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接种培训计划.doc_第1页
乙脑接种培训计划.doc_第2页
乙脑接种培训计划.doc_第3页
乙脑接种培训计划.doc_第4页
乙脑接种培训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脑接种培训计划乙脑接种培训计划 篇一:乙脑疫苗培训材料 乙脑疫苗培训材料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黄病毒科虫媒病毒-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乙脑是一种由蚊类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人和许多动物感染乙脑病毒后都可成为乙脑的传染源。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黄病毒科虫媒病毒-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乙脑是一种由蚊类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人和许多动物感染乙脑病毒后都可成为乙脑的传染源。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蚊子不但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而且乙脑病毒在蚊体内可经蚊卵传代。蚊与猪是本病毒的主要长期储存宿主和扩散宿主。鉴于此,目前防蚊灭蚊是切断乙脑病毒传播途径,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预防乙脑的另一重要措施是注射乙脑疫苗,以保护易感人群免受乙脑病毒的感染。乙脑灭活疫苗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5ml反应: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数有发热,一般均在38C以下。少数有头 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的对象,尤以7岁以上儿童加强注射较为多见。禁忌:发热及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脑及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疫苗有过敏史者。注意事项:疫苗混浊、变色、安瓿有裂纹、有异物者均不可使用;疫苗注射后在现场休息片刻,以防副反应发生;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发休克时急救。篇二:2016年乙脑灭活疫苗接种实施方案 衡山县新桥镇2016乙脑疫苗接种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虫媒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后,致死率、致残率高,是严重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征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夏、秋季节;严重危害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据疫情报告,2016年以来衡阳市乙脑疫情呈现迅速上升趋势,其中2016年乙脑发病率较上一年上升40%,为降低乙脑疫情,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乙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现根据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控工作方案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目标以村为单位目标人群接种率达到90以上,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控制乙脑疫情,防止暴发流行。原则:加强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知识宣传,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遵循群众自愿接种的原则,努力提高乙脑灭活疫苗接种率。二、组织措施1、新桥卫生院负责制定全乡实施方案、业务培训、技术指导、物资准备、疫苗订购、分发及监测评价。2、乡村医生负责承担本辖区内乙脑疫苗接种、宣传、发动工作,并按常规要求填写“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册”。3、成立乙脑疫苗接种领导小组,由曹伟同志任组长,李铁军任副组长,李文昌、李自龙为成员;成立预防接种技术指导小组,李铁军同志任组长,李文昌、李自龙、任组员,负责全乡预防接种技术指导工作。 4、采用以县疾控中心派员到各乡镇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进行集中定点接种方法。三、接种原则2016年10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用乙脑疫苗,对其他非免疫规划对象,可以在“知情、自愿”的原则下,自费接种乙脑疫苗。各接种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物价标准收取乙脑疫苗接种费用,严禁将乙脑疫苗进行收费接种,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四、技术措施疫苗种类乙脑减毒疫苗或乙脑灭活疫苗。接种对象8月龄-15周岁儿童。补种剂次按国家乙脑疫苗接种程序要求进行补种,缺几剂补几剂。乙脑减毒疫苗接种2剂,8月龄、2岁各接种1剂。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8月龄接种2剂,2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接种后,及时将接种信息登记在预防接种证和接种卡上。接种器械及急救药品1、接种器械:75酒精、镊子、消毒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一次性注射器、血压计。2、急救药品:1:1000肾上腺素针剂、抗过敏药物及其它常规急救药品。接种方法根据疫苗种类,参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接种。 接种禁忌证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及严重慢性病、中耳炎、活动性肺结核、心、肾及肝脏等疾病者。2、体质衰弱、有过敏史及癫痫史者。3、先天性免疫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4、28天内接种过其它减毒疫苗接种者。5、疫苗使用书上规定的其它接种禁忌证。接种注意事项1、不能使用含碘消毒剂,接种后不要用酒精棉球按压或涂擦注射部位。2、疫苗必须在冷藏条件下使用,保证接种过程中的疫苗质量。3、询问儿童健康状况,有无接种禁忌证,对可疑发热儿童要测量体温。4、儿童接种后应在现场休息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方可离开。 接种点的设置设置接种点数量应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人口密度、摸底情况等综合考虑。接种点应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禁止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室开展群体接种。严格实施规范接种接种人员必须具备预防接种资格,接种前要做好接种器材和接种室的消毒准备工作,严格掌握禁忌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本方案要求进行接种,并在接种证及接种卡上登记。严格一人一针一管,统一毁型、消毒、回收,专人对领发、使用和销毁进行认真记录。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处理 各地做好接种期间,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处理、上报工作。五、时间安排4月8日召开乡村医生会议,分发疫苗;4月920日,接种疫苗;4月25日前各村上报接种情况汇总表与方式结合麻疹疫苗和脊灰疫苗查漏总结六、工作要求 1、加大宣传力度,采用黑板报、标语及预防接种入户通知单等方式开展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3.各村要精心部署,做好宣传接种工作3、严格执行预防接种技术工作规范,杜绝接种事故的发生;4、及时上报工作总结和接种数据。各村所辖区内的疫苗接种点,要认真填写衡山县二类疫苗接种登记表;接种工作结束后,对本辖区内的接种工作进行总结,并认真统计填报衡山县乙脑疫苗接种情况统计表,并于于2016年4月25日前上报卫生院。疫苗价格:秉承“知情自愿,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按照有关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每人份乙脑灭活疫苗接种价45元。新桥中心卫生院2016年4月8日 衡山县乙脑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疾病简介】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经蚊子传播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夏秋季发病较多。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症者常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可残留有明显后遗症。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的最有效手段。【受种者】8月龄人群。【接种原则】根据湖南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做好我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文件的精神,2016年10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用乙脑疫苗,本市提供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包装盒上有“”2字的标识,以上范围儿童也可以在“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下选择其它收费乙脑疫苗接种。2016年9月30日以前出生的儿童只能在“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下接种乙脑疫苗。【接种程序】乙脑减毒疫苗接种2剂,8月龄、2岁各接种1剂。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8月龄接种2剂,2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如遇乙脑疫情,可对人群进行应急接种。【不良反应】个别人可有注射局部疼痛、红肿或中低度发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应及时与接种单位联系进行对症治疗。篇三:2016年精制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 宜万乡2016年精制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工 作 方 案为有效控制乙脑疫情,降低发病率,根据省疾控中心关于切实做好流行性异性脑膜炎防控工作的通知和2016年免疫工作规划等文件要求,决定在全乡开展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活动。为确保本次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一、目标提高目标人群乙脑疫苗接种覆盖率,以乡为单位接种率达到95。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进一步降低发病率,有效控制乙脑疫情,防止暴发流行。二、接种对象无乙脑疫苗接种史的8月-15岁的儿童。三、接种时间2016年4月30日-4月15日。四、技术措施疫苗种类本次接种用精制乙脑疫苗市疾控中心提供的精制乙型脑炎疫苗。 接种剂次接种1剂次精制乙脑疫苗。接种器械及急救药品1、接种器械:75酒精、镊子、消毒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一次性注射器、血压计。2、急救药品:1:1000肾上腺素针剂、抗过敏药物及其它常规急救药品。接种方法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0.5ml已稀释的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禁忌症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结核或心脏、肾脏及肝脏等疾病者。2、体质衰弱、有过敏史及癫痫史者。3、先天性免疫缺陷者,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4、妊娠期妇女。5、庆大霉素过敏者。接种注意事项1、近期己接种其他减毒活疫苗的儿童暂缓接种,待与上次间隔28天后给予补种。2、不能使用含碘消毒剂,接种后不要用酒精棉球按压或 涂擦注射部位。3、疫苗必须在冷藏条件下使用,保证接种过程中的疫苗质量。4、询问儿童健康状况,有无接种禁忌症,对可疑发热儿童要测量体温。5、儿童接种后应在现场休息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方可离开。五、工作要求切实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对于减少乙脑易感人群、提高接种率,从而达到控制乙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成立院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争取当地政府及教育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目标人群按时接种。全面落实工作职责。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疫苗与注射器分发、现场监督、接种副反应的报告与处理、资料汇总上报工作。各乡镇卫生院具体负责辖区内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宣传发动、适龄儿童摸底造册、组织实施接种及相关资料填报工作。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标语、通告、黑板报和流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广 泛开展乙脑防控知识宣传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社会动员。要将“湖南省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告知书”发放到每一个适龄儿童家庭,保证每名适龄儿童家长都能及时收到接种告知书。积极协调当地托幼机构和学校,确保每名目标儿童家长都能知晓。让儿童家长充分了解接种的意义,准确掌握接种的时间、地点等,积极配合接种工作。对流动人口聚集地、新建小区、偏僻地区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入户宣传,力争宣传工作不留漏洞和死角。大力开展人员培训。各接种单位要组织对开展群体性接种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准确掌握受种对象、接种禁忌症、接种部位及方法、异常反应的处理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填报等知识,确保工作质量。合理选择接种方式。各地要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所有接种对象逐一登记造册,采取定点、巡回、入户上门等接种方式,方便广大儿童接种。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条件具备的地点设立临时接种点,但必须确保疫苗冷藏及接种安全。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开展接种工作,必须进行定点接种,禁止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室开展群体接种。严格实施规范接种。接种人员必须具备预防接种资质并接受疫苗接种和安全注射培训。接种前要做好接种器材和接种室的消毒准备工作,严格掌握禁忌症,严格按照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本方案要求进行接种,并在接种证及接种卡上登记,严格一人一针一管,统一毁型、消毒、回收,专人对领发、使用和销毁进行认真记录。做好免疫接种反应的监测及处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处理小组,负责对本次群体性预防接种出现的异常反应及时进行调查、诊断、处理、上报等工作。切实做好资料收集与报告工作。篇四: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培训 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培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病因乙脑病毒属披盖病毒科中黄病毒属,为B组虫媒病毒,呈球形,直径30nm,含单股正链RNA,长约11kb。RNA基因组编码单个多肽,裂解产生衣壳蛋白、膜蛋白和包膜蛋白,以及7个非结构蛋白。乙脑 病毒具较强的嗜神经性,对温度、乙醚、酸等都很敏感,能在乳鼠脑组织内传代,在鸡胚、猴、肾及Hela细胞中可以生长并复制,适宜在蚊内繁殖的温度为2530。临床表现潜伏期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1.初期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2.极期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乃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日,但多见于38日。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少数也可软瘫。严重患者可因脑实质类、缺氧、脑水肿、脑疝、颅内高压、低血钠性脑病等病变而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和下颌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体检可发现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消失或瞳孔散大,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病理性锥体束征,如巴氏征等可呈阳性。3.恢复期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好转。重症病人仍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或扭转痉挛等,少数病人也可有软瘫。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4.后遗症期 少数重症病人半年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为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癫痫等,如予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癫痫后遗症可持续终生。诊断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确诊有赖于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查。1.流行病学资料本病多见于79三个月内,南方稍早、北方稍迟。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2.主要症状和体征起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等表现。重症患者有昏迷、抽搐、吞咽困难、呛咳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体征有脑膜刺激征、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强直性瘫痪和阳性病反射等。3.实验室检查血象 白细胞总数常在1000020000/mm,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在流行后期的少数轻型患者中,血象可在正常范围内。脑脊液 呈无色透明,压力仅轻度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加,在50500/mm,个别可高达1000/mm以上。病初23天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则单核细胞增多。糖正常或偏高,蛋白质常轻度增高,氯化物正常。病初13天内,脑脊液检查在少数病例可呈阴性。病毒分离 病程1周内死亡病例脑组织中可分离到乙脑病毒,也可用免疫荧光在脑组织中找到病毒抗原。从脑脊液或血清中不易分离到病毒。4.诊断标准疑似病例 在流行地区蚊虫叮咬季节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颈抵抗、抽搐等。确诊病例 曾在疫区有蚊虫叮咬史。高热、昏迷、肢体痉挛性瘫痪、脑膜刺激征及大脑椎体束受损。高热、昏迷、抽搐、狂躁,甚至由于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获阳性结果。临床诊断 疑似病例加和或、项,并排除细菌性脑膜炎。 治疗病人应住院治疗,病室应有防蚊、降温设备,应密切观察病情,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1.一般治疗注意饮食和营养,供应足够水份,高热、昏迷、惊厥患者易失水,故宜补足量液体,成人一般每日15002000ml,小儿每日5080ml/kg。但输液不宜多,以防脑水肿,加重病情。对昏迷患者宜采用鼻饲。 2.对症治疗高热的处理 室温争取降至30以下。高温病人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使体温保持在3839之间。一般可肌注安乃近,幼儿可用安乃近肛塞,避免用过量的退热药,以免因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惊厥的处理可使用镇静止痉剂,如地西泮、水合氯醛、苯妥英钠、阿米妥钠等。应对发生惊厥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因脑水肿所致者,应以脱水药物治疗为主,可用20%甘露醇,在2030分钟内静脉滴完,必要时46小时重复使用。同时可合用呋塞米、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以防止应用脱水剂后的反跳。因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换气困难致脑细胞缺氧者,则应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加压呼吸。因高温所致者,应以降温为主。呼吸障碍和呼吸衰竭的处理深昏迷病人喉部痰鸣音增多而影响呼吸时,可经口腔或鼻腔吸引分泌物、采用体位引流、雾化吸入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因脑水肿、脑疝而致呼吸衰竭者,可给予脱水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因惊厥发生的屏气,可按惊厥处理。如因假性延髓麻痹或延脑麻痹而自主呼吸停止者,应立即作气管切开或插管,使用加压人工呼吸器。如自主呼吸存在,但呼吸浅弱者,可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尼可刹米、利他林、回苏林等。循环衰竭的处理 因脑水肿、脑疝等脑部病变而引起的循环衰竭,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脉压小、中枢性呼吸衰竭,宜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如为心源性心力衰竭,则应加用强心药物,如西地兰等。如因高热、昏迷、失水过多造成血容量不足,致循环衰竭,则应以扩容为主。3.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抗炎、退热、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抑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保护细胞溶酶体膜等作用,对重症和早期确诊的病人即可应用。待体温降至38以上,持续2天即可逐渐减量,一般不宜超过57天。过早停药症状可有反复,如使用时间过长,则易产生并发症。在疾病早期可应用广谱抗病毒药物病毒唑或双密达莫治疗,退热明显,有较好疗效。篇五:2016-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方案 2016年大化县乙脑减毒活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项目实施方案一、背景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重点地区乙脑等疾病发生,根据2016年广西乙脑减毒活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项目实施方案,决定在我县实施乙脑疫苗群体性接种项目。为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有效实施,特制定本方案。二、实施范围、接种对象、接种目标及时间安排活动范围乙脑减毒活疫苗群体接种乡:大化镇、六也乡、古河乡、都阳镇、北景乡、岩滩镇、羌圩乡、乙圩乡、七百弄乡、板升乡、雅龙乡、贡川乡、共和乡、古文乡、百马乡、江南乡。接种对象和接种剂次2016年1月1日2016年8月1日出生的乙脑疫苗接种史不详或零剂次儿童,补种1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目标目标儿童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率95%。时间安排2016年4月1115日做好人员培训、表格、宣传资料印刷等前期准备工作,4月15日25日开展宣传动员、目标儿童摸底工作;5月7日前完成完成接种工作,5月20日前上报有关报表和工作总结。二、群体性预防接种前期准备工作组织领导县卫生局直接组织领导开展本次乙脑减毒活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乙脑减毒活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的技术指导。成立群体性接种工作领导和技术指导小组 1、为了更好开展乙脑减毒活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成立大化县县级乙脑减毒活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现场技术指导、现场监督评价乙脑减毒活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其成员名单如下:组 长:韦爱銮副组长:翁家周李光耀段启志成 员:覃 阳周锡瑞韦文流唐运年唐江丽林 江2、大化县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为使乙脑减毒活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顺利进行,根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坚定办法,成立大化县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负责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和诊断,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翁家周副组长:覃礼德李光耀成 员:段启志韦文流黄含秋马妮飞覃松碧唐运年韦乃宾社会动员和宣传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政府和广电部门、教育 部门在托幼机构、小学校内,电视传媒、闹市和街道上,在群体性接种前一周,和接种期间,开展多种方式并存的广泛宣传活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宣传材料的设计、制作和具体实施宣传活动。宣传活动要明确乙脑疫苗群体性接种的意义,接种对象、接种时间和地点等。采用宣传专栏、电视广播、宣传画、宣传单、标语、现场咨询以及社区通知等方式进行宣传,宣传持续至本次活动结束。人员培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6年4月26日前完成对参与社会宣传、群体性接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人员包含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县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乡镇卫生院院长、乡级防保科科长、行政村/街道乡镇医生/个体医生等。培训内容主要为:1、群体性接种的目的、意义2、群体性接种对象、时间、指标3、组织实施4、宣传动员方法5、应种儿童摸底登记方法、要求和效果评估6、疫苗及相关物质的分发和储存运输7、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和接种技术;8、免疫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的监测及处理9、各种表格的填写和上报10、督导、评价及总结要求。目标儿童摸底登记和通知由群体性接种领导小组进行协调,技术小组组织县级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指导开展目标儿童的摸底登记和通知工作。乙脑疫苗群体性接种目标儿童为2016年1月1日2016年8月1日出生的乙脑疫苗接种史不详或零剂次儿童。1开展目标儿童摸底登记和通知的工作程序:1.1 乡镇、农村目标儿童摸底和通知工作程序每个乡镇落实至少1名县级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指导乡镇卫生院 开展摸底工作。 乡镇卫生院组织乡镇防疫医生、村医生、行政村干部组成工作队,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目标儿童摸底登记和派发通知单给目标儿童家长,并填报表1。1.2 城区目标儿童摸底和通知工作程序在县级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指导下,要求负责县城社区防保工作的大化镇卫生院抽派工作人员,与所管辖街道居委员工作人员组成工作队,以街道为单位开展目标儿童摸底登记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