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1页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2页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3页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4页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绪论1.1 课题来源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以更快捷更方便为目标来融入各行各业。学校也不能例外。当前,我国的学校正在加紧实施信息化建设,其中学生管理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目前社会上信息管理系统发展飞快,各个企事业单位都引入了信息管理软件来管理自己日益增长的各种信息,学生管理系统也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化的学生信息管理软件也不少。但本系统完全独立开发,力求使系统功能简洁明了,但功能齐全且易于操作。学生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生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在各大中小学校,用计算机管理学校的信息已经越来越普遍了。用计算机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节省了许多人力物力,增强了学校资料的安全性。提高了学校的管理能力,为此,用计算机来管理学校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而高校学生信息的管理是一项既重要又繁琐的工作。为更好的做好这项工作,提过工作效率,更好的为学校的发展和一线教学服务,决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自行研制一个很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1.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由于现今的信息管理非常繁琐,行政人员付出大量的工作时间,得到的效率很低。因此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校方人员的工作负担,决定开发学生的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今天,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有了长足的进步。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计算机之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其次,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资源;第三,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第四,计算机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 为了解决传统学生的信息的管理正面临着的这些问题,我所设计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学生在学校的各类信息目前还处于手工或半手工的管理状态,效率低,可靠性差。配备电脑,但实际利用率不高,如果采用计算机进行以上各类信息的管理,必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对学校各类信息的维护及了解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持续发展,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将会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流动的比特中,人们的工作节奏在不断加快,需要快捷的信息来源,并对此作出反应。因此,无论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还是面向未来,一个功能完备的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都非常有必要。本人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一员,对系统的需求作了较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系统开发理论,借这次毕业设计的契机,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自己所学的知识小刀试牛,另一方面通过这次实践必将提升自身对软件工程、数据库、程序设计等理论的认识,积累系统开发的经验,有利于以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 该系统系统针对学校学生信息的特点以及管理中实际需要而设计,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高效率、规范化地管理大量的学生信息,并避免人为操作的错误和不规范行为。 作为毕业设计,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加之本人没有任何系统开发的经验,它肯定存在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但对它的改善和功能的完备并不会随着毕业设计的结束而终止。本人通过一段了时间的自学,对此系统的开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判断,将在原来的基础上,着眼未来,追踪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并应用到系统持续开发中。1.3 国内外现状及水平1.3.1 国内研究现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内高校迫切需要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而学生信息管理工作是高校信息查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现有高校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是:(1)系统孤立。许多系统还处于单机应用状态,交互性差,造成信息重复采集、重复统计,同时也会在查询信息时查找不完全,不能提供充分的信息。(2)在软件的使用上,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还存在可扩充性和灵活性差,缺乏强有力后续技术支持,无法不断完善系统,来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3)相关使用人员缺乏相关培训,无法很好利用软件,使得软件使用效率不高,大大降低了软件的使用价值。1.3.2 国外研究现状随着国外经济的持续发展,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的数量也成倍增长,学生信息查询模式也发生了变革,并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查询系统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外的大中型软件公司也曾做过很多高校的学生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技术也比国内的成熟,在开发过程中遵循了可扩展性和包容性,使得系统能接纳已有的数据结构,在今后扩展时有效地保护已有的资源,在需要变化时,能方便地调整结构,易于扩充功能,升级方便,即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又为今后的扩展留有很大的空间。而在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布局,使得相关人员可以按照各自的权限进行信息查询和维护。1.4 课题设计的内容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设计一个信息理系统,支持管理员学生信息的管理操作以及学生信息查询操作。 该系统应能实现对学生基本信息的管理功能,具体应完成以下几个模块: (1) 信息录入模块 包括:专业信息、年级信息、姓名信息、性别信息、出生日期等的录入。 (2) 信息查询模块 包括:按学生姓名、按学号查询学生专业信息、年级信息、姓名信息、性别信息、出生日期等基本情况,以对学生有个初步的了解。 (3) 信息修改模块 在信息查询的基础上增加对所查询的结果进行修改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学生信息、年级信息、姓名信息、性别信息、出生日期等基本情况。 (4) 信息删除模块 在信息查询的基础上增加对所查询的结果进行删除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学生专业信息、年级信息、姓名信息、性别信息、出生日期等基本情况,以便把不需要的和错误的学生信息清理删除。 本设计重难点就是如何使功能更完善,刚方便、快捷。第2章 系统开发技术和软件介绍2.1 C/C+语言 C+语言是一种优秀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C+语言并非起源于Microsoft 公司,在Windows 3.0 出现之前,最好的C/C+编程工具是Borland公司的Turbo C/C+系列。随着Windows 3.0,Microsoft 推出了Microsoft C/C+ 7.0,首次采用了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 Library,微软基础类库)。正是由于MFC 的出现,让C+程序员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也使得今天的Visual C+得以成为优秀的主流编程工具。C+以其独特的语言机制在计算机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是在原来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基础上的一个质的飞跃,C+完美地体现了面向对象的各种特性。2.2 Visual C+6.0 Visual C+ 6.0,简称VC或者VC6.0,是微软推出的一款C+编译器,将“高级语言”翻译为“机器语言(低级语言)”的程序。Visual C+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自1993年Microsoft公司推出Visual C+1.0后,随着其新版本的不断问世,Visual C+已成为专业程序员进行软件开发的首选工具。虽然微软公司推出了 Visual C+.NET(Visual C+7.0),但它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只适用于Windows 2000、Windows XP和Windows NT4.0。所以实际中,更多的是以Visual C+6.0为平台。 VC+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个IDE(集成开发环境),换句话说,就是使用C+的一个开发平台.有些软件就是这个编出来的。另外还有VB,VF.只是使用不同语言,但是,VC+是Windows平台上的C+编程环境,学习VC要了解很多Windows平台的特性并且还要掌握MFC、ATL、COM等的知识,难度比较大。Windows下编程需要了解Windows的消息机制以及回调(callback)函数的原理;MFC是Win32API的包装类,需要理解文档视图类的结构,窗口类的结构,消息流向等等;COM是代码共享的二进制标准,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等等。 另外VC作为一个主流的开发平台一直深受编程爱好者的喜爱,但是很多人却对它的入门感到难于上青天,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对他错误的认识造成的,严格的来说 VC+不是门语言,虽然它和C+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形象点比喻的话,可以C+看作为一种”工业标准”,而VC+则是某种操作系统平台下的”厂商标准”,而”厂商标准”是在遵循”工业标准”的前提下扩展而来的。 VC+应用程序的开发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WIN API方式,另一种则是MFC方式,传统的WIN API开发方式比较繁琐,而MFC则是对WIN API再次封装,所以MFC相对于WIN API开发更具备效率优势。 Visual C+ 6.0的优点:界面简洁,占用资源少,操作方便。 Visual C+ 6.0的运行界面:如图2.1所示。 图2.1 Visual C+ 6.0运行界面2.3 MFC的简介 MFC的英文全称是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 Library,MFC中的各种类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应用程序框架,它的目的就是让程序员在此基础上来建立Windows下的应用程序,这是一种相对SDK来说更为简单的方法。因为总体上,MFC框架定义了应用程序的轮廓,并提供了用户接口的标准实现方法,程序员所要做的就是通过预定义的接口把具体应用程序特有的东西填入这个轮廓。 Microsoft Visual C+提供了相应的工具来完成这个工作:AppWizard可以用来生成初步的框架文件(代码和资源等);资源编辑器用于帮助直观地设计用户接口;Class Wizard用来协助添加代码到框架文件;最后,编译,则通过类库实现了应用程序特定的逻辑。2.4 数据库Access 20072.4.1 Access 2007的介绍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是由微软发布的关联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结合了 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 和图形用户界面两项特点,是Microsoft Office 2007的系统程式之一。凭借Microsoft Office Fluent用户界面和无需深厚的数据库知识即可使用的交互式设计功能,Office Access 2007 可帮助信息工作者轻松、快速地跟踪和报告信息。用户可以在网站上共享、审核和备份Microsoft Office SharePoint Server 2007列表上的信息。 2.4.2 Access2007的优缺点 Access2007的优点:(1)存储方式简单,易于维护管理 Access管理的对象有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和模块,以上对象都存放在后缀为(.mdb或.accdb)的数据库文件中,便于用户的操作和管理。 (2)面向对象 Access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利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将数据库系统中的各种功能对象化,将数据库管理的各种功能封装在各类对象中。它将一个应用系统当作是由一系列对象组成的,对每个对象它都定义一组方法和属性,以定义该对象的行为和外国,用户还可以按需要给对象扩展方法和属性。通过对象的方法、属性完成数据库的操作和管理,极大地简化了用户的开发工作。同时,这种基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式,使得开发应用程序更为简便。 (3) 界面友好、易操作 Access是一个可视化工具,是风格与Windows完全一样,用户想要生成对象并应用,只要使用鼠标进行拖放即可,非常直观方便。系统还提供了表生成器、查询生成器、报表设计器以及数据库向导、表向导、查询向导、窗体向导、报表向导等工具,使得操作简便,容易使用和掌握。 (4) 集成环境、处理多种数据信息 Access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集成开发环境,该环境集成了各种向导和生成器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得建立数据库、创建表、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查询、报表打印等可以方便有序地进行。 (5)Access支持ODBC(开发数据库互连,Open Data Base Connectivity),利用Access强大的DDE(动态数据交换)和OLE(对象的联接和嵌入)特性,可以在一个数据表中嵌入位图、声音、Excel表格、Word文档,还可以建立动态的数据库报表和窗体等。Access还可以将程序应用于网络,并与网络上的动态数据相联接。利用数据库访问页对象生成HTML文件,轻松构建Internet/Intranet的应用。 (6)支持广泛,易于扩展,弹性较大 能够将通过链接表的方式来打开EXCEL文件、格式化文本文件等,这样就可以利用数据库的高效率对其中的数据进行查询、处理。还可以通过以Access作为前台客户端,以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的方式(如ADP)开发大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总之,Access是一个既可以只用来存放数据的数据库,也可以作为一个客户端开发工具来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即可以开发方便易用的小型软件,也可以用来开发大型的应用系统。Access2007的缺点:ACCESS是小型数据库,既然是小型就有它的局限性(下面关于性能方面的缺点仅指用Access作为数据库的情况下,不包括用Access作为客户端前台,用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的情况): (1) 数据库过大,一般百M以上(纯数据,不包括窗体、报表等客户端对象)性能会变差。 (2) 虽然理论上支持255个并发用户,但实际上根本支持不了那么多,如果以只读方式访问大概在100个用户左右,而如果是并发编辑,则大概在10-20个用户。 (3) 记录数过多,单表记录数过百万性能就会变得较差,如果加上设计不良,这个限度还要降低。 (4) 不能编译成可执行文件(.exe),必须要安装Access运行环境才能使用。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的运行界面如图2.2所示:图2.2 Access 2007的运行界面2.4 数据库访问技术ODBC(开放性数据连接)开放性数据连接提供了一个通用的编程借口,允许程序与多种不同的数据库连接。它为Oracle,SQLServer 等都提供了驱动程序,用户可以使用SQL 语句对数据库进行直接的底层功能操作。其特点是功能强大,提供了异步操作,事务处理等高级功能。ODBC 只能访问关系型数据库。在VC+中,MFC 的ODBC 数据库类CDatabase(数据库类),CRecordset(记录集类),和CRecordView(记录集视图类)为用户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CDatabase 类:表示一个到数据源的连接,通过它可以操作数据源。 CDecordset 类:代表一个从数据源选择的一组记录的集合记录集。CRecordView 类:是在空间中显示数据库记录的一个视图类。CDBException 类:反映了对数据库操作的异常。 第3章 系统需求与可行性分析3.1 系统需求21世纪以来,人类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计算机的应用及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原本的旧的管理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许多人还停留在以前的手工操作。这大大地阻碍了人类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人们高度强烈的时间观念,学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为学校办公室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所开发的这个系统所采用的是当前较为流行的编程软件C+作为实现语言,以数据库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作为系统的后台操作,其功能在系统内部有源代码直接完成。我们只需按系统要求输入即可操作。2011年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5.13亿人,互联网已经十分普及,学校往界的毕业生希望能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查到自己校友的信息,本系统为学校将来的上网作了先期工作,比如数据库的建立。需求分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开发人员和用户的不断交流,逐步加深对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认识,并且加以细化、分解软件需求。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系统的推理过程,涉及到领域问题及其组成部分,目的在于理解需要什么和必须做什么,并将用户的需求用书面形成表达出来。我们通过调查,要求系统需要有以下功能:(1) 由于操作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普遍较差,要求有良好的人机界面; (2) 由于该系统的使用对象多,要求有较好的权限管理; (3) 原始数据修改简单方便,支持多条件修改; (4) 方便的数据查询,支持多条件查询; (5) 在相应的权限下,删除数据方便简单,数据稳定性好; (6) 数据计算自动完成,尽量减少人工干预; (7) 操作简单,实用。3.2 可行性分析3.2.1 对象运用可行性由于本系统管理的对象单一,都是在校学生,且每个数据内容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涉及的计算过程不是很复杂。因此,比较适合于采用数据库管理。且学校用于学生管理的微机都是PIII以上的机器,在存储量、速度方面都能满足数据库运行的要求。3.2.2 社会与经济可行性 利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提高效率的同时还保护了环境。本来大量的计算、数据统计工作需要几天、甚至一个月完成的工作,可以在几个小时,最多几天内完成,大量节省了人力资本。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也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安排,第一时间录入到系统。学生也可以第一时间登录到该系统,查询自己的个人信息以便及时修改,大大提高了时间成本。一方面,系统中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强劲的功能支持,使使用者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节省人力、物力,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系统的开发成本低,在现有的PC机上即可提供该系统开发工作需要的所有硬件设备环境。3.2.3 操作的可行性在操作上是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引用,简单易操作。当用户使用系统时,通过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就可以进行数据库的维护操作和运用。当用户查询信息时,只需在相应位置输入要查询的内容,即可查到学生信息。第4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4.1 系统功能的总体目标本系统可以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资源,不用像以前那样用冗余的纸张式的管理,大大节省了学校能源。并且计算机的存储与快速查询功能大大提高了学生管理的效率,并且还提高了学生信息管理的精确度。方便快速的操作,可减少学生信息管理的漏洞,又减少因工作的冗余出现的错误,并且操作非常简单,可减少许多不很必要的人员,这无论从物质上还是工作人员的工资上都为学校节约了开支。为学校增加了财富。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目的即使利用软件实现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等功能,使对学生信息的管理更加容易,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学生管理一般分为查询和维护两部分,在实际情况下,学生主要是查询自己的个人信息及修改相关自己的个人注册信息。教师可以查询学生的信息,修改自己学生的信息,同时教师也可以进行成绩查询,以便了解整个教学情况。为便于管理,还要对学生的信息的维护,从而达到灵活管理学生信息的效果。 为简便起见,降低毕业设计的难度,该系统仅要求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管理,主要是针对学生专业信息、年级信息、姓名信息、性别信息、出生日期等基本情况。4.2 系统的设计思想(1)系统满足大家的需求,例如个人信息的录入、查询、删除、修改等。(2)系统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录入、查询、删除、修改等操作。4.3 系统的模块设计 4.3.1 系统的主模块图系统的主模块图如图4.1所示。每个功能模块都有一个相应的对话框为载体,本系统也是基于对话框的。各功能模块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学生登录之后,他的学号,姓名及所在班级、专业将会成为全局变量,在以后的每个学生模块的操作中,都只是针对这个学生的操作,和其他学生无关,体现了软件的紧密和功能的划分的优点。图4.1 系统的主模块图4.3.2 系统流程分析系统的开始是一个基于对话框的界面,这有两个好处,一是设计简单,而是操作直观,任何用户都很容易上手,没有其他烦琐的步骤。总体设计阶段的基本目的好似用比较抽象概括的方式确定系统如何完成预定的任务,也就是说,应该确定系统的物理配置方案,并且进而确定组成系统的每个程序的结构。4.3.3程序功能设计说明(1) 点击“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exe”的文件程序得以运行,首先必须连接数据库,否则进入不了“系统登陆”界面,会提示相关信息。(2) 主要菜单代码:菜单click的处理过程在CMainFrame对象里面,对应与CMainFrame.cpp文件。 学生信息录入菜单void CMainFrame:OnMenuitem32771() Cdengru dlg;dlg.DoModal(); 学生信息查询菜单void CMainFrame:OnMenuitem32772() Cchaxun dlg;dlg.DoModal(); 学生信息修改菜单void CMainFrame:OnMenuitem32773() Cxiugai dlg;dlg.DoModal(); 学生信息删除菜单void CMainFrame:OnMenuitem32774() Cshanchu dlg;dlg.DoModal();(3) 管理功能: 信息录入模块: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录入,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班级,专业,年级和出生日期,操作后信息存入文件。信息录入的函数流程图如图4.3所示。图4.3 信息录入函数流程图 信息录入的代码如下:void Cdengru:OnButton1() /录入检查mset.Open();if(m_xingming=|m_chusheng=|m_nianji=|m_zhuanye=|m_xuehao=) MessageBox(对不起,资料未填满!,0);return ;/录入成功UpdateData(); MessageBox(信息已录入,0); mset.Close (); 信息查询模块:输入要查询的学号,可以查询到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班级,专业,年级和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信息查询的函数流程图,如图4.4所示。图4.4 信息查询的函数流程图 信息查询的代码如下:void Cchaxun:OnButton1() mset.open() /输入查询条件if(m_chaxun=)MessageBox(请输入学号,信息提示,0);return ; while(!mset.IsEOF()if(匹配成功) UpdateData(true);else MessageBox(没有找到该学号的学生,请重新输入,提示,0);UpdateData(false);mset.Close(); 信息浏览修改模块:可以对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班级,专业,年级和出生日期的浏览与修改,然后存入数据库文件以备查询。信息修改的函数流程图,如4.5图所示。图4.5 信息修改的函数流程图信息修改的代码如下:void Cxiugai:OnButton1() mset.Open(); /选择修改的学号 while(!mset.IsEOF() /查询要修改的学生信息mset.Requery(); If(确认查询) 修改学生信息else 修改取消 mset.Close(); 信息的删除模块:根据对学生学号的查询,查询该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班级,专业,年级和出生日期等信息,并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删除所有课程成绩。信息删除的函数流程图,如图4.6所示。图4.6 信息删除的函数流程图 信息删除的代码如下:void Cshanchu:OnButton2() mset.Open();CRecordsetStatus status; mset.GetStatus(status); mset.Delete(); 4.4 对象设计和算法设计描述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等程序设计是分离的,数据库的设计非常重要。有了数据库模型,数据库的设计就简单多了。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中,首先要创建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然后在数据库中创建需要的表和字段。下面分别讲述本系统中数据库的设计。本例采用Access2007数据库系统来进行数据库的设计。4.4.1 创建数据库 下面给出在Access中创建数据库的过程。运行Access应用程序,在“新建数据库”选项组中选取“空Access数据库”单选按钮,然后在“文件新建数据库”窗口指定数据库的存放位置与数据库文件名称(本例为Student.accdb)然后单击“创建”按钮,并选择保存的位置,如图4.7所示。图4.7 指定数据库的存放位置与数据库文件名称4.4.2 创建表 下面给出在Access中创建表的过程。 (1)在创建数据库后,进入主界面,单击“Student:数据库”子窗口中工具栏的“创建”,“表设计”按钮。此时将会出出“表1:表”窗口。(2)在表的设计窗口“表1:表”中,按表4.1建立数据字段,并指定字段的数据类型与相关属性。表4.1 学生信息数据库(Stuinfo)字 段 名 称数 据 类 型学号数字姓名文本性别文本班级文本专业文本年级文本出生日期日期/时间(3) 在StuId字段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快捷菜单中的“主键”选项,让StuId字段成为主要索引字段,则StuId 字段前方将出邮一个钥匙图标,如图4.8所示。图4.8 数据表设计器 (4)字段设计完毕后,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此时将会出现“另存为”对话框,在“表名称”文本框输入“StuInfo”,如图4.9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将这个表保存。图4.9 表保存 (5)回到“Stu:数据库”子窗口中,如果出现了StuInfo 这个表项目,就代表现在已经完成学生数据文件的设计。4.5 注册数据源 (1)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数据源(ODBC); (2)在用户DSN 面板,选添加; (3)驱动程序选择Microsoft Access Drive(*.mdb); (4)数据源名写:student; (5)数据库选择本毕业设计的安装目录下。 首先打开“ODBC数据源管理器”如图4.10所示:图4.10 ODBC资源管理器 再添加创建新数据源,如图4.11所示。图4.11 选择安装新数据源的驱动程序 选择数据库,如图4.12所示。图4.12 数据库文件选取 安装ODBC,如图4.13所示。图4.13 数据源安装对话框 4.6 MFC设计 (1)在MFC中创建相关按键并设置好属性及ID,如下图4.14,表4.2所示。图4.14 应用程序的基本框架 表4.2 属性Id的设置ID标题IDC_EDIT_XH学号对应的编辑框IDC_EDIT_XM姓名对应的编辑框IDC_EDIT_XB性别对应的编辑框IDC_EDIT_BJ班级对应的编辑框IDC_BUTTON_ADD“录入”IDC_BUTTON_DEL“删除”IDC_BUTTON_PX“修改”IDC_BUTTON_SX“查询” (2)为每个编辑框控件绑定数据源字段:选定一个编辑框控件,右键 | 建立类向导 | 成员变量标签 |class name列表下选CmySet(数据库的结果集)。 先将Member中不好记的值通过“Delete Variable”删除,再“Add Vairiables”添加,改为自己好记的的名字,如图4.15所示。图4.15 成员变量的定义 (3)将编辑框(在CmyView视图类中)与上述变量绑定:Add Variable然后选而不是输入,如图4.16所示图4.16 成员变量的绑定 (4)完成以上的操作后,编译,运行,如图4.17。 图4.17 工程运行效果(5) 现在为下面的功能键的实现进行操作 增加新的对话框(窗体)及创建类成员,在查询或过滤记录时,需要一个对话框,用于添加信息,增加对话框的方法:VC主菜单,“插入”|“资源”|“对话框(Dialog)类型”| 放一个“分组框控件”,标题为“添加信息”| 在分组框内按图设置好编辑框和按钮如图4.18所示:图4.18 对话框的布局 (6)建立类向导,按图分配好成员变量并绑定好,如图4.19,图4.20所示。图4.19 重新定义字段变量名称图4.20 编辑框控件与字段变量映射页面 再在头文件中添加相关操作的函数关于用户管理的窗口就基本完成。第5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5.1 关于系统本系统的用户可以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增、删、查、改的权限。用户登录后主界面简单清新,易于操作。5.2 系统测试目的测试是一个为了寻找错误而运行程序的过程,它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找出程序漏洞,对系统进行改善,以便客户运行时得以顺利进行,而不发生故障。一个好的测试的标准就是指找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可见,发现错误或漏洞是一个测试的重要目标。5.3 系统运行环境 硬件环境:在最低配置的情况下,系统的性能往往不令人满意,现在的硬件性能已经相当出色,而且价格也很便宜,因此我们通常给服务器端配置高性能硬件。处理器:Inter Pentium II 266 MX 或更高内存:256MB硬盘空间:10GB 显卡:SVGA 显示适配器操作系统:Windows 98/ME/2000/XP数据库:Microsoft Access 2007软件:Visual C+ 6.0 5.4 系统测设(1) 首先注册数据库名为:student,将数据库连接好之后就可以直接登录信息管理系统。进入系统初始界面图,如图5.1所示:图5.1 系统初始界面图 (2)下面以用户的身份进入信息录入界面,用户点击信息管理系统的工具栏中的信息管理,就会有下拉窗口,点击学生信息录入按钮,进入信息录入的窗口,用户可以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专业信息、年级信息、姓名信息、性别信息、出生日期的录入,如图5.2所示。如果录入信息不完整,系统会提示重新输入。图5.2 信息录入界面 (3)用户点击信息管理系统的工具栏中的信息管理,就会有下拉窗口,点击学生信息查询按钮,进入查询学生基本信息的窗口,用户就可以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专业信息、年级信息、姓名信息、性别信息、出生日期等各类信息的查询,按学号查询如图5.3所示。如果输入的学号不正确,就会提示没有该学生请重新输入。图5.3 信息查询界面 (4)同样的,点击学生信息查询按钮,选择要修改的学生学号,如果确认要修改,就修改相关的信息,点击修改就修改成功,如果不修改,则点击取消。修改信息的界面如图5.4所示。图5.4 信息修改界面(5) 点击学生信息删除按钮,进入删除学生基本信息的窗口,输入要删除的学生的学号进行查询,如果查询的学号与已录入的学生学号匹配,则执行删除,否则会提示“没有找到该生学号”,则需要重新输入学号。如图5.5所示。图5.5 信息删除界面(6) 最后是帮助关于窗口,点击帮助窗口可以了解系统的有关情况包括版权等信息,如图5.6所示。图5.6 帮助关于窗口 (6)最后工具栏中还有编辑、记录、打印等操作,可以对考生的信息进行打印,如图5.7所示。图5.7 打印学生信息至此,学生信息管理窗口的功能测试就介绍完了。根据系统测试和性能测试的相关要求及大量的测试用例可以得出此系统的设计符合要求。系统的录入、查询、修改、删除四大主要模块的功能得到了实现,基本上完成了开题报告中所要求的几大功能。在系统测试过程中没有出现警告和错误提示,系统各项功能运行正常,基本上满足了学生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的需求。第6章 总结时光飞逝,流年似水,短短的设计即将结束,现在回头想想半年的设计,我对自己的这次设计有了更深、更新的体会。在本次设计的全过程中,我对四年所学的知识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涉及了各方面的知识,大大扩展了我的知识面,同时是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此系统是我个人做的一个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它的优点在于简单明了,容易上手操作,便于修改内容,系统代码也比较容易修改,缺点是功能不是很强大,而且代码有些地方比较繁琐,确实仅仅是一个设计,但在实际用途中还是有一定的技术差距。 在设计中我深知自己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掌握的一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是理论没有掌握好,而是光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时间中去,多做多练,才可以把理论的精华发挥出来。知识不是知道,了解就好,一定要去应用它,发展它,让它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从而解决一些问题,这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而且知识又不是单一的,它是互相联系的,学科与学科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在设计阶段,通过对课题的深入分析与研究,迫使我对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遇到问题时,得到了指导老师与同学的悉心帮助,使我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通过这次设计,我学会了和别人配合工作,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只有通过合作,发挥自己的优点,体现团队精神,才能使工作做得更为出色。通过这次设计,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即将毕业我十分珍惜这次锻炼的机会,我按部就班的完成了自己的设计任务,但由于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恳请老师多多指教!当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而人才的竞争则是竞争的焦点,毕业设计对于我们即将离校的同学来说,是离校前很好的一次锻炼,使我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我们踏出校门,走上社会增强了能力与自信! 参考文献1黄明,周绍斌.Visual C+ 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实例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1755.2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28176.3(美)A.L.怀亚特Allen L.Wyatt.Access 2007快速突破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150.4(美)Bjarne Stroustrup.The Design and Evolution of C+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192226.5辛长安,梅林.VC+ 编程技术与难点剖析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348.6徐谡,徐立,张晓,张浩淼等.C+应用与开发案例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148174.7卢湘鸿,Access 数据库与程序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3110.8何博,Access 完全剖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3693.9梁灿,赵艳泽,Access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492.10王虹,Access 数据库程序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M,2007:2976.11 A.Russell Jones.ACCESS 2007入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12 Wiliam K.Thomson./wiki/Management_information_system.致 谢踉踉跄跄地忙碌了这么多天,毕业论文终于完成了,在此之际,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顾四年学习期间的一千余个日日夜夜,自己为课题的开发,静心钻研,潜心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而感到欣慰。欣慰之余,心里感动一丝沉重:我即将离开我的老师和同学们。非常感谢学校的领导,感谢林峰老师。他为我做毕业设计提供了条件,并且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我的毕业设计给予了详细的指导和细心的修改。在林老师的帮助下,我的课题的设计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林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此,向林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同时还要感谢教育和指导过我的所有老师,你们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你们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和对生活的积极向上态度,使我终身受益。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毕业设计,也许是我大学生涯交上的最后一个作业了。我愿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以更加丰厚的成果来答谢曾经关心、帮助和支持过我的所有领导、老师、同学、同事和朋友,一并表示感谢!最后,再次向他们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给我不厌其烦的指导。在此,特向他道声谢谢。我将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以报答所有帮助我过的老师和同学。附 录1、系统主框架代码:IMPLEMENT_DYNCREATE(CMainFrame, CFrameWnd)BEGIN_MESSAGE_MAP(CMainFrame, CFrameWnd)ON_WM_CREATE()ON_COMMAND(ID_MENUITEM32771, OnMenuitem32771)ON_COMMAND(ID_MENUITEM32773, OnMenuitem32773)ON_COMMAND(ID_MENUITEM32772, OnMenuitem32772)ON_COMMAND(ID_MENUITEM32774, OnMenuitem32774)/AFX_MSG_MAPEND_MESSAGE_MAP()static UINT indicators =ID_SEPARATOR, / status line indicatorID_INDICATOR_CAPS,ID_INDICATOR_NUM,ID_INDICATOR_SCRL,;CMainFrame:CMainFrame()/ TODO: add member initialization code hereCMainFrame:CMainFrame()int CMainFrame:OnCreate(LPCREATESTRUCT lpCreateStruct)if (CFrameWnd:OnCreate(lpCreateStruct) = -1)return -1;if (!m_wndToolBar.CreateEx(this, TBSTYLE_FLAT, WS_CHILD | WS_VISIBLE | CBRS_TOP| CBRS_GRIPPER | CBRS_TOOLTIPS | CBRS_FLYBY | CBRS_SIZE_DYNAMIC) |!m_wndToolBar.LoadToolBar(IDR_MAINFRAME)TRACE0(Failed to create toolbarn);return -1; / fail to createif (!m_wndStatusBar.Create(this) |!m_wndStatusBar.SetIndicators(indicators, sizeof(indicators)/sizeof(UINT)TRACE0(Failed to create status barn);return -1; / fail to createm_wndToolBar.EnableDocking(CBRS_ALIGN_ANY);EnableDocking(CBRS_ALIGN_ANY);DockControlBar(&m_wndToolBar);return 0;BOOL CMainFrame:PreCreateWindow(CREATESTRUCT& cs)if( !CFrameWnd:PreCreateWindow(cs) )return FALSE;return TRUE;#ifdef _DEBUGvoid CMainFrame:AssertValid() constCFrameWnd:AssertValid();void CMainFrame:Dump(CDumpContext& dc) constCFrameWnd:Dump(dc);#endif /_DEBUG/ CMainFrame message handlersvoid CMainFrame:OnMenuitem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