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同一件事情,让不同的人去做,有的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用最简单的方法去完成;有的人则借助各种工具,借鉴别人成功的以验,用了很长的时间还没有找到答案。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两者的思维方式不同,前者遇事喜欢简单化,喜欢用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后者则拘泥于形式,以为复杂就是完美,就是智慧。其实不然,只有将问题简单化,学会砍削与本质无关的工作,抓住根本,用最简略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表述,才是精英员工们解决问题时最常用的方式。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事情看上去很简单,但由于灯泡不是规范的圆形,而是梨形,因此计算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标尺测量,一会儿计算,又运用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计算出来。就在助手又搬出大学里学过的几何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他看到助手面前的一叠稿纸和工具书,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爱迪生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入量杯,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助手这才恍然大悟:简单就是高效!这个故事看似简单,却能给职场人士一些重要启示:第一,凡事应该探究“有没有更简单的解决之道”。在着手从事一件工作时,要先动脑,想想这件事情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去做,而不是急急忙忙去动手,以致白白忙碌了半天,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思维方法总是与复杂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凡事总往复杂的地方想,而且以为解决问题的方式越复杂就越好,以致钻进“牛角尖”里无法出来。事实上,学会把问题简单化,才是一种大智慧。下面这个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某大学的一个研究室里,研究人员需要弄清一台机器的内部结构。这台机器里有一个由100根弯管组成的密封部分。要弄清内部结构,就必须弄清其中每一根弯管各自的入口与出口,但是当时没有任何有关的图纸资料可以查阅。显然这是一件非常困难和麻烦的事。大家想尽了办法,甚至动用某些仪器探测机器的结构,但效果都不理想。后来,一位在学校工作的老花匠,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法,很快就将问题解决了。 老花匠所用的工具,只是两支粉笔和几支香烟。他的具体做法是:点燃香烟,吸上一口,然后对着一根管子往里喷。喷的时候,在这根管子的入口处写上“1”。这时,让另一个人站在管子的另一头,见烟从哪一根管子冒出来,便立即也写上“1”。照此方法,不到两个小时便把100根弯管的入口和出口全都弄清了。第二,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想得越多就越深刻,写得越多就越能显示出自己的才华,做得越多就越有收获,而全然不顾事实,一味盲目地追求多,却不知道,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否则,再多,不合适,又有什么意义呢?美国独立前,人们推举富兰克林和杰弗逊起草独立宣言,由杰弗逊执笔。杰弗逊文才过人,最不喜欢别人对自己的东西评头论足。杰弗逊将文件交给委员会审查时,在会议室中等了好久都没回音,于是非常急躁。这时富兰克林给他讲了个故事:一个决定开帽子店的青年设计了一块招牌,写着“约翰帽店,制作和现金出售各种礼帽。”然后请朋友提意见。第一个朋友说,“帽店”与“出售各种礼帽”意思重复,可以删去;第二位和第三位说,“制作”和“现金”可以省去;第四位则建议将约翰之外的字都划掉。青年听取了第四位朋友的建议,只留下“约翰”两个字,并在字下画了顶新颖的礼帽。帽店开张后,大家都夸招牌新颖。听了这个故事,杰弗逊很快就平静下来了。后来公布的独立宣言,的确是字字珠玑,成为震动世界的传世之作。可见,“多”不一定就是好。很多时候,“多”是累赘,“多”是画蛇添足,“多”只会使你更忙,更没章法。因此,凡事“合适”即可,不要盲目求多、贪多,否则,事情就有可能搞成一团乱麻,从而理不出头绪。 在工作中,我们也应该学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样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为何越简单反倒越好呢?第一,是“合算”的需要,假如能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为什么要繁杂?第二,问题以更精炼的方式总结和处理,更能抓住要点!(三)OMIT法:砍削与本质无关的信息有时问题难以解决,不是由于信息缺少,而是信息、枝蔓太多。这样往往会导致三种情况:次要信息淹没主要信息,导致主次不分;在枝节上、局部上耽误太多时间;误人歧途,甚至走到反面。OMIT即省略法,与exclude法(排除,拒绝)、Remove法(自原来位置取去拿开、排除)类似。此法在哲学史上有一著名典故奥克姆剃刀:哲学家奥克姆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十分不满,认为其一直限于繁琐的概念演绎,丢弃问题的根本。故提出要用“剃刀”将不必要的东西大大除掉。(四)做一个“根本概括者”根本概括者,即要善抓根本,并用最简略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表述。爱因斯坦一直把追求形式的简单性,作为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他说:“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抓住某些可以用精密公式表示的普遍特性,由此探索自然界的普遍真理。”这一形式可能是一个概念、也可能是一公式,也可能是图表和符号。天才人物总是善于借助这些简洁但充满生命力的表述方式,将问题很好地表现出来。爱因斯坦有一个最著名的能量、质量公式:E=MC,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就是根据这个简单公式,人类开发出了核能,当然也包括制造出原子弹。 (五)反问立论前提有时候问题之所以繁杂,往往是由于立论前提有问题。有时或者在根本无法成立的前提下提出结论或办法,或者自设前提,作茧自缚。亚历山大王在攻击哥丹城时,发现城大门口有一个用绳子绑得严严实实的大结“哥丹结”。城中人称:“谁能解开它,谁就可以成为亚细亚王。”谁都不敢前去尝试。亚历山大对此百般思索,终于有一天大悟:问题在于解开结,至于对解的方法,并无限制。于是他一刀朝大结砍去,结解开了,他成了亚细亚王。以前之所以没人敢尝试,在于他们自设前提:解结就是“拆绳”。明代冯梦龙所著智囊,是一部研究智慧的经典。书中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副高级职称模拟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2023年度医师定期考核练习题【预热题】附答案详解
- 特殊人群疫苗接种建议
- 中暑患者降温护理
- 2025年银行岗位考前冲刺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房产收购合同(标准版)
- 房地产 -居住报告豪华住宅开发的全球视角 The Residence Report The global perspective on luxury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2025 -2026
- 作文大赛获奖感言(31篇)
-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1062题)
- 养生馆渠道合作计划书2
- 汽车底盘安全培训课件
- 食品添加剂培训课件
- 儿童安全用电防范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轮椅转运的题库及答案
- 电商直播干货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老年脓毒症相关脑病诊疗急诊专家共识解读
- 2025年秋期新教材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学计划+进度表
- 2024年宁波市宁海县国有企业招聘笔试真题
- 义乌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2025年度员工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笔试真题及答案
- 功率半导体器件基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