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重症医学区域性综合主动型新生儿转运网络组织的应用研究孔祥永 高昕 尹晓娟 洪小杨 方焕生 王自珍 李爱华 罗分平 封志纯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0.01.002基金项目:首都发展基金资助(2005-3044)作者单位:100700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通信作者:封志纯(Email:Z)摘要:目的 探讨我院建立首都区域性综合主动型新生儿转运网络(ANTN)组织在提高新生儿救治水平中的作用以及中心NICU建设在ANTN中的重要性。方法 用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建设ANTN过程中网络管理方法和分析有关网络建设效果的新生儿资料。结果 新生儿转运网络规模逐渐扩大,网络医院由早期阶段(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的19家增加到成熟阶段(2006年7月至2008年5月)的93家,转运患儿数由587例增加到2797例;新生儿转运成功率成熟阶段较早期阶段明显增高(2=21.69,P0.001); 在成熟阶段出现低体温、低血糖、高血糖以及明显酸中毒的例数明显降低(P分别0.01、0.05、0.01和0.05)。新生儿病死率明显降低,治愈率明显增高(2值分别为8.23和7.66;P均0.01);中心NICU的规模明显扩大,转运的早产儿的比例,特别是胎龄小于32周小早产的比例以及低出生体重儿人数成熟阶段较初级阶段明显增多(P均0.05),新生儿窒息及RDS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P0.01);提高了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吸入综合征的治愈率(P均0.05)。结论 ANTN可以提高各级NICU的整体实力,对减低新生儿病死率至关重要;中心NICU具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科学的救治流程、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及先进的设备,在ANTN中起主导作用。【关键词】婴儿,新生;病人转送;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active neonatal transport networkKONG Xiang-yong, GAO Xin, YIN Xiao-juan, HONG Xiao-yang, FANG Huan-sheng, WANG Zi-zhen, LI Ai-hua, LUO Fen-ping, FENG Zhi-chun. Department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Bayi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he Beijing Military Command General Hospital,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Beijing 1007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FENG Zhi-chun (Email:)Abstract: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establishing a regional active neonatal transport network (ANTN) in Beijing. Methods The authors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intensive care and the role of ANTN system in management of critically ill neonates and compared the outcome of newborn infants transported to our NICU before and after we established standardized NICU and ANTN system (phase 1: July 2004 to June 2006 vs phase 2: July 2006 to May 2008). Results The number of neonatal transpor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587 during phase 1 to 2797 during phase 2. Success rate of transport and the total cure rate in phase 2 were 97.85% and 91.99%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phase 1 ( 94.36% and 88.69%, respectively, p0.01). The neonatal mortalit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phase 2 compared with that in phase 1 (2.29% vs 4.31%, p0.01). The capacity of our NICU was enlarged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TN. There are 200 beds for level 3 infants in phase 2, but there were only 20 beds in phase 1. Significantly less patients in the phase 2 had hypothermia, acidosis and the blood glucose instability than those in phase 1(P0.01, 0.05, 0.01 and 0.05, respectively). The proportion of preterm infants transported to our NICU were higher in phase 2 compared with that in phase 1, especially infants whose gestational age was below 32 weeks. The proportions of asphyxia an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were lower in phase 2 than that in phase 1, but the total cure rates of these two diseases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between the two phases. The most important finding was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outcome of premature infants and those with asphyxia and aspiration syndrome was noted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TN. Conclusion Establishing regional ANTN for a tertiary hospital is very important to elevate the total level in management of critically ill newborn infants.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mortality and improving total outcomes of newborn infant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remained to solve after four years practice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ANTN to meet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onatology. 【Key words】 Infant, Newborn; Transportation of Patients;Intensive Care Units,Neonatal;照日 审改,2009-10-26综合主动型新生儿转运网络(Active neonatal transport network ANTN)是指由三级NICU中心向各网络基层医院提供转运救治、技术培训及科研协作相结合、产后高危新生儿转运及宫内转运一体化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转运网络组织 1-2。2004年7月,我院参照珠江三角洲地区ANTN的运作模式(珠江模式),在北京地区建立了以我院NICU为中心的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络,至2008年5月运作近4年。为探讨中心NICU建设在ANTN中的重要性以及建立ANTN在提高新生儿救治水平中的作用,现总结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 ANTN组织、设备、技术、NICU建设及运作模式均参照珠江三角洲新生儿转运网络的“珠江模式”。以我院规范的NICU启用作为时间截点,分为早期和成熟两个阶段,对两阶段的转运和新生儿资料进行比较。具体特征如下:(1)早期阶段: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主要开展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服务,以由基层医院直接送来患儿的被动转运和从基层医院接回患儿的主动转运相并存的模式。NICU有床位20张,由原儿科病房简易改装而成,转运车辆以医院救护车和120救护车为主。(2)成熟阶段:2006年7月至2008年5月,以现代化的NICU启用为标志。在第三级NICU中心建立了现代化新生儿监护病房,配备有完善的现代化的新生儿监护治疗设备。如德国Drger公司监护吊塔,德国进口Stephan系列呼吸机,包括转运呼吸机;Philip监护仪,fisher paykel远红外线抢救台,美国Retcame型小儿眼底成像系统以及北京现代瑞风牌新生儿转运救护车等设备。开辟了高危新生儿入院的快速绿色通道,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科学的医疗、护理及管理程序和常规,在医院规模、条件、技术上都能完全符合发达国家三级NICU的建设指南。1. 转运及新生儿资料:2004年7月至2008年5月期间我院NICU所有患儿转运日志及住院病历。疾病诊断参照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3和实用新生儿学4。2.转运标准:目前国内还没有较统一的危重新生儿转运标准,我们参照原珠江模式的经验制定标准如下: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特别是胎龄34w或出生体重2000g;出生时窒息;需要呼吸支持;产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或怀疑心脏问题疾病;怀疑外科疾病;重度黄疸;出生缺陷;感染或败血症;母亲合并症,如胎膜早破、胎盘早剥、重度妊高症及母亲糖尿病等;其它,如低血糖、喂养困难及家属有转院意向者。3. 主要抢救措施:转运前充分评价患儿病情,采取各种必要稳定措施使患儿尽可能的达到最佳稳定状态,具体包括:清理呼吸道和留置胃管,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氧疗;监护生命体征,对低血糖、惊厥及休克等情况要给予相应的处理,尽可能的使病情稳定后再转运。转运途中:将患儿置于转运暖箱中保暖,锁定转运暖箱的箱轮,以减少途中颠簸对患儿脑部血流的影响;注意体位,防止呕吐或误吸;接通监护仪,如已气管插管,需机械通气,应注意防止脱管和气胸等并发症等。4. 转运效果分析:网络规模,包括网络医院总数量及级别,转运的范围,转运患儿数量以及主要病种;NICU级别参照文献5分为一级:NICU可以提供一般病情新生儿的监护,但仅能提供吸氧等支持措施;二级:NICU可以提供中度病情新生儿的监护,可使用CPAP进行呼吸支持,但不能进行长时间机械通气;三级:NICU可以进行长时间新生儿机械通气及复杂儿童外科包括心脏外科手术等。转运途中主要支持和监护措施,如机械通气、CPAP、吸氧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转运效果:短期效果主要以体温、血糖、动脉血气pH值及危重新生儿评分来评估,诊断标准参照文献3-4;转运成功率以成功到达我院NICU,12h内病情稳定(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90)为标准;长期效果评估包括新生儿治愈率(即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出院的患儿总数占NICU收治总人数的百分比,不包括因经济等原因自动出院的患儿)、各主要病种治愈率以及转运网络中心新生儿病死率(%)(即在院患儿死亡人数和自动放弃后死亡人数之和占NICU收治总人数的百分比)。5.资料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两阶段的资料作对比,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3. 转运途中的主要支持治疗措施:表3列出了转运途中需要辅助通气和其它一些支持措施的新生儿的数量和占转运总人数的百分比。在成熟阶段,转运途中需要机械通气新生儿所占的比例较早期阶段明显增多(7.8% vs 12.8%,2=11.515 p0.01);而需要CPAP治疗及需要吸氧的新生儿(除外机械通气和CPAP治疗的新生儿数)的比例、必须在转运途中需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的新生儿比例,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表3 两阶段转运途中主要支持治疗和监护措施观察治疗措施例数及率()p值早期阶段(n567)成熟阶段(n2797)机械通气病人数()44(7.8)359(12.8)0.001 CPAP治疗()57(10.1)260(9.3)0.574吸氧()279(49.2)1449(51.8)0.259血管活性药物()16(2,8)73(2.6)0.774需监测血氧饱和度()401(70.7)1909(68.3)0.247需监测血压()38(6.7)165(5.9)0.4644.转运效果:(1)短期转运效果评估:从表4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成熟阶段的短期转运效果明显优于早期阶段,出现低体温、血糖异常以及明显酸中毒率明显降低。表4 转运至中心NICU时患儿的病情评估 体温() 血糖(mmol/L) pH值阶段 例数 37.5 7.5 7.45早期阶段(%) 567 149(26.3) 14(2.5) 91(16.0) 83(14.6) 367(64.7) 11(1.9)成熟阶段(%) 2797 532(19.0) 89(3.2) 361(12.9) 277(9.9) 1650(59.0)61(2.2)2 值 6.902 0.807 4.003 11.873 6.458 0.131p值 0.009a 0.369 0.045a 0.001a 0.011a 0.718注:aP0.001(2)新生儿转运成功率及转运长期效果评估:未出现途中死亡,和早期阶段相比,成熟阶段转运成功率明显提高;新生儿病死率明显降低,治愈率明显增高(表5)。 表5 两阶段转运新生儿的长期效果阶 段转运成效治疗转归数及率()总例数成功数及率()治疗总例数治愈病死早期阶段567535(94.36)681604(88.69)29(4.26)成熟阶段27972737(97.85)31042855(91.98)71(2.29)2值21.69a7.66a8.23a注:aP0.001(3) 中心NICU两阶段所转运病人主要病种分布及其治愈率,由表6所示,在成熟阶段,早产儿特别是胎龄小于32周的小早产儿以及低出生体重儿所占的比例较早期明显增多;新生儿窒息(轻、重)、消化道出血以及RDS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是颅内出血及HIE的发生率降低不明显。在治疗效果方面,早产儿的治愈率、新生儿窒息、败血症以及吸入综合征的治愈率在成熟阶段明显增高。而HIE、颅内出血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治愈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表6 我院NICU两阶段转运病人主要病种及治愈率发生数及率()治愈数及率()病种早期阶段(n681)成熟阶段(n3104)P值早期阶段成熟阶段P值早产儿273(40.1)1670(53.8)0.001a257(94.1)1623(97.2)0.008a28周6(0.9)33(1.1)0.4364(66.7)27(81.8)0.56332周51(7.5)337(10.9)0.009a45(87.4)317(94.1)0.042a低出生体重儿205(30.1)1193(38.4)0.001a194(94.5)1152(96.6)0.0971.0kg4(0.6)39(1.3)0.1361(25.0)30(76.9)0.027a1.5kg24(3.5)159(5.1)0.07820(83.3)139(87.4)0.527窒息151(22.2)442(14.2)0.001a138(91.2)424(95.9)0.031a重度窒息40(5.9)111(3.6)0.006a30(75.0)99(89.2)0.029aRDS65(9.5)219(7.1)0.026a62(89.2)209(95.4)0.064吸入综合征104(15.3)427(13.8)0.30399(95.5)425(99.5)0.004aHIE/颅内出血82(12.0)434(14.0)0.18175(91.7)415(95.6)0.114败血症34(5.0)105(3.4)0.043*31(91.2)99(94.3)0.688先天性心脏病16(2.3)74(2.4)0.97512(76.3)59(79.7)0.738消化道出血22(3.2)24(0.8)0.00120(90.5)21(87.5)0.77ABO溶血34(5.0)145(4.7)0.72134(100.0)145(100.0)1.000ROP4(1.5)81(4.9)0.011*4(100.0)81(100.0)1.000注:指血培养阳性率;为好转率,不包括自动出院的患儿;占所有早产儿的百分比。ap0.05讨 论新生儿死亡率已成为全球密切关注的主要问题,全球每年将近有四百万新生儿死亡,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新生儿死亡率更高6。在上世纪80年代,Hood等7发现在没有专业新生儿转运队伍情况下,将危重新生儿转运至NICU,其死亡率要高出60%。在我国,婴儿死亡率中新生儿占79. 24 %8,由于地理位置、技术设备力量等差异,目前大多数危重新生儿需要转运至三级NICU中心进一步诊断治疗,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新生儿转运网络并完善其模式非常迫切。目前国内新生儿转运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9,国内报道,由于不当转运使危重新生儿低体温的发生率50.00 % ,死亡率24. 22 % ,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高达27. 47 %10。为确保新生儿急救转运有较大的安全有效性,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保障体系,在2004年我院参照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ANTN的运作模式,在北京地区建立了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络组织,以2006年7月NICU启用为标志,ANTN体系由早期阶段发展到成熟阶段,规模逐渐扩大,截止到2008年近4年的运作共转运新生儿3000余例,无1例途中死亡,促进了区域内新生儿学科的发展。进入ANTN的医院总数增多,NICU发展至32家,占网络医院总数量的34.4%,其中三级NICU的数量占整个NICU的50%以上;相当一部分NICU已经建立起所管辖范围内的小区域性的ANTN。说明:ANTN工作稳定发展,在为危重新生儿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逐步增进了医疗行业和群众对新生儿专业的认识,从而带动了整个区域新生儿医学专业的进步,为将来进一步开展双程转运奠定了基础。目前普遍认为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包括现场急救、路途转运和NICU三大部分1.9。我们的研究证明,成熟的ANTN系统可以更有效地在这三个关键部分全面提高转运质量,扩大了转运工作的内容、空间和时间, 可以从全围产期的各个环节和技术上提高网络总体质量。本组资料显示,成熟阶段转运至NICU中心的新生儿中发生低体温、酸中毒和血糖紊乱患儿的比例明显下降,这些问题往往是危重新生儿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6.10;转运途中需要机械通气的患儿比例及早产儿的比例明显增加,说明转运的危重患儿的比例增高,转运的病种质量越来越高,而转运成功率却明显提高,均提示ANTN成熟运作增加了转运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能保证危重患儿在转运途中的安全。另一方面,NICU是ANTN中最关键的环节,各级NICU是危重患儿后续治疗的保障。中心NICU承担着区域性ANTN中新生儿危重症救治的技术、培训和科研的义务,是为整个ANTN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的基地和后盾,其规模、设备、技术实力以及科学规范管理均起到强化转运网络组织的作用,对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起关键性作用1.5。2006年7月以来,我院建立了现代化的早产儿NICU和足月儿NICU病房,使病房规模、仪器设备及人员配置上均有明显扩大、改进和优化,管理上更加科学规范。从资料可以看出在成熟阶段虽然转运至我院NICU的危重病人数量增多,但新生儿病死率从4.31%降低到2.29%,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以及新生儿重度窒息等危重疾病的临床治愈率较前阶段明显提高,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得益于ANTN的进步、转运质量的提高和NICU的发展,特别是中心NICU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得益于中心NICU规范化管理和科学诊疗方案的建立以及在网络内甚至区域内的不断推广11-.13。因此,中心NICU在ANTN中有利于加强危重新生儿转运的组织建设和提高救治效果,有利于充分保证新生儿转运质量进步提高、网络稳步发展及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有利于达到最大限度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目的。尽管,本ANTN的发展和成绩显著,但我们已经看到其在结构、形式和内容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其普及范围尚小,仅限于北京周边地区;其影响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部分国内同行对ANTN模式的认识还不够;中心NICU还应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帮助和带动网络内各级NICU的发展;长期预后还有待于随访,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其致残率。另外我们开展的宫内转运的比例还较少(2.22%),有研究表明开展宫内转运,将高危产妇转运至三级围产医学中心可能是有效降低新生儿HIE或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的措施之一 11.13-14。参考文献1 封志纯,王斌,黄为民等。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络几种模式比较.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0,3:127-128.2 Kempley ST, Sinha AK, Thames Regional Perinatal Group. Census of neonatal transfers in London and the South East of England.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 2004,89:F521-526.3 Behrman RE, Kleigman RM, Jenson HB.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 17th ed. Philadephia:Saunders,2004. 249-602.4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主编. 实用新生儿学,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781.5 Phibbs CS, Baker LC, Caughey AB, et al. Level and Volume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and Mortality in Very-Low-Birth-Weight Infants. N Engl J Med, 2007, 356:2165-2175.6 Lawn JE, Cousens S, Zupan J,et al. Lancet Neonatal Survival Steering Team. 4 million neonatal deaths: when? Where? Why? Lancet, 2005,365: 891-900.7 Hood JL,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购车贷款需要签订合同吗
- 2025合作伙伴解除协议合同书
- 2025年保密行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安考试题全套及答案
- 2025年奥尔夫考试内容及答案
- 2025年租赁合同范本:出租房屋租赁合同样本
- 江苏农行培训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应对负面情绪题库及答案
- 佛山古建筑施工方案设计
- 南昌玻璃钢雕塑施工方案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各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共五套
- 文科物理(兰州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人教版高二数学(上)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
- 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2025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川渝地区成品油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报告
- 2025年山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考试(政治理论)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中医特禀体质讲解
- 危险化学品装卸管理课件
- 减肥与能量代谢课件
- 世赛基地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