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需求的交叉弹性-指某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机会成本-指生产者在生产一种商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准租金-是指在短期内供给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的报酬。准租金就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短期内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 名义GDP-是用当年价格表示的GDP,它既反映实际产量的变动,又反映价格的变动 挤出效应-指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导致利率上升以致私人投资被挤出的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5: A B C C A; 6-10: B C C D D; 11-5: D B D C B 16-20:A D B B C; 21-25: B D C A B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5: x x ; 6-10: x x x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答: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第三,在同一平面,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条凸向原点的线。 2.答: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是指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他人产生了不利影响,而自己却未给他人进行补偿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主要对策: 第一,法律上的限制,各国政府都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法令、规则来限制与调节厂商的生产。 第二,税收政策。 第三,限产或价格管制的政策。 另外,还可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规定财产权的办法来消除外部影响。 3.答: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那时整个社会有大量的工人失业,工厂开工不足。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所以可假设产量是由总需求来决定。 4.答:(1)当IS曲线水平,即在凯恩斯区域,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为零 (2)当IS曲线垂直 ,即在古典区域,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为1。 (3)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大小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和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4)在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就可以消除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五、计算题:(24分) 1.解:(1)由Qd=Qs,得20-2P=5+3P P=3Q=20-23=14 (2)Ed=3/7 ; Es=9/14 2.解: (1)由MR=MC,得Q=20,L=790 (2)当市场价格下降到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时,厂商必须停产P=5 (3)P=0.3Q2-4Q+15, P大于等于5 3.解: (1)LM方程 Y=500+25 r IS方程 Y=950-50 r 均衡收入y=650 利率r=6 投资I=8 (2)新的IS方程 Y=1100-50 r 均衡收入y=700 利率r=8 投资I=60 (3)因为存在挤出效应。 六、案例分析(10分) 1.请说明OPEC没有取得应有成功的根本原因。 答:卡特尔是一种不稳定的组织。首先提高石油产量的国家会从中获得利益,导致了OPEC解体。 2. A、B的最优策略是出剪刀、锤子、布的可能性各占1/3。 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收入效应-由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动,进而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隐成本-指企业本身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租金-有些资源(某些人的某方面才能)就跟土地一样,其供给是自然固定的。这种供给同样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叫做租金。 实际GDP-实际GDP是采用某一基年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它只反映的是产量的变动 投机需求-是指人们为了能够抓住市场上可能出现的获利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二、单项选择题 1. A 2. A 3. B 4. C 5. C 6. A 7. B 8. C 9. C 10.D 11. D 12. D 13. B 14. D 15. C 16.D 17. B 18D 19. A 20. B 21. B 22. C 23. B 24. D 25. C 三、判断题 1. 2. 3. 4.x 5.x 6.x 7.x 8. 9.x 10.x 四、简答题 1.答:影响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外,还包括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以及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未来预期等。 2.答:完全竞争意味着: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生产者和购买者;生产者的产品是同质的;购买者和生产者掌握完全的信息;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3.答: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那时整个社会有大量的工人失业,工厂开工不足。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所以可假设产量是由总需求来决定。 4.答: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即物价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波动。 2)充分就业,即每一个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3) 经济增长,指在一个国家内,商品与劳务产出的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它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 五、计算题: 1.解:(1)由Q=a-bP,得Dq/Dp=-b,于是Ed=-Dq/DpP/Q=-(-b)P/Q=p/ 当时,于是() (2)当,.,和时,有 . 解得. 此时市场需求为. 2.(1)TR=QP=Q(6750-Q)/50=135Q-Q2/50 MR=135-Q/25 ; MC=0.05Q 由MR=MC,得:35- Q/25 =0.05Q Q=1500 P=(6750 -Q)/50=(6750 -1500)/50=105 (2)TR=QP=1500105=157500 TC=12000+0.025Q2=12000+0.02515002=63750 TL=TR-TC=157500-63750=93450 3.解:(1)IS方程Y=5100-125 r,LM方程Y=2000+250 r (2)均衡收入Y=40667 均衡利率r=827 六、案例分析 答:在粮食丰收的年份,粮食的供给曲线右移;供给曲线右移,会导致对粮食供给量的增加,且粮食价格更大幅地下降,但由于粮食是一种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产品,所以需求量并未增加太多,最后导致粮农的收入下降。 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CDBCA 610:ABDCC 1115:CBAAC 1620:ADCCB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5: 610: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 ,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消费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机会成本:当把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获得一定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用途的收入就是所获得收入的机会成本。 4.IS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决定的模型。 5.奥肯定律:奥肯定律是说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这一规律表明,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5;反之,失业率每减少1,则实际国民收入增加2.5。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 (1分),(1分) 递减时,产出范围为16Q18。(3分) 由于 ,所以 时L 最大。(2分) (2) (3分). 2.(1) 乘数a =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自发总支出增加量 = 20080 = 25(4分) (2) 根据公式a = 1(1一c), 已知a = 25,因此,边际消费倾向MPC或c = 06(4分) (3) 因为MPC十MPS = 1,所以MPS = 04。(2分) 五、问答题(共30分) 1.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含义。(10分) 答:(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5分)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5分) 2.在长期均衡点,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的超额利润都为零。因而当价格下降时,所有这些厂商就无法继续经营。这句话对吗?(6分) 答:前半句话是对的,后半部分是错的。(2分)价格下降时,部分厂商退出该行业,使该行业的供给量减少,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使价格会上升到原来的水平。这样留下来的企业又达到新的均衡。因而说这些厂商无法继续经营是错误的。(4分) 3.什么是节约的悖论?(6分) 答:根据消费与储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西方经济学家得出这样一个与传统的道德相矛盾的推论:按照传统的道德观,增加储蓄是好的,减少储蓄是恶的。但按国民收入理论中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不好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的悖论。(6分) 4.什么是财政政策?在不同时期应该如何运用财政政策?(8分) 答:(1)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2分) (2)财政政策就是要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具体来说,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3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少税收。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与增加税收。(3分) 模拟试题四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BCAAD 610:DCCDC 1115:DBCCA 1620:ACBCA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5: 610: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3.规模经济: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最初这种生产规模扩大会使产量的增加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当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使产量的增加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是产量绝对减少,出现规模不经济。 4.充分就业: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 5.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调整的基础上的。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由TC=Q3 +12Q2 +10,可得MC3Q224Q(1分) 由需求函数Q=120-P,可得MR1202Q(1分) 由需求函数Q=120-P,可得MR1202Q(1分) 计算得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Q10/3,(2分) 带入需求方程可得P350/3(2分) 所以厂商获得的最大化利润=PQTC5630/27=208.5(2分) 2.按支出法计算:GDP = 个人消费支出 + 私人国内总投资 + 政府购买支出 + 净出口(3分) = (3184 + 8583 + 11657) + (4260 + 1544 + 568) + (7480)+ (3637-4299)= 23424 + 6372 + 7480一662 = 36614(亿元)(7分) 五、问答题(共30分) 1.简述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7分) 答:第一,商品本身的价格。(1分)第二,其他商品的价格。(1分)第三,消费者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1分)第四,消费者嗜好。(1分)第五,人口数量与结构变动。(1分)第六,政府的消费政策。(1分)第七,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1分) 2.某一彩电制造商认为他所在的行业是完全竞争行业。他觉得同其他彩电制造商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其他彩电制造商一旦大做广告,采取降价措施或提高服务质量时,他也及时做出反应。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完全竞争知识判断彩电制造商所在行业是完全竞争行业吗?(5分) 答:彩电制造商所在行业不是完全竞争行业,因为完全竞争假定存在许多买者和卖者,无需把其他人作为竞争对手。(3分)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产品是同质的,厂商之间没有必要进行广告、讲价等方面的竞争,故彩电制造商所在行业不是完全竞争行业。(2分) 3.收入分配的标准有哪些?我国政府对待收入分配产生的平等与效率问题的政策方针是什么?(6分) 答:收入分配有三种标准:第一个标准是贡献标准;(1分)第二个标准是需要标准;(1分)第三个标准是平等标准。(1分)后两个标准有利于收入分配的平等化,但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1分)我国政府对待收入分配产生的平等与效率问题的政策方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分) 4.简述公债哲学。(6分) 答: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赤字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因为:第一,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政府的财政赤字是国家欠大众的债务,也就是自己欠自己的债务。(2分)第二,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保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保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2分)第三,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2分)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公债哲学。 5.如果你的房东说:工资、公用事业及别的费用都涨了,我也只能提高你的房租,这属于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如果店主说:可以提价,不愁卖不了,店门口排队争购的多着哩!这又属于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6分) 答:理论上,把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归属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1分)而把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归属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1分)这样,问题中前一问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2分)后一问是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2分) 模拟试题五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2.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3.边际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4.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用以前某一年做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5.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二、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D 2.B 3.D 4.B 5.B 6.B 7.A 8.B 9.A 10.D 11.D 12.C 13.A 14.C 15.B 16.C 17.A 18.B 19.B 20.C 三、判断题(每小题0.5 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由Qd=60-4P ,Qs= -80+10P,Qd= Qs,60-4P= -80+10P,得均衡价格Pe=10,均衡数量Qe=20 (2)Ed= -dQP/dPQ= - (-4) 5/40=0.5 2.(1)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1/MU2=P1/P2,由已知的效用函数U= X31 X32可得MU1=?U/?X1=3 X?1 X32 ,MU2=?U/?X2 =3 X31 X?2 ,于是有3 X?1 X32 /3 X31 X?2= P1/P2 ,整理得X2 / X1 = P1/P2 ,即X2 = P1 X1/P2 , 将上式代入约束条件P1 X1 + P2 X2 = I,有P1 X1 + P2o P1 X1/P2 =I,解得X *1 =I/2P1 (2)将X *1 =I/2P1代入X2 = P1 X1/P2 ,得X *2 =I/2P2 3.(1)由LTC=Q3-4Q2+8Q,可得:LAC= (Q3-4Q2+8Q)/Q=Q2-4Q+8,令dLAC/dQ=2Q-4=0,解得Q=2,且d2LAC/dQ2=20,故Q=2是长期平均成本最小化的解, 以Q=2代入LAC(Q),得平均成本的最小值为LAC=22-42+8=4 由于完全竞争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等于厂商的最小的长期平均成本,所以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P=4,单个厂商的产量Q=2 (2)由于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且相应的市场长期均衡价格是固定的,它等于单个厂商的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所以本题的市场长期均衡价格固定为P=4,以P=4代入市场需求函数Q=2000-100P,得市场的长期均衡数量为Q=1600,而单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2,于是,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1600/2=800(家)。 4.解(1)Y=C+I+G=100+0.7Y+60+50,Y=700 C=590 (2)K=1/(1-0.7)=3.3 (3)APC=590/700=0.84 5.解:(1) 根据产品市场均衡条件Y=C+I,可得IS曲线为R=60-Y/8 根据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P=L,可得出LM曲线为R=-100/P+0.4Y 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总需求函数为: Y=190/P+114 (2)当 P=19时,总需求Y=124; 当P=5时,总需求Y=152 (3)当M增加10时,LM曲线为R=4Y/10-120/P 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总需求函数为: Y=4800/21P+2400/21 简答题(每小题6 分,共18分) 1.(1)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2)在完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3)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2.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组织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因此不能计入GDP。购买股票只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投资,但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因此不能计入GDP。 3.(1)当利息率降到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息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只会下降。因此,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而不愿再去购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遭受损失。 (2)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流动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是自由的市场均衡偏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情况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 (1)垄断 垄断厂商定价会大于边际成本,而不像完全竞争厂商那样把生产进行到长期平均成本最低时才达到长期均衡,结果使生产资源不能达到最佳利用,损失了社会福利,出现低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 解决办法:政府实施反垄断法、放松市场准入等政策措施对垄断加以限制;对自然垄断部门尤其是公用事业部门进行定价管制。 (2)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某人的经济活动给第三者或社会造成的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和收益之中,使私人活动水平低于或高于社会要求的最优水平,导致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 解决办法: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补贴,对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征税;企业合并使外部效应内部化;规定财产权。 (3)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点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决定了单个消费者享用公共物品时都想搭便车,导致公共物品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 解决办法: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政府根据成本-收益分析作出决策。 (4)不完全信息 不完全信息指市场上供求双方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不对称的。信息不完全会破坏市场效率,产生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代理问题。 解决办法:政府要进行信息调控、增加市场透明度,以保证消费者、生产者得到正确充分的市场信息。 模拟试题六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减去所得税加政府转移支付。 2.边际收益: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 3.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4.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5.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然而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手中即使有多余的货币也不愿意去买债券,从而不会使价格再上升,即利率不会再下跌,在这种情况下就说经济正处在流动性陷阱中。 二、选择 1. C 2. A 3. A 4. D 5. D 6. B 7. D 8. D 9. A 10. D 11. A 12. A 13. B 14. C 15. A 16. D 17. B 18. A 19. C 20. B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计算 1.(1)LM曲线可由ms = L,即100 = 0.10y - 3r得到,解得y=1000 + 30r。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可以联立方程y=1250 - 20r和y=1000 + 30r得到,解得r=5 , y= 1150亿美元。 (2)当货币供给不变但货币需求为 时, 方程为100=0.2y- 8.25r,即y=200 + 41.25r 2. 由Y=C+I+G,知IS曲线为:Y=800+0.63Y+7500-20000R+7500,即0.37Y=15800-20000R 化简得R=15800/20000-0.37Y/20000,在P=1有供给等于需求有:0.1625Y-10000R=6000,可得Y=40000亿美元 此时R=0.05,则C=800+0.63*40000=26000,I=7500-20000R=6500,而G已知道为7500,则C+I+G=Y。 3.(1)因为SMC=dSTC/dQ=0.3Q2-12Q+140,且由TR=P(Q) o Q=(150-3.25Q)Q=150Q-3.25Q2 得MR=dTR/dQ=150-6.5Q,于是,根据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SMC,有: 0.3Q2-12Q+140=150-6.5Q,整理得 3Q2-55Q-100=0 解得Q=20(负值舍去了),所以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为Q=20. (2)以Q=20代入反需求函数,得:P=150-3.25Q=150-3.2520=85,所以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价格为P=85. 4.(1)均衡时,DL=SL,即2000-40W=60W,由此得到均衡工资W=20。 (2)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课以15美元的税收,则劳动供给曲线变为: SL =60(W-15) 由此,即60(W-15)=2000-40W,得W=29,此即征税后的均衡工资。 五、 简答题(每小题6 分,共18分) 1.在一个经济中,为什么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答:当居民进行一笔支出是,企业就得到了这笔货币支出。企业所得到的总量就是居民户的总支出量。企业得到的总量要作为收入给予拥有生产要素的居民户。这里要注意利润也是收入(企业雇主也是居民户之一)。由于企业得到的总量就是居民户的总支出量,企业把得到的总量作为收入支付给居民户,居民户又把收入用于支出。所以,在一个经济中,总收入等于总支出。总收入与总支出是分别从居民户与企业角度来分析的同一个总量。 2.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其大小主要和哪些变量有关? 答:一单位高能货币能带来若干倍货币供给,这若干倍即货币创造乘数,也就是货币供给的扩张倍数。如果用分别代表高能货币、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用货币供给量M和活期存款D代入,则 (1) (2) 即有: 再把该式分子分母都除以D,则有: 这就是货币乘数,在上式中, 是现金存款比率, 是法定准备金, 是超额准备率。 从上式可见,现金存款比率,法定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越大,货币乘数越小。 3.(1)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2)在完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3)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模拟试题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E 3.D 4.B 5.C 6.B 7.D 8.D 9.B 10.C 11.C 12.B 13.D 14.D 15.A 16.D 17.D 18.C 19.C 20.C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机会成本:是指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如果一项资源可以用于多种用途,则机会成本由因此所放弃的最佳用途的代价来衡量。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它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最初每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增的,但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产量的增加量是递减的。 3.显性成本:是指厂商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而用于生产要素购买的实际支出。 4.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普遍的和显著的上涨。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请用需求弹性理论对 薄利多销进行解释。 答: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当产品销售价格下降,会使需求量大幅度的增加,因此需求量的增加可以弥补价格降低对销售收入的负面影响,从而薄利可以多销,即降价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2.为什么厂商在短期亏损时仍然生产?在什么情况下不再生产? 答:当市场的均衡价格低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但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时,厂商在短期亏损时但仍然生产。因为若厂商停止生产,由于处于短期,而厂商用于不变投入的支出已经付出,因而厂商的亏损额等于固定成本。如果厂商生产,厂商的销售收入在全部支付可变成本以后,还可以部分弥补固定成本,因而继续生产要比停止生产亏损小,厂商会选择继续生产。当市场的均衡价格低于可变成本最低点时,厂商会停止生产。 3.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可以采取怎样的宏观调控措施? 答: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减少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增加税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或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等政策。 五、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1.答:50-5p = -10+5P 10P = 60 Pe= 6 Qd=Qs= 20 2.答:(1)1990年名义GDP为:251.5507.540637.5375240652.5; 1995年名义GDP为:301.660850748480350878 (2)1995年实际GDP为:301.5607.550645450300795 模拟试题八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D 3.A 4.B 5.C 6.D 7.A 8.B 9.D 10.B 11.B 12.A 13.B 14.B 15.B 16.A 17.A 18.C 19.D 20.A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用随着该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2.隐性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厂商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3.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商品被称为公共物品。 4.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普遍的和显著的上涨。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水的使用价值大于钻石的价值,但水的价格却小于钻石的价格,为什么? 答: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一般情况下,水的数量较多,水的边际效用小,因而价格便宜;而钻石数量少,边际效用大,因而价格贵。 2.请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答:市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和众多的厂商;消费者需求和厂商供给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异;消费者和厂商具有完全信息;从长期来看,厂商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这一行业。 3.当经济出现萧条时,政府可以采取怎样的宏观调控措施? 答:当经济出现萧条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减少税收;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在贴现率或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等政策。 五、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1.解: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PAC10;TR=PQ8Q5000;Q500 固定成本总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变动成本)产量(85)5001500 2.解: (1)准备率为:1510015 (2)货币创造乘数为:1/15%=6.67;存款总量为:1006.67667万元;创造出货币量为:567万元 (3)如果准备金增至25万,存款准备金率为:25;货币创造乘数为:4;存款总量为:400;创造出货币量为:300万元 模拟试题九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所谓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2.所谓庇古税(Pigovian tax):是指用于纠正负外部效应影响的税收。这种税收方法是由经济学家阿瑟庇古(Arthur Pigou 1877-1959)最早提出来的,因而得名。 3.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 GDP):是指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4.自然失业率:是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总和同劳动力的比率。自然失业率的存在被认为是经济生活中的必然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 (共20分) 1.B 2.C 3.E 4.C 5.A 6.A 7.A 8.D 9.B 10.C 11.B 12.C 13.D 14.A 15.B 16.E 17.C 18.C 19.C 20.E 三、多项选择题(共16分) 1.ABD 2.AD 3.ABD 4.ACDE 5.ACD 6.ACD 7.ABCD 8.ABC 四、判断题(共1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案例1: 答案要点:构成纳什均衡的结果是(坦白,坦白),即(3,3)。因为:在囚徒困境的条件下,囚徒A和囚徒B的博弈遵循的原则是个体理性而不是团体理性,即他们各自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贵州罗甸民族中学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英语九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西南宁市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8月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6届新疆沙湾县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石台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临沭县第五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化学九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高端酒店管理合伙人股权变更与酒店品牌运营合作协议
- GB/T 39141.3-2022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第3部分:定性标准和试验方法
- 特劳特《定位》PPT通用课件
- GB/T 1732-1993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 二十四节气演讲稿
- GA/T 2000.7-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7部分:实有人口管理类别代码
- 2023年安徽国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初中作文指导-景物描写(课件)
- 植物灰分的测定
- 实验室资质认证评审准则最新版本课件
- 《横》书法教学课件
- 文件外发申请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