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表格式教案.doc_第1页
《秋天的怀念》表格式教案.doc_第2页
《秋天的怀念》表格式教案.doc_第3页
《秋天的怀念》表格式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威第十四中学 “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编写时间: 2015年8月26日 学期总第4-5课时 修改时间: 年 月 日学 科语 文授 课 时 间设计者王喆授 课 班 级七(4、6)教授者刘芳课 题秋天的怀念(第一.二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 1.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完成课后练习;理解文种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情感目标1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2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教学重点1本文的主旨,作者含蓄的感情;2学习生动而细致的景物、人物描写。教学难点 品味赏析细节描写;朗读设计的评价和指导;探寻作者写作意旨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资源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根据课文内容,推断作者遭遇 (二)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三)通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思考问题。1细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 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里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母亲“我”第一次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不,我不去第二次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什么时候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3.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勾三、再读课文,揣摩细节(理解人物,把握情感)1、面对这样的儿子,他的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从中可以看出母亲的什么品质?(1)找出文中对母亲的具体描写句,并加以分析。(结合关键句中的关键词分析母亲对应的品质)“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句中“悄悄地”这一叠词,形象的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体贴,“偷偷地”这一叠词,形象的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关切)“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红红的”这一叠词,形象的写出了母亲因儿子的痛苦而内心痛苦的神态)“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扑” “忍”“抓”这几个动作描写,显示了母亲的坚强与执着和母爱的深沉;“好好儿活”表现出母亲强忍着自己的痛苦,劝儿子要坚强的心理)(2)品读第二段,母亲又是怎样对待儿子,表达对儿子的爱?(找出描写母亲动作神态的句子,加以分析)“挡在窗前”怕儿子触景生情;“一会坐下,一会站起”为儿子愿意看花而产生的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央求般的神色”母亲的执着;“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细心、体贴(3)当时的母亲,她自己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身患绝症 儿子瘫痪 (4)“深受苦楚”的母亲:有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有没有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有没有大声呼喊我活着什么劲?有没有埋怨、责备儿子?为什么?没有,因为她要做坚强的母亲,成为儿子的榜样,让儿子成为坚强的人。没有埋怨、责备粗暴的儿子,也正是伟大母爱所表现出的极度的宽容。 (5)“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正是这个“菊花”在文中多次出现,说说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朗读描写菊花的句子,找出形容菊花的品质的词语,加以体会)提示: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母亲带我看菊花,表现了母亲对生命的热爱;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菊花开放的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母亲爱花,我看菊花,表达的是我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小结:综合以上分析,可见作者眼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的母亲坚强、执着,对生命充满热爱,具有高洁的品质和热烈而深沉的母爱。(一)剖析主体(对文本细节的剖析这一部分,要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情味。这些细节应该是渗透着愧疚、追悔、怀念的。品析与朗读相结合。)1一组对比性的动词:“我”:突然砸碎 猛地摔向 狠命捶打 喊着母亲:躲出去 听我的动静 进来 扑过来 抓住 忍住哭明确:母亲忍受着我暴躁的脾气,忍受着儿子瘫痪对自己的打击,把痛苦埋藏在心里,坚定的鼓励儿子。2一组重叠词: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明确:刻画了细腻深沉的母爱,她让“我”尽情地发泄心中的苦痛,又强忍着内心的悲伤。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和慈爱细心。对儿子的体谅、包容和理解,无私的关爱呵护儿子。3一组否定含义的词:“不,我不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就再也没有回来”“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明确:自己从没有考虑过母亲的感受,从未为母亲着想,对母爱的浑然不觉,母亲的去世激起了“我”对生命的感悟,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对母亲深切的怀念。4一组饱含深情的话语:A、“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B、“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还未成年的女儿”明确:母亲本要和我相依为命,共度难关的,临别人世时母亲对孩子是多么不舍、牵挂和惦记。(二)精段阅读:(第2段)1母亲为什么“挡”在窗前?2分角色朗读体会“我”和母亲不同的态度和心情。3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明确: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4通过读课文,你能填写出:“母亲爱_花_,更爱_双腿瘫痪的儿子_”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爱花?她更爱儿子?四、三读课文,拓展延伸(领悟主题,感悟人生)(一)1.通过对内容和人物的分析理解,说说课文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2.理解: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明确: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为了我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二)理解主题五、课堂小结师生互动1快速默读 (1)扫除字词障碍 (2)用圈点法圈出精美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生互动(4)朗读课文 思考: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勾画出表现作者对生活态度发生变化的语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