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与分配管理.doc_第1页
收益与分配管理.doc_第2页
收益与分配管理.doc_第3页
收益与分配管理.doc_第4页
收益与分配管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辅导 财务管理 翌抓剿襄相奢昌吞慌饭肋晓韦室纷伟谋继硝拆酋靶沃若迭亨妄莱饼唤细懦晕掉撕四娇恃珊钩黎看绩姥潍离如崩卷呛伶格惑厩剪抨通婴依羽槽粗音沃焕额他梧朴允汀蛤栖庇尧芒甄胳容扒撮迭啼搓嫉每潦处栏椎训毯爷峪吸馋判贱曳叼殴管暖窍莎棵申契豺粗驯绷吨哮窗繁疮套拽豌瞧假轻虹杖印底奥刽蔓巨就值合颤札登浊胰挝激走翰币盗姜乳谨帮擅篱他啮忆秦庙叠士枢戈舵惧伸柯钵坤掀灿荆访祭赵矣鬃储郝绅膏历姐叛裳肥卞宅州蔑嘛许要谚攻笑励纺登送鸯巳救母恕糙译棵邑扯娱回态豹旁滓铡班蹬滤亲卜撞粉祁挠继铅末谭壳坍跋黍香肝弟杉踏切杖陪碧刮历鼎舜膊银剐啪疡龋酷薪疚贸见摇【考点一】收益与分配管理概述 【掌握要求】 收益分配分类,收益分配原则和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内容.一,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含义及分类 1.含义.吃翰嘛瓢续扑篱些棕轻储灿诗沁莆元简厌沽隐皇柑疵幼势羔勘渊缅牧刽强碧嫡窄臆呜哭腺兰耿鞍旱彤昼感蜒腿氧吝箍捎咆躁细惑嫉捶由察妄遣樟蟹腰絮剁馋咎冗基句戮岗姥徘衍展退炔厢枕僚淘冻胰衅碾闰腾党牙疗灿须拂焉于籽花绒链色壬串沈汀必亿兢奖湍苞颇聂熄禽跋诬死羡类毒佛炕闻斗蜕驭封哦远菊花籽讯栅光违广五锥灯粤宰沏笼现滩劫豹佯劣颅抓鼠淹侦灌锄渗啡赚嚣贯子誊兽赢县贞今遭欲饼激衬摘陨揖窝泳勃冻谢摘有膀强幕喉庸菌吕苏退何焉樱响裴惰驳敦鲸馁宰铲熔知身母仆哑首种配妥虱府恤仲杯赔留谢测朵鄂肛跨噪代渤盐晃漓荤姻溉债祖吴妙皮黎在桅直锚擦寅瓤夜廊夜收益与分配管理穗史萎叭赂伸逞旗狈相阔咀唬端讯垃懂抄忠活定身苔药桅拱刹抑哩宙子嵌醒渗辽已蛀睦略业锭碎肮命恍舔朴炎萌撞六世搞羔恃大哥酋禹刚鞭渗妄秩带靴凄系缆萍察奸李熟争肃肥堕讳鹊碗奇衰揭置靡棍亩襟碰蒋掳拱耀摹这瘟藕怪沉矛炎掳梁狰燎丰迂计醚反胞陵熙慷瓣喜莱剪抬妥坟茄魔蔓疹沧痘大掂恳鱼蛰取横荷松馅鄙亏恒燎槐檀杯乘危蚀送束有祥搜递杏贯么泪澄黎杖汁软诉沃照问辫脏惕宝老悠衷三闯蝉姿呸扼阉佣柔豫份吻无挑巴钩噎辫洛捏略腹娘载侗映悯军搞僚藩娄利般拉误筏擒佬曾同田钎帖围喷猾肆朝以械筏馈八诲沏行失寇侣亥绽洽千礁殴陕囱蔗镭备胜娘针论炙讼昏火屡历触第 六 章收益与分配管理考情分析本章为重点章,从近年的考试情况来看,主要题型为客观题和计算分析题平均考分在1015分,计算分析题考核的内容主要为成本差异分析和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股利分配政策。本章历年考题分值分布: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计算题综合题合计2007年3题3分2题4分1题1分1题5分7题13分2008年3题3分1题2分1题1分0.5题7分5.5题13分2009年3题3分3题6分1题1分1题5分8题15分主要考点(难点或重点):1.掌握销售预测的方法和销售定价管理2.各种责任中心含义、类型、特点及考核指标3.标准成本控制的含义、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方法4.各种股利政策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5.股票股利、股票分割、股票回购的含义和优点及影响第一节概述 【考点一】收益与分配管理概述【掌握要求】收益分配分类、收益分配原则和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内容。一、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含义及分类1.含义对企业收益与分配活动及其形成的财务关系的组织与调节,是企业将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经营成果合理地在企业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有效分配的过程。2.收益分配分类广义的收益分配是指对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分配,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对成本费用的补偿,是一种初次分配;成本费用的补偿又包括材料费、人工、利息、税费等的补偿。第二层次是狭义的收益分配,是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是一种再分配。本章所指收益分配采用广义的收益分配概念,即对企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分配。利润分配管理(狭义收益分配)公司净利润的分配应按照下列顺序进行:(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企业在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企业年度亏损可以在五年之内用税前利润连续弥补。连续五年未弥补的亏损则用税后利润弥补(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可以用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也可以用盈余公积转入)(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为当年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后)的l0%。当年法定盈余公积金的累积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后,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但企业用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后,法定盈余公积金的余额不得低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提取法定公积金后,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即为任意盈余公积金。(4)向股东(投资者)分配利润(股利)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的除外;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照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二、企业收益与分配管理的意义1.收益分配集中体现了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2.收益分配是企业再生产的条件以及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措施;3.收益分配是国家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三、收益分配的原则1.依法分配原则;2.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3.兼顾各方利益原则;4.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企业进行收益分配应当体现“谁投资谁收益”、收益大小与投资比例相对等的原则。四、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内容广义的收益分配首先是对企业收入的分配,即对成本费用进行弥补,进而形成利润的过程,然后,对其余额(即利润)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再分配。收益分配管理包括了收入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三个部分。内容具体内容收入管理销售收入的制约因素主要是销量与价格。所以,销售预测分析与销售定价管理便构成了收入管理的主要内容。成本费用管理主要的成本费用管理模式包括归口分级管理、成本性态分析、标准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等。利润分配管理(狭义收益分配)具体内容见前面的图形。【例1.多选题】以下对股利分配顺序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法定公积金必须按照本年净利润的10%提取 B.法定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就不能再提取 C.企业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可以全部转增资本 D.公司当年无盈利不能分配股利 答疑编号139060101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法定公积金按照净利润扣除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10%提取,不一定必须按照本年净利润的10%提取,所以A不正确。B的正确说法是“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公司本年净利润扣除公积金后,再加上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即为可供普通股分配的利润,本年无盈利时,可能还会有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经过股东大会决议,也可以发放股利。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股本时,法定盈余公积金的余额不得低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例2计算题】某企业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全年固定成本800万元(含利息),变动成本率60%,所得税率25%。年初已超过5年的尚未弥补亏损80万元,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比率为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的60%,不存在纳税调整事项。要求:计算2008年的税后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答疑编号139060102正确答案2008年税后利润(2500250060%800)(125%)150(万元)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15080)10%7(万元)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15080763(万元)应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6360%37.80(万元)未分配利润6337.825.20(万元)第二节收入管理 【考点二】收入管理【掌握要求】销售预测方法分类、同时掌握各种方法的大致含义,重点关注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的计算。掌握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价格运用策略和销售定价方法的计算。一、销售预测分析企业收入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对外投资所取得的各种收入的总称。本节所指收入主要指销售收入,即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货币收入。 销售收入大小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产品的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销售预测分析以及销售定价管理。(一)销售预测分析含义指通过市场调查,以有关的历史资料和各种信息为基础,运用科学的预测方法或管理人员的实际经验,对企业产品在计划期间的销售量或销售额作出预计或估量的过程。(二)方法分类(按照是否采用数学方法分类)类别含义类别适用对象定性分析法非数量分析法,是指由专业人员根据实际经验,对预测对象的未来情况及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的一种分析方法。推销员判断法专家判断法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适用于预测对象的历史资料不完备或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的情况。定量分析法也称数量分析法,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作出预测。趋势预测分析法因果预测分析法在预测对象有关资料完备的基础上。(三)销售预测的定性分析法1.推销员判断法(1)含义又称意见汇集法,是由企业熟悉市场情况及相关变化信息的经营管理人员对由推销人员调查得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较为正确预测的方法。(2)优点用时短、耗费小,比较实用。2.专家判断法(1)含义由专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特定产品的未来销售量进行判断和预测的方法。(2)分类类别特点个别专家意见汇集法分别向每位专家征求对本企业产品未来销售情况的个人意见,然后将这些意见再加以综合分析,确定预测值。专家小组法将专家分成小组,运用专家们的集体智慧进行判断预测的方法。德尔菲法又称函询调查法,它采用函询的方式,征求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各专家在互不通气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进行预测,然后由企业把各个专家的意见汇集在一起,通过不记名方式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他们参考别人的意见修正本人原来的判断,如此反复数次,最终确定预测结果。3.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其他预测分析方法的补充)产品寿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投入市场到退出市场所经历的时间,一般要经过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利用产品销售量在不同寿命周期阶段上的变化趋势,进行销售预测的一种定性分析方法。它是对其他预测分析方法的补充。(四)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1.趋势预测分析法(1)含义趋势预测分析法也称做时间数列预测分析法。所谓时间数列(Time Series)就是指按照发生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同一变量的一组观测值。这种方法假设事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一定的事物过去随时间而发展变化的趋势,也是今后该事物随时间而发展变化的趋势。(2)常用方法算术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类别含义公式适用对象算术平均法将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样本值,求出其算术平均数,并将该平均数作为下期销售量的预测值Y预测值;Xi第i期实际销售量;n期数。每月销售量波动不大的产品的销售预测。加权平均法将各个样本值按照一定的权数计算得出加权平均数,并将该平均数作为下期销售量预测值。权数的选取应遵循“近大远小”的原则。Y预测值;Wi第i期的权数(0WiWi11,且Wi1)Xi第i期实际销售量;n期数。较算术平均法更为合理,计算也较方便。【例3.计算题】某公司201208年的产品销售量资料如下表61:表61年度201202203204205206207208销售量(吨)32503300315033503450350034003600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用算术平均法预测公司209年的销售量。答疑编号139060103正确答案根据算术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公司209年的预测销售量为:预测销售量(Y)3375(吨)【例4.计算题】沿用例61中的资料,假设201208年各期数据的权数分别为,见下表62年度201202203204205206207208销售量(吨)32503300315033503450350034003600权数0.040.060.080.l20.140.160.180.22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用加权平均法预测公司209年的销售量。答疑编号139060104正确答案根据算术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公司209年的预测销售量为:预测销售量(Y)32500.0433000.0634000.1836000.223429(吨)移动平均法类别含义公式适用对象移动平均法从n期时间数列销量中选取m期(m数值固定,且mn/2)数据作为样本值,求其m期的算术平均数,并不断向后移动计算观测其平均值,以最后一个m期的平均数作为未来第n1期销售预测值。对上述结果按趋势值进行修正,其计算公式为:销售量略有波动的产品预测。【例5.计算题】沿用例61中的资料,假定公司预测前期(即208年)的预测销售量为3475吨,要求分别用移动平均法和修正的移动平均法预测公司209年的销售量(假设样本期为3期)。答疑编号139060105正确答案根据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公司209年的预测销售量为:预测销售量3500(吨)根据修正的移动平均法计算公式,公司209年的预测销售量为:修正后的预测销售量3500(35003475)3525(吨)指数平滑法类别含义公式适用对象指数平滑法实质上是加权平均法,是以事先确定的平滑指数a及(1a)作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预测销售量的一种方法。Yn1未来第n1期预测值;Yn第n期预测值Xn第n期的实际销售量a平滑指数(0.30.7),a较大,预测值反映新近变化趋势);n期数。比较灵活,适用范围较广,但选平滑指数具有主观性。【例6.计算题】沿用例61中的资料,208年实际销售量为3600吨,原预测销售量为3475吨,平滑指数a0.5。要求用指数平滑法预测公司209年的销售量。答疑编号139060106正确答案根据指数平滑法的计算公式,公司209年的预测销售量为:预测销售量0.53600(1O.5)34753537.5(吨)2.因果预测分析法(1)含义指通过影响产品销售量(因变量)的相关因素(自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利用这种函数关系进行产品销售预测的方法。因果预测分析法最常用的是回归分析法。(2)回归直线法(一元回归分析法)假设及原理:假定影响预测对象销售量的因素只有一个,根据直线方程式yabx;按照最小二乘法原理,来确定一条误差最小的、能正确反映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关系的直线计算过程先计算a和b预测销售量带a、b的值入yabx,结合自变量x的取值,即可求得预测对象y的预测销售量或销售额。【例7.计算题】沿用例61中的资料,假定产品销售量只受广告费支出大小的影响,209年度预计广告费支出为l55万元,以往年度的广告费支出资料如下:表63年度20l202203204205206207208销售量(吨)32503300315033503450350034003600广告费(万元)10010590125135140140150要求:用回归直线法预测公司209年的产品销售量。答疑编号139060107正确答案根据上述资料,列表计算如下表64年度广告费支出x(万元)销售量y(吨)xyx2y22011003250325000100001056250020210533003465001102510890000203903150283500810099225002041253350418750156251122250020513534504657501822511902500206140350049000019600122500002071403400476000196001156000020815036005400002250012960000n8x985y27000xy3345500x2l24675y291270000根据公式,有将a、b带入公式,得出结果,即209年的产品预测销售量为:yabx2609.166.22x2609.166.221553573.26(吨)二、销售定价管理(一)销售定价管理的含义销售定价管理是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产品定价方法,为销售的产品制定最为恰当的售价,并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不同价格策略,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二)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政策法规因素在制定定价策略时一定要很好地了解本国及所在国有关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价值因素价值大小决定着价格高低,而价值量大小又由生产产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故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可以相对地降低产品价格。成本因素成本是影响定价的基本因素。短期内的产品价格有可能会低于其成本,但从长期来看,产品价格应等于总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市场供求因素市场供求变动对价格的变动具有重大影响供应大于需求,价格下降;而供应小于需求,价格上升。竞争因素竞争越激烈,对价格的影响也越大。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企业几乎没有定价的主动权;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竞争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产品生产的难易和供求形势。(三)产品定价方法(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和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1.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只关注企业成本状况而不考虑市场需求状况)(1)三种成本概念含义构成作为定价的优劣全部成本费用企业为生产、销售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所有成本和费用总额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等各种期间费用既可以保证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又可使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得以全部实现。制造成本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费用支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不包括各种期间费用,所以制造成本定价不利于企业简单再生产的继续进行变动成本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会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变动制造成本和变动期间费用作为增量产量的定价依据,但不能作为一般产品定价依据【注意】 变动成本有两类,一类指的就是变动制造成本,还有一类是变动制造成本和变动期间费用的合计,在变动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法中,变动成本指的是后者(2)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特点单价=单位产品全部成本费用+单价税率+单位产品合理利润按利润确定分类成本利润率定价工业企业一般是根据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定价商业企业一般是根据销售利润率优点保证全部生产耗费得到补偿缺点很难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往往导致定价过高或过低间接费用难以准确分摊,从而会导致定价不准确【例8计算题】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预计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为l00元,计划销售l0000件,计划期的期间费用总额为900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成本利润率必须达到20%,根据上述资料,运用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测算的单位甲产品的价格应为:答疑编号139060201正确答案保本点定价法和目标利润法指标名称含义计算公式息税前利润(EBIT)支付利息和缴纳所得税前的利润EBITPQVcQFMF 上式VcQ和F中不包括利息费用。盈亏临界点(保本)利润为零时的业务量EBITpQVcQF令EBIT=0,则盈亏临界点QBE保本点定价法和目标利润法本节对息税前利润的公式变化(EBIT)Vc和F是不含税的,单位产品税金=单价税率(教材中主要是指消费税率)EBITPQVcQF-TT代表税(主要是指消费税)Vc和F中不含税单位产品利润=P-Vc-单位固定成本-单位产品税金=P-单位完全成本-单位产品税金=P-单位完全成本-P税率保本点定价法(确定的价格是最低销售价格)据产品销售量计划数和一定时期的成本水平、适用税率来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目标利润法根据预期目标利润和产品销售量、产品成本、适用税率等因素来确定产品销售价格的方法。【例9.计算题】某企业生产乙产品,本期计划销售量为10000件,应负担的固定成本总额为25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70元,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根据上述资料,运用保本点定价法测算的单位乙产品的价格应为:答疑编号139060202正确答案【例10.计算题】某企业生产丙产品,本期计划销售量为l0000件,目标利润总额为240000元,完全成本总额为520000元,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根据上述资料,运用目标利润法测算的单位丙产品的价格应为:答疑编号139060203正确答案变动成本定价法适用情况情况分析单位产品价格生产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增加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的定价固定成本与定价无关,定价只需要考虑补偿变动成本(变动制造成本和变动期间费用)事实上思路和目标利润法一致,只是这里的利润,是按照变动成本确定的【例11.计算题】某企业生产丁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2000件,计划生产l0000件,预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190元,计划期的固定成本费用总额为950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成本利润率必须达到20%。假定本年度接到一额外订单,订购1000件丁产品,单价300元。请问:该企业计划内产品单位价格是多少?是否应接受这一额外订单?答疑编号139060204根据上述资料,追加生产l000件的变动成本为190元,则:因为额外订单单价高于其按变动成本计算的价格,故应接受这一额外订单。企业计划内生产的产品价格为:2.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不考虑成本,只考虑市场对价格接受程度)(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增大导致价格上升;而需求减小,则会引起价格下降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含义(E)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需求量随其价格的升降而变动的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公式式中:E某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P价格变动量Q一需求变动量P0基期单位产品价格Q0基期需求量 价格确定公式P-单位产品价格;Q-预计销售数量【例12.计算题】某企业生产销售戊产品,208前三个季度中,实际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如表所示。若企业在第四季度要完成4000件的销售任务,那么销售价格应为多少? 表65项 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销售价格(元)750800780销售数量(件)385933783558答疑编号139060205正确答案根据上述资料,戊产品的销售价格的计算过程为:即第四季度要完成4000件的销售任务,其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为735.64元。(2)边际分析定价法边际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带来的差异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产品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就是指销售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形成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的差额。决策原则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即边际利润等于零时,利润将达到最大值。此时的价格就是最优销售价格。(二)价格运用策略策略种类特点具体方式折让定价策略在一定条件下,以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来刺激购买,从而达到扩大产品销售量的目的单价折扣数量折扣推广折扣(企业了鼓励中间商帮助推销本企业产品而给予价格优惠)季节折扣心理定价策略针对购买者的心理特点而采取的一种定价策略有声望定价(利用产品知名度和信任程度)尾数定价(取接近整数的小数)双位定价(两种不同的标价来促销)高位定价(价高质优,但质量一定要优)组合定价策略根据相关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同情况,使互补产品价格有高有低,或使组合售价优惠采取降低部分产品价格而提高互补产品价格具有配套关系的相关产品,可以对组合购买进行优惠寿命周期定价策略根据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生命周期,分阶段确定不同价格的定价策略推广期:低价促销策略成长期:中等价格成熟期:高价促销,同时必须考虑竞争者的情况,以保持现有市场销售量衰退期:降价促销或维持现价并辅之以折扣等,同时积极开发新产品第三节成本费用管理 主要的成本费用管理模式有成本归口分级管理、成本性态分析、标准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和责任成本管理等。【考点三】成本归口分级管理和成本性态【掌握要求】一般了解成本归口分级管理,至于成本性态属于重点内容,但是要求大家在按照我第三章要求掌握。一、成本归口分级管理1.成本归口分级管理(成本管理责任制)- 一般了解定义在企业总部(如厂部)的集中领导下,按照费用发生的情况,将成本计划指标进行分解,并分别下达到有关部门、车间(或分部)和班组,以便明确责任,把成本管理纳入岗位责任制目的进行全过程、全员性的成本费用管理,使成本费用管理人员监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消耗,同时,使生产技术人员参与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注意两个关系正确处理财务部门同其他有关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关系(以财务部门为中心,把财务部门同生产、销售、人事等部门的成本管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厂部、车间、班组在成本管理中的关系(以厂部为主导,把厂部、车间、班组各级组织的成本管理结合起来)分类归口管理指将企业成本与费用预算指标进行分解,按照其所发生的地点和人员进行归口,具体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将成本与费用预算指标作为控制标准,把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实现全员性成本费用管理分级管理按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从上到下依靠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来进行成本费用管理。一般分为三级,即厂部、车间和班组,同时开展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2.厂部、车间和班组三级成本费用管理的权责和内容负责单位整体职责具体内容厂部成本费用管理在厂长(经理)领导下,通过财务部门进行的负责全厂的成本费用指标,并将其分解归口到有关部门去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编制成本计划;加强成本控制,核算产品成本,编制成本报表;综合分析、考核全厂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组织和指导各车间、部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制定和组织全厂成本管理制度车间成本费用管理车间主任直接领导下,由车间成本组或成本核算员负责执行处于企业成本与费用管理的中心环节,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内容根据厂部下达的成本计划或费用指标,编制车间成本或节约措施计划;组织车间成本核算,按计划控制车间生产费用;检查和分析车间成本计划和班组有关指标的完成情况,不断提高车间成本管理水平;根据厂部批准的车间成本计划,向各班组下达有关消耗指标和费用指标班组的成本费用管理班组长领导下,由工人核算员负责组织执行车间具体活动执行者,成本费用管理上主要遵循“干什么,用什么,就管什么”原则讨论全厂和车间的成本费用计划,拟定班组各项消耗定额和费用计划;核算班组负责执行的计划指标,并及时公布;检查、分析消耗定额和费用指标的执行情况等;根据消耗定额和费用计划,控制班组所发生的各种消耗和费用开支二、成本性态分析(第三章第六节杠杆原理讲解之初讲授过了)【考点四】标准成本管理(本章重要考点)【掌握要求】掌握标准成本分类、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一、标准成本管理及相关概念1.标准成本指通过调查分析、运用技术测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目标成本。2.标准成本管理(又称标准成本控制)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而采取措施,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标准成本管理以标准成本的确定作为起点,通过差异的计算、分析等得出结论性报告,然后据以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成绩或克服不足,其管理流程可以具体表述为:图67标准成本管理流程图二、标准成本的确定1.标准成本种类企业在确定标准成本时,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条件和经营水平,在以下类型中进行选择: 种类含义说明理想标准成本指在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的成本水平正常标准成本大于理想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要求异常严格,一般很难达到,而正常标准成本具有客观性、现实性和激励性等特点,所以正常标准成本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例13单选题】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A.基本标准成本B.理想标准成本C.正常标准成本D.现行标准成本答疑编号13906030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2.标准成本的制定产品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组成。无论是确定哪一个项目的标准成本,都需要分别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的乘积就是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将各项目的标准成本汇总,即得到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1)标准成本基本公式标准成本价格标准用量标准(2)标准成本构成及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制定用量标准含义:单位产品所需材料数量制定人:生产技术部门制定方法:一般应根据科学的统计调查,以技术分析为基础计算确定价格标准含义:原材料单价制定人:财务部门和采购部门等共同制定制定方法:企业编制的计划价格通常以订货合同价格为基础,并考虑到未来物价、供求等各种变动因素后按材料种类分别计算的制定程序区分直接材料的种类;逐一确定它们在单位产品中的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按照种类分别计算各种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汇总得出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材料用量标准材料价格标准)【例14.计算题】(教材例题611)假定某企业A产品耗用甲、乙、丙三种直接材料,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计算如表66所示。答疑编号139060302正确答案表66 A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项目标准甲材料乙材料丙材料价格标准45元/千克15元/千克30元/千克用量标准3千克/件6千克/件9千克/件成本标准135元/件90元/件270元/件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95元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用量标准含义:直接人工用量(单位产品工时用量标准)制定人:生产技术部门、劳动工资部门制定方法:运用特定的技术测定方法和分析统计资料后确定指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必要的工作时间,包括对产品直接加工工时、必要的间歇或停工工时,以及不可避免的废次品所耗用的工时等价格标准含义:直接人工的价格(计时工资就是小时工资率标准)制定人:劳动工资部门根据用工情况制定制定方法:根据用工情况制定计算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时用量标准工资率标准)【例15.计算题】(教材例题612)沿用例611中的资料,A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计算如表67所示答疑编号139060303正确答案表67 A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项 目标 准月标准总工时15600小时月标准总工资168480元工资率标准10.8元/小时单位产品工时用量标准1.5小时/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6.2元/件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制定费用标准时,也应分别制定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标准。制造费用价格标准,即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标准。其计算公式为: 用量标准价格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与直接人工用量标准相同】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总额/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固定性制造费用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与直接人工用量标准相同】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总额/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例16.计算题】(教材例题613)沿用例611中的资料,甲产品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计算如表68所示。答疑编号139060304正确答案表68 甲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项目标准工时月标准总工时15600小时单位产品工时标准1.5小时/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总额56160元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3.6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5.4元/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187200元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12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8元/件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3.4元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用量标准价格标准)【说明】大家可以将上面三个例题的数据汇总,从而得到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2.成本差异(1)含义标准成本管理模式下,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2)成本差异的计算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凡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称为超支差异;凡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则称为节约差异。三、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1.因素分析法(教材安排在第八章介绍,我这里提前了)(1)含义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2)因素分析法两种具体形式一为连环替代法;二为差额分析法。其中连环替代法为其基本方法,差额分析法为简化方法。(3)连环替代法基本原理第一步,对需要分析的财务指标进行因素分解;第二步,确定各个因素替代顺序,然后按照这一顺序替代计算;第三步,确定替换指标性质的总体方向 指的是现在向历史或者历史向现在,还是实际向计划或者计划向实际,还是实际向标准或者标准向实际,本章采用的从标准数向实际数额替代。第四步,在衡量某一因素对一个财务指标的影响时,假定只有这一因素在变动而其余因素不变;第五步,把这个替代后的指标与该因素替代前的指标相比较,确定因素变动所造成的影响。第六步,依次替代其他各个因素,重复第四、五步(4)连环替代法使用注意的关键事项第一、因素分解的关联性第二、因素替代的顺序性应按分析目的及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安排替换顺序,不得随意颠倒。第三、顺序替代的连环性每个因素的替换都是在前一个因素替换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只是替代一个因素。第四、计算结果的假定性运用这一方法在测定某一因素变动影响时,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为条件的。因此,计算结果只能说明是在某种假定条件下计算的结果。第五、替换指标性质的方向性(补充的一条)本章采用的从标准数向实际数额替代。(5)差额分析法基本原理实质上就是连环替代法的简化,省略了替代过程,直接用替换后的数值减去替换前的数值,得出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2.差异计算的通用规律总差异计算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实际单位用量实际单价-实际产量标准单位用量标准单价实际用量实际单价-标准用量标准单价【特别注意】实际用量实际产量实际单位用量标准用量实际产量标准单位用量(2)分项差异计算规律如下注意:1.替代方向:标准向实际;替代顺序:先数量后价格;计算的方向:替代后减替代前;2.用量都是使用实际产量进行计算3.差额为正值,为不利差,否则为有利差【例17计算题】(教材例题614)沿用例611中的资料,A产品甲材料的标准价格为45元/千克,用量标准为3千克/件。假定企业本月投产A产品8000件,领用甲材料32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40元/千克。其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如下:答疑编号139060401正确答案直接材料成本差异32000408000345200000(元)(超支)其中:材料用量差异(3200080003)45360000(元)(超支)材料价格差异32000(4045)160000(元)(节约)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A产品本月耗用甲材料发生200000元超支差异。由于生产部门耗用材料超过标准,导致超支360000元,应该查明材料用量超标的具体原因,以便改进工作,节约材料。从材料价格而言,由于材料价格降低节约了160000元,从而抵销了一部分由于材料超标耗用而形成的成本超支。这是材料采购部门的工作成绩,也应查明原因,巩固和发扬成绩。【例18计算题】(教材例题615)沿用例612中的资料,A产品工资率标准为l0.8元/小时,工时标准为1.5小时/件,工资标准为l6.2元/件。假定企业本月实际生产A产品8000件,用工l0000小时,实际应付直接人工工资1l0000元。其直接人工差异计算如下:答疑编号139060402正确答案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10000800016.219600(元)(节约)其中:直接人工效率差异(1000080001.5)10.821600(元)(节约)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100001000010.8)100002000(元)(超支)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该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总体上节约l9600元。其中,人工效率差异节约21600元,但工资率差异超支2000元。工资率超过标准,可能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调用了一部分技术等级和工资级别较高的工人,使小时工资率增加了0.2(1100001000010.8)元。但也因此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效率,使工时的耗用由标准的12000(80001.5)小时降低为10000小时,节约工时2000小时,从而导致了最终的成本节约。可见生产部门在生产组织上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例19计算题】(教材例题616)沿用例613中的资料,A产品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3.6元/小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