1 玉米蛋白粉的组成玉米蛋白粉的组成 玉米蛋白粉中含蛋白质 60 %左右,含淀粉 20 %,以及少量的纤维素和维生素 A,通 常含 15 种无机盐和玉米黄色素4,5。玉米蛋白粉中的蛋白在机体内呈现两种不同状态, 即可溶性蛋白质和不可溶性蛋白质6。可溶性蛋白质在机体内分解、转化,表现出一定 的生理功能性;不可溶性蛋白质易和大分子有机物或微量元素结合,不易被机体吸收利 用。玉米蛋白粉中淀粉分为抗性淀粉和慢消化淀粉两种,抗性淀粉在小肠中不能被酶解, 但在人的肠胃道结肠中可以与挥发性脂肪酸发生发酵反应;慢消化淀粉在小肠中黏滞性 增大,被消化吸收速度较慢。所以如何改良淀粉和蛋白质特性是玉米蛋白粉精深加工的 主要研究问题。 1.1.2 玉米蛋白粉的营养价值玉米蛋白粉的营养价值 玉米蛋白粉中的蛋白质主要为醇溶蛋白和谷物蛋白,另有少量的球蛋白和白蛋白7。 醇溶蛋白可溶于 70 % - 80 %的乙醇,谷蛋白可溶于稀酸或稀碱,球蛋白不溶于水但溶于 盐,白蛋白又称清蛋白,可溶于水8。玉米蛋白粉水解后可分解得到谷氨酸、亮氨酸、 异亮氨酸和丙氨酸等9,其中亮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较多,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低, 其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也较低。由于这种独特的氨基酸组成,造成玉米蛋白粉的营养 价值不高,但是通过生物工程和化学技术可以对玉米蛋白粉进行二次利用。目前的研究 第 1 章 绪论 2 热点在于,控制酶解技术可获得具备多种生理功能的玉米源活性肽。 1.1.3 玉米蛋白粉的应用现状玉米蛋白粉的应用现状 (1)用作饲料蛋白原料)用作饲料蛋白原料 玉米蛋白粉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可以直接作为饲料蛋白原料。玉米蛋白粉饲料可替 代豆饼和菜粕,通常作为家禽配合饲料的主要组分。饲喂玉米蛋白粉的蛋鸡产蛋率可提 高 15 %左右,能够防治蛋鸡的软骨病和其他疾病,有助于提高蛋白品质。用玉米蛋白粉 饲喂牛,可以使在瘤胃中不易被消化的蛋白质能在小肠中被更好地吸收10。 (2)制备谷氨酰胺肽)制备谷氨酰胺肽 谷氨酰胺是一种氨基酸类药物,可用于治疗胃肠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研究人员发 现,谷氨酰胺一般聚集于玉米醇溶蛋白,而玉米蛋白主要由醇溶蛋白构成,所以可由玉 米蛋白粉制得谷氨酰胺肽。当机体内谷氨酰胺含量不足时,可以通过体外的谷氨酰胺肽 进行补给,利用低价值的玉米蛋白粉制备高价值的谷氨酰胺肽是玉米蛋白粉深加工一条 新途径11。 (3)制备玉米醇溶蛋白)制备玉米醇溶蛋白 研究发现,玉米醇溶蛋白具有独特的溶解性、成模性和生物活性,可用于防潮、抗 氧化、保鲜、防静电等。利用成膜性,玉米醇溶蛋白还可作为药物制剂的辅料。近年来 有研究报道,玉米醇溶蛋白的制备方法已经由过去的异丙醇提取法发展为乙醇提取法。 也有研究应用超声波技术和萃取技术,并优化获得醇溶蛋白的提取工艺,可以提高生产 效率12。 (4)制备玉米黄色素)制备玉米黄色素 玉米蛋白粉经水解、萃取、蒸发浓缩等操作能够制备玉米黄色素。适宜的蛋白酶水 解条件和酶解物处理能够提高玉米黄色素得率,增效剂的配合使用能够影响玉米黄色素 的光密度值13。段纯明等研究了通过挤压膨化技术处理玉米蛋白粉可以提高玉米黄色素 的提取率14。而且玉米蛋白粉的酶解温度、水解时间和 pH 值也会影响玉米黄色素的提取 率15。 (5)制备玉米蛋白肽)制备玉米蛋白肽 近期研究发现,玉米蛋白粉可用以制备高 F 值低聚肽、降血压肽和抗氧化肽等蛋白 肽。高 F 值低聚肽的消化吸收性优于蛋白质与氨基酸,可以作为肠道营养剂。随着相关 研究的逐步深入,高 F 值低聚肽的生产与应用为玉米蛋白粉的精深加工开辟了新方向。 第 1 章 绪论 3 玉米蛋白粉具有独特的氨基酸组成,能够满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的氨基 酸特征,可制备获得降血压肽16,17。何慧等研究报道,玉米大豆复配蛋白可以制备获得 降血压肽,而且中性蛋白酶是酶解蛋白的最适宜酶18。国内外研究表明,玉米源抗氧化 肽的活性受酶解条件、蛋白酶种类和底物特性的影响较大。有研究证实,玉米抗氧化肽 的活性测定方法较为普遍,多数以自由基清除率为考察指标19。王双玉研究报道,底物 浓度为 8 %,E/S为 2 %,pH 值为 9.0,时间为 3 h,温度为 55 时,玉米抗氧化肽对 氧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具有很强的清除能力20。 第 3 章 高活性玉米抗氧化肽(CAPS-1)的优选 4 第第 2 章章 高效水解玉米蛋白粉的关键技术研究高效水解玉米蛋白粉的关键技术研究 在高效水解玉米蛋白粉的关键技术研究中,以水解度(DH)为衡量指标,将借助单 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设计等研究方法,对比分析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 酶 3 种蛋白酶对玉米蛋白粉酶解过程中的 DH 的影响情况,获得高水解度玉米蛋白酶解 物的最佳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首次开展电子束辐照技术对玉米蛋白粉酶解效 果的研究,重点分析不同辐照剂量(0-138.7 kGy)处理玉米蛋白粉后对其水解度的影响, 拟设计一条水解度为 40 %以上的玉米蛋白粉酶解技术的工艺路线,为后期玉米蛋白粉的 综合利用开发功能肽提供技术支撑。 2.1 材料与材料与设备设备 2.1.1 材料材料与试剂与试剂 玉米蛋白粉(经 180 目筛选,蛋白质含量 79.4 %):购买于长春大成集团;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分析纯,购买于 Sigma 公司; 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酶活 20 万 U/g):食品级,购买于南宁庞 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甲醇、氢氧化钠、盐酸:均为分析纯,购买于北京化工厂。 2.1.2 仪器与设备仪器与设备 ESJ60-4 电子天平:沈阳龙腾电子有限公司; 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DK-8D 恒温水浴槽: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Starter-300 便携式 pH 计:上海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 JJ-1 型精密增力电动搅拌器:金坛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单道移液器(200 L,1000 L):北京东林昌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R20B2 型离心机:日本日立工机公司; MH-2 型微量振荡器:江苏海门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RT-6000 酶标仪:美国雷杜公司; 第 3 章 高活性玉米抗氧化肽(CAPS-1)的优选 5 10Mev/15KW 辐照电子直线加速器:长春易孚辐照加速器有限公司; JSM-6700F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JEOL 日本电子公司。 2.2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 2.2.1 玉米蛋白粉的酶解方法玉米蛋白粉的酶解方法 2.2.2 水解度测定方法水解度测定方法 水解度(DH)是衡量水解反应中,蛋白质水解达到平衡后肽键被酶切断的情况,通 过测定水解度可以优选最适宜蛋白酶和最佳酶解条件。测定方法采用 pH-stat 法50,51, pH-stat 法较甲醛滴定法操作简单方便,实验结果准确性高52。底物蛋白在不同 pH 环境 下解离状态不同,酶解后可以产生自由羧基、氨基和氨基酸残基,所释放的氨基酸能改 变酶解液 pH 值,用 1M 的 NaOH 或 HCl 滴定回原 pH 值,根据计量消耗的酸液或碱液 体积,即可知道肽键被酶切断的数目,计算得到单位质量蛋白质中被酶解的肽键数占总 肽键数的百分比即为水解度53,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 2.1) ; totptot hV C DH (%) = 100 hM h 式中: h被水解的肽键数; V酸或碱的滴定量 (mL); C酸或碱的浓度 (mol/L); Mp参加水解的蛋白质总量 (g); htot每克蛋白质中肽键的克当量数(对于玉米蛋白取 7.35 mmol/g) ; 氨基酸的平均离解度。 2.2.3 蛋白酶可控酶解技术的单因素实验设计蛋白酶可控酶解技术的单因素实验设计 为了筛选玉米蛋白酶解技术的最优蛋白酶,选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 白酶分别酶解玉米蛋白粉。由于酶解温度、pH 值和酶与底物浓度比三个因素对酶解效果 和产物的影响较为显著54。因此,依次考察了酶解温度(T) 、酶解 pH 值、酶与底物浓 第 3 章 高活性玉米抗氧化肽(CAPS-1)的优选 6 度比(E/S)对玉米蛋白粉 DH 的影响,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案如表 2.1 所示: 表 2.1 单因素实验设计表 Table 2.1 Design of One-factor-at-a-time experiment 水平 酶种类因素 123456 酶解温度()404550556065 酶解 pH 值67891011碱性蛋白酶 E/S(%)24681012 酶解温度()253035404550 酶解 pH 值55.566.577.5中性蛋白酶 E/S(%)24681012 酶解温度()404550556065 酶解 pH 值456789木瓜蛋白酶 E/S(%)24681012 2.2.4 蛋白酶可控酶解技术的响应面实验设计蛋白酶可控酶解技术的响应面实验设计 利用响应面软件 Design-Expert 8.0 中的 BBD 实验设计进行优化分析。根据单因素实 验结果和 BBD 中心组合实验原理,为最优蛋白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实验55。 建立二次回归模型,用不失拟的回归方程确定最优工艺参数,决定最优响应因子水平56。 自变量 X1(酶解温度) 、X2(酶解 pH 值) 、X3(E/S)的三个水平编码表如表 2.2,回 归方程的二次模型如下: 3323 2 0 1111 jjjjjijij jjij i yXXX X 式中:y 是响应值;0是截距,j、jj和 ij分别代表线性、平方和交互作用系数;Xi 和 Xj代表自变量。 第 3 章 高活性玉米抗氧化肽(CAPS-1)的优选 7 表 2.2 响应面实验因素水平表 Table 2.2 Factors and levels of RSM 编码水平 因素编码 -101 酶解温度()X1505560 酶解 pH 值X28910 E/S(%)X38910 2.2.5 电子束辐照技术对玉米蛋白粉水解度的影响电子束辐照技术对玉米蛋白粉水解度的影响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分别经 0 kGy 、9.0 kGy、36.8 kGy、65.0 kGy、108.7 kGy、135.0 kGy 和 138.7 kGy 8 个辐照剂量进行电子束辐照处理,依次在适宜蛋白酶的最 佳酶解条件下进行可控酶解处理,以 DH 作为衡量指标,检测不同辐照剂量对玉米蛋白 粉水解度的影响。 2.2.6 场发射电子扫描实验场发射电子扫描实验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JSM-6700F,JEOL 日本电子公司)对辐照处理前后的 玉米蛋白粉进行电镜扫描,可以反映辐照处理对玉米蛋白粉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2.2.7 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 利用 SPSS 17.0 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偏 差(x S.D.)表示,显著性水平为 P0.05。 2.3 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单因素实验结果 以 DH 作为衡量指标,对温度 T() 、pH 值和酶比底物浓度 E/S(%)三个因 素影响三种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情况汇总分析,结果如图 2.1 所示。 (1)酶解温度对)酶解温度对 DH 的影响的影响 酶解温度对 DH 的影响如图 2.1 所示,在可控酶解条件下,碱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理 想,DH 能够达到 40 %以上。 第 3 章 高活性玉米抗氧化肽(CAPS-1)的优选 8 (a)碱性蛋白酶 (b)中性蛋白酶 (c)木瓜蛋白酶 图 2.1 酶解温度对 DH 的影响 Figure 2.1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DH 注: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差异性显著(P0.05)。 第 3 章 高活性玉米抗氧化肽(CAPS-1)的优选 9 如图 2.1(a)所示,温度对其 DH 影响显著(P0.05) ,随着温度升高,DH 逐渐上 升,在 60 时达到最高值 37.89 2.89 %,继续升高至 65 时,DH 显著下降(P0.05) 。 中性蛋白酶的单因素实验结果如图 2.1(b)所示,比较于碱性蛋白酶,其酶解物的 DH 较低,当酶解温度由 25 升至 30 时,DH 显著升高(P0.05) ,最高值达到 3.21 0.21 %, 随着温度继续升高,DH 逐渐下降。木瓜蛋白酶的单因素结果如图 2.1(c)所示,同样, 相比于碱性蛋白酶,其酶解物的 DH 较低,随着温度升高,DH 显著增加(P0.05) ,在 60 时,DH 达到最高值 6.56 0.5 %。 (2)酶解)酶解 pH 值对值对 DH 的影响的影响 pH 值对 DH 的影响如图 2.2 所示,碱性蛋白酶的单因素结果如图 2.2(a) ,DH 随着 pH 值的升高先增加后再减少,变化显著(P0.05) ,pH 值为 9 时 DH 达到最高值 40.81 0.8 %,符合碱性蛋白酶的应用 pH 环境,所以选择 pH 值为 9 进行之后的优化实验。中 性蛋白酶的单因素结果如图 2.2(b)所示,随着 pH 值的逐渐增加,DH 显著增加 (P0.05) ,在 pH 为 7 时达到最大值 1.81 0.08 %,可以选取 pH=7 进行后续实验。木 瓜蛋白酶的单因素结果如图 2.2(c)所示,随着 pH 的增加,DH 显著增加(P0.05) , 当 pH=9 时达到最高值 14.26 0.61 %。 (a)碱性蛋白酶 第 3 章 高活性玉米抗氧化肽(CAPS-1)的优选 10 (b)中性蛋白酶 (c)木瓜蛋白酶 图 2.2 pH 值对 DH 的影响 Figure 2.2 Effects of pH value on DH 注: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差异性显著(P0.05) 。 (3)酶比底物浓度对)酶比底物浓度对 DH 的影响的影响 酶比底物浓度对酶解物 DH 的影响如图 2.3 所示,由图 2.3(a)可知,碱性蛋白酶酶 解物随着E/S的增加 DH 显著增加(P0.05) ,在E/S为 12 %时达到最大值 38.31 0.8 %。中性蛋白酶的单因素实验结果如图 2.3(b)所示,E/S的增加对 DH 的影响为 先增加后降低。E/S为 10 %时 DH 达到最大值 1.6 0.09 %。由图 2.3(c)可知,木瓜 蛋白酶酶解物 DH 受E/S的影响变化显著,当E/S升至 10 %时,DH 达到最高值 6.66 0.1 %。 第 3 章 高活性玉米抗氧化肽(CAPS-1)的优选 11 (a)碱性蛋白酶 (b)中性蛋白酶 (c)木瓜蛋白酶 图 2.3 E/S对 DH 的影响 Figure 2.3 Effects of E/S on DH 注: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差异性显著(P0.05)。 第 3 章 高活性玉米抗氧化肽(CAPS-1)的优选 12 (4)单因素实验的最优工艺参数)单因素实验的最优工艺参数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碱性蛋白酶酶解物的水解度高于其他两种酶,因此碱性 蛋白酶可以作为水解玉米蛋白的最优蛋白酶,三种酶的单因素实验最优工艺参数如表 2.3 所示: 表 2.3 单因素实验优化工艺参数 Table 2.3 Optimized independent levels of OFAT 酶种类酶解温度()酶解 pH 值E/S (%) 碱性蛋白酶60912 中性蛋白酶30710 木瓜蛋白酶60910 2.3.2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用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粉,以 DH 为指标,考察酶解 温度,酶解 pH 值和E/S对 DH 的影响情况,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 BBD 实验,设 计方案和结果如表 2.4 所示。 (1)回归模型构建与检验结果)回归模型构建与检验结果 以 DH 为响应值,利用 Design-Expert 8.0 软件对表 2.4 的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