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力开采某县的铁矿矿体资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力开采某县的铁矿矿体资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目 录录 1 1 总论总论.1 1.1 项目简介 .1 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2 1.3 可行性研究的原则 .2 1.4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2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 2 2 市场需求现状及预测市场需求现状及预测.4 2.1 铁矿石国内需求及供应变化情况.4 2.2 产品价格分析 .4 3 3 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地质概况.5 3.1 矿山地质概况.5 3.2 开采技术条件.8 3.3 矿石质量.10 3.4 资源储量估算.10 3.5 对设计依据的地质资料的评述.11 4 4 采矿采矿.13 4.1 矿区开采范围 .13 4.2 矿山规模及工作制度 .14 4.3 矿床开拓 .15 4.4 开采顺序 .17 4.5 基建工程量.17 4.6 采矿方法 .18 4.7 矿井通风与防尘 .20 5 5 矿山机械矿山机械.23 5.1 矿井运输与提升.23 5.2 矿井供水、排水系统 .27 5.3 矿山压气 .29 6 6 机修机修.30 7 7 矿区供电、通讯及自动控制矿区供电、通讯及自动控制.31 7.1 矿区供电 .31 7.2 矿区通讯 .32 7.3 矿用提升机的控制 .32 8 8 总图运输总图运输.34 8.1 企业布局 .34 8.2 总体布置及总图设计 .34 8.3 生产运输 .34 8.4 绿化 .35 9 9 能源利用与节能措施能源利用与节能措施.36 9.19.1 能源种类能源种类.36 1010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38 10.1 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38 10.2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38 10.3 环境保护措施.39 10.4 环境影响评价.40 10.5 环境监测与管理.41 1111 工业卫生工业卫生.42 1212 矿山安全矿山安全.44 12.1 安全设计依据的规程、规范 .44 12.2 安全制度 .44 12.3 安全机构 .46 12.4 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 .46 12.5 工业卫生 .53 1313 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55 13.1 组织机构 .55 13.2 工作制度 .55 13.3 劳动定员 .55 1414 投资估算投资估算.57 14.1 矿山设备 .57 14.2 项目总投资 .57 14.3 编制依据 .58 1515 技术经济技术经济.59 15.1 建设项目资金筹措 .59 15.2 产品成本估算 .59 15.3 经济评价 .60 1616 需要说明的问题需要说明的问题.61 附图目录:附图目录: 1、XX 满族自治县同达铁矿 4 矿区 4 号矿体矿区地形地质图 2、XX 满族自治县同达铁矿 4 矿区 4 号矿体总平面图 3、XX 满族自治县同达铁矿 4 矿区 4 号矿体开拓系统纵投影图 4、XX 满族自治县同达铁矿 4 矿区 4 号矿体阶段矿房采矿方法图 5、XX 满族自治县同达铁矿 4 矿区 4 号矿体浅孔留矿采矿方法 附件:附件: 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证号:2100000521110) 1 1 总论总论 1.11.1 项目简介项目简介 1.1.11.1.1 矿区自然概况矿区自然概况 XX 县同达铁矿 4 矿区 4 号矿体位于辽宁省 XX 县高官乡北东约 10km 处,距 XX 市东南 35km,距偏岭火车站 26km,有县级黑色公路 相通,行政区划隶属于高官乡碾子沟村所辖,交通条件方便(详见 交通位置图) 。 XX 县同达铁矿 4 矿区 4 号矿体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 1235958;北纬:413104。 该区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 700mm 左右,集中 在 79 月份。易形成洪水,封冻期自 11 月下旬至翌年 3 月份,历 时 4 个多月。年平均气温 8。无霜期 160 天左右,冬季冻土层约 1.30m 左右。自然地理属中低山丘陵区,多以丘陵为主,地形低缓, 海拔高度 300500m,相对高差 150250m。地形切割强烈,形成狭 长状山间沟谷密集雨裂,基岩多半掩盖,第四系多分布于山前坡地。 该区经济上属贫困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不发达,以小 型的采矿业为主,多为铁、金矿。农业以旱田种植业为主,农作物 为玉米、高粱、谷类和小杂粮等。当地居民总体的生活水平一般, 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有 1 万伏高压线通至矿区附近,矿山生产动 力用电充足。沟谷第四系潜水可满足小型矿山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 水。 1.2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依据了该矿山的基础地质资料和 采矿工艺、土建、电气、给排水、总图运输等各个专业的技术规范、 标准。同时还依据了如下一些基础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证号: 2100000521110) ; (2) 辽宁省 XX 县同达铁矿 4 矿区 4 号矿体铁矿资源量核实报 告 ,辽宁省第十地质大队,2007.9。 1.31.3 可行性研究的原则可行性研究的原则 (1)采用的生产技术既要先进合理又要成熟可靠,使项目能顺 利施工、安装、投产,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按年产 10 万 t 铁矿石原矿的生产能力,确定合理的技术 方案和开采范围; (3)选择技术方案时,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矿 方的要求以及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尽量使工艺流程完整、 简捷、顺畅,以减少用地和土石方工程量,合理地利用资金; (4)充分考虑污染源的治理,严格执行环保和职业安全卫生标 准的规范; (5)充分考虑矿山安全影响因素。 1.41.4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1)对项目建设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进行研究; (2)对主要设备的选型、工艺、土建、供配电、给排水、总图 运输的技术方案进行研究; (3)对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劳动定员安排进行研究; (4)对项目总投资进行估算,并对项目完成后的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1.5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详见表 1.1。 表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 地质指标 1 地质储量万 t 35.2 2 本次设计利用储量万 t 35 3 矿石类型磁铁矿 4 矿石地质品位 35.88 采矿指标 1 矿山设计规模万 t/a 10 2 矿山开采年限 a3.5 3 矿山工作制度300d/a,3 班/d,8h/班 4 矿山建设时间 a0.5 5 基建工程量 m35053 6 开拓方案竖井开拓 7 采矿方法阶段矿房法,浅孔留矿法 8 废石混入率 15 9 矿石回采率 85 10 采出矿石品位 30.54 经济指标 1 投资万元 374.7 2 矿石成本元/吨 41.63 3 矿石售价元/吨 120 4 年利润万元 555.7 5 年税后利润万元 372.3 2 2 市场需求现状及预测市场需求现状及预测 2.12.1 铁矿石国内需求及供应变化情况铁矿石国内需求及供应变化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钢铁产量 快速增长,我国钢产量从1996 年突破1亿吨以来,已连续10 年居世 界第一,2004 年钢产量达到2.73 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26%。钢铁 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市场对铁矿石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拉动了国产铁 矿石和进口铁矿石的增长。 我国铁矿资源丰而不富, 铁矿资源贫矿多、富矿少, 而且我国 铁矿资源分布十分不均衡, 主要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地区。全国铁矿 石平均品位33%, 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 个百分点,97.2%为贫 矿, 富铁矿石仅占2.8%。我国的铁矿开采企业大多是低层次开采, 规模小, 普遍缺乏先进的开采技术。2001 年至2004 年产量分别为 2.17、2.31、2.61 和3.1 亿吨, 但是同期国内对铁矿石的需求远超 过自身生产能力的增长,使得我国铁矿石供需缺口不断扩大。 2.22.2 产品价格分析产品价格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基本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对 钢铁的需求不断上升,由于近几年来国外铁矿石价格大幅度抬升, 限制了我国大量进口铁矿石,导致铁精粉价格处于较高的价位,尽 管国家采取了宏观调控政策,目前铁精粉价格仍然保持在 800 元/吨 水平,该地区铁矿石价格约 120 元/吨。 3 3 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地质概况 3.13.1 矿山地质概况矿山地质概况 3.1.13.1.1 区域地质区域地质 本区处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辽阳-XX 凹陷之上。 (1)地层 区域大面积出露太古界混合岩,岩性主要为混合质片麻岩、混 合质变粒岩、混合花岗岩。局部见有太古代变粒岩、斜长角闪岩、 磁铁石英岩等。 在工作区西部见有少量前震旦系石英砂岩、石英岩、灰岩及页 岩。 第四系分布于山间沟谷及山前坡地。 (2)构造 区域上塑形构造较单一,主要表现为地层总体呈近东西搌布, 倾向南,仅局部见有小型柔流褶皱。 断裂构造主要见于工作区西部,一组压性断裂控制了区内前震 旦系地层的分布。 (3)岩浆岩 区域岩浆活动较弱,主要发生于太古代早元古代及古生代。 太古代早元古代先后发生了大规模的酸性岩浆活动,表现为区 域性的多次混合岩化作用。 古生代的岩浆活动表现为形成了大量的岩脉,其岩性有辉长辉 绿岩、闪长岩、二长闪长岩、正长斑岩、闪长玢岩、煌斑岩等。 3.1.23.1.2 矿区地质矿区地质 (1)地层 区内大面积分布的地层是混合花岗岩体残存的花岗片麻岩、混 合质花岗变粒岩等变质岩系,均为太古界下鞍山群通化村组毛燕段 地层,总体近于东西向展布,倾向南。岩性见有混合质片麻岩、混 合质变粒岩、斜长角闪岩、混合花岗岩,其中混合质片麻岩、混合 质变粒岩、斜长角闪岩是区内铁矿体的主要赋存层位。 混合质片麻岩:岩石为灰绿色,鳞片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 浅色矿物有斜长石 40%以上,石英 30%左右;暗色矿物普通角闪石 1015%,黑云母 10%以上,另有少量普通辉石、磁铁矿等。 混合变粒岩:岩石为灰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斜长石 占 60%以上,其次为黑云母、角闪石、石英、磁铁矿等。 斜长角闪岩:在矿区内分布普遍,多分布在矿体的下盘,呈扁 豆状、似层状产出。主要矿物成分普通辉石占 60%,为柱状及粒状, 其次为石英和斜长石,呈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混合花岗岩:区内大面积分布,岩石为灰黄、黄白色,中粗粒 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和石英。长石有正长 石和斜长石,呈板状,含量 3050%,石英为粒状,含量 2550%, 黑云母、角闪石少量。 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山间沟谷和山前坡地,基本上为亚粘土、黄 土、沙砾石层等组成。 (2)构造 矿区构造简单,主要为单斜构造,断裂构造仅分布于碾盘沟采 场,规模较小,对矿体破坏不大,另外,区内由于受多期强烈变形 及后期岩浆岩侵入影响,产生一些小的褶皱和节理裂隙。 (3)岩浆岩 区内侵入岩主要为燕山期旋回侵入闪长岩,加里西期辉绿岩。 (4)变质作用 区内变质作用主要有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 作用三种类型。其中区域变质作用普遍发育,使太古界岩石普遍遭 受不同程度变质,形成不同类型的变质岩。 根据区内太古界变质岩系中矿物的共生组合特征、暗色矿物多 色性以及区域不同类型变质岩石组合特征,可将其变质岩相划分为 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 (5)混合岩化作用 区内太古界地层普遍遭受不同程度混合岩化作用,混合岩化作 用分为重熔、重结晶及注入交代两种方式。 区内地层普遍遭受混合岩化作用,但是由于含铁层为高铁镁质 岩类,不易被混合岩化彻底熔蚀,因而残留基体较多,矿体基本未 受到混合岩化作用破坏。 (6)矿体特征 矿区内 2 条矿体均赋存于太古界混合岩中,矿体与顶底板围岩 界线明显,2 个矿体平距 32m 平行展布,呈北西走向,南西倾向, 其矿体特征分述如下: 4 号矿体呈似层状或扁豆状,两端呈锥形尖灭,深部具分支特 征。出露长度 200m,地表水平宽度 13.26m,倾向 247,倾角 66, 深部较缓,TFe 最低品位 29.85%,最高品位为 40.78%,平均品位 35.88%。矿体东南端被一条北东走向的闪长岩脉切断,但矿体无明 显位移。 4-1 号矿体呈似层状或扁豆状,两端呈锥形尖灭。出露长度 87.5m,地表水平宽度 3.02m,倾向 247,倾角 63,矿体中间厚, 两侧变薄,TFe 最低品位 27.62%,最高品位为 35.45%,平均品位 31.16%。 总的来看该区矿体具膨缩现象,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矿体厚 度变化不大,品位变化均匀,产状亦较稳定。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变 质(海底火山沉积)硅铁建造铁矿。 3.23.2 开采技术条件开采技术条件 3.2.13.2.1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位于构造剥蚀的低山丘陵地貌单元,标高在 300-500m,地 形切割较剧山峦起伏、坡度较大。区内侵蚀基准面标高为 250m。 区内距 4 号矿体南约 100m 有一溪流,因位置较高动态变化大, 9 月末实测溪水流量约 7m3/h。 根据地层岩性及地下水赋存条件,除沟谷中带状分布的第四系 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外,主要为基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矿坑直 接充水的含水层就是弱富水的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第四系孔隙水 含水层分布在较低位置,距矿坑较远并且是间接充水含水层,故对 矿坑充水意义不大。地表水虽距 4 号矿体较近,但因地层渗透性小, 故危害性也小。 基岩裂隙水由高处向低处径流在山坡或山脚,以泉的形式溢出 地表或渗入较低处的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中,如遇矿坑会渗入矿坑。 核实报告中采用渗透系数相同类型的、岩性构造相似的矿区资 料结合本矿区矿体赋存条件及开采方式进行了涌水量计算,计算结 果竖井涌水量和巷道涌水量均在 120-140m3/d。 3.2.23.2.2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为一走向北西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岩体结构分类为整体 块状类型的块状结构亚类(I2) 。 岩石力学强度较大,完整的块状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在 120Mpa 以 上,属极硬岩石,只是由于风化作用及构造应力作用形成了节理裂 隙,尤其浅部受风化作用形成的风化带,力学强度会有所下降,向 深部风化强度渐弱。 在井巷中,岩石有较好的稳定性。只在风化带和有断裂构造带 才会有不稳定的性质,在开采掘进中当遇到边坡与断裂构造面走向 一致时,要关注边坡的稳定性。 3.2.33.2.3 环境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 矿区内标高 300-500m,山峦起伏,山坡陡峻,但山体稳定无崩 塌、滑坡及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但是由 于矿山开采形成的一些岩石裸露陡崖,易于发生崩塌地质灾害,总 体地质环境简单,无不良地质现象发生。 本次设计开采矿石为磁铁石英岩矿石,矿物成分以磁铁矿为主, 矿石中化学成分以 SiO2为主,占 40-50%,有害杂质硫、磷含量很低, 无有害元素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但因含硅较多,开采种粉尘中游离 的 SiO2对人的身体危害极大,易产生矽肺,因此矿山应注意加强治 尘工作。在坑内要加强对 SiO2得监测和洒水、喷雾,降低 SiO2粉尘 含量,凿岩工人带好安全防尘用品进行湿式凿岩作业。 3.33.3 矿石质量矿石质量 该矿区矿石自然类型可分为两种,主要为灰黑色多条带磁铁石 英岩铁矿石,其次为细粒灰黑色角闪磁铁石英岩矿石。 矿石化学成份主要为 SiO2,约占 40-50%,Fe3O4约占 30-40%,其 次为 Fe2O3、MgO 及 CaO 等。矿石中 SiO2含量较高,但 S、P 含量较 低,属低硫、低磷铁矿石。 3.43.4 资源储量估算资源储量估算 3.4.13.4.1 工业指标工业指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行业标准 DZ/T02002002铁、锰、 铬矿地质勘查规范并参考同类矿床,近年来生产、经济技术指标 及经济效益确定本矿区的工业指标为: 边界品位:TFe20%; 块段最低工业品位: TFe25%; 最低可采厚度1.0m; 夹石剔除厚度1.0m。 3.4.23.4.2 资源资源/ /储量储量 (1)计算方法 用平行断面法计算,在勘探线剖面图上计算矿体面积,根据断 面控制距离求得块段的矿体体积。 (2)计算参数的确定 断面积(S): 勘探线剖面图上求得。 矿石体重(D):3.20 t/m3。 (3)计算公式 矿体呈锥型尖灭,采用公式 Q=SL/(3)D; 矿体呈板状,采用公式 Q=SLD; 式中:Q:矿石量(万 t) ; S:断面积(m2) ; L:断面控制距离(m) ; D:矿石体重(t/m3); (4)矿体圈定 矿区内共有 4 号、4-1 号两条矿体。依据辽宁省第十地质大队 于 2007 年 9 月提供的辽宁省 XX 县同达铁矿 4 矿区 4 号矿体铁矿 资源量核实报告 ,4 号矿体(333)级资源量为 31.64 万 t,4-1 号 矿体(333)级资源量为 3.56 万 t,共计 35.2 万 t。 3.53.5 对设计依据的地质资料的评述对设计依据的地质资料的评述 本设计主要依据是:辽宁省第十地质大队于 2007 年 9 月提供的 辽宁省 XX 县同达铁矿 4 矿区 4 号矿体铁矿资源量核实报告 。该 报告简述了区域地质条件,并对矿区的含矿层位、构造、岩浆岩、 变质作用等作了重点扼要叙述。报告对矿体的地表控制工程和部分 钻孔工程都作了交代,对矿体的地质特征作了说明,为本次设计提 供了设计依据。 本设计地质部分文字叙述清楚,储量级别较低,为(333) ,这 样在矿床开拓时要加强地质探矿工作,结合采矿工作进行穿脉和天 井探采工作,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4 4 采矿采矿 该矿的两条矿体因为地表露头已经采用露采方式采出,所以设计确定 360-350m 水平间为预留顶柱,以保护上部采空区。 本次设计开采 4 号和 4-1 号矿体,由一套开拓系统完成。该开拓系统包括 一新凿竖井、一新凿斜井(人行通风井) ,共同构成的开拓系统。 竖井布置在矿体下盘东南部移动界线外 25m,斜井布置在矿体下盘北端部 移动界线以外。 4.14.1 矿区开采范围矿区开采范围 依据 XX 县同达铁选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中划定的同达铁矿 4 号矿区 范围由 10 个拐点组成,矿区面积 5.8576km2,各拐点坐标见表 4.1。 表 4.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坐标 拐点号 XY 1459965041583100 2459965041583700 3459896041584190 4459885041584010 5459795041584610 6459726041584610 7459726041584410 8459795041584400 7459912041583620 8459925041583090 开采深度:270m-610m 4.24.2 矿山规模及矿山规模及工作制度工作制度 4.2.14.2.1 矿山规模矿山规模 根据 XX 县同达铁选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考虑矿山实际开采状况,设计 该矿山生产规模为 10 万 t/a。 4.2.24.2.2 生产能力验证生产能力验证 4.2.2.14.2.2.1 按可能布置的矿块数验证按可能布置的矿块数验证 按可布置矿块数进行生产能力验证公式为: 2 ()Aa nA K d 式中:A矿井生产能力,万吨/年; a-单个矿块日生产能力,吨/日; n-同时回采矿块数; A2掘进工作面日生产能力,吨/日; K不均衡系数,K=0.80.85; d设计年工作天数。 A=(1503+11.1)0.8300 =11.06 万 t。 经计算,该矿可达到年产 10 万 t 的生产能力。 4.2.2.24.2.2.2 按经济合理服务年限验证按经济合理服务年限验证 本次设计利用的地质储量为 35 万 t。 按经济合理服务年限进行生产能力验证公式为: (1) Q T A 式中:T:矿井服务年限(年) Q:矿井设计利用储量(万 t) :矿石回采率(取 85) A:矿井生产能力(万 t/年) :矿石贫化率(取 15) 35 0.85 10 (1 0.15) T 3.5 年 经计算矿山服务年限为 3.5 年(因该矿山为铁选联合企业,考虑到选矿厂 的生产能力及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该矿生产规模设计较大) 。 4.2.34.2.3 矿山工作制度矿山工作制度 矿山采用连续工作制,年工作 300 天,每天三班作业,每班 8h。 4.34.3 矿床开拓矿床开拓 4.3.14.3.1 开拓系统选择开拓系统选择 根据矿山提供的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确认以及矿主委托,本次设计矿体开 采采用竖井、斜井联合开拓。 4.3.24.3.2 开拓运输系统开拓运输系统 该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岩石力学强度较大,完整的块状岩石单轴抗压强 度在 120Mpa 以上,属极硬岩石,只是由于风化作用及构造应力作用形成了节 理裂隙,尤其浅部受风化作用形成的风化带,力学强度会有所下降,向深部风 化强度渐弱。 在矿体下盘南东端附近新掘进一矩形竖井做主竖井,为罐笼井,井筒断面 为 2.9m2.1m,井筒全长为 110m(含井底水窝) 。井筒中心坐标: X=4599312.01,Y41583338.89,井口高程 Z370m。井筒内设梯子间、管子 间,作为安全出口。主井安装 1600mm 的双卷筒双绳缠绕式提升机一台,采 用罐笼提升采出的矿石和废石等。主井位于岩石移动界线以外 25m。 在矿体下盘北东端岩石移动界线以外新掘一斜井,斜井断面 2m2m,倾 角 70,斜井全长为 150m。井口底板中心坐标: X=4599483.00,Y41583270.21,井口高程 Z410m。斜井掘至 270m 水平。 斜井安装梯子,作为第二安全出口和回风井。 4.3.34.3.3 地表移动界线地表移动界线 设计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采用的采矿方法,参照类似矿山的开采实践, 并且本次设计矿体顶、底板围岩稳固,无大型构造和破碎带,节理裂隙不发育, 围岩较坚硬,故确定开采移动范围按: 上盘岩石移动角为 65; 下盘岩石移动角为 63; 端部岩石移动角为 65; 第四系沉积层移动角为 45。 据此确定开采岩石移动范围见 XX 县同达铁矿 4 矿区 4 号矿体总平面图。 4.44.4 开采顺序开采顺序 该矿开采 4 号、4-1 号矿体,水平方向采用后退式开采,即由矿体端部矿 块开采回采,先采 4 号矿体,后采 4-1 号矿体,垂直方向先采上部中段,后采 下部中段。矿块内从中央向两侧后退式开采。 4.54.5 基建工程量基建工程量 矿山基建工程量按投产时应保有的生产准备矿量和应达到的矿山生产能力 确定,主要包括主井、斜井、310m 水平运输巷、350m 水平回风巷、石门、水 仓等,基建总长度 3638m,总工程量 17146m3,详见表 4.2。 表 4.2 矿山主要井巷工程量、断面、单价一览表 矿井名称断面长度体积单价总额 单位 m2mm3 元/m3万元 提升竖井 6.0911067060040.2 斜井 415060020012 310m 水平石门 7.89352762005.5 310m 水平沿脉巷道 7.89328196220039.2 350m 水平石门 3.8301142002.2 350m 水平回风巷道 3.8328124620025 水仓 802902.3 泵房 7151053503.7 合计 5053130.1 4.64.6 采矿方法采矿方法 4.6.14.6.1 采矿方法的选择采矿方法的选择 根据开采技术条件、年产量等因素,设计选用阶段矿房法(4 号矿体)和 浅孔留矿法开采(4-1 号矿体) 。350-360m 水平间的保安矿柱,待地下开采后 期再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回收,如回收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4.6.24.6.2 采场构成要素及回采工艺采场构成要素及回采工艺 阶段矿房法: 根据 4 号矿体产状和地质条件,设计确定矿块按走向布置,阶段高度 40m,矿房长度 5055m,宽度为矿体水平厚度 13m,分段高度 10m。矿柱尺寸 分别为:顶柱 4m,底柱 6m,间柱 6m。详细布置可参见采矿方法标准图一。 采准与切割: 阶段运输平巷布置在矿体的下盘。当阶段运输平巷掘完后,在矿块的两端 和矿体中间沿矿体倾向掘人行通风天井,天井上口与上中段回风巷道连通,天 井下口与阶段运输巷道连通。沿矿块天井分别凿分段凿岩巷道。沿矿体走向, 在矿块内每隔 14m 掘一条穿脉运输平巷,每个矿块内共掘 3 条穿脉运输平巷, 在穿脉巷道内向两侧掘出矿巷道,出矿巷道间距为 6m7m,两侧装矿巷道相 互交错。由出矿巷道向上掘漏斗,掘拉底平巷和切割天井。 凿岩工作: 落矿是在分段凿岩巷道内,采用 YGZ90 型凿岩机配 TJ-25 型凿岩台架凿岩, 向上凿扇形孔。凿人行通风天井采用 YSP-45 型凿岩机,其余凿岩工作采用 7655 型凿岩机。 回采工作: 沿矿房长度从矿房中央向两侧后退式回采,采矿工作线呈直线形,采用 WJD-0.4 型装运机进行出矿。 经计算,标准矿块的千吨采准比为:34m/千 t。根据类似矿山统计资料, 矿石损失率为 15%,废石混入率为 15%。 浅孔留矿法: 根据 4-1 号矿体产状和地质条件,设计确定矿块按走向布置,矿块要素: 中段高度 40m,矿块长度 3040m,间柱 6m,顶柱 4m,不留底柱,天井布置在 矿房两侧沿矿体下盘脉内(间柱内) ,天井与矿块的间柱为 2m,沿天井每隔 5m 掘联络道,规格为 2.0m2.0m。矿体可布置 2 个矿块,以采准天井划分矿块。 矿块的天井可设在岩石中。 采准和切割:在下盘脉外掘进阶段运输巷道。各阶段运输巷道之间有通风 行人天井相通,从阶段运输巷道每隔 6m 掘一装矿进路到达矿体,拉底巷道高 2.0m,宽度等于矿体厚度(但不小于 1.5m) 。以拉底巷道为自由面,形成拉底 空间,打向上或水平浅孔,爆破后站在矿堆上,再向上打孔,分层崩落矿石。 回采:采用分层回采,分层高度 2 米。回采工作面多为梯形布置,采用上 向凿岩或水平凿岩。采用 7655 型浅孔凿岩机,孔深 1.22m,孔径 38mm。爆 破后出矿 30%左右,使矿房内暂留矿与回采工作面之间留有 2m 左右空间。 大量放矿:矿块采完后,矿房可以进行大量放矿工作。应考虑全矿供矿的 需要,及时调整各矿块的出矿,合理进行配矿。 根据类似矿山统计资料,矿石损失率为 10%,废石混入率为 15%。 4.74.7 矿井通风与防尘矿井通风与防尘 4.7.14.7.1 通风系统选择通风系统选择 根据矿山开拓系统,设计对采用侧翼抽出式通风系统。新鲜风流由主竖井 进入运输平巷,再经天井进入采场工作面,冲洗工作面后,污风由回风天井汇 入回风巷,经斜井(风井)排至地表。 4.7.24.7.2 矿井风量及风阻计算矿井风量及风阻计算 4.7.2.14.7.2.1 矿井风量计算矿井风量计算 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矿井需风量,矿井均按 30 人计算,供风 量不少于 4m3/(min人),计算风量为 120m3/min。按排尘风速计算,矿井为 18.75m3/s,详见表 4.4。井下无柴油设备,不做计算。上述计算取最大值, 取按排尘风速计算值 18.75m3/s,作为矿井总需风量。 4.7.2.24.7.2.2 矿井负压计算矿井负压计算 矿井需风量均为 18.75m3/s,按此风量计算通风阻力最大的竖井与回风斜 井间矿井的负压 203.45Pa,详见表 4.5。 4.7.2.34.7.2.3 局部通风局部通风 在矿井生产期间,使用局扇加强和辅助通风地点有:开拓、探矿、巷道掘 进工作面、采准切割工作面以及其他需要临时加强通风的地点。 设计选用了 JK55-2No3.5 型局扇 4 台,其功率为 3KW,用于加强辅助通风。 4.7.2.44.7.2.4 矿井主要通风装置矿井主要通风装置 根据采矿提出的条件,在计算矿井需风量和负压的基础上,再考虑了矿井 夏季自然风压损失,扇风机装置的漏风及压力损失。矿井采取 K40-6-No.13 型 扇风机,电机为 Y180L-6 型,功率为 15KW,新型节能轴流式风机 1 台,安装 在回风井(斜井)出口处。 4.7.2.54.7.2.5 矿井风速核定矿井风速核定 根据矿井设计井巷和计算需风量,对用风地点进行风速核定,均符合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第 8.1.5 条和第 8.1.8 条的规定。其中采场风速 在 0.4m/s 左右。详见风阻计算中的风速栏。 矿井安全出口风速校验:风井最大风速为 4.6m/s,符合要求。 表 4.4 按排尘速度计算矿井风量表 序号工作面名称 用风点数量 (个) 单位耗风量 (m3/S) 总需风量 (m3/S) 备注 1 采矿凿岩 326 3 台凿岩机 2 放矿点 326 3 掘进凿岩 21.53 2 台凿岩机 小计 15 风量备用系数 1.25 合计 18.75 表 4.5 风阻计算表 序 号 井巷 名 称 支护类 型 摩擦阻 力系数 井巷长 L (m) 井巷周长 P (m) 通风断 面 S (m2) S3 风阻 3 S LP R 风量 Q (m3/s) Q2 井巷负 压 Pa 风速 (m/s) 1 主竖井砼 3610- 3 11056.09225.870.0818.75351.628.133.07 2 井底石门无支护 1310- 3 407.433.8155.30.0718.75351.624.64.9 3 入风巷无支护 1310- 3 407.433.8155.30.079815.672.36 4 入风天井木支护 1510- 3 4084640.0756362.781.5 5 回采工作面无支护 3510- 3 100141010000.0495251.250.5 6 回风天井无支护 1510- 3 5084640.096363.240.8 7 回风巷道无支护 1310- 3 507.433.8155.30.098645.762.1 8 回风斜井无支护 1610- 3 15084640.318.75351.6105.484.6 小计 176.91 局部阻力系 数 1.15 合计 203.45 5 5 矿山机械矿山机械 5.15.1 矿井运输与提升矿井运输与提升 5.1.15.1.1、平巷运输、平巷运输 依据开拓系统及采矿方法,平巷运输采用人推矿车运输方案。 矿车选用 YFC0.5-6 侧翻式矿车,载重 1150kg,自重 590kg。采用有 轨运输,选择 600mm 窄轨,钢轨采用 11Kg/m,木质轨枕。矿车数量 为 15 辆,12 辆使用,3 台备用。 5.1.25.1.2 矿井提升矿井提升 根据开拓方式,本次设计提升系统为竖井,采用双罐笼提升方 式,设计年提升能力 10 万吨。 竖井提升计算: 1、矿井主要基本参数 井筒标高:井口+370m,井底+270m; 提升方式:双绳缠绕式提升; 运输设备:YFc0.5(6) ; 矿石松散容重:2.3t/m3; 年工作天数:300 天; 2、小时提升量 s rsb CA A ttt =(1.2100000)/(30036.5)=20.5t/h 式中:As-小时提升量; C产量不均系数; A-设计年提升量; tr年工作日数; tb日工作班数; ts班工作小时数。 3、小时提升次数 3600 3600/95.937.5 2() s n T 次 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质化验工理论考试题库50题(含答案)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本科《行政领导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 高速公路运营公司2025年宣传营销活动实施方案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研究生)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学科研诚信与医学研究伦理知识题库及答案
- 毛笔书法横写法课件
- 幼儿园教学设计加课件
- 车辆驾驶课件
- 车辆装配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特种面料知识培训课件
- 化妆画眉培训课件
-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七套)
- 【2024年秋季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合集
- 基于PMTS传感器的GH4169智能螺栓(紧固件)技术规范
- 委托第三方代付款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
- 2025年合伙项目新增合伙人协议书
- 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24道简答题
- 上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模语文卷(2)原卷版
- 2025年度煤矿开采权有偿出让中介代理合同4篇
- 2022-2023学年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单词、词组、句子背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