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西游记,四大名著之一四大奇书之一神魔小说代表作,神魔小说:是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的影响,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的。其主要特征是尚“奇”贵“幻”,以神魔怪异闻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地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并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明代出现了大量此类小说,其中封神演义成就较高。,第一节西游记成书、作者、版本,一、西游记的成书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同三国、水浒一样,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历史依据:玄奘取经本事;(二)向俗讲、民间故事的演变;(三)文人的加工整理。,历史上的“唐僧取经”本事,高僧玄奘(602664),俗姓陈,名祎,洛阳缑(gou)氏人(今河南偃师县),13岁出家。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去研究教义,取回真经。唐太宗贞观初年,玄奘在没取得朝廷同意的情况下,只身离开长安,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过吐鲁番,历经艰辛,到达天竺,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此行历时19年,行程五万里,取回佛经657部。回到长安后,在慈恩寺又以19年时间译出佛经75部,创立了佛经的重要宗派法相宗。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玄奘圆寂。,玄奘回京后,奉诏口述取经路上的所见所闻,由弟子辨机记录,并编辑成大唐西域记一书。书中介绍了途径西域各国的山川地貌、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等状况。书虽称“皆存实录,匪敢雕华”,但已有了神异的色彩。其后,玄奘门徒慧立、彦悰撰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书,以赞颂师傅弘扬佛法,但还是穿插了不少神奇传说,演绎了许多佛经故事,如狮子王劫女产子,西女国生男不举等,为后世想象取经途中光怪陆离的神魔传说开了先河。唐代末年笔记独异记、大唐新语中也记载了玄奘取经的故事。,南宋出现了“中瓦子张家印”的“话本”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文字粗略,情节简单,出现了“来助和尚取经”的猴行者(白衣秀士)形象,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因偷了西王母池十颗蟠桃,“被王母捉下,配在花果山紫云洞”。他神通广大,能伏魔降妖,这标志着西游故事的主角已由唐僧向猴行者转变,也标志着取经的真人真事向神魔故事的演变。书中还出现了一个脖挂骷髅项链的“深沙神”,但还没有猪八戒。,2003年10月29日在山西稷山县青龙寺北大殿南壁拱眼壁下方发现了一组长8米、宽06米的连环画式壁画,内容为唐朝“玄奘取经图”,此组壁画绘制于元末明初,比我国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所著长篇小说西游记要早近百年。,成书于明初的永乐大典中,保存了一段“梦斩泾河龙”的残文,约1200字,文字粗率,其标题为“西游记”。另外,朝鲜古代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里,选收了一段汉文“车迟国斗圣”,内容大抵相当于今本西游记第46回的一部分,而且还有8条注释,或介绍这段选文依据的是西游记,或直书“西游记云”、“详见西游记”。永乐大典、朴通事谚解成书皆早于今本西游记。,西游记故事在金元及明初,被搬上戏剧舞台。金院本名目中有唐三藏一种,已失传;元代的“西游”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和杨景贤的西游记两种。吴剧已佚,杨作犹存。在杨剧中,猴行者已变为孙悟空,深沙神也改为沙和尚,并首次出现猪八戒形象。,河西走廊的西游记文化遗迹,从大唐玄奘赴天竺取经到西游记问世,期间经历了五、六百年的历史。原先三藏法师取经时曾留下足迹的丝绸古道上的许多地方,便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故事和“遗迹”。其中有的可能产生于西游记成书之前,属于西游记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素材;有的显然产生于西游记成书之后,属于西游记传播过程中的衍生物。,“唐僧取经故事遗迹”大多分布在玄奘法师当初西行求法时所经过的路途或邻近地带,其内容全为唐僧师徒西行或返回路上发生的故事,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两处“西游记壁画”:现存最有价值的玄奘取经故事壁画,相对集中于甘肃安西县境内属于敦煌石窟艺术系统的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的六幅取经壁画,分别绘于榆林窟第2、3、29窟和东千佛洞第2窟内。,绘于东千佛洞第2窟中心柱两侧甬道的2幅“水月观音图”中的取经图与绘于榆林窟第2窟“水月观音图”左下方的1幅取经图,人身、马背上均不见经包、经盒之类的东西,应为玄奘西行求法图。榆林窟第3窟西壁门南边“普贤变”南侧的取经图和同窟东壁北侧“十一面观音图”右下的取经图,前者马背鞍桥上有仰莲一朵,上置经包,光芒四射;后者画面上,行者腰系经包,肩荷锡杖,上挑经盒,应为玄奘、行者取得真经后拜别观音、普贤菩萨的东归图。榆林窟第29窟北壁东侧“水月观音图”下方,则是一幅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内容大体相近的横幅连环画。其中玄奘、猴行者、白马、大梵天及偷桃情节,与诗话部分内容有某些相似之处。(见杨国学、朱瑜章玄奘取经与西游记文化遗迹透视,河西学院学报2004.6),西游记的问世,“西游”故事经过诗话(平话)、壁画、金元戏曲的积累,其故事框架,人物形象均已相当成熟。到明代中叶,经过文人加工整理,出现了神魔小说西游记。所以,西游记也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小说。,二、西游记的作者,1、丘处机西游记的最后写定者是谁,迄今无定论。明刊本均无作者署名,清初刊本始署名为丘处机,以后的清刊本沿用此说。关于丘处机,见文学史教材139页注释8,2、吴承恩乾隆年间始有作者是吴承恩的提法。明天启年间淮安府志淮贤文目: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直到上世纪20年代,经鲁迅、胡适等人的认定,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说法几乎成为定论。但近十几年里,质疑、否定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的声音较多。(见文学史教材139页注释9、10),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淮安山阳人。“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复善谐趣,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淮安府志)屡试不第,30多岁补为岁贡生。生性耿直,出任长兴县丞两年,弃官。又补为“荆府纪善”,不就。晚年放浪诗酒。有射阳先生存稿4卷。,否定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主要理由:,1、淮贤文目是文章或文集的辑目,不是书目;其西游记可能只是一篇游记散文,不是小说;就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丘处机弟子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耶律楚材的西游录等。另,与吴承恩同时的杭州人张瀚也写过一篇西游记,记载他的巴蜀之行;他还有一篇东游记,记载他的金陵之行。张瀚的文章尚存,而吴承恩的文章已佚,把吴承恩定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冒名顶替。,2、清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是明代书籍著作的书目集,其卷八舆地类中明确的将吴承恩的西游记名目收入,说明吴的西游记是山水游记之类的文章或文集,而非小说。3、最早的西游记金陵世德堂本刊印距离吴承恩去世仅10年,其卷首的陈元之序已不知作者是谁。,4、鲁迅认为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理由之一是书中的淮安方言较多,而吴承恩是淮安人。但据现在许多学者考证,书中的吴方言多于淮安方言。5、西游记中有大量的佛道术语,如属于道教的金丹学的金公木母、姹女婴儿、黄婆丁老、离火坎水,属于佛教的明心见性、即心即佛,属于儒教的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属于医学的奇经八脉、周天穴位等知识学问,吴承恩的经历不可能拥有这么多知识学问。,3、无名氏,有的学者认为丘处机、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的证据都不足,所以认为暂定其作者是“无名氏”。,三、西游记的版本繁本:为百回本。最早刻本是明万历20年(1592)金陵世德堂刻本,20卷。清代刻本:汪象旭西游证道书,陈士斌西游真诠,张书绅西游记,刘一明西游原旨。均补唐僧出身为第九回。简本:有两种。唐三藏西游释厄传10卷,共69则,1/4百回本篇幅,朱鼎臣编辑,万历间刻,有唐僧出身故事;四游记中杨志和的西游记传,共4卷41回,篇幅与朱本相近,无唐僧出身故事。一般认为简本是繁本的删节本。,第二节孙悟空形象的来源,1、“无支祁”说(“国产说”)鲁迅认为孙悟空原型主要采自唐代李公佐的传奇古岳渎经中的无支祁。无支祁是“淮涡水神”,“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趠疾奔,轻利倏忽”。被大禹制服后,颈锁大索,置于淮阴之龟山下。其形态、神通、命运均与孙悟空有相似之处。,2、“哈奴曼”说(“进口说”)胡适、郑振铎、陈寅恪等人认为孙悟空形象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猴子国大将哈奴曼。他能在空中飞行,拔起并背走喜马拉雅山,在被吞进老母怪肚中后,伸缩变化,又从耳朵中钻出。其神通更与孙悟空接近。,3、石磐陀说,张锦池先生从取经故事流变系统中亦得出结论,认为孙悟空的现实原型为三藏法师传所载玄奘西行最困难时所收胡人弟子石磐陀。理由是:孙悟空之于唐僧和石磐陀之于玄奘,(1)向导作用相类;(2)解厄作用相若;(3)行者身份相同;(4)师徒间微妙关系相似;(5)石磐陀乃胡僧,胡僧与“猢狲”音近,在宗教思想指引下,“唐僧取经,胡僧帮忙”易传为“唐僧取经,猢狲帮忙”,从而也就为玄奘取经故事的神魔化提供了契机(详见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故事源流考论,求是学刊1990年第1期)。作为“一说”,张锦池先生的结论是否颠扑不破,还有待于学界的继续研讨。,4、释悟空说,五十年代起流行至今的唐代高僧释悟空说。释悟空的俗家姓名叫车奉朝,天宝十年随张光韬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罗国出家,贞元五年回到京师,在章敬寺修行。释悟空较玄奘晚了四十多年,但是他的出境地点也始自安西,并且回来时在龟兹、于阗等地从事翻译和传教活动多年,在当时的西域地区影响很大,亦在民间留下了许多事迹和传说。由此,多有学者认为,在“取经”故事漫长的流变过程中,人们逐渐将释悟空的名字与传说中陪同唐僧取经的“猴行者”的名字联系并捏合在一起,逐渐形成后来西游记故事里的“孙悟空”艺术形象,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参见孟繁仁西游记故事与西夏人的童话)。目前,此说还留有进一步研究和发现的空间。,5、“混血”说,八十年代后,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鲁迅和胡适的观点开始受到质疑。其中,风行于八十年代中期的所谓“混血说”影响最大。“混血说”的首倡者是持“进口说”的季羡林先生。他在罗摩衍那初探中指出:“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从印度罗摩衍那中借来的,又与无支祁传说混合,沾染上一些无支祁的色彩。这样看恐怕比较接近事实。”这是“混血说”的滥觞。之后,蔡国梁、萧兵等先生的论述(详见蔡国梁论孙悟空的血统、萧兵无支祁哈奴曼孙悟空通考)明确阐述了孙悟空形象原型与无支祁和哈奴曼的承继关系。混血说渐具形态。,西王母的“血统”:山海经西次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肖兵先生认为上古神话中的西王母是猴神:“分明是西戎族女性巫酋扮演作猿猴祖先的样子。”“鬼方属于西戎集团。鬼原来是禺属,是猿猴的意思。”(无支祁哈努曼孙悟空通考,文学评论1982年第5期),石头的隐性基因:石猴有母无父“石头坷垃里蹦出来的”。诗经大雅生民:周人始祖姜嫄“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l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中指出,黄帝以来的五帝和三王的祖先的诞生传说都是“感天而生,知有母而不知有父”。l孙作云先生认为:“周人知道他们的女老祖宗姜嫄无夫而生子,但到二雅时代,他们已经是文明人了,再不敢正视这种野蛮事实,便把这种极原始的风俗说成了灵异,说姜嫄履帝迹而生子。”(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年版),多基因混血儿杨国学主此说。石槃陀为早期原型孙悟空的原型最初是玄奘在瓜州收的徒弟石槃陀,以后逐渐被加进了多种神话传说基因。,第三节西游记的主旨纷争一、西游“幻”之内涵1、“幻中有理”:明谢肇浙五杂俎:“虽极幻无当,然亦有至理存焉。”清刘一明西游原旨序:“西游一记,阐三教一家之理,传性命双修之道,俗语常言中,暗藏天机;戏谑笑谈处,显露心法。”“悟之者在儒可成圣,在释可成佛,在道可成仙。”认为它是“修道奇书”。梁启超称西是一部“哲理小说”(告小说家),2、“幻中有趣”:胡适西游记考证:西“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它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此书则出于游戏”3、“幻中有实”:张天翼西游记札记:“借妖怪们的造反来描写农民起义。”李希凡漫谈西游记主题和孙悟空形象:“大闹天宫”是写农民起义,“西天取经”是写不怕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前后主题不同。,二、西游记与心学1、明代心学:融儒教“存心养性”、道教“修心炼性”和佛教“明心见性”,其主旨是“求放心”,“致良知”,以此维护封建秩序。2、书中“心猿”:比喻躁动心灵的宗教语。用作孙悟空别称,意在表明把悟空作为人心幻相来刻画。,3、孙悟空形象的隐喻:孙悟空大闹天宫隐喻放心被压于五行山下隐喻定心西天取经成正果隐喻修心4、小说回目、诗赞的暗示:“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4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7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14回)“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7回),5、人物表白:悟空:“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24回)悟空:“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85回)6、众家评述: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灵台方寸,心也。”“一部西游,此是宗旨。”“一部西游,只是如此,别无些子剩却矣”。,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如果我们一定要问他的大旨,则我觉得明人谢肇浙说的西游记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至死靡他,该亦求放心之喻这几句话,已经很足以说尽了”。,三、对人性自由向往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孙悟空大闹天宫被镇压的结局,表明作者主观上是想以此谴责野蛮心性的放纵与宣泄。孙悟空冲决羁绊,蔑视权威,大闹天宫,斗争不懈,客观上表现出一种与明代文化思潮合拍的追求个性自由、肯定自我价值的精神。,四、呼唤有理想、有能力、有个性的人性美孙悟空协助唐僧西天取经,一路翻山越岭、擒妖捉怪、排除万难、百折不挠,首先表现了他的理想和毅力。作为降妖伏魔能手、排险除难英雄,孙悟空神通广大,战无不胜,突出表现了他的本领和能力。孙悟空前期闹天宫所表现的桀骜不驯、勇于斗争的个性精神,在后期取经途中仍是一如既往。,五、整体性寓意与局部性象征因西属世代累积型长篇,故内涵非常丰富。除整体具有宣扬“心学”寓意外,它还与封建社会、特别是明代中后期社会有千丝万缕联系,许多情节都折射出现实的光芒。首先,对天宫、地府、西天等神权机构和西行途中人间国度的描写,都形象地影射现实中皇权统治的种种丑恶:玉帝天宫,黑暗腐败;佛祖西天,贿赂公行;阎罗地府,营私舞弊;人间国度,君昏臣佞;国王昏庸,道士作恶。,其次,取经路上形形色色的妖魔,虽总体象征“修心”过程的种种障碍,局部上显然还是现实社会地方恶势力的影子。再次,上界神佛与下界妖魔的相互勾结、残害生灵,正是现实社会中统治阶级上下一体、沆瀣一气、欺压百姓的一种变形写照。佛下凡可以为妖魔,妖魔升天可以成神佛。妖魔神佛勾结联络,形成一张笼天盖日、残害生灵的关系网。,探讨西游记的主旨,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里涉及到两个基本的命题:一是作者创作的动机,是出于“游戏”,以轻松戏谑的笔调,向人们提供娱乐,给读者以阅读的快感呢,还是另有深刻的寓意?二是小说问世之后,读者从中得到的种种启示。例如: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最终会取得成功;孙悟空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乐观态度对人们的鼓舞;将神话世界与现实社会的比附;孙悟空由野心的恣肆导致失败到皈依佛门最终成佛的经历启发人们对自由的正确理解等等。小说主旨的多元化,反映了作者和读者对人生、社会多元化的的理解。,第四节西游记的艺术成就,一、极幻1、在中国文学史上,以神话为素材的文学创作一向不够发达。西游记立足于民族文化,又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描绘出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创造出许多离奇的神话故事,塑造了孙悟空等系列鲜明生动的神话艺术形象,不仅填补了中国文学的一种缺陷,而且体现了中国文学在一旦摆脱思想拘束之后所产生的活力,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的重要意义。,天宫、地狱、龙宫、仙山、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化、与各类神仙及妖魔鬼怪的斗法这些想象都并不单是纯技巧的运用所能成就的,而与作者开放无拘的艺术思维方式分不开。只有灵妙的文心才能衍生出奇幻的文笔,全书飞动的艺术想象,与孙悟空那种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形象所传达出的意气精神,正相一致。,西游记奇异的幻想具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点:,一是奇幻的描写并不只是为了眩人耳目,博取读者猎奇心理的满足,而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特别是创造出孙悟空这样一个理想化的英雄形象。二是幻想虽然奇异,看似异想天开,实际并非随心所欲的胡思乱想,而总是有生活的依据,无论从全书或是从细部来看,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气息,因而让读者能够理解,乐于接受。,二、奇趣,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可以说是趣味性和娱乐性最强的一部作品。虽然取经路上尽是险山恶水,妖精魔怪层出不穷,充满刀光剑影,孙悟空的胜利也来之不易,但读者的阅读感受总是轻松的,充满愉悦而一点没有紧张感和沉重感。,1、西游记的奇趣,首先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有关。孙悟空的形象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乐观主义,所谓“人间喜仙”,具有一副天生的喜剧性格。他以斗妖为乐事,以斩魔作耍子。他修成正果时的名号叫“斗战胜佛”,真是名符其实。战斗成了他人生的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享受。因此,再艰苦的战斗,他都能举重若轻,当作一场游戏。第二十二回,写猪八戒在流沙河岸边与那个“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的狰狞妖怪作战,孙悟空在一旁看得技痒,小说有这样一段描写:,那大圣护了唐僧,牵着马,守定行李,见八戒与那怪交战,就恨得咬牙切齿,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掣出棒来道:“师父,你坐着,莫怕。等老孙和他耍耍儿来。被行者抡起铁棒,望那怪着头一下,那怪急转身,慌忙躲过,径钻入流沙河里。气得八戒乱跳道:“哥啊!谁着你来的?那怪渐渐手慢,难架我把,再不上三五合,我就擒住他了!他见你凶险,败阵而逃,怎生是好!”行者笑道:“兄弟,实不瞒你说,自从降了黄风怪,这个把月不曾耍棍,我见你和他战的甜美,我就忍不住脚痒,故就跳将来耍耍的。那知那怪不识耍,就走了。”,2、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物性”:指形象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所保持的原有的形貌和习性。“神性”:这里指动物植物一旦成精变怪,就带有的神奇本领。“人性”:这里指作者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神佛妖魔,将其人化。孙悟空形象既有猴子的外貌、习性等“物性”,又有七十二般变化、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等超凡“神性”,同时还有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积极乐观、心高气傲、争强好胜等“人性”。,三、多角度、多色调描绘的形象西已开始打破人物性格单一,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倾向,注意多角度、多色调塑造人物。理想型形象孙悟空,带有明显的英雄化,但也有争强好胜、爱戴高帽、喜欢奉承等缺点;世俗型形象猪八戒,带有浓厚的人情味儿,尤其是既讨喜爱、又多缺点的角色。猪八戒:号为佛家“八戒”,实是凡夫俗子:贪吃、贪睡、贪财、贪色;憨厚纯朴、吃苦耐劳、斗争顽强。,四、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1、西虽不是讽刺小说,却“以戏言寓诸幻笔”(任蛟西游记叙言),具嬉笑讽刺、幽默诙谐风格。2、西游记的幽默诙谐有一定的世情情调。胡适说:“正因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有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把那神话人化过了。”(西游记考证)鲁迅说:“又作者秉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中国小说史略),西幽默诙谐的突出表现:首先,主人公孙悟空被赋予幽默诙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见急救技术-吸痰术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足疗推拿治疗常见足部疼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技术创新与政策法规研究报告
- 2025年社区团购市场用户留存策略与区域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影视工业化制作流程改革与质量标准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拉弦乐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半轴套管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解析卷-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定向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
- 考点攻克自考专业(小学教育)试题(名校卷)附答案
- 2025版外墙保温涂料分包工程合同规范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和音频)
- 得意温控器DEI-107F使用说明书
- 驾驶员高级工考试题及答案
- 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心得分享
- 心理工会活动方案
- 2025届四川眉山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等级性)(含解析)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1.2《人口》
- 服装工艺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股指期货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报告
- 2024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10月月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