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亏自由网平差方法研究.doc_第1页
秩亏自由网平差方法研究.doc_第2页
秩亏自由网平差方法研究.doc_第3页
秩亏自由网平差方法研究.doc_第4页
秩亏自由网平差方法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目录11 引言11.1 研究进程11.2 选题目的21.3 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22 秩亏自由网平差32.1 问题的提出32.2 秩亏自由网平差原理52.3 S的具体形式73 平差方法分析及比较83.1 重心基准的秩亏自由网平差83.2 拟稳平差93.3 最小范数准则103.4 秩亏自由网的广义逆解法113.5 分析与比较134 实例分析15结 论21致 谢22参 考 文 献23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秩亏自由网平差方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进程近几十年来,测量平差与误差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除了经典测量平差方法(条件平差法、间接平差法、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法、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法),产生了一些新的测量模型,后者常称为近代测量平差方法.测量平差中的秩亏问题,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纷纷发表文章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从大多数论文来分析,其中大部分谈论这类问题的求解方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秩亏问题较古典平差问题新鲜,另一方面由于解决这类问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途径与方法.为了使秩亏问题更好的用于监测的目的,我国测量学者周江文教授于1980年提出一种拟稳平差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首先通过分析,确定网中相对稳定的未知量,对整个网做自由网平差的同时,是这些稳定未知量拟合于他们的稳定值.这种方法,既区别于传统固定若干未知量作强制符合,使监测网造成不必要的变形;又区别于自由网平差,因后者未知量没有稳定的基准.这种平差方法既不歪曲观测,又有相对稳定的基准,在相对稳定点事先获得较合理、精度较高的近视值得情况下,能够解答出准度较高的待估参数值.我国大地测量学家刘大杰教授在在论亏秩自由网平差从传统的测量平差观点出发论述和分析亏秩自由网平差之解的性质着重讨论了:1、按“附加条件法”讨论亏秩自由网平差问题,其结果与“假观测值法”相同,但前者较后者更为恰当.2、亏秩平差之解具有方差最小性,也具有无偏性.3、亏秩平差之解与参考系的关系.于正林教授在自由网平差中若干问题的讨论一文中着重讨论了秩亏网平差、拟稳平差、和加权秩亏网平差结果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各种自由网平差所求得的参数估计值的统计性质等问题.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针对自由网秩亏问题,提出一种名为双重条件平差的方法,该方法简洁易懂,且法方程的系数不会出现秩亏问题,对秩亏自由网平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之,在国内学术界对秩亏自由网平差的研究很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探讨和研究.1.2 选题目的 “测量平差”是测绘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学科.近四十年来,随着测绘科技和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该学科在理论上有突出进展其研究范围也由线性模型的经典平差向相关平差、滤波推估、秩亏平差、动态平差等方向扩展,从单纯地研究随机误差理论扩展至包括系统误差和粗差的全误差系统.而秩亏自由网平差在变形监测、GPS网平差等有着重要的应用.1.3 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1.3.1 本文研究的问题秩亏自由网是因为控制网中没有足够的起始数据, 即缺乏基准的平差问题 因此按间接平差进行平差时, 其误差方程的系数阵 B 不能满足列满秩的要求, 相应的法方程系数阵 是秩亏阵.为了求定未知参数的唯一确定解, 除了遵循最小二乘准则外, 还需增加新的基准约束条件 , 等价于最小范数准则, 从而得到未知参数的唯一确定解. 本文主要从传统的测量平差的观点出发, 来分析和论述亏秩自由网平差之解的性质,讨论了亏秩平差之解与传统自由网平差之解的关系, 与广义逆矩阵的关系, 不变量的条件, 以及几种算法.1.3.2 研究途径(1)文献查阅通过阅读 测量学、测量平差与误差理论 、广义测量平差 等专业书籍.了解与掌握误差理论与平差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期刊网上检索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对做好本次研究有重大的指导作用.(2)请教导师对于论文所涉及的知识,所存在的疑惑,通过咨询指导老师,老师的悉心解答对文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 采集数据通过网上搜集数据,为文章后面的实例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明了.2 秩亏自由网平差2.1 问题的提出在经典间接平差中,必须有足够的起算数据.当控制网中仅含必要的起算数据,通常称为自由网.用经典方法平差这种网,俗称经典自由网平差.当控制网除必要的起算数据,还有多余的起算数据的网称为附合网,在间接平差时,不论是自由网还是附合网,当所选的参数不存在函数关系时,误差方程系数矩阵B总是列满秩的,即R(B)=t(t为必要观测).由此得到的法方程系数阵的秩 法方程具有唯一解.下图水准网中,假定的高程已知为,待定点、的高程平差值为,.各段路线长度为S,高差为等权观测,误差方程 (2-1)的显式为法方程及其显式为 (2-2) 在误差方程系数阵B中,存在一个二阶行列式不等于零,如,故B的秩R(B)=2,即B为列满秩阵.由此法方程系数的秩R(N)=R(B)=2,所以法方程有唯一解为 (2-3)这就是经典自由网平差情况.水准网图 上述间接平差函数模型还可以用下面方式组成:先设点的平差值,参与列误差方程,然后另,将作为参数的条件方程,于是其函数模型为 (2-4) (2-5)式中,其显式为 (即)将(2-5)代入(2-4)式即得,可见俩种模型等价,平差结果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误差方程(2.1-4)的行列式等于零,即 其中有二阶行列式不等于零,故R(B)=2,数2为网中必要观测数,B为秩亏阵,其列亏数d=3-2=1,表示缺少一个起始高程,因此给定条件式(2-5),转化成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问题,可求其唯一解. 没有起算数据的并以待定点坐标为待定参数的控制网,也是自由网.是一种特殊用途的控制网.一般网中待定坐标个数为u,必要观测为t,全部观测为n,则B为nu阶矩阵,其秩R(B)=tu,列亏数d=u-t,相应的法方程系数阵N也是秩亏阵,R(N)=tu,秩亏数也为d=u-t.这种网称为秩亏自由网. 产生秩亏的原因是控制网中没有起算数据,所以d就是网中必要起算数据的个数,对于水准网,必要的起算数据是一个点的高程,故d=1.对于测角网,必要的起算数据是俩个点的坐标,故d=4.对于测边网或边角网,必要起算数据是一个点的坐标和一个方位,故d=3. 秩亏自由网的法方程系数阵N奇异,即,故N的凯利逆不存在,法方程有无穷解.如何合理的求解这类平差问题,就是本文要讨论的秩亏自由网平差问题.2.2 秩亏自由网平差原理秩亏自由网平差的误差方程为 (2-6)式中u为网中全部坐标参数的个数,系数矩阵的秩rk(B)=tu,秩亏数d=u-t,按最小二乘原理,P为非奇异,所得法方程为 (2-7) W=,rk(N)=rk()=tu,N奇异,法方程具有无穷多组解.在一个不设基准的平差问题即秩亏自由网中,若设其未知参数的个数为u,必要观测为td.基准约束式为(2-8),令 则拟稳平差的基准约束条件为 (3-5)顾及上述关系式,由(2-16),(2-14)式得 (3-6) (3-7)由(2-21)式得 (3-8)采用标准化矩阵,即=E,将上式(2-19)式的 (3-9)拟稳平差是全部网点分为俩个部分 ,是拟稳点的坐标参数,基准约束条件(3-5)仅包含参数.所以拟稳基准拟稳点组的重心基准平差.当所取的时,拟稳平差就转化为经典自由网平差.3.3 最小范数准则通过基准变换推导出=+SD,从理论上证明了最小范数准则 与基准约束条件 等价.即上述的秩亏自由网平差模型 (3-10) 与 (3-11) 等价,俩者平差结果相同.说明基准条件与基准要求等价.在加权范数最小的条件下,即在 的条件下,未知数的解为 它的协因数阵为 式中 为表示未知参数稳定程度的权矩阵.对与G阵满足(2-9)(2-10)(2-11)式的条件.3.4 秩亏自由网的广义逆解法秩亏自由网平差按附加基准约束模型(3-10)进行平差.称为附加条件法.广义逆解法则采用与(3-10)的等价模型(3-11)来计算.由(3-11)的前俩式,x的最小二乘可由以下法方程得出 Nx=W (3-12)此解不唯一,因为N为奇异阵.考虑参数约束要求 由(3-12)式可以解的参数加权最小范数的唯一解为 (3-13)式中是法方程系数阵N的加权最小范数逆,不唯一,但其解唯一. 根据加权最小范数逆的定义:对于相容方程NX=W, ,则同时满足 (3-14)的G称为N的加权最小范数逆,为. 在附加条件法参数解(2-16)式中的 是N的加权最小范数逆,这里就不证明了.加权最小范数逆不唯一,有多种选择,但必须满足(3-14)中的俩个条件.当正定是,在平差中常用的一种选择是 (3-15)特别的当为单位阵时 (3-16)下面对最小范数逆解的唯一性给出证明:设有俩个最小范数逆为和,相应的最小范数解为 因为最小范数逆满足下列俩个方程: 所以 ,上述俩式相减的 俩边右乘以得到 上式是个二次型,要成立的话,必须有: 俩边同时右乘以任意解向量,得 又因为,故有: 所以: 可见,最小范数解不因最小范数逆不同而异,最小范数逆的解唯一.3.5 分析与比较 秩亏自由网平差按附加基准约束模型(3-10)进行平差.称为附加条件法, 对于重心基准平差,以水准网为例,平差后各高程点的平均值等于平差前各个高程近似值的平均值,水准网的重心高程不变.这也说明秩亏自由网平差基准取决于所取坐标近似值系统.在拟稳平差中,基准权(其中u1+u2=u,u2d.),当u2=d时,就转换成为了经典自由网平差,也就是说经典自由网平差是拟稳平差的一种特例.最小范数准则与基准约束条件俩者等价,即俩种秩亏自由网平差模型等价.此外最小范数准则还与等价(方差最小性).下面证明: 及 可得 上式右边为常量,上述等价性得证. 当时,则有当时,则有.重心基准的参数估计具有最小迹的性质,而拟稳平差仅拟稳点坐标参数估计具有最小迹.广义逆解与附加条件的解相同,下面证明附加条件参数解(2-15) 是N的加权最小范数逆.先证明一个有用的等式,由 =E 俩边右乘S,考虑NS=0,得 由(3-14)式得 故有 也说明采用模型(3-10)与模型(3-11)进行秩亏自由网平差结果是相同的,再次说明俩模型等价. 总之,(1)无论用哪种方法所得到的改正数V是一样的,单位权中误差不变.(2)用附加条件法讨论时便于分析和验证估值的最优性,而用广义逆矩阵方法容易导出为未知数的唯一解,并可以根据广义逆矩阵的方法得到适当的算法.(3)对于一定的参考系秩亏平差的解具有方差最小性(即).(4)对所得的可作为该网不受起算数据误差影响的内精度值,来衡量整个网的精度.(5)当所平差的秩亏自由网的G阵已知时采用附加条件法较方便(测量上遇到的自由网,G阵一般是已知的),当G阵不知道时,则宜采用广义逆矩阵法. 4 实例分析例1:图水准网,点全为待定点,同精度独立高差观测值为,平差时选取三个待定点的高程平差值为未知参数,并取近似值 试分别用直接法和附加条件法求解参数的平差值及其协因数阵.解:1直接解法误差方程为 法方程为 由法方程易知, , 所以有未知参数的改正数为 未知参数的平差值为未知参数的协因数阵为 2附加条件法 解法一中已求得法方程为的具体形式为: 该水准网有3个待定点,所以附加阵为 则有 所以有未知参数的的协因数阵为结果与直接解法完全相同.例2 如图的水准网中,观测高差距离和各带定点高程近视值列于表1中分别进行下列自由网平差.如下图(1) 以6号点为固定点的经典自由网平差;(2) 以重心基准的自由网平差,P=E;(3) 以1 2 5 6 四个点为拟稳基准的拟稳平差,Px=diag(1 1 0 0 1 1).各种平差的参数估值分别记为 及解向量的各范数值;参数估值的协因数及其迹列于下列图表中. 观测数据与改正数 表-1名称大小序号(m)(km)(m)(mm)12345678986.80925.71431.225-71.952-61.084-44.17810.84716.35011.409204.1188.7344.8149.2142.9250.0128.298.0196.10.0490.0530.0290.0670.0700.0400.0780.1020.051-0.00486.80614.86425.70631.21642.626单位权中误差0.023.47-6.389.04-7.55-1.914.412.561.50未知参数的估值(mm) 表-2参数大小点号1256340.88-0.10-0.50016.948.35-3.38-4.36-4.76-4.2712.684.090.81-0.17-0.57-0.0716.878.28357.721.03248.3871.32354.171.01其中=(1 2 5 6 3 4 ) =(1 2 5 6) =(3 4) 未知参数估值的协因数 表-3协因数大小点号12563420.223614.387813.8798015.717618.27285.94173.32374.46818.62533.36744.20285.78133.66244.22186.80545.51746.7720tr()tr()82.481648.491229.4021.8332.7620.47由上表所列的数值,可以清楚看到各种自由网平差所具有的特点.(1)各法所得得改正数V相同,均具有.(2)普通秩亏自由网平差,且有(=248.38)和tr()=min(=29.40).(3)拟稳平差满足且有(1.01)和tr()=min (tr )=20.47.(4)经典平差可以看做一种特殊的拟稳平差,满足和tr()=0.(5)总之,各种秩亏自由网平差均满足且有. 结 论通过以上分析和实例验证,在经典间接平差中,必须有足够的起算数据,所选的待定参数之间不存在函数关系时,误差方程的系数阵总是列满秩的,且秩等于必要观测数,法方程系数是一个对称的满秩矩阵,即法方程有唯一解.而秩亏自由网没有起算数据参与的并以待定点参数的网,误差方程不是列满秩,其相应的法方程系数阵为奇异阵,要求出参数的解,一种从传统测量平差观点出发,利用假观测法或附加条件式来讨论,一种是从线性代数观点出发利用广义逆矩阵来讨论,俩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1)无论用哪种方法所得到的改正数V是一样的,单位权中误差不变.(2)用附加条件法讨论时便于分析和验证估值的最优性,而用广义逆矩阵方法容易导出为未知数的唯一解,并可以根据广义逆矩阵的方法得到适当的算法.(3)对于一定的参考系秩亏平差的解具有方差最小性(即).(4)对所得的可作为该网不受起算数据误差影响的内精度值,来衡量整个网的精度.(5)当所平差的秩亏自由网的G阵已知时采用附加条件法较方便(测量上遇到的自由网,G阵一般是已知的),当G阵不知道时,则宜采用广义逆矩阵法.致 谢首先,向我的指导老师魏东升老师以衷心的感谢!感谢魏东升老师的细心的指导,在论文的进行过程中,魏东升师做了大量的指导工作,对论文的结构及内容提出了许多的意见和建议.在论文定稿期间,魏东升老师还花了大量的时间做了仔细认真的审阅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同时也感谢教研室龙江平等老师的细心解答与指导.其次,在论文实践期间,感谢同学在论文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在此,向帮助我的老师、同学、表示深深的感谢,感谢他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谢谢.参 考 文 献1 崔希璋,於宗俦,陶本藻,刘大杰.广义测量平差. 北京:测绘出版社,19822 崔希璋,於宗俦,陶本藻,刘大杰,,于正林 广义测量平差(第二版) 北京:测绘出版社 19923. 崔希璋,於宗俦,陶本藻,刘大杰,于正林 广义测量平差(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