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媒与小企业融资_第1页
金融脱媒与小企业融资_第2页
金融脱媒与小企业融资_第3页
金融脱媒与小企业融资_第4页
金融脱媒与小企业融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脱媒” 与小企业融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李 扬 2007年 12月 1日 深圳 第六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 发展直接融资是我国金融发展的重大战略 传统的中国金融体系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这种金融结构存在着诸如风险集中、定价非市场化、难以有效沟通储蓄与投资、难以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本金等大量问题。 因此,多渠道发展直接融资,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战略目标。 胡锦涛主席在中共 17大政治报告中重申:在今后的金融改革中,应“ 发展各类金融市场 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这就从战略层面确定了我国今后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 脱媒与直接融资的发展如影随形 从理论和实践上说,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融资模式之间存在着此消彼涨的关系 。换言之,所谓发展直接融资,其实质就是鼓励资金脱离开银行体系,向市场流动。这种现象在理论上被概括为“脱媒”( 。 所谓脱媒,指的是在分业管理和分业经营的制度背景下,资金盈余者(储蓄者)和资金短缺者(投资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而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现象。 因此,贯彻落实发展直接融资的战略,我们就必须容忍、在一定程度上还须鼓励“脱媒”现象发生。对此,我们千万不能犯“叶公好龙”的毛病。 “脱媒”的必然性 居民 在信贷管制、利率管制、外汇管制或者持久高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为 寻求更高的回报率和更为多样化的资产形式 ,脱离银行等受到管制的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并持有股票、债券、保险、基金等直接证券。 企业 寻求 更为便利的融资渠道和更低的资金成本 ,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融资票据等直接证券来筹措资金。 集体理财机构(如基金、银行、保险、证券机构的理财部门) 顺应金融资产多样化的形势,在传统的直接证券和间接证券的基础上, 发展出多种形式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对传统的金融体系形成挑战。 脱媒表现 (1):居民存款增长率和环比增加额下降 - 4 0 0 0- 2 0 0 00200040006000800010000 0 0 %5 . 0 0 %1 0 . 0 0 %1 5 . 0 0 %2 0 . 0 0 %2 5 . 0 0 %人民币存款环比增加额(亿元)同比增长率 脱媒表现 (2):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趋弱 241858450102030405060702000年06月2001年06月2002年06月2003年06月2004年06月2005年06月2006年06月2007年06月贷款占比自筹资金占比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变化,说明企业开始离银行而去 脱媒的表现 (3):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增大 4652483401020304050602001年06月2002年06月2003年06月2004年06月2005年06月2006年06月2007年06月储蓄存款占比中长期贷款占比银行的资金来源紧张,流动性风险增大 资金来源紧张问题在各类银行中的表现差异甚大: 5大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贷存比不高,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贷存比很高。 101214161820222005年01月2005年03月2005年05月2005年07月2005年09月2005年11月2006年01月2006年03月2006年05月2006年07月2006年09月2006年11月2007年01月2007年03月2007年05月2007年07月2007年9月存款增速 贷款增速脱媒的表现 (4):利率政策的效果不确定 年期存款利率 1年期贷款利率 3个月 1年 2年期国债收益率脱媒表现( 5):货币供应结构发生趋势性变化 05101520252001年01月2001年03月2001年05月2001年07月2001年09月2001年11月2002年01月2002年03月2002年05月2002年07月2002年09月2002年11月2003年01月2003年03月2003年05月2003年07月2003年09月2003年11月2004年01月2004年03月2004年05月2004年07月2004年09月2004年11月2005年01月2005年03月2005年05月2005年07月2005年09月2005年11月2006年01月2006年03月2006年05月2006年07月2006年09月2006年11月2007年01月2007年03月2007年05月2007年07月 存款类金融机构 居民追求金融资产多样化,致使银行传统的资金来源 居民储蓄存款相对萎缩甚至绝对减少。 大中型优质企业离银行而去,使得银行逐渐丧失了传统的收入来源。 综合结果是: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逐步增加。 资本市场 大量资金的涌入,导致资产价格过度上涨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难以准确计量:流动性变化改变了货币统计口径 货币需求易变性增大:资产交易需求 越来越多的金融活动脱离开货币当局的监控视野: 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产生全面、且不确定的影响 货币政策效力递减 脱媒提供了新机遇( 1) 银行体系 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 应当全面提高其资产负债表的可交易性,从而提高银行资产负债的流动性; 需要全面扩大其表外业务,增加金融服务,减少对利息收益的依赖。 银行应当充分运用资本市场机制来进行战略调整(而不是信贷资金入市)。 货币政策 以控制货币供应为核心的货币政策范式已经心劳日拙。 需要调整货币政策范式。需要高度关注资本市场的动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高度关注信贷传导机制的作用;同意考虑内外均衡;高度关注同其他宏观调控体系特别是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脱媒提供了新机遇( 2) 面对资金脱媒的情势,资本市场需要有大的发展,由以吸收日益增加的流动性。否则,可能有过度发展的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推出创业板市场,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可投资产品,值得欢迎。 但是还不够。我们需要进一步增加可交易的金融产品,开拓可供金融产品交易的市场体系。 其中,着力解决小企业权益性融资困难的问题,应当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小企业权益性资金融资的困难 多数小企业都难以在正规的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 难以满足最低资本规模要求 难以满足财务制度的要求 难以满足对利润的要求 难以支付高额的交易费用 现有的交易体系以及风险投资机制,青睐的是那些具有高成长性的 “ 朝阳 ” 企业,并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较高的回报,这对于多数小企业来说难以企及。 上述问题,使得大多数小企业的股权融资需求依然无人问津。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难以解决。 制度和体制建设最重要 需要建立一系列符合小企业之产权、信用、产业、经营、技术特征的制度安排,使得小企业融资得以 在市场化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 。 应当充分运用民商法、合同法、保险法、信托法等广泛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而 不是单纯且僵硬地依赖现行的金融法规 ,建立起保障私人投资者的制度、建立保障私人投资的制度。 大力发展服务于小企业的权益类市场 大力鼓励各类投资者的 创业 活动 大力发展 私人投资 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