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复习要点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做,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它是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共200多年间的历史,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史书。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二、背诵课文1、文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6、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 7、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8、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四个字) 9、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10、表明曹刿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原因的句子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三、句读停顿1、可 / 以一战。战 / 则请从。2、夫 / 战,勇气也。一鼓 / 作气,再 / 而衰,三 / 而竭。3、夫 / 大国,难测 / 也,惧 / 有伏焉。吾 / 视其辙乱,望 / 其旗靡,故 / 逐之。4、小大/ 之狱,虽 / 不能察,必 / 以情。特殊句式:【判断句】夫战,勇气也。“也”,表判断语气。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倒装句】、宾语前置:何以战?“何”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以何战?”译文:您凭借什么作战呢?、状语后置:战于长勺。 “于长勺”,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长勺战”。译文:在长勺交战。【省略句】、省略主语: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省略了主语“曹刿”。译文: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省略宾语:必以分人。 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必以之分人。”译文,一定把它分给别人。、省略动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面省略了动词“鼓”。“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译文: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失了。重点字词:【伐】攻打。【我左传是根据鲁史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 【请请求。【见接见。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 间jian4,参与。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靠。 安】有“养生”的意思。 【弗不。【专1独自专有。 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用人。人,这里 指的是一些臣子。 【对指臣对君说话。 【偏 同“遍”,遍及。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帛,丝 织品。 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孚】为人所信服。 【福I动词,赐福,保佑。 【狱】案件。 【虽即使。 【察(一)明察,弄清楚。 【情】实情。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人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 事。属,类。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请请让我。从跟随,跟从。 【乘】乘坐一辆战车。 【长勺】鲁国地名。 鼓动词,击鼓进军。 【败绩大败。 驰驱车(追赶)。 【辙车轮滚过地面所留下的痕迹。 拭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遂于是,就。 逐追赶,这里有追击的意思。 既克已经战胜。既,副词。 故原因,缘故。 【夫句首发语词,表示议论或说明,没有实在意义。 【作】振作。 再第二次。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测推测,估计。 【伏埋伏。 【靡倒下。 四、字词解释:1、通假字: “徧”同“遍”,遍及、普遍(小惠未徧,民弗从也)2、一词多义:3、古今异义:五、翻译课文(略)六、内容理解:1、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关于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作战中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2、本文的特点是“记言”,剪裁得当。以“远谋”为线索组织材料;并使用对比手法,以鲁庄公的“鄙”,突出了曹刿的“远谋”,从而塑造了军事家曹刿的形象。3、表明对话背景的句子是:齐师伐我;公将战。4、反映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态度的话语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5、表明全文线索(纲,文眼)的词语是:远谋。6、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7、分析鲁庄公“鄙”的表现。战争前:“公将战”表现其轻率;前两次答语中,将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神灵保佑上,表现其目光短浅。战争中:“将鼓”“将驰”表现其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战争后:“问其故”表现其胜不知因,平庸。8、分析曹刿“远谋”的表现。战前,他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他掌握战机,详察敌情,后发制人;战后,他善于总结经验。9、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是:齐师败绩;遂逐齐师。10、评价鲁庄公其人。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目光短浅,政治上平庸;在战争过程中,他急于迎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启发下终有所悟,认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能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知人善任,与一般昏君有别。11、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取胜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二是善于捕捉进军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三是追击时机的判断正确:辙乱旗靡。12、“远谋”一语是“论战”的中心,贯穿全篇,而鲁庄公的“鄙”又自始自终衬托曹刿的“远谋”。 13、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 浅陋 ;曹 有远谋 战时:鲁 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曹 详察敌情,抓准时机 战后:鲁 茫然不知;曹 细说原委好处是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卓越军事才能。14、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15、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为下文写庄公的“鄙”作铺垫;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19、曹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 (1)有爱国心与责任感。祖国被侵伐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作战。(2)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的见解。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谋”,其见解显然高于“肉食者”。(3)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与国君商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七、人物形象:1、怎样评价曹刿其人?富有爱国热情,有远见卓识,临危不乱,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卓越的军事才能。2、鲁庄公真的就没有可取之处吗? 不是,鲁庄公的可取之处在于他能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唯才是用,并且亲临前线担任统帅。八、课外拓展:1、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后比喻鼓起干劲,一口气完成。2、大凡高瞻远瞩者都注重人民的作用,举例说明。李世民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孟子主张“民贵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炼钢设备操作知识中级考试热点梳理与预测题
- 2025年炼钢工中级考试模拟题与答案
- 2025年财务管理专业考研冲刺题库
- 2025年建筑工程设计师专业能力提升训练题集
- 电力变压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6听力突破技巧
- 2025年教育机构销售代表招聘笔试模拟题集及解析
- 2025年边防军事技能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辅导初中地理考点详解
- 电伤基本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安全- 中国移动认证考试L1题库(附答案)
- 干部民主推荐表(样式)
- 【公开课】社区教案
- 平面磨床操作时注意事项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小说语言 (共25张ppt)
- GB/T 29651-2013锰矿石和锰精矿全铁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GB/T 13275-1991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
- 核心素养下的高考语文命题评价体系讲座课件
- 高一英语必修一试卷(含答案)(适合测试)
- 《一次函数的图像》-完整版课件
- 电子束曝光机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