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研究.doc_第1页
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研究.doc_第2页
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研究.doc_第3页
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研究.doc_第4页
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学校代码 1 0 4 8 7学号密级M200973795硕士学位论文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研究学位申请人杜永斌学 科 专 业:工商管理指 导 教 师:薛明皋教授答 辩 日 期:2011.10.28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The Research on the Confirming WarehouseRisk Prevention of Commercial BankCandidateMajorSupervisor: Du Yongb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of. Xue Minggao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Wuhan 430074, P.R.ChinaOctober, 2011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论文属于保密,不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引发银行经营风险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下,商业银行面临加强自身风险控制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双重目标。受金融产品创新和供应链技术进步的影响,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的开展不可避免,如何在顺应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同时,又能有效防范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已成为保兑仓业务开展需要重点研究并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进行了规范分析,并以建设银行某支行为案例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保兑仓业务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风险防范特别是信用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对核心企业的风险控制较多,对上下游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关注较少,对整个业务开展中的共谋现象认识不足,由此导致了银行的潜在风险。要通过设计完善风险防范控制体系,在实现银行经营安全同时,促进保兑仓业务健康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思路是,首先从理论角度对我国健全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体系进行逻辑论证,指出我国健全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内容体系的具体要求;其次是对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内容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具体分析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应具体涵盖的内容,这些内容对改进和加强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最后,提出健全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内容体系的具体建议。关键词:商业银行保兑仓信用风险风险控制I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AbstractUnder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business risk cau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crisi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mmercialbanks have dual purposes, which are strengthening their risk control and supporting thedevelopments of th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SEMs). Pomoting the innovation ofthe financial produc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chnology of the supply chain makesthe confirming warehouse business inevitable to the commercial banks. Therefore, how tocomp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pply chain and the finance and how to prevent thebusiness risk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eff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becomes a urgentproblem to be solved for the confirming warehouse business.Based on the exisiting research findings,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combining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normative analysis and the positiveanalysis. Meanwhile, it also apply with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 to analysis thecredit risk of confirming warehouse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make a positive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case of a branch of the Construction Bank. The results indicatefour main problems which lead to the potential crisis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firstly, theconfirming warehouse business is in the beginning state in China; secondly, the riskprevention mechanism, especially the credit risk prevention mechanism, is imperfect;thirdly, we pay a lot of attention on the crisis control of core enterprises, but pay little to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enterprises and the Third Partner Logistics (TPL); finally,we have little knowledge of the phenomenon of collusion in the business. The banks canoperate in safety and promote the confirming warehouse businesss healthy developmentby designing and consummating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The main research idea of this paper is as follows: firstly, making a logic argumenton perfecting the risk control system of the confirming warehouse business of ourII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commercial banks from the theories angle, in the meanwhile, indicating the specificrequirements of the risk control system of the confirming warehouse business of ourcommercial banks; secondly, making a positive analysis to the risk control system of theconfirming warehouse business of our commercial banks. We will analysis concretely thedigitals perfecting the risk control system should contain,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importance to improve and strengthen the confirming warehouse risk system; lastly, weput forward the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consummating the confirming warehouse businessrisk control content system.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Confirming warehouseCredit riskRisk controlIII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引言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3)2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研究概述2.1 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研究概述 . (5)2.2 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概述 . (9)2.3 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 . (11)3健全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的理论体系3.1 信息不对称理论:基本的理论依据 . (15)3.2 健全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 (17)3.3 健全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体系的主要内容 . (21)4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建设银行案例分析4.1 案例背景:建设银行保兑仓业务及其实践特征 . (25)4.2 建设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基层某支行的操作案例 . (26)4.3 某支行对供应链的信用风险防范 . (39)5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对策建议5.1 对策建议. (41)5.2 实施对策的措施 . (42)结束语. (45)致谢. (46)参考文献. (47)IV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1引言1.1研究背景2006 年逐步显现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到 2008 年迅速扩展到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由此形成了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直接引发次级贷款的信用危机,加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据不完全统计,受金融危机影响,仅 2009 年一年,美国就倒闭银行 130 家。金融危机还导致银行业经营进一步亏损,据统计,到 2011 年,美国银行业遭受损失达 4500 亿美元,此损失规模达到美国 GDP 的 3%以及美国银行业当前所持资本金的 45%。世界上其他国家,如欧洲、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银行倒闭和银行亏损现象也非常突出。上述现象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品服务具有一定程度的警示作用。以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的保兑仓业务为例,该业务实际上就是提供金融衍生品服务。这种基于供应链的金融产品设计,虽然通过拉长供应链分散了经营风险,但也因链条过长而导致市场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管困难,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实际上,在商业银行提供金融衍生品服务中,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商业银行和服务对象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地位。处于信息优势的企业会借助信息优势获取自身效益最大化,处于信息劣势的商业银行则面临风险最大化。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恰恰正是上述博弈结果的外在反映。对国内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商业银行来说,要高度重视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问题,以实现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目前,我们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和升级,一些新型企业生产组织体系逐渐形成,这个体系是以产品分工为基础的。这个体系由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小企业组成,涵盖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这种以核心企业为主,以上下游中小企业为辅的组织体系正在逐渐成为主导模式,取代传统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战略协同取代环节最优,为达1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到系统最优,加强供应链管理成为关键,以此实现整个链条的交易和生产成本最小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关键就是银行由支持单个企业发展转向支持供应链发展,支持功能由环节最优转向系统最优。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动力之源,离开中小企业的发展,核心企业也会成为无木之本。要实现系统最优,不可避免要对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支持。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普遍存在资产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不规范、资信不足等问题,很难通过银行进行融资,银行融资的成本相对较高。在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旺盛的条件下,如何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做大做强企业供应链,是商业银行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上述情况表明,在当今国内外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着避免经营风险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双重目标。受金融产品创新和供应链技术进步的影响,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的开展不可避免,如何在顺应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同时,又能有效防范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已成为保兑仓业务开展需要重点研究并解决的问题。1.2研究目的与意义1)研究目的本文希望通过研究,达到如下两方面的目的:(1)对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风险特别是信用风险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商业银行开展保兑仓业务既有巨大的经济效应,也潜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只有了解和认识各种风险,才能够全面控制风险。因此,本文的首要目的,就是系统了解和全面认识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风险,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风险控制体系设计,以实现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的事前控制。(2)推动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在实践中健康发展,实现银行、融资企业、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共赢。风险防范的目的并不是仅仅实现银行经营安全,而是通过银行的风险控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保兑仓业务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风险防范特别是信用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对核心企业的风险控制2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较多,对上下游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关注较少,对整个业务开展中的共谋现象认识不足,由此导致了银行的潜在风险。本文的另一目的,就是设计完善风险防范控制体系,在实现银行经营安全同时,促进保兑仓业务健康发展。2)研究意义商业银行开展保兑仓融资业务风险控制意义重大,尤其对物流企业、贷款企业和核心企业。首先,商业银行开展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可以为融资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稳健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可以直接提升融资企业的信用等级,稳定上游贸易对手,增强融资企业的采购能力。其次,商业银行开展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可以使核心企业得到银行帮助管理其应收账款并提供融资支持,同时也可以获得贸易对手的信用保障。最后,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密切了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从而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经营更加稳健,从而扩大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这将有利于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对于确保银行资金安全,避免融资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商业银行是风险和收益相伴随的一个特殊企业。风险是银行收益实现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带来银行亏损的重要原因。加强对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的研究,是金融衍生品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关键。通过相关研究,可以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谨慎提供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衍生品,进一步发展壮大银行资产实力,这对于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3研究方法与思路1)研究方法本文系应用性研究。为了加强文章的实用性,本文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研究分析方法: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保兑仓业务及其风险,本文首先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金融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以服务于保兑仓业务发展的需要;同时,本文还结合商业银行开展保兑仓业务的实践进行具体分析,力促实践和理论的结合。3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二是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为什么要加强信用风险防范,如何加强信用风险防范,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的分析方法;对于我国保兑仓业务的开展情况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则主要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并辅以具体的案例。2)研究思路按照逻辑顺序,本文研究共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基本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主要是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研究概述,以便对我国的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为进一步进行规范的理论分析奠定实践基础。第三部分,从理论角度对我国健全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体系进行逻辑论证。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指出本文理论分析的主要理论依据,主要是信息不对称理论;其次是应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健全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内容体系的必要性进行逻辑推理;最后是应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我国健全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内容体系的具体要求。第四部分,是对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内容体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某基层商业银行开展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的具体案例,来具体实证分析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应具体涵盖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对改进和加强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第五部分,是结论和改进建议部分,主要是在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健全保兑仓业务风险控制内容体系的具体建议。4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2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研究概述2.1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研究概述2.1.1国内外学者关于保兑仓业务理论依据的探讨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学者关于保兑仓业务的研究主要植根于供应链金融理论,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层面:一是从供应链金融高度为保兑仓业务开展提供理论依据。Santomero(2000)认为,提高增加值已成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供应链与金融机构结合已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Allen N Berge:(2004)等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的思路,设计了一个新的框架和设想。Gonzalo Guillen(2006)等人提出如果生产企业和金融机构结合,并且运作合理,将提高其整体效益。二是对保兑仓业务运行机理进行具体分析并设计相应的业务运行模型。weisun(2004)研究了物流企业如何创新融资方式,提出了动产质押贷款方式,同时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供应链模型。Leora Klapper(2005)就供应链中存货质押融资模式进行了研究,对其功能和机理进行了分析。Aberdeen(2007)则依据供应链融资模式,提出了如何降低供应链成本的方案,Michael Lamoureux(2008)也认为,供应链金融是利用各类融资手段和成本管理,通过对供应链内的信息整合而实现的。国内学者开展保兑仓业务研究基本上以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为逻辑起点,并在研究内容上形成了如下基本认识:(1)、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具有必要性。如陈淮(1987)最早提出关于构建物资银行的构想,邹小芫、唐元琦(2004)首次提出了“物流及金融”的概念,提出,如果物流和金融紧密结合,能有力支持社会商品的流通。杨宇等(2007)论证了物流金融概念,提出金融供应链系统的价值增值作用,再次证明金融是供应链各环节互惠共生模式必须的介质。(2)、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入手探讨业务开展模式。杜红权、胡介埙(2005)提出了金融企业、客户和物流企业是供应链金融或物流银行的主体。杨绍辉(2006)认5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为供应链金融是集成方案,并对贸易融资产品及运营资本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类描述。闰俊宏和许祥秦(2007)则针对动产质押、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设计了供应链金融的基本业务模式。储雪检、詹定国(2006)从委托代理人关系角度对物流金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物流金融业务整合的建议,并指出了信用在物流金融中的基础地位。2.1.2关于保兑仓业务及其特征的理论界定关于保兑仓业务,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如仲未镝(2009)认为,“保兑仓业务主要是由生产厂家为经销商在银行授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货物调剂销售或差额退款的责任,是指银行、经销商(买方)和生产厂家(卖方)签订保兑仓三方合作协议进行合作,银行提供授信支持为经销商向生产厂家购买货物,并根据经销商补存保证金的状况出具提货通知书通知生产厂家发货,生产厂家依据提货通知书向经销商发货,并在经销商违约时,承担货物调剂销售或违约责任保证担保或差额退款等责任的业务”。王元杰(2010)认为,所谓的保兑仓融资模式是融资企业(即买方企业)以银行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以卖方企业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额度的融资业务。叶良才,朱诗敏(2011)认为,保兑仓业务是指卖方、银行和买方之间签订三方协议,以卖方承诺回购货物、货物监管为保证,由银行向买方、卖方提供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的一种金融服务。杨国华(2010)认为,预付账款类融资模式主要有提货担保、先款/票后授信/货和国内信用证等三种产品模式,提货担保也称为保兑仓,即银行为融资企业授信,用于向生产商支付全额款项,生产商向银行提供全额提单作为抵押,融资企业分次存入保证金,银行依据保证金情况通知厂商发货。通过上述论述可以看出,保兑仓融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保兑仓是供应链金融的具体运行模式之一供应链金融是利用供应链而开发出的一种金融运行模式。供应链由核心企业、供应商、销售商、客户等密切联系而成,链条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条供应链的运作绩效。开展保兑仓业务,主要依据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同6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时也考虑单笔交易所体现的自偿程度,利用销售网络将物流的中间品连接成一个网络,同时将制造商、供应商等联系起来。这种业务模式从供应链的基本特征出发,其主要目的是化解风险突破融资瓶颈,不断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持续运作及升值,是供应链融资的具体运行模式之一。2)保兑仓融资业务需要多个市场主体的参与保兑仓业务是一种新型的企业融资模式。在传统融资模式下,商业银行、融资企业和第三方担保人是参与融资活动的市场主体。在保兑仓业务模式下,参与融资业务的主体包括:(1)商业银行等信贷机构,作为供应链金融中的融资授信者,其主要作用是为融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2)核心企业,核心企业信用等级较高,可凭借其信用能力为供应链融资提供融资担保。(3)融资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一环,亟需要资本支持和金融企业授信。(4)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保兑仓业务运行的重要中介,主要发挥融资平台的作用。(5)上下游相关企业,作为供应链的重要一环,是帮助融资企业度过难关的重要手段。3)保兑仓业务整体授信,风险可控性较强保兑仓业务同传统融资业务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对整个供应链条中的企业进行整体授信,而后者则强调的是对单一企业主体进行单独授信。由于强调整体授信,商业银行由过去关注单一企业在某一时点的静态财务数据,转变为从核心企业入手,对整条供应链的金融服务,企业经营的动态数据无论在时间维度还是在供应链的维度均受到高度重视。由于各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具有相对的固定性,由此形成的整个产业链条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要核心企业具备足够的资信和实力,整个供应链的资信和实力就会大为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严控整条供应链的绩效,或者通过直接控制资金的去向等措施实现资金的安全性,从而对信贷风险进行有效控制。2.1.3保兑仓业务流程及其特点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开展保兑仓业务,需要同核心企业、下游企业和货物监管方签署四方协议,核心企业承诺产品回购,融资企业以核心企业既定动产为质押存放于银行指定的仓库,商业银行在控制融资企业提货权的条件下,向其提供融资7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服务。核心企业下游的中小企业购货的付款期往往很短,有时还需要向其预付货款才能获得所需的货物,而利用保兑仓业务可获得银行的短期信贷支持,对某笔专门的预付账款进行融资。按照王元杰(2009)的介绍,保兑仓业务流程具体如图 1-1 所示:图 1-1保兑仓业务操作流程图图片来源:王元杰.中信银行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西北大学.2009 年 12页.上图中操作流程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核心企业与融资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同时为支付货款向银行申请贷款。商业银行与融资企业之间办理保兑仓业务。商业银行对核心企业的回购能力和资信水平评估,若评估通过,核心企业和融资企业签订回购协议。商业银行与指定的物流企业(即仓储监管方)签订仓储监管协议。核心企业向指定仓库发货,并取得仓单,商业银行同意为融资企业融资。融资企业向商业银行缴纳首次承兑保证金和手续费。商业银行向融资企业开具承兑汇票,并交由核心企业保管。商业银行根据融资企业缴存的保证金比例将商品提货权交给融资企业。融资企业凭提货权提取货物。8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以上为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的基本流程。其中,一在业务流程中可以反复循环。如果保证金账户余额不足,核心企业在到期日需要回购剩余质押物。以上为四方保兑仓业务运行的基本流程。在实际操作中,为了简化操作手续,还存在三方保兑仓业务模式,即商业银行、核心企业和融资企业之间的保兑仓协议,第三方物流企业被排除在保兑仓融资协议之外。但在基本的业务流程上,三方保兑仓和四方保兑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2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概述2.2.1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的界定界定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须明确以下两个概念:一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指债务人未能履行合同义务,给债权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简单说,信用风险就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银行债务或借款人信用等级下降而可能产生的违约行为,这种行为将直接导致商业银行预期收益或财务受损。二是供应链金融风险。关于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问题,杨晏忠(2007)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定义是,银行在对供应链企业融资时,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偏差,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根据上述相关表述,本文认为,所谓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开展保兑仓业务时,由于供应链中任一方企业无法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者供应链整体信用等级下降而给商业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根据该定义,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主要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无法履行合同是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无法履行合同,主要是针对融资企业和核心企业而言。在正常情况下,无法履行合同规定主要有两种情形:主观上不想,客观上不能。主观上不想,主要是能履行而故意不履行,这是企业的一种恶意行为;客观上不能,是指因为客观的经济原因,企业无法依靠自身实力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不管是主观恶意还是客观原因,只要有企业无法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均会出现信用风险。9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其次,供应链整体信用等级下降也是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供应链金融是一种金融衍生品,这种金融衍生品主要依托供应链而设计。当供应链整体信用等级下降时,自然会引发保兑仓业务的信用风险。供应链整体信用等级下降,主要表现为核心企业的信用等级下降。同时,整个供应链所关联的产业链出现运行风险时,整个供应链的资信等级也会下降。上述信用等级的下降,直接导致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概率上升。最后,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直接的外在表现就是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明显上升。这是一个概率问题,也是经济运行绩效的问题。当各种财务指标明显突破银行财务风险控制上限时,信用风险就会从潜在演变为现实。2.2.2保兑仓业务的主要信用风险点保兑仓业务风险,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特定表现之一。供应链金融本身就是为了防范信用风险而设计的一种金融衍生品,但这种金融产品本身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如四方保兑仓业务中,对物流企业的监管和控制问题,以及核心企业和融资企业的合谋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加以研究解决。所以,对于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应当谨慎对待。一般情况下,保兑仓业务的参与者包括银行、经销商、供应商和监管方。此模式由于加强了对监管方和供应商的依赖性,相对弱化了对融资企业主体的考察,其潜在信用风险不可忽视。该业务的潜在信用风险点主要包括:第一,供应商资信风险。由于这种融资模式需要供应商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并承诺回购,供应商应在融资企业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回购剩余质物,因此对供应商的回购能力是评估的重点。第二,商品监管风险。由于物流公司和银行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等矛盾,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容易造成质押商品监管方面的风险。另外,商品提取时有提好补坏的质量风险,因此,银行须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监管。第三,质押商品价格变动风险。在创新和变化的市场环境下,有些商品的价格会随着市场环境的波动而变化。引起价格变动的原因可能是供需方面的风险,也可能是政策性的风险,这些商品价格的任何变动将直接对银行贷款的安全性产生影响。10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以上三种风险点中,商品监管风险属于无法履行合同约定而产生的信用风险,质押商品价格变动风险和供应商资信风险属于供应链整体信用等级问题,其中,供应商资信风险是供应链整体信用等级的决定因素,质押商品价格变动虽然外在表现上属于市场变动因素,但一般情况下,只有质押品价格下降才会对银行资金安全带来风险,而价格下降本身则表明产业链条出现市场供需风险,本质上也是一种供应链信用等级问题。2.3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2.3.1信用风险防范概述信用风险防范是指商业银行针对交易对手或借款人具有“违约可能性”风险或整体信用下降所采取的管理措施,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信用风险防范,既需要针对放贷对象,又需要针对放贷对象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防范是目前金融业界的最大课题之一。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主要采用以下几方面措施:(1)信用风险防范的传统措施。信用风险的传统防范方法是贷款审查的标准化和贷款对象的多元化。所谓贷款审查标准化,就是依据程序考察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以避免信用风险发生。所谓贷款风险分散化,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给不同的行业和企业,以实现抵消信用风险的目的,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信用风险的相互抵消来构造商业银行贷款和投资组合。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贷款审查标准存在区域的差异性,且贷款对象的分散化本身就存在盈亏风险问题,所以传统的信用风险防范措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信用风险防范的创新措施。在传统信用风险防范存在局限性的条件下,为了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近年来采取创新措施加强风险防范。这种新的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是对有信用风险的贷款资产进行组合,向其他金融机构或者投资者出售的措施。这种创新措施,业界一般称之为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本质上是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分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1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2.3.2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1)关于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的理论商业银行开展保兑仓业务,同样也面临一个信用风险防范问题。所谓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是指商业银行在开展保兑仓业务过程中,为避免本身资产损失,对供应链链条上的相关企业信用进行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在本质上,保兑仓信用风险防范从属于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在保兑仓业务模式下的独特体现。关于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现有研究主要从供应链金融角度进行分析,并给出风险防范的相关建议。温志桃,董雄报(2008)运用博弈论的均衡分析方法,从贷款收益、风险损失等方面分析银行、客户、物流企业的相关业务,形成了物流金融的概念。刘长宏(2008)根据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提出银行要搭建授信集群的平台,依靠集群的风险分担力控制风险。刘涛等(2009)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中的共同代理问题,并建立模型,提出了供应链金融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对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与激励提出了建议。在信用风险管理流程方面,杨国华(2010)对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度量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将其概括为如下步骤:一是确定企业主体授信信用分析的流程。对保兑仓业务进行风险度量,首要的步骤是确定授信信用分析流程,即对供应链各环节信用进行具体分析。信用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还款来源、融资动机、风险收益、供应链交易状况、企业管理人员信息、行业发展特点等。对上述流程把握清楚,是进行信用分析的基础。二是确立信用风险控制的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