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稻田绿色控草技术规程02_第1页
34 稻田绿色控草技术规程02_第2页
34 稻田绿色控草技术规程02_第3页
34 稻田绿色控草技术规程02_第4页
34 稻田绿色控草技术规程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B 05备案号: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 XXXX2019稻田绿色控草技术规程Technique regulation of green weed control in rice fields2019 - XX - XX发布2019 - XX - XX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2/T XXXXX2019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绿色防控技术总体要求25 绿色防控技术操作步骤2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杂草苗期发生密度四级目测分级标准4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杂草群落优势度七级目测分级标准5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杂草的防控措施的选择6附录D (规范性附录) 七级目测法杂草调查表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南京农业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强胜、张峥。7稻田绿色控草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条件、方法选择、操作步骤和监控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稻麦(油)连作田杂草的防控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1020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绿色控草 sustainable weed control采取以农业生态措施为主体的综合措施,达到不利于杂草发生和危害的技术,包括“截流”措施 在水流通道上设置过滤网,拦截随水流传播进入的杂草种子,以及“网捞”措施使用捞网,捞取漂浮于田块水面的杂草种子。3.2杂草防控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eeds降低杂草对人类生产和经济活动有害性的方法。3.3化学防除 chemical control应用化学除草剂降低或控制杂草危害的方法。3.4常规化除 conventional chemical control每茬作物生长季使用化学除草剂2至3次,即一般在杂草出苗前进行一次土壤封闭处理,杂草苗期或分蘖期进行1至2次茎叶处理。3.5一次化除 one-time chemical control在作物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使用土壤处理剂进行1次土壤封闭处理,抑制田间杂草的出苗,达到控制田间杂草危害的方法。3.6减次化除 reduced application of herbicides减少常规化学除草剂使用的次数。3.7土壤处理剂 pre-emergence herbicide用于杂草未出苗前,喷撒于土壤表层或喷撒后通过混土操作伴入土壤中建立起一层封闭层的除草剂,故也称作土壤封闭处理剂。3.8茎叶处理剂 post-emergence herbicide直接喷施应用到杂草茎叶上的除草剂叫茎叶处理剂。4 绿色防控技术总体要求4.1田块选择选择连片稻麦(油)连作田块,每块农田的面积667m2,田块平整,埂高20 cm,灌溉用沟渠截面宜为U型或梯形,渠深1 m,渠宽0.5 m。4.2 人员要求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人员需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5 操作步骤5.1 栽培管理小麦(油菜)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栽培管理。夏季种植水稻。麦(油菜)收后秸秆可还田,灌水浸田后旋耕耙田,水稻为移栽或直播,密度按当地常规要求。冬季作物种植小麦或油菜,水稻收后可免耕或旋耕,小麦和油菜种植方式按常规方法。5.2 截流使用钢制材料的网框和孔径为50目的尼龙纱网制成过滤网。整个滤网尺寸宜高出进、出水口10 cm以上。在小麦收获后的第一次灌水前,在沟渠、田块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过滤网,用以拦截过滤随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清洁灌溉水源。5.3 网捞在小麦(油菜)收获后灌水旋耕耙田,保持10 cm水层。使用孔径为50目网兜捞出聚集的杂草种子,直至水面清洁。宜多次进行网捞,提高清除效果。捞出的杂草种子宜集中后深埋处理。5.4 配合措施持续进行绿色控草技术的实施。实施的第1年,应保持常规化除措施,以快速降低农田杂草基数。从绿色控草技术实施的第2年开始,杂草密度处于高密度时,维持常规化除措施不变;杂草密度下降至中密度时,在稻-麦(油)二季各减少一次茎叶处理化学除草。绿色控草技术持续实施3年之后,杂草密度下降至低密度时,在稻-麦(油)二季各使用一次土壤处理除草剂,见附录C。5.5 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滤网,若滤网被堵塞应及时清理,若滤网损坏,应及时更换。5.6 监控持续监控杂草群落的动态变化,在水稻和小麦(油菜)生长期各开展2次调查,分别在苗期和成熟期进行,共计4次地上杂草群落调查。稻田杂草苗期调查在直播、移栽秧后第20-35天进行,杂草成熟期调查在水稻收获前进行。麦田(油菜)杂草苗期调查在播种后20-30天进行;稻田,麦田杂草成熟期调查在小麦(油菜)收获前进行。苗期调查依据杂草密度评估的四级目测标准(附录A),调查时远看一片绿(杂草发生密度高于100株/m2,土壤杂草种子库规模高于100 000粒/m2)为高密度,近距离直腰看见绿(杂草发生密度高于50株/m2,土壤杂草种子库规模高于50 000粒/m2)为中密度,弯腰看见杂草(杂草发生密度高于20株/m2,土壤杂草种子库规模高于20 000粒/m2)为低密度,蹲下仔细看偶见杂草苗(杂草发生密度低于20株/m2,土壤杂草种子库规模低于20 000粒/m2)为极低密度。成熟期采用七级目测法(附录B),观察杂草相对于作物的高度、多度、盖度,判断杂草的优势度级别(危害度级别),优势度级别为4、5,则杂草危害严重,优势度级别为2、3,则杂草危害中等;优势度级别100株/m2100 000一片绿远看中密度50100株/m250 000100 000见绿色杂草幼苗近距离直腰低密度2050株/m220 00050 000见杂草幼苗弯腰极低密度20株/m220 000偶见蹲下附录B (规范性附录)杂草群落优势度七级目测分级标准杂草密度优势度级别(危害度级别)赋值相对盖度(%)多度相对高度高密度25多至很多上层5550很多中层95很多下层1025较多上层442550多中层5095很多下层中密度510较少上层331025较多中层2550多下层25少上层22510较少中层1025较少下层低密度12很少上层1125少中层510较少下层1偶见上层T0.512很少中层25少下层极低密度0.113株上层00.11偶见中层2很少下层附录C (规范性附录)杂草的防控措施的选择调查值除草措施选择幼苗成株高密度4-5高密度常规化除+截流+网捞中密度2-3中密度减次化除+截流+网捞低密度T-1低密度一次化除(生物除草)+截流+网捞极低密度0极低密度截流+网捞附录D (规范性附录)七级目测法杂草调查表 县(市) 镇(乡) 村 GPS: 作物: 生长期: 土壤: 地貌: 前茬: 耕作历史: 除草剂使用情况: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人: 序号杂草种类名称优势度级别综合危害指数田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